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 (治疗组 ,43例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41例 ) ,疗程均为 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 ,以及患者的血瘀症状和血瘀证候积分的变化 ,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 -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追踪、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随访中各项血瘀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 ,6个月后血瘀证候积分值明显下降 (P <0 0 1 ) ,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84例患者总冠脉造影复查率为 61 9% ,治疗组再狭窄率为 2 5 8% ,对照组再狭窄率为3 2 1 % (P >0 0 5 )。结论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防治中老年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54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补阳还五汤干预治疗,同时配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26例单纯常规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14 d和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及颈动脉彩超。结果治疗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支架段血液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及Hcy水平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小剂量西药对防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较好疗效,同时可降低近远期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孙启银 《新中医》2016,48(2):31-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支架术(PCI)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88例PCI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西药防治PCI术后再狭窄,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预防方案,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通脉汤,比较2组术后6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8%,对照组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43.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方案,可降低再狭窄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冠状动脉植入术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服活血化瘀中药,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胸痛、心电图改变、病变血管再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管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疗法对于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疗效确切而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抵当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CASS)的临床疗效。方法:ACA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抵当通脉方口服。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斑块性质及数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优于对照组的68.4%(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IMT、血脂水平均降低(P0.01,P0.05),斑块数量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抵当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减少ACAS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支架术(PCI)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88例PCI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西药防治PCI术后再狭窄,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预防方案,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通脉汤,比较2组术后6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8%,对照组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43.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方案,可降低再狭窄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206-210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120例,按狭窄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个亚组,各40例,各亚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口服(1. 2 g,每日3次)。治疗周期为90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患者IMT、Grouse积分、IMT变化,同时观测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价及血脂类、炎症反应类指标等。结果:颈动脉斑块: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IMT、Grouse积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联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促进非稳定斑块向稳定斑块转化,以颈动脉轻度狭窄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或P <0. 01);中医证候: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等不适(P <0. 05或P <0. 01);机制研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后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s-CRP、TNF-α、IL-6的水平显著减少,以颈动脉轻度狭窄组改善最明显(P <0. 05或P <0. 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其降脂、抗炎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防治灵方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方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瘀通合剂预防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6例冠脉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瘀通合剂治疗组 18例和西药常规对照组 18例 ,疗程均为 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 ,以及患者的血瘀症状和血瘀证候积分的变化 ,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随访中各项血瘀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6个月后血瘀证候积分值明显下降 (P <0 .0 1) ,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36例患者冠脉造影复查 11例 ,复查率为 30 .5 %。其中治疗组复查 6例 ,再狭窄率为 33.3% ;对照组复查 5例 ,再狭窄率为 4 0 % (P>0 .0 5 )。结论 :血瘀通合剂预防冠脉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和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和西药常规治疗组,疗程均为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以及患者的血瘀症状和血瘀证候积分的变化,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静息心肌断层是像追踪,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郭灿  刘万宏  李淑娟 《河北中医》2012,34(5):712-7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黄芪中风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4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2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1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10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联合黄芪中风方。3组均治疗2个月,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各项症状、功能检查评分,观察对比疗效指数,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愈显率65.8%,总有效率90.0%;治疗组愈显率69.8%,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愈显率48.3%,总有效率80.0%。针刺组、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针刺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黄芪中风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更好地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联素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控制。 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晚上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1.6 g/次,3次/d。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并检测血脂水平,进行心电图检查。 结果: 观察组降脂效果总有效率达95.0%,优于对照组的80.0%(P<0.01);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0.0%,优于对照组的55.0%(P<0.01);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APN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vWF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O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ET-1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TXB2 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Keto-PGF1a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脑心通胶囊能升高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APN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通过改善ET/NO和TXA2/PGI2比例、下调vWF水平正性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防治灵颗粒(太子参、制何首乌、水蛭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风防治灵颗粒(院内制剂)与蛭龙血通胶囊(中成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各36例,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制备方法简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具有补肾益气功效的中药复方软脉煎治疗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软脉煎,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终点事件发生率等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MT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增厚(P0.01);治疗组IMT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大(P0.01)。治疗组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其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差值较对照组增大(P0.01)。治疗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软脉煎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厚,延缓斑块面积进展,降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液-固萃取法所得的生姜有效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分析其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同时每天灌服生姜有效部位(成分为姜辣素及挥发油)200,400,800 mg·kg-1,连续10周,测定血清中抗活性氧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血浆TXA2,PGI2的水平。结果生姜有效部位能显著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活性及抗活性氧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降低血浆TXA2/PGI2水平。结论生姜有效部位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改善血浆TXA2与PGI2的平衡,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高血压(肝肾亏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74例)和联合组(73例)。西医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次,1次/d;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片/次,1次/d。联合组西药治疗同西医组,并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2粒/次,3次/d;杞菊地黄丸,9 g/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监测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计算血压达标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前后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治疗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包括踝臂动脉(ba PWV)和颈股动脉(cf PWV);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P-选择素等血管内皮损伤循环标志物。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5.89%,高于西医组的86.49%(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压达标率为68.49%,高于西医组的51.35%(P0.05);治疗后联合组SBP,DBP水平均低于西医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联合组FMD高于西医组(P0.01),ba PWV和cf PWV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联合组ET-1,v WF和P-选择素水平均低于西医组,NO水平高于西医组(P0.01)。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能进一步的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肝肾亏虚,兼血瘀证症状,提高血压的达标率,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湿热型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CKD)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最终纳入统计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针对危险因素等进行一般治疗与营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2.5 g/次,3次/d,饭后30 min口服)治疗,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黄葵胶囊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CKD3期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P<0.05),降低SCr,24 h尿蛋白定量(P<0.05),使GFR有显著的增加(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葵胶囊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尤其能明显升高GFR,具有稳定GFR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冲降压汤结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冲任失调证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次,1次/d;中医组采用调冲降压汤内服和针刺(取百会,合谷,太冲,曲池等穴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不同日随机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检测治疗前后冲任失调证评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采用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各1次;检测治疗前后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性激素结合蛋白(SHGB)水平。结果:中医组临床血压疗效有效率为91.89%,高于西医组的8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西医组的7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医组冲任失调证评分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中医组NPY,NT,P,T水平均低于西医组,E2和SHGB水平均高于西医组(P0.01)。结论:调冲降压汤联合针刺治疗冲任失调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相当,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和性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通冠方辅助治疗对冠心病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再狭窄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1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西药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周;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疗程9个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晚餐后服用;辛伐他汀片,80 mg/次,1次/d,晚餐后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通冠方,1剂/d,疗程3个月。两组共进行12月的随访。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心功能分级采用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记录再狭窄事件及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衰竭、再行PCI术或搭桥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Q量表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SV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1);两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为5.26%,低于西药组的11.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03%,低于西药组的35.84%(P<0.01)。结论:益气通冠方辅助治疗PCI术后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再狭窄发生的趋势,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