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滑膜软骨瘤病3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X线和病理特点及其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对32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其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滑膜软骨瘤病临床表现特点为间歇性关节疼痛、活动时弹响摩擦感或交锁。X线片可见关节腔内单个或多个大小相仿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物影。病理表现为滑膜充血、增生并化生成多个直径3—5mm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软骨小体,晚期小体堆砌成软骨结节。本组病人通过分析其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确诊。经手术切除病变滑膜摘除游离体方法治疗后随访1.5—8年,治愈28例。好转4例。结论: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三结合才能确诊本病,手术切除病变滑膜加摘除游离体治疗本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滑膜软骨瘤病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X线和病理特点及其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对7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其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滑膜软骨瘤病临床表现特点为间歇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弹响、磨擦感或交锁,X线片可见关节腔内单个或多个大小相仿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物影,病理表现为滑膜充血、增生并化生成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软骨小体,晚期小体堆砌成软骨结节。本组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确诊,经手术切除病变滑膜摘除游离体方法治疗后随访0.5~6年,治愈5例,好转2例。结论临床、X线和病理三结合才能确诊本病,手术切除病变滑膜加摘除游离体治疗本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表现、X线和病理特点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1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性分析与研究,找出其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滑膜软骨瘤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弹响、摩擦感或绞锁,X线片可见关节腔内单个或多个大小相仿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物影,病理表现为滑膜充血、增生并化生成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软骨小体,晚期小体堆砌成软骨结节.可经关节镜或开放关节行游离体摘除、病变滑膜切除术.结论:临床表现、X线和病理三者结合才能确诊本病,手术切除病变滑膜、摘除游离体治疗本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及关节镜手术治疗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2008年12月共治疗滑膜软骨瘤病8例,其中开放性手术5例,关节镜手术3例,同时行滑膜切除6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5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6例临床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满意。1例术后屈膝功能障碍仍存在;1例复发。结论开放性手术及关节镜手术是滑膜软骨瘤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12例滑膜软骨瘤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经随访,疗效满意。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滑膜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化生形成多数软骨小体,偶见于滑囊或腱鞘内,软骨小体不断生长,或脱落入关节腔,逐渐长大,部分发生钙化或骨化,故亦称滑膜骨软骨瘤病。本病应尽早诊断,手术为本病唯一有效的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取出游离体及切除病变滑膜,避免了游离体长期存在于关节内引起的继发性病变,给病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滑膜软骨瘤病1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膜软骨瘤病(Synovial chondromalosis)是一种不多见的关节滑膜疾病,滑膜增生及其结缔组织细胞化生形成软骨小体是本病的主要特征。自1976年Barmel首次报道,国内目前至今已有100余例的报道[1~8]。据文献资料统计,大多发生于膝关节,其次是肘、髋、踝、肩等关节。1982年~1999年5月共收治滑膜软骨瘤病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本组13例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分析。 临床资料 一、一股资料本组共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
滑膜软骨瘤病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Bai L  Wang H  Zhang Y  Fu Q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64-365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外科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1986-1997年期间经治的13骨膜罗骨瘤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病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滑膜软骨瘤病临床多表现为间歇性关节疼痛、肿长、功能受限,活动时关节有弹响声或磨擦感,少数有关节交锁有的可及活动性人;X线片显示关节内游离体数目往往秒于关节内游离体的实际数目;术中肉眼可见病变滑膜充血、增厚、表面粗糙;镜下风 管增生、淋巴细胞聚集、滑膜囊层细胞及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4月收治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27例,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22~ 53岁,平均32.7岁,左膝10例,右膝13例,双膝2例.采用关节镜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取出关节内的滑膜软骨瘤游离体,同时行滑膜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4~32个月,平均24.3个月,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见滑膜软骨瘤病复发.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6.2±0.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2.5±0.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8.9±5.3)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86.5±4.2)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可以早期明确诊断,而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滑膜软骨瘤病26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赵合元  周静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0):621-623
目的:自1970年6月~1995年5月我科共收治滑膜软骨瘤病2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作者对该病的诊断依据及标准,从临床、X线表现及病理改变特点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26例中,膝关节18例,其中双膝关节发病1例,肘关节4例,髋关节3例,肩关节1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及肌肉萎缩。因有的游离体未钙化或骨化,X线显示关节内游离体数目有时少于关节内游离体的实际数目。手术摘除游离体,切除病变滑膜,可收到满意疗效。关节镜手术创伤小,视野好,恢复快。游离体病理改变为肉眼下大块游离体有包膜,易裂解为许多小块。镜下软骨瘤体为分化较好的软骨小结节堆砌而成,其间有纤维组织分隔,软骨结节可钙化,游离体边缘有时可见滑膜细胞。结果:随访16例,平均4年5个月,12例功能恢复良好,2例无变化,2例术后功能稍差,劳累后仍疼痛。讨论:作者认为,临床、X线及病理相结合,主要依靠病理进行诊断比根据游离体数目多少诊断更为合理。Milgram根据病理将本病分为三个阶段有重要意义,特别对Ⅰ、Ⅲ期病例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11年11月收治髋关节巨大多发滑膜软骨瘤病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因右髋部疼痛不适20余年,加重20 d入院。2009年行X线检查诊断为右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既往病史:2008年曾因右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查体:右髋关节活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自1995年3月至2011年7月治疗滑膜软骨瘤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5~81岁,平均55.2岁;病程0.5~15年,平均5.6年。症状主要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分别采用膝关节开放手术(17例)和膝关节镜手术(10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表现及关节镜下的治疗效果。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7例获随访(1例失访),时间6~24个月。开放手术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1.89±6.81)分增加到术后的(67.73±7.62)分;关节镜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0.78±7.54)分增加到术后的(77.46±8.43)分。结论:关节镜手术无切口裂开、不愈合等危险,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是诊断和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滑膜疾病。我院 1995年2月收治 1例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 ,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 ,44岁 ,农民 ,因右肩部疼痛 10年 ,加重并包块 3个月就诊。无外伤史。曾经多次在当地县医院以“肩周炎”治疗 ,无效 ,右肩部包块逐渐增大。体检 :一般情况好 ,右肩峰前下方有 6cm× 3cm包块 ,包块内可触及活动的游离体 ,X线片示右肩峰部软组织肿胀 ,并可见多个大小形状不一的密度增高影 ,诊断“右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颈丛麻醉下行右肩关节滑膜软骨瘤切除术 ,术中取出光滑白色游离体 10块。最大 4.5cm× 4cm ,最小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方法和疗效,初步提出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镜下分型。[方法]自2001年3月~2008年5月本院收治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手术时年龄17~49岁,平均32.4岁;左侧9例,右侧12例。采用关节镜技术取出游离体并行滑膜切除术。病变位于外周间室者术中放松牵引进行手术,对于髋臼窝病变,需要借助弧形刨削刀和可折弯射频。[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MRI显示关节积液减少或消失,随访时间11个月~8年,平均4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6.2分增加至随访时92分,疗效优良率85.7%。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髋关节镜治疗原发性髋关节滑膜软骨瘤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镜下分型可以指导手术操作并避免遗漏病变。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被误诊为米粒体滑囊炎的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因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就诊。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通过文献复习, 详细论述滑膜软骨瘤病在流行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方面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避免误诊。患者通过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5.
滑膜性骨软骨瘤病 (synovialosteo chondromatosis)是一种少见的关节瘤样病变。近 5年来我们收治了 3例滑膜性骨软骨瘤病 ,其中 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效果良好。1 病例资料例 1,女 ,5 6岁。因右膝关节疼痛、时有关节交锁 3年、疼痛加重半月余入院。无外伤史。体检 :右膝关节稍肿胀 ,以髌上囊明显 ,活动膝关节时有弹响及异物感 ,伴有疼痛。X线片示 :膝关节关节囊内有多个密度增高影 ,内有游离骨化点 ,大小不等。见图 1A。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膝关节游离体及大部分滑膜切除术 ,取出 0 3~ 2 …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手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报告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对15 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患者施行了关节镜手术,随访12 例,其中男8 例,女4 例;年龄16~65 岁,平均26.5 岁.结果 随访时间1~3年,本组手术前后参照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评分,肘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手指粘液囊肿的临床表现。方法:描述手指粘囊肿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和根治性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4例粘液囊肿全部根治性切除,术后随访12~18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根据临床表现X线特征可以确立临床诊断。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早期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5例髋关节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患者,左侧3例,右侧2例。采用髋关节Smith-Petersen切口十字形切开关节囊进入关节腔切除增生肥厚滑膜、清除游离体。[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全部治愈。[结论]该病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放射学及病理检查相结合是确诊关键;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显露术清除游离体、切除病变滑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平片(n=18)、CT(n=20)和MRI(n=10)表现。结果 X线平片正确诊断15例,CT正确诊断18例,MRI正确诊断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CT和MR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检出的病灶和征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原发性滑膜软骨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5例,切开手术16例。结果:本组15例临床治愈,4例好转,随访2~8年,平均38.5个月,2例复发。结论:本病应结合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进行诊断,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单纯摘除游离体可能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