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穴的特异性是指经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其周围的非经穴比较具有的特异性。经穴在功能方面与非经穴人体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穴位具有反映病证的功能及感受刺激的功能。穴位反映病证具有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反映病证的穴位大多在与其相关脏腑所属的经络上,穴位反映病证与脏腑疾病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调治作用的分析,探讨三阴交穴的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的联系。梳理与三阴交穴直接相连的肝、脾、肾三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分析三阴交穴与心、胞宫间接相连的途径,归纳心、肝、脾、肾、胞宫的生理功能,结合具体病症,探讨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的调治作用。认为刺灸三阴交穴可以调治心、肝、脾、肾、女子胞的功能,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三阴交穴可对与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脏腑功能产生治疗作用,是其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体现,说明三阴交穴与上述脏腑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且这种联系是通过经络作为媒介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经穴特异性是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最重要的依据。但是,穴位特异性科学基础至今仍不明确,严重制约着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并影响到针灸学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在决定和影响穴位效应特异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由于不同经穴穴区组织结构不同,针刺不同的经穴或同一经穴不同深度的组织结构,将因刺激不同组织内的不同感受器而兴奋不同类别的传入纤维,进而引起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的内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理论框架下的经穴理论与西方激痛点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经穴循经特异性及敏化特性是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经穴与脏腑的相关性,它指导着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已经成为现代针灸研究的新热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探索和验证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和敏化特性的基本规律特征。经穴的循经特异性、敏化特性与针灸基本理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以及经穴的脏腑相关性有密切的关系。以循经特异性、穴位敏化为关键词,对经穴进行二次检索,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数据库出现相关文章100余篇。现将经穴效应特异性及相关现状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析,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可靠视角。  相似文献   

5.
经穴-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及其作用途径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许多论述认为,体表经穴与相应脏腑之间具有相关联系。这些事实支持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经穴脏腑间的这种联系是否具有相对特异性,至今尚无定论。继续进行经穴脏腑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研究,是探讨针灸治病规律,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经络实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有关心包经、胃经经穴与相应脏腑联系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6.
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繁荣  赵凌 《天津中医药》2014,31(10):577-58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又是针灸临床合理选穴配方以提高疗效的关键。但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发表文章,质疑经穴存在特异性,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使经穴特异性研究成为针刺镇痛之后被国际认同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通过采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初步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总结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并初步探索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对目前经穴特异性研究中对照组设计、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载体选择和经穴特异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围绕其基本规律、科学基础和关键影响因素等继续深入,并同时充分吸纳交叉学科技术、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以期全面系统地阐释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数据库,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发表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相关中文文献及国内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发现研究者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的经穴刺激效应特异性研究,从中枢机制的角度来看经穴的刺激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经穴的治疗效应明显优于非穴;不同经穴的治疗效应不同;病症相关经穴的效应优于非相关经穴,初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但部分研究的研究结果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总结分析及凝练提升,需要在研究设计中尽可能避免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8.
经穴特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多样化,以至于对于经穴与非经穴是否存在差异和经穴是否存在特异性产生争议。本文旨在探讨目前国内外在经穴特异性研究中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方向,为经穴与非经穴特异性研究提供可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莹  杨建 《世界中医药》2023,(24):3589-359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针灸传统经典理论,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穴以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经穴是经脉上特定的点,是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经穴与非经穴效应不同,本经穴与他经穴疗效迥异,同一经脉中的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效应有别,加强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对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检索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整理"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国内发表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相关文献,总结近5年来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进展。通过归纳整理,初步认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生理状态下经穴效应特异性通过一些特定的指标实现;病理状态下,病症相关经穴疗效优于非相关经穴。目前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应用,加强实验设计严谨性,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1.
孙世伟  王舒 《山西中医》2012,28(5):40-40,62
针灸是以一定的手法针刺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上所选腧穴以经穴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国外的一些文献报道,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经穴与非经穴比较在临床疗效上并无差异,进而否定经穴和经络的存在。经穴的特异性是指经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经穴及其周围的非经穴比较具有的特异性[1]。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经穴与非经穴效应  相似文献   

12.
Li LX  Meng ZH  Fan XN  Shi XM 《中国针灸》2011,31(11):1053-1056
通过查询中国知网、SCI等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并且可能是通过机体内在生物学机制发挥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等问题.今后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严格、科学的实验设计和评定方法,以广泛的疾病或疾病模型为载体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总结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客观存在,且可能通过机体内在生物学机制发挥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等问题。今后当加强实验设计和评定方法的科学性,以广泛的疾病或疾病模型为载体,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古代文献阐释穴位本态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穴位的大小、位置和功能。根据现代研究进一步阐述穴位的属性,穴位的生理态、病理态和激活态,穴位刺激非特异的广谱效应和相对特异性的双重效应,穴位的"敏化"现象,穴位的现代解剖学、组织学结构等,通过系统阐述穴位本态,为研究穴位本态提供理论支撑,为临床应用穴位本态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穴-脑联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是研究针灸作用机制的有效手段,可对针灸穴位所产生的脑功能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该文以经脉为纲,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针灸效应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成果,对经脉、穴位的功效主治与大脑皮质功能的相关性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将对今后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效应脑中介的针灸作用途径以及针灸的神经生理机制等研究起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针灸闻名世界,但针灸的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这些特异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具体规律?对于这些疑问,日前刚刚通过专家验收的一项针灸领域的973项目、由梁繁荣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7.
杨杰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431-432
长期以来 ,针灸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疗效明确 ,操作简便 ,节省资源 ,易被患者接受。经穴作为针灸治疗的施术部位 ,有其相对特异性 ,对相关脏腑功能活动有特殊影响。近年来 ,广大医疗和科学工作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取得许多进展 ,现概括如下。1 经穴的生物物理学相对特异性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 ,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使更多精密仪器得以开发和应用 ,广大科技工作者利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对经穴生物物理学特性有了更多的认识。1.1 经穴的电学特性 杨国平等 [1]将矩形脉冲通过两点电极加到人体皮肤表面 ,测试少冲、神…  相似文献   

18.
由梁繁荣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以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脑梗塞为研究对象,首次综合文献评价、临床评价和生物学基础等多方面研究,初步证实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穴效应特异性是针灸理论与临床的核心内容.本文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分析有关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认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并存在一定的规律.其基本规律可以总结为"经脉循行是基础,经气会聚是关键",即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产生与经脉循行和经气会聚多少(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穴特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经穴特异性研究,应围绕针灸有效病症的经穴展开,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解决“针灸有效病症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效应及其配伍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创立经穴特异性理论模型,以丰富和发展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