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筋结点配合手法推拿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筋结点配合手法推拿及牵引治疗,每日1次,4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McGill疼痛问卷简表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两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cGil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DI指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刺联合手法推拿可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消除了哺乳期患者对口服药物的顾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及内皮素(ET)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1、IL-1β、IL-6、TNF-α、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MDA、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08%(3/59),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部拔伸微调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期间两组各脱落1例,对照组终止治疗1例,最终各纳入30例。对照组患者颈部仅采用传统推拿手法联合颈部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传统推拿手法基础上以颈部拔伸微调扳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IL-6、IL-8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血清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26/30)(P <0.05)。结论:颈部拔伸微调扳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较传统中医颈部推拿手法联合牵引法能更快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R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由于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有病例脱落,最终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参与疗效评价者分别为28例、29例、28例。三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穴位选取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悬钟、手三里、少海;对照1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观察组;对照2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以上两组。三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NDI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低于对照1组(P<0.001)和对照2组(P=0.042)。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36,P<0.001);对照1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2组(P=0.010)。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47,P<0.001)。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CSR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NDI,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VAS评分、PPI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I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部针刺配合巨刺法治疗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颈部针刺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颈部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 2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的NDI评分,并且均能够抑制血清IL-6的表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颈部针刺配合巨刺法,对于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高丙南 《新中医》2017,49(7):85-87
目的:观察针刀激痛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电针治疗,观察组行针刀激痛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椎动脉外膜上血浆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治疗3周和治疗6周,2组颈部VAS评分及ND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颈部VAS评分及NDI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周和和治疗6周,2组TNF-α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TNF-α及IL-1β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3周和治疗6周时的VIP、NPY及CG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激痛法对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颈椎活动障碍的疗效比电针更显著,这可能与针刀激痛法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神经肽能纤维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颈舒颗粒联合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CASCS和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减轻疼痛,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牵引态下针刺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牵引态下同时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步牵引状态下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以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RI、NDI和VAS评分以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态下针刺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炎症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顾彦冬 《天津中医药》2023,40(6):759-763
[目的]探讨不同远端取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4月在天津市天津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47例,按1∶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局部联合后溪穴针刺),治疗2组(局部联合合谷穴针刺)和对照组(仅局部针刺)。3组患者均接受治疗2周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和随访时的MPQ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1和治疗2组在治疗后和随访时的MPQ评分、ND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在治疗后的MPQ评分、NDI评分优于治疗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和随访时的SF-36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1.
毛炜  吕丛奎  包崑 《中医杂志》2012,53(17):1465-1467
目的 观察益气固肾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治疗组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中加入益气固肾液(40ml/L).两组均每周透析8~12h,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各项指标并记录总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IS指标中饮食摄入、胃肠道症状、中臂肌肉周径、中臂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MIS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固肾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IS评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IDF)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观察2组患者30 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胃肠功能障碍组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GIDF评分。结果胃肠功能障碍组30 d内MODS发生率、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63例胃肠功能障碍者,存活30例,死亡33例,存活组GIDF评分为(1.77±0.90)分,死亡组GIDF评分为(2.85±0.87)分,存活组GIDF评分低于死亡组。结论胃肠功能障碍老年危重病患者MODS发生率、APACHEⅡ评分、病死率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患者。GIDF评分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GIDF评分越高,临床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李怡良  项南  唐素敏  王志文  高胜利  王惠 《中草药》2020,51(21):5431-5435
目的 探讨腰痛宁胶囊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腰痛宁胶囊口服并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联合雷火灸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口服联合雷火灸治疗LDH临床疗果肯定,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日常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46-1050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放射治疗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鼻咽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治疗(药液含漱),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卡氏量表(KPS)评分、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及唾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79.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唾液TNF-α、IL-6、CRP水平治疗后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雾化吸入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预防口腔感染,改善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189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痰浊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虚痰瘀证和痰浊阻络证6型。同时进行冠脉造影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采用血瘀证积分评定血瘀证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分析冠脉造影的结果,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瘀证积分寒凝血瘀证最高,且冠脉狭窄程度最高,其后依次为痰浊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证,非血瘀证组的痰浊阻络和气虚痰凝证冠脉狭窄程度最低。外周血白细胞与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相关,且单核细胞与血瘀证的积分独立相关,中性粒细胞与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结论 血瘀证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各中医证型组中的分布有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血瘀证的积分独立相关,中性粒细胞与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戈  高志  张威  刘煊文 《陕西中医》2020,(7):980-982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的中医治疗在神经根性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其中A组采用牵引、推拿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C组则在A组和B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穴位针灸治疗。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3个月后的NPQ量表评分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JOA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的NPQ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NPQ量表评分、JOA、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4%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C组患者的SF-36量表亦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颈痛症状,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西药组患者均采用口服氯氮平治疗;针药结合组患者选百会及太阳穴电针治疗,同时口服小剂量氯氮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均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结合组TESS评分结果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西药组愈显率35.0%(14/40),有效率77.5%(31/40),针药结合组愈显率32.5%(13/40),有效率72.5%(2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而针药结合组不良反应更轻,提示电针配合小剂量氯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超过治疗时间窗的急性中重型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发病2~7d的30例大脑中动脉区中重型脑梗死按1∶2比例分配,对照组10例应用对症治疗的中性疗法,治疗组20例则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减分率、ADL评分、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5,P<0.0005,P<0.005);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中重型脑梗死有明显疗效,药物安全性能良好,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变通治疗脑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之上采用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个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全血高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临床效果较好,应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