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阐明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 1(LMP1)活化核转录因子NF κB的机制。方法 利用强力霉素Dox诱导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株Tet on LMP1 HNE2为实验模型 ,首先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Dox诱导后不同时相LMP1的表达动力学以及IκBs蛋白量及功能的改变。进而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F κB的亚细胞定位。最后采用瞬间共转染及报道基因活性分析分析NF κB的活性。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Tet on LMP1 HNE2中 ,Dox处理 15分钟后LMP1的表达迅速升高并维持与较高水平直至 12 0分钟。LMP1的诱导性表达导致IκBα的磷酸化并降解 ,但IκBα蛋白总量无改变。继IκBα的磷酸化并降解 ,NF κB(P6 5 )自胞浆易位至胞核且活性升高。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子抑制NF κB(P6 5 )的核易位及报道活性。LMP1的诱导性表达并未引起IκBβ蛋白水平变化。结论 在鼻咽癌细胞Tet on LMP1 HNE2中 ,EB病毒LMP1通过IκBα的磷酸化并降解激活核转录因子NF κB的活性 ,并且 ,LMP1诱导的NF κB活性能被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子完全抑制。IκBβ在此信号传导途径中无改变。LMP1表达前后IκBα蛋白总量维持恒定可能是由于NF κB的活化迅速启动了IκBα的重头合成这一自身调节环路所致。  相似文献   

2.
NF-κB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丽平  马韵 《当代医学》2010,16(7):34-35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抑制NF-κB激活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阿司匹林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但是其机制并没有被阐明。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是一个对氧化应激非常敏感的核转录因子 ,通过转录多种炎症因子协同活性氧中间体一起介导心肌再灌注损伤。本研究试从NF κB/IκB途径研究阿司匹林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大鼠体外工作心脏经历 30min的缺血和 6 0min的再灌注 (实验组大鼠于术前应用阿司匹林 )后 ,测定LDH、CPK和心肌水肿程度以判定阿司匹林的心肌保护作用 ,然后取心肌组织分别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测定NF κB的核转录活性 ;用免疫印迹分析法测定细胞质IκBα水平。 结果 :再灌注 4 5min、6 0min后 ,实验组较对照组LDH、CPK和心肌水肿程度有明显改善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NF κB的核转录活性明显减弱、细胞质IκBα水平无明显差异。 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清除活性氧中间体并通过抑制NF κB的核转录活性而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能调节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重要转录因子.正常情况下,NF-κB与其蛋白抑制物即IκB(Inhibitor of κB proteins)结合成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胞浆内.一旦被刺激物激活,即可转入核内与靶基因的kB序列结合,增强其表达.  相似文献   

5.
李茂 《广西医学》2009,31(11):1708-1710
细胞核因子κB又称κ基因结合核因子(nuclear factor kgene binding,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具有多向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参与细胞激酶、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因子及早期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基因的转录,其活性受到一个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κB,IκB)的抑制。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NF—κB能介导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在肝脏疾病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核因子κB与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哺乳动物中,核转录因子NF—κB家族包括五个成员:NF—κB1(p105/p50),NF—κB2(p100/p52),RelA(p65),RelB,and c—Rel。它们调控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IKK(IκB激酶)是一个蛋白激酶复合体,属于丝/苏氨酸激酶,在核转录因子的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部刺激因子通过激活IκB激酶(IKK),引起核转录因子的抑制蛋白IκB磷酸化,泛素化和降解,从而使核转录因子活化,进入细胞核内,调节相应基因的转录。此外,有很多研究也表明,IKK的组成性活化和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密切关系。目前已经发现并克隆出了细胞因子诱导的IKK复合体的四个主要组分:IKKα、IKKβ、IKKγ和IKAP。本文综述了IKK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人角膜基质细胞核因子 κBp65 (NF κBp65)和NF κB抑制因子 α(IκB 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人眼角膜基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方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绿脓杆菌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分别于刺激前(0?h),刺激后1、2、4、8?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内IκB α蛋白及胞核内NF 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h相比,LPS刺激细胞1?h时,即可检测到胞核内NF κBp65蛋白表达增加,其电泳条带的光密度值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亮,4?h表达最高。LPS刺激细胞后各时点的NF κBp65蛋白表达与0?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后,在各时间点均可引起胞浆IκB α表达下降,4?h?时表达最低(P均<0.01)。结论LPS可引起人眼角膜基质细胞IκB α的降解,促进NF κB的核转位,在角膜炎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FK228对TNFα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分别用TNFα刺激和FK228+TNFα共同作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核中NF-κBp65及其细胞浆中抑制因子I κBα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4~32 ng/mL)能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p65的核转移,减少胞浆中IκBα的降解,且增强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FK228减少胞浆中IκBα降解、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介质纷繁复杂、彼此关联,在体内构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体系。而作为众多炎性因子共同的转录调节蛋白——核因子NF—κB的发现,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NF—κB是Sen和Baltimore于1986年发现的。1988年,Baeuede和Baltimore报到了NF-KB的特异性抑制物IκB。通常情况下NF—vB与IκB结合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浆中,潜伏形式的NF—κB可被多种诱导物激活.进入核内与相应的靶基因结合,发挥转录调节作用,广泛参与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NF-κB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宪孟  李丽 《广西医学》2003,25(11):2166-2168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 ,NF κB)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NF κB广泛存在于细胞中 ,具有多种调节作用 ,不仅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细胞增殖、生长分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有关 ,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1〕。1 NF κB家族的组成1986年Sen和Baltimore首先发现NF κB并进行描述。最初是从成熟B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性结合的核蛋白因子 ,所以称为细胞核因子。最初发现的NF κB是由P5 0和P6 0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二聚体 ,后来发现存在着一个NF …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转录调控因子,它能调控多种与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它在胞浆中与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呈非活化状态,在外界刺激信号作用后IκB解离,NF-κB进入核内与特异性基因片段结合而调控其表达。NF-κB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银屑病、红斑狼疮、感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性疾病等。近年来针对NF-κB的研究,为皮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带来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核转录因子NF κB的关系及其在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 ,将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转染入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 ,用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荧光法对细胞内源性核转录因子NF κB进行定位 ,然后用蛋白酶抑制剂ALLN作用于细胞 ,抑制核转录因子NF κB的活化 ,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 ,检测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 结果 :未进行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的内源性核转录因子NF κB仅位于胞质 ,胞核中无表达 ;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肝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同时有核转录因子NF κB的表达 ;而在经抑制剂ALLN作用的转染乙型肝炎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的人肝癌细胞HCC 92 0 4 ,核转录因子NF κB仅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质内 ,而且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由 8.1%增高至 5 1.8%。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可激活肝癌细胞转录因子NF κB ,使其从胞质中转位于胞核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 κB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包括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和IκB激酶(IKK)。其中,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及物质代谢等多种生物进程。IKK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能使多种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NF—κB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GSK-3β在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colo320凋亡,应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分离细胞核与细胞浆蛋白,分析细胞浆/核GSK-3β和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Colo320细胞凋亡比例随5-Fu作用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显著提高。对照组细胞GSK-3β和NF—κB主要位于胞浆中,凋亡组细胞总GSK-3B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迁移。结论GSK-3β以细胞浆/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κB向核中移位,从而阻断NF—κB的促生存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基因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Hu X  Zhang Q  Sun D  Duan P  Wang X  Duan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46-1549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 κB (NF 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基因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 ,及其在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80只 ,建立自体移植静脉模型 ,术后随机分为 6、2 4h ,3、7d ,2、4、6、8周等 8组 ,于相应时点取材 ,进行病理形态学研究 ,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NF κBp6 5mRNA和IκBβmRNA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F κBp6 5mRNA表达 ,联合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6 5、IκBα和IκBβ的蛋白质表达。 结果 移植静脉术后 6h即出现p6 5mRNA和IκBβmRNA表达增强 ,基因表达值分别为 16 %± 4 %和 31%± 9% ,与正常静脉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p6 5mRNA表达 3~ 7d达高峰 ,术后 3、7d的表达值分别为 37%± 12 %和34%± 10 % ,IκBβmRNA表达则于术后 1~ 2周达到高峰 ,表达值分别为 5 3%± 17%和 4 9%± 10 % ,与其余各时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p6 5蛋白质阳性表达 1周达高峰 32 %± 13% ,IκBα、IκBβ蛋白质术后 2周达高峰 ,阳性率分别为 35 %± 11%和 4 4 %± 13% (P <0 0 1)。IκBα、β蛋白质术后 6~ 2 4h表达量有所降低 ,为正常静脉的 1/3~ 1/2。结论 移植静脉中存在NF κB系统及其抑制因子IκB基因的活化。核转录因子κB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 TWEAK)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与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 以32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患儿哮喘发作期以及其中26例哮喘缓解期血浆TWEAK浓度和PBMC中NF κB活性,同时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哮喘发作期组血浆TWEAK浓度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期组NF κB活性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期组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结论: 哮喘发作期外周血TWEAK浓度明显升高,单个核细胞中NF κB活性增强,TWEAK可能通过NF κB途径参与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白血病细胞系 HL- 60中 ,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诱导的核因子 - κB( NF- κB)活化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 ,将突变的核因子抑制蛋白 ( IκBα)质粒 ( p CMV4- IκBαS32 / 36 A)转染 HL-60细胞 ,于 48h后测其瞬时表达效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组和非转染组 HL- 60细胞的 NF-κB活化状态 ,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和 MTT法分别检测 TNF- α对两组 HL- 60细胞的凋亡诱导及生长抑制效应。结果 TNF- α可诱导非转染组 HL- 60细胞的 NF- κB活化 ,不能诱导转染组细胞的 NF- κB活化 ,即突变型 IκBα可特异性抑制HL- 60细胞的 NF- κB活化。结论 用突变型 IκBα特异性抑制 HL- 60细胞的 NF- κB活化 ,能明显增加其对 TNF- α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白丽红  徐克前  陈忠南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4):330-333,337
目的研究FK228对TNFα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细胞分别用TNFα刺激和FK228 TNFα共同作用,westernblot分析细胞核中NF-κBp65及其细胞浆中抑制因子IκBα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结果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4~32ng/mL)能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p65的核转移,减少胞浆中IκBα的降解,且增强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FK228减少胞浆中IκBα降解、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重组腺病毒IκBαM在裸鼠体内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其活性受到一个强抑制物核因子κB抑制物(IκB)的抑制,在外界刺激剂的作用下,IκB发生磷酸化并降解,核因子κB转入核内与靶基因κB的基序结合,增强其表达[1,2]。Kucharczak等[3]证实核因子κB在肿瘤增殖和抗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核因子κB抗凋亡机制的发现,使困惑人们多年的肿瘤细胞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这可能对解决目前治疗肿瘤的难题(肿瘤细胞的耐受性)提供有力的武器。IκBα是IκB家族3个成员之一,刺激激活后在32位和36位丝氨酸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