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合浦县1~7岁健康儿童麻疹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合浦县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9个乡镇不同年龄组6 929名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脑及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麻疹、乙脑、脊灰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62%、99.64%、99.57%,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在85%以上,3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疹(χ2=14.392,P=0.013)、脊灰(χ2=20.230,P=0.001)Ig 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脑(χ2=5.943,P=0.392)Ig 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浦县健康儿童麻疹、乙脑、脊灰Ig G抗体阳性率较高,都达到95%以上,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应继续开展疫苗抗体定期监测,进一步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邮市健康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流脑抗体水平,评价儿童预防接种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考核基层预防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取高邮市21个乡镇12 176名1~14岁健康儿童,采集末梢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灰、麻疹、乙脑、流脑Ig G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流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78%、99.68%、99.70%、98.99%。不同乡镇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脊灰、麻疹、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脑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邮市1~14岁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流脑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今后应继续加强免疫接种和抗体水平监测,保障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陕西省咸阳市5岁以下(含5岁)健康儿童风疹、麻疹、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甲型肝炎(简称甲肝)免疫效果,为提高该年龄段儿童的免疫屏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04例5岁以下健康儿童血清中风疹、麻疹、脊灰、甲肝Ig G抗体,计算并分层分析4种抗体的保护率。结果脊灰抗体阳性率为95.9%,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8.6%,风疹抗体阳性率为93.9%,甲肝抗体阳性率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31,P0.01);男女不同性别4种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年龄段分层,≤1岁年龄组脊灰抗体阳性率最低(86.9%)(P0.05),≤1岁年龄组甲肝抗体阳性率也最低(88.1%)(P0.05);根据各县区分层分析,脊灰、风疹、甲肝抗体阳性率在全市13县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抗体阳性率在13县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泾阳县(94.0%)、秦都区(94.0%)、淳化县(96.0%)和旬邑县(96.0%)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咸阳市5岁以下健康儿童针对脊灰、麻疹、风疹及甲肝的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应继续开展传染病抗体定期监测,进一步巩固计免工作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麻疹抗体监测,分析儿童少年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15岁儿童少年,采集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并进行分析。判定标准以麻疹病毒抗体最低保护滴度200m IU/m L为临界值,200m IU/m L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结果共检测3 230人,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1.30%,5个监测点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42%、92.21%、90.68%、90.97%、93.14%,不同监测点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14,P0.05);城区、乡镇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06%、90.79%,城乡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6,P0.05);2~5岁、6~10岁、11~15岁分别为93.34%、90.30%、90.33%,不同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P0.05);男性、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06%、92.59%,不同性别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P0.05)。结论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含麻疹病毒成分疫苗接种成功或体内麻疹病毒Ig G抗体量高于最低保护滴度的比例达到91.30%,显示出已建立良好的免疫屏障。但仍应加强儿童少年含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和完善麻疹疫情的监测系统,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宝鸡市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辖区1~12岁健康儿童共5 034名,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脊髓灰质炎、麻疹和风疹、乙脑IgG抗体。结果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9%、97.76%、97.18%和99.36%。不同年龄组脊灰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1,P0.01);不同乡镇之间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4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鸡市1~12岁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抗体处于较高水平,已形成稳固有效的免疫屏障,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麻疹、风疹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抽取呼和浩特市2个县区,每个县区在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1岁、1岁~2岁、3岁~6岁、7岁~11岁、12岁~20岁、21岁~29岁、30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的175人,全市共35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风疹Ig G抗体。结果2015年共检测350人,其中麻疹Ig G抗体阳性328人,阳性率93.7%;风疹Ig G抗体阳性309人,阳性率88.3%。不同地区间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715、7.894,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690、15.368,P0.05)。结论建议继续提高麻疹、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针对大年龄组人群开展强化免疫,青少年组开展查漏补种,同时继续加强麻疹、风疹监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和腮腺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涪陵区1个街道、3个镇和2个乡,调查该6个街道及乡镇的所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校中健康的儿童,采集2~15岁儿童的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对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检测10 545人,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95.75%(10 097/10 545)、93.55%(9 865/10 545)和96.24%(10 148/10 545)。城区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均P0.01)。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女性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P0.01)。结论涪陵区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较高,今后应继续做好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并适时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合理设置预防接种点,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儿童免疫规划三种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进行监测分析,总结其免疫效果。方法选取扎赉诺尔区1~15岁4 096名接种3种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监测的4 096例儿童中,3种疫苗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麻疹96.00%、风疹96.73%、脊髓灰质炎病毒95.43%;从总体阳性率来看,三种疫苗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5)。不同年龄组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不同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不同年龄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P0.05)。三种疫苗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05)。不同性别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不同性别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结论扎赉诺尔区1~15岁儿童3种疫苗3种抗体阳性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平遥县健康人群麻疹Ig G抗体水平,评价麻疹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并为进一步调整免疫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平遥县5个乡(镇)263名5个年龄段人群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试验试剂盒检测麻疹抗体水平。结果 2014年平遥县5个乡(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7%。不同性别(χ~2=6.78 P0.05)、乡镇(χ~2=5.65 P0.05)、年份(χ~2=17.06 P0.05)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遥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可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不同性别、不同乡镇和不同年份,人群抗体阳性率可能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克拉玛依市3-14岁249名儿童,开展麻疹、腮腺炎、白喉、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和甲型肝炎(简称甲肝,)Ig 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依次为麻疹97.99%、甲肝96.38%、白喉91.16%、腮腺炎86.35%和乙肝76.71%,麻疹、腮腺炎、白喉GMC(几何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1 303.59 m IU/m L、707.91 U/m L、1.03 IU/m L。不同地区白喉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29.686,P0.001);不同免疫剂次儿童白喉、甲肝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白喉=14.969,甲肝=9.906,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麻疹、腮腺炎、白喉、乙肝、甲肝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玛依市3-14岁儿童麻疹、白喉、甲肝、腮腺炎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目标(85%),但乙肝抗体略低,建议对抗体水平低的儿童及时采取加强免疫,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肇庆市全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控制相应疾病、改善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原则抽取肇庆市三个县区2012年全人群血清标本共319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结果肇庆市2012年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4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167.95m 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8.06%、GMC为146.10IU/ml;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4.92%,GMC为447.96U/ml。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县区、年龄段、性别、城乡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在城乡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县区、不同年龄段、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9.760,P0.05;X~2=36.509,P0.05;X~2=5.575,P0.05);低龄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和GMC偏低,20~29岁年龄段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不高。结论肇庆市全人群对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已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应加强对低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及时为8~11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1.5岁以上儿童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建议为20~29岁育龄期妇女接种MR或MMR,进一步提高全人群防病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状况及居民知识水平,为中越边境地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3个中越边境县(市)2~7岁儿童444人,分析麻疹(MV)IgG抗体、白喉(DP)IgG 抗体、脊髓灰质炎(PV)总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水平。结果 中越边境地区儿童的乙肝抗原及乙肝、脊灰、麻疹、白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53.6%、97.1%、95.7%、95.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 分别为 1∶67.47、1∶1 385.08、1∶0.13、1∶39.74。不同年龄组间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892,P<0.001);不同地区组间乙肝抗体、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HBsAb = 12.084,χ2DPIgG = 7.452,P<0.05);常住儿童脊灰、麻疹、白喉抗体阳性率均大于流动儿童(χ2PVIgG = 7.551,χ2MVIgG = 12.771,χ2DPIgG = 14.564,P<0.05)。本地儿童乙肝、麻疹、白喉、乙脑接种率均大于外地儿童(P<0.05);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正确率均大于80%,信息获取主要渠道是预防接种门诊。结论 崇左市边境地区2~7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和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儿童监护人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知识水平达标。流动儿童和边远地区儿童为免疫规划管理薄弱人群,应结合抗体水平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为制定湖北省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3个县(市)开展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分别监测目标人群百白破(DTaP)、麻风(MR)、麻腮风(MMR)、乙脑(JEV-L)、脊灰(OPV)5种疫苗针对疾病的疫苗免疫效果。结果 DTaP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成功率为38.00%、100%、100%,免疫前后,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8,P0.05),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喉:χ~2=100.00,P0.01;破伤风:χ~2=88.679,P0.01);MR中麻疹、风疹免疫成功率为100%、98.00%,免疫前后,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疹:χ~2=92.308,P0.01;风疹:χ~2=6.737,P0.05);MMR中麻疹、流腮、风疹免疫成功率均为100%,免疫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1,P0.05),流腮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JEV-L中乙脑免疫成功率为76.00%,免疫前后,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5,P0.01);OPV中脊灰免疫成功率为96.00%,免疫后,脊灰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和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5种疫苗免疫成功率总体良好,但有必要优化百日咳菌苗和乙脑疫苗免疫程序,提升疫苗抗体免疫成功率,才能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安市2~5岁儿童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西安市抽取2~5岁儿童进行麻疹、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儿童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免疫史等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Ig G抗体浓度。结果共调查505名2~5岁儿童,麻疹、风疹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8%、83.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258.9 mI U/ml、45.1 IU/ml。年龄与麻疹抗体滴度间呈负相关(rs=-0.119,P=0.008);0、1、≥2剂次MCV免疫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100.0%、96.1%(!2=8.134,P=0.027)。郊县、城乡结合区、中心城区儿童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6%、82.7%、88.4%(!2=7.058,P=0.029)。农村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80.3%)低于城镇学龄前儿童(87.5%)(!2=4.439,P=0.035);农村儿童风疹抗体GMC(39.9 IU/ml)低于城镇(54.6 IU/ml)(Z=2.001,P=0.045)。结论西安市2~5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但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对2~5岁儿童加强常规免疫与查漏补种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受免疫规划五种疫苗接种的2~5岁畲、汉族健康儿童的免疫效果,为优化预防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10月从景宁畲族自治县完整接种五种疫苗的4 490名儿童中,按照1∶10的比例随机抽取449名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和甲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Ig G抗体。结果畲、汉族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和甲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2%、71.89%、99.78%、99.11%和98.66%。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儿童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与调查间隔时间抗体阳性率比较,发现仅甲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景宁畲族自治县2~5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和甲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阳性率稍低,需加强这两种疫苗接种效果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定西市健康儿童百日咳、腮腺炎和乙型肝炎(乙肝)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情况,为制订免疫规划策略和实施免疫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县、区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健康儿童630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百日咳Ig G抗体、腮腺炎Ig G抗体和乙肝表面抗体(HBs Ab)。结果共检测630份血清样本,百日咳Ig G抗体阳性率为21.99%,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为57.12%,乙肝抗体(HBs Ab)阳性率为47.15%。结论定西市健康儿童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和乙肝抗体(HBs Ab)免疫水平相对较高,百日咳Ig G抗体免疫水平低,但均未达到国家标准水平。应加强乙肝疫苗、麻疹类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的接种管理工作和规范乡镇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目标儿童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兰溪市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针对性麻疹免疫和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7月在到兰溪市16个乡镇卫生院和兰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的42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阳性率及保护率。结果 420名研究对象的麻疹抗体GMT为1∶434。Ig G阳性365人,阳性率为86.90%。Ig G抗体滴度达到保护水平209人,保护率为49.76%。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月龄组、3岁~组和7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2.50%、86.67%和78.33%,保护率分别为46.88%、36.67%和13.33%,GMT分别为1∶383、1∶332和1∶207,与其他年龄组比,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兰溪市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总体偏低,特别是8月龄、3~5岁及7~15岁三个年龄段人群的麻疹抗体滴度、保护率、阳性率均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儿童麻疹抗体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新区6所学校3~15岁儿童共56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测定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儿童麻疹总体抗体阳性率92.32%,其中不同年龄组、性别、民族、现居住地、免疫史、既往麻疹患病史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患病率为1.43%。接种1剂次及2剂次疫苗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市人口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流动人口,并且随着年龄组的增高而抗体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成都市健康成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成人的麻疹疫苗免疫策略,为有效实施麻疹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对18岁以上健康成人共2914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麻疹Ig G抗体浓度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7.12%,保护率44.85%,几何平均浓度(GMC)为710.35 m IU/ml。18~岁、20~岁、30~岁、40~岁年龄段人群的麻疹抗体浓度、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相对较低,其中18~岁、20~岁年龄组抗体保护率水平仅为30.43%和34.87%,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浓度、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相对较低;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C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区和郊区。结论在保证儿童常规免疫高覆盖率的基础上,可根据成人免疫水平适当调整麻疹免疫策略,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免疫,重点针对18~40岁人群、育龄妇女为主要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新生儿脐带血麻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的检测,为制定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对2014年湖南和甘肃省1044份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进行了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总阳性率为90.13%,平均抗体浓度为762.5毫国际单位/毫升(m IU/ml);湖南和甘肃省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浓度分别90.00%,747m IU/ml和90.26%,777m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具有完全保护能力的高滴度(≥1000m IU/ml)麻疹Ig G抗体个体占43.01%。随产妇年龄增加,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Spearman秩相关系数=-0.943,P0.05)。乡村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和高浓度抗体比例均显著高于城镇新生儿(χ2=10.77,χ2=32.3;P均0.05)。结论麻疹病例中1岁婴儿构成比增加可能与出生后无麻疹抗体、抗体衰减较快和产妇生育年龄后移导致母传麻疹抗体滴度降低等因素有关,而≥15岁成人病例增加可能是由于MCV免疫后抗体水平衰减较快导致易感人群累积。应常规开展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提高8月龄首剂MCV接种的及时性,适时对高危成年人群开展MCV补充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