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社区中心建立糖尿病健康档案的T2DM患者93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6)。两组均接受社区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定,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糖尿病生化指标、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及SDSCA评分,并观察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药物依从性、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锻炼、足部护理及自我管理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FBG、2 h PG、Hb A1c、BMI、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干预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且干预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形意拳三体式站桩作为2型糖尿病运动处方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不参加处方锻炼;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需进行2次/d的形意拳三体式站桩,干预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干预后FPG、2 h PG、Hb A1c、TG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意拳三体式站桩可有效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患者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8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入院和出院时分别进行血清CA199、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检测,分析其变化,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A199、Hb A1c、FPG、2 h 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CA199水平随Hb A1c和血糖水平下降而下降,治疗前后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明显增高,可作为血糖控制好坏的参考指标,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教育对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及DR进展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根据患者眼底病变彩照进行针对性教育,对照组予普通糖尿病自我管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年两组SDSCA评分和Hb A1c、血压、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对DR的认识均不足;干预前两组SDSCA评分、Hb A1c、血压、甘油三酯及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检测评分、Hb A1c、血压、甘油三酯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DR教育是一种能加强糖尿病自我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导致DR进展的风险因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在本院开始推行时间(2022年1月)为分界线,将2021年1—12月就诊的1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将2022年1—12月就诊的1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实施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0 d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知觉压力[知觉压力量表(PSS)]、疾病自我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生活质量[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比较两组干预30 d后的依从性,记录两组干预30 d内并发症(间歇性跛行、神经病变、足畸形、慢性溃疡)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0 d后,两组血糖指标(FPG、2 h PG)、PSS评分、SPBS评分、A-DQOL评分均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分层管理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分层管理模式进行教育,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与教育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h PG及Hb A1c控制情况均有好转,且1年后,研究组FPG、2 h PG及Hb A1c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教育前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1年后各行为改变达标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分层管理控制血糖水平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分别给予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研究组的FPG、2 h PG、Hb A1c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饮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食物交换份干预法,干预组采用新型饮食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半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新型饮食疗法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饮食治疗依从性,增强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对其诊断和血糖监测价值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血糖控制较为平稳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00例血糖变化幅度较大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GA)检验,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GA、Hb Alc、FPG、2h PG、动态血糖均值及尿糖定量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两组患者的GA、Hb Alc、FPG、2h PG、动态血糖均值及尿糖定量等临床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检测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与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较为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优化2型糖尿病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应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SMBG基础上行糖尿病教育,观察组应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并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观察组干预前后平均血糖(MBG)、标准差(SDBG)。结果干预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2 h PG)、MBG、SDBG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指导应用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糖尿病教育,优化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37例、观察组(西格列汀治疗)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3.32%,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达到同二甲双胍相同的血糖控制效果,且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运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均加以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的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 Alc、2 h PG、FB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 Alc、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使用瑞格列奈治疗的同时配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情况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膳方主食对不同体质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内分泌病房BMI正常、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治疗餐和饮食指导)和药膳方主食干预组(除常规饮食治疗餐和饮食指导外,三餐均给予药膳方主食替代常规主食),干预后第10天观察患者血糖。结果与相应对照组比较,BMI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患者中,药膳方主食干预组FPG和2 h PG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组内部,与BMI正常组比较,BMI超重及肥胖组FPG和2 h PG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膳方主食对改善不同BMI值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技术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技术。结果经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lc水平均有显著变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技术结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更利于维持患者的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39例,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等指标以及体质、BMI等体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的运用,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体重,疗效更佳,而且没有低血糖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B组患者每日三餐前予以门冬胰岛素+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C组患者三餐前予以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PG、2h 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FPG及2h 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组低于B、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Hb A1c、HOMA-I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92,P=0.072)。结论门冬胰岛素基础剂量与餐前剂量1︰1注射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能够更加迅速地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等相关指标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建立健康档案、及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进行随访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空腹C肽(FCP)和餐后2h C肽(2h CP)较干预前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体质量指数(BMI)影响不大。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控释片和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糖代谢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发生低血糖次数。结果:140例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FPG(空腹血糖),2 h PG(早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明显下降,FCP(空腹C肽)、2 h CP(餐后2 h C肽)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FPG、2 h PG以及Hb A1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FCP、2 h CP增加水平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增加发生低血糖风险,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小于5.8%,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平稳,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结合团体咨询的技巧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组根据跨理论模型的不同阶段建立自我管理小组采用团体咨询的技巧,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干预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跨理论模型结合团体咨询的技巧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运动治疗对2型糖尿病血压、血糖的影响。方法:将7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依靠常规进行常规护理,自行运动治疗,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运动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运动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运动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后,心率、血压、空腹血糖、Hb A1c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患者经运动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心率、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运动治疗对糖尿病血压、血糖改善明显,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