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27-227
2001年8月-2003年12月,我院对在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心肌损害患采取了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经过3个月的随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护理方法.[方法]严密观察31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变化,对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48例患儿实施周密的专业护理.[结果]1例因合并脑损害转外院治疗,其余4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损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护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多临床研究已表明CRP是一项敏感的感染指标。本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160例的血CRP水平进行统计,与同期上呼吸道感染80例比较,探讨CRP测定对CAP的诊断价值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5例AMI患者分别在发病后4、8、16、24、48、72h采集静脉血,检测cTnI、CRP水平。结果:cTnI出现升高早,持续时间长,而CRP持续升高。结论:说明cTnI是AMI早期诊断指标,同时检测CRP可有助于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正暴发性心肌炎是严重心肌损害性疾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病程凶险,病死率高,临床表现有阿-斯综合征、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等~([1])。早期诊断、积极对症支持、早期机械循环辅助维持循环稳定是降低暴发性心肌炎病死率的关键。2016年7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P)是外科常见危重病之一,尤其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部分患者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极高。心肌细胞早期发生急性损害时血清心肌酶学标志物有特异性改变且较敏感,因此我们通过对临床心肌酶学标志物检测,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重症肺炎由于常伴有心肌损害而对患儿健康危害极大,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由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强,近来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害的“金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且其半衰期短,在病情好转时又迅速下降,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感染及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但对于联合检测cTn—Ⅰ与hs—CRP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特点。方法:结合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病例的诊治过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可能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结论;探讨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助于致密化不全的诊断和改普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指标间的关系。方法:49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轻症(30例)和重症(19例)两组。入院第1、3、7、14天分别测定CRP,并同步测定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和肌钙蛋白T(TnT)浓度。结果:CRP高峰出现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早期,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且持续时间长,第14天才恢复正常。重症组CRP水平与CK-MB及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CRP水平可反映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心包炎属于急性重症心肌炎,在临床上少见,其临床表现有胸痛、心肌坏死标志物异常、心电图病理性Q波、ST段抬高等,因而极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混淆,产生误诊。笔者遇到急性心肌心包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60例同期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指血检测CRP、SAA水平,比较两组间CRP、SAA水平及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患儿血清CRP、SAA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RP、SAA及联合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CRP、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细菌感染24例,病毒感染36例;细菌感染患儿CRP、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者(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CRP、SAA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14、0.937,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CRP联合SAA检测可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减少漏诊、误诊发生,便于临床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2.
陈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54-4254
目的通过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选择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观察组,同期60例非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比较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0例样本,达到心肌损伤标准的41例,阳性率68.3%,对照组中60例样本,达到心肌损伤标准的8例,阳性率13.3%。观察组心肌酶AST、LDH、CK、CK—M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在治疗肠炎的同时需注意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多发伤早期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多发伤早期心肌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均来源于2000年8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入院的多发伤患者231例,以心肌损害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20项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生理学与既往健康状况(APACHEⅡ)≥10、损害严重度评分(ISS)≥25、合并胸伤、胸部简明损伤定级(AIS)≥3、休克指数≥2、低氧血症时间≥0.5h是多发伤早期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胸部创伤因素与全身损伤危险因素共同存在时,心肌损害的发病危险性(OR)将明显增加.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警惕早期心肌损害的发生,多发伤患者胸部和全身损伤因素共同作用增加早期心肌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健康人常见心脏疾病。本文报告我院1980年4月~199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347例病毒性心肌炎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7例,其中15~30岁168例,~40岁141例,40岁以上的38例。男193例,女154例.2周内病毒感染史明确者216例,占62.2%。上呼吸道感染175例,肠道感染41例;男131例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内,出现了心脏损害的表现。病毒性心肌炎占本院心脏科住院总人数的比例为:1980年17例,占6.5%;1982年26例,占7.1%;1984年25例,占7.3%,1986年32例,占10.6%;198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无症状性心肌损害的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58.21%(39/67)的窒息新生儿发生心肌损害,其中以重度窒息新生儿合并心肌损害更为多见,心肌损害与窒息轻重程度呈正相关。轻度窒息新生儿造成的心肌损害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占心肌损害的46.15%(18/39),于早期监测心肌酶中发现。结论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并不少见,新生儿轻度窒息后无症状性心肌损害占有一定的比例,早期监测心肌酶可发现。经治疗后,心肌损害呈可逆性,心肌特异性酶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李琪  高秀玲等 《新医学》2003,34(1):27-2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心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对VMC组21例,疑似VMC组24例及非心脏疾病患儿的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e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并3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前二组中39例患儿测定左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比较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VMC组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值均明显高于疑似VMC组。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值均正常。VMC组及疑似VMC绢组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率均高于肌酸激酶、CK-MB阳性率。39例测定左心功能,VMC组射血分数异常率为57%(12/21),缩短分数异常率为48%(10/21),明显高于疑似VMC组[16%(1/8)、11%(2/18)],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早期诊断小儿VMC优于肌酸激酶,CK-MB,且可提示心肌受累的程度及判断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重症心肌炎是心肌弥漫性损害的一种心肌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细菌等直接侵犯心肌以及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一种临床较早采用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其目的是提升主动脉舒张压,使心排出量和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增加,同时也可减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功能。我科于2006年2月成功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救治了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周密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49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心肌酶谱和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心肌酶谱测定采用酶动力学法,CRp测定采用胶乳凝集法.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332例心肌酶谱异常,以LDH、HBDH、AST增高为主;61例心电图改变,其中心肌酶谱异常组56例,正常组5例;CRP增高以细菌性支气管肺炎为主,其他类型支气管肺炎增高不显著.结论 心肌酶谱较心电图更能反映小儿支气管肺炎早期的心肌损害,CRP是区别细菌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心肌炎、心肌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6-10/2008-10收治的4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心肌损害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心肌损害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较多。发病年龄以3~7岁最多。临床表现多于呼吸道症状出现后7~14 d出现心悸、胸闷、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等。结论:早诊断,早期综合治疗,疗程短,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因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时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研究证实,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80%以上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的。治疗的根本在于早期恢复已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早期静脉溶栓可获得梗死相关动脉(IRA)的早期开放,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室功能,降低死亡率。在溶栓治疗中护士及时准确地治疗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细致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