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门峡市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三门峡市11所幼儿园2165名儿童,对所有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统计龋齿患病率;调查儿童家长关于儿童口腔卫生、饮食等方面情况,分析龋齿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 165名幼儿园儿童中检出龋齿患儿1 145例,龋齿患病率为52.89%;检出龋齿3 562颗,平均龋齿3.11颗/人;小班、中班、大班龋齿患病率分别为42.70%、50.69%、65.49%,随着班级升高,龋齿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龋齿儿童与非龋齿儿童主要照顾者、家庭收入、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睡前吃甜食、吃巧克力或糖果情况、喝碳酸饮料和果汁情况、开始刷牙时间、每周刷牙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低、睡前经常吃甜食、经常吃巧克力或糖果、经常喝碳酸饮料和果汁、3岁后开始刷牙、每周刷牙7次是引起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三门峡市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应对幼儿园儿童主要照顾者进行龋齿健康知识宣导,指导其规避引起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邢台县城乡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为幼儿园儿童龋齿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结合整群抽样,选取邢台县城乡24所幼儿园共4 286名儿童,通过口腔检查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邢台县城乡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2.94%,农村儿童龋齿患病率高于城市儿童(χ~2=15.643,P0.01)。家长对于窝沟封闭是否预防儿童龋齿的回答正确率仅为27.48%,农村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正确回答率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家长(P0.05);幼儿园儿童饭后漱口仅占26.95%,能够正确刷牙的儿童仅为24.50%,不经常吃甜食的儿童占31.78%,农村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较城市儿童的差(P0.05)。结论邢台县城乡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家长尤其是农村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低,应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并将农村作为龋齿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恒牙列患龋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口腔科接收的326例行口腔常规检查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均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并依据《口腔科学》中龋齿相关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患龋组及对照组,详细记录儿童恒牙列龋齿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并将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326例儿童中,有98例儿童患有龋齿,患龋率为30.06%。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痛或者自发性痛等症状;有龋洞且牙齿表面白垩色斑块;牙齿窝沟或者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发软。将影响因素纳入,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刷牙次数、睡前吃甜食或喝饮料、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口腔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及刷牙时间均可能是诱发儿童早期恒牙列患龋的影响因素(OR1,P0.05);经常食用蔬菜水果是儿童早期恒牙列患龋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刷牙次数、睡前吃甜食或喝饮料、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口腔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及刷牙时间均可能为诱发儿童早期恒牙列患龋的影响因素,而经常食用蔬菜水果是儿童早期恒牙列患龋的保护性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龋病调查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  周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24-3025
目的:对贵阳市两所幼儿园619名3~6岁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龋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对患者母亲文化程度、吃甜食、刷牙情况和换龋率进行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随年龄增长,患龋率增加,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个危险因素在回归分析中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龋齿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喜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是导致儿童患龋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邢台地区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比较邢台地区城乡幼儿园龋齿患病差异,为开展儿童龋齿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邢台地区农村和城市各12所幼儿园共4 286名儿童进行了口腔检查,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286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2.94%,其中农村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5.98%,明显高于城市儿童龋齿患病率的49.95%(χ2=15.643,P0.01);随着班级的由低变高,患龋率逐渐增高(χ2=164.465,P0.01)。小班儿童城乡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中班和大班儿童患龋率高于城市(P0.05);患龋齿儿童的龋齿填充率为1.77%,农村龋齿填充率仅为0.91%,明显低于城市龋齿填充率的2.61%(χ2=34.322,P0.01)。结论邢台地区农村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填充率较低,应加强农村儿童牙齿防护及龋齿填充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杭州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小儿龋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3~5岁800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口腔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态度以及行为等,分析影响乳牙患龋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800名儿童中478名儿童发生乳牙患龋,患病率为59.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0.2%,女性患病率为59.2%,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前进食甜食次数多、开始刷牙年龄晚、父母对口腔健康知识认识度低、父母对口腔健康态度差的儿童乳牙患龋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杭州市800名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儿童睡前进食甜食、开始刷牙年龄、父母对口腔健康知识认识及父母对口腔健康态度均可影响儿童乳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松岗街道学龄前流动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口腔保健行为对龋齿的影响,为开展流动儿童口腔保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3 000名学龄前儿童抚养人,对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及其抚养人的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动儿童患龋率为58.18%,高于户籍儿童的3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的饮食(经常吃甜食、喝碳酸饮料)、刷牙(3岁前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就医(定期检查牙齿、窝沟封闭)行为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抚养人是祖辈及其文化程度、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经常指导儿童刷牙行为等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甜食、喝碳酸饮料、祖辈为主要抚养人”是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经常提醒孩子刷牙”是儿童龋齿的保护因素。结论 流动儿童与抚养人口腔保健的相关因素与儿童的龋齿发生有关,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更要加大对流动儿童抚养人(特别是祖辈)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健康教育的力度,让家长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护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遵义地区3~6岁留守儿童重症龋患病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遵义地区城乡幼儿园206例留守儿童龋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重症龋患病情况,比较重症龋儿童和非重症龋儿童家庭状况、饮食习惯和口腔行为,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6例留守儿童中重症龋患病率为49.03%(101/206)。重症龋组儿童和非重症龋组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区域、饮水来源、兄弟姐妹、家庭收入、父母龋齿情况、长辈嚼食喂养、使用奶瓶时间、含奶瓶睡觉、糖果甜食摄入、补钙、偏食挑食、开始刷牙时间、刷牙频率、家长监督刷牙、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及过去12个月牙疼等17个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钙、开始刷牙时间、刷牙频率及家长监督刷牙是留守儿童重症龋的保护因素,糖果甜食摄入频率、偏食挑食是危险因素。结论遵义地区留守儿童患龋率高,重症龋患儿较多,在预防方面除要加强控制糖果甜食摄入频率、矫正刷牙习惯、提高家长监督外,还要注意补钙和防止儿童偏食挑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永康地区506例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永康地区506例学龄期儿童行口腔龋齿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不同特征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6例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率为49.60%,龋均(1.69±0.23)个。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率及龋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刷牙情况、甜食/饮料摄入、课间加餐、睡前饮食及定期口腔检查是永康地区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出生、喜欢摄入甜食/饮料是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刷牙及定期口腔检查是防止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永康地区506例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率为49.60%,农村出生、喜欢摄入甜食/饮料是龋齿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养成良好的刷牙及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有助于降低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丽水市莲都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儿童口腔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6年丽水市莲都区9岁儿童共5 200例,检查儿童的牙齿健康情况,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相关生活习惯及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5 200例受检儿童总体牙齿患龋率为66.06%,其中男童患龋率为66.32%,女童患龋率为65.74%;总体龋均为(2.62±0.05)颗,其中男童龋均为(2.63±0.02)颗,女童龋均为(2.61±0.03)颗,不同性别该地区儿童龋均、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患龋率与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吃甜食、喝碳酸饮料、睡前进食、家长文化程度、监督儿童刷牙、牙膏类型、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定期带儿童就医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监督儿童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多、定期带儿童就医、开始刷牙年龄≤3岁是儿童龋齿的保护性因素,经常吃甜食、经常喝碳酸饮料、经常睡前进食是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观念,教导儿童保持良好的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有利于减少儿童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包头市青山区5所幼儿园包头市青山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口腔检查、现场问卷调查、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不同性别的龋齿患病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头市青山区5所幼儿园儿童龋患率有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每日刷牙(OR=0.025)、父母监督刷牙(OR=0.331)、定期体检(OR=0.496)、出生后四个月母乳喂养儿童(OR=0.331)是儿童患龋齿的保护性因素;每日吃甜食越频繁(OR1=3.499,OR2=5.250)、睡前进食(OR=5.968)、母亲患有龋齿(OR=3.160)是儿童患龋齿的危险性因素。结论预防龋齿从婴幼儿开始,对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保健需要家长、幼儿园老师、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52-1053
目的:探讨彭阳县3~6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由口腔医师做临床检查,由公共卫生专业医师负责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彭阳县辖区4所幼儿园2 277名3~6岁儿童中共查出龋齿患儿901名,患龋率39.57%,其中男童患龋率39.79%,女童患龋率39.32%,患龋率、龋均及龋面均随年龄增大呈直线上升趋势。农村儿童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人工喂养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母乳喂养儿童。甜食、刷牙和母亲文化程度与儿童患龋率有显著因果关系。结论:彭阳县3~6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同资料报道相比偏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城乡因素、喂养方式、甜食、刷牙和母亲文化程度等与儿童患龋率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景宁畲族自治县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龄前儿童龋齿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景宁畲族自治县城区8所幼儿园2 107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计算患龋率,并比较不同生活行为对患龋率的影响。结果 2 107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80.87%,3岁组儿童患龋率为68.79%,6岁组儿童患龋率高达87.24%,乳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5)。父母有龋齿的儿童患龋率为83.73%,高于父母无龋齿儿童的72.23%(P0.05)。吃甜食、喝碳酸饮料频率增加、开始刷牙年龄延迟,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P0.05);刷牙方式不正确的儿童患龋率为83.16%,高于刷牙方式正确儿童的78.97%(P0.05)。结论景宁畲族自治县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应针对饮食、刷牙等行为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儿童龋齿的相关性。方法对玉林市城区社区门诊及社区幼儿园、社区小学3~8岁的2 000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口腔卫生知识、卫生习惯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结果对2 000例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男性的患龋率16.08%,女性的患龋率为14.17%,总患龋率为15.25%。家长知道竖刷法的益处、每天早晚刷牙、不允许儿童睡前吃零食/喝饮、帮助儿童刷牙、不允许儿童每天喝果汁的频率2次和不允许儿童每天吃糖的频率2次将有利于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结论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对儿童龋齿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在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宣传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衡阳市实验中学学生龋齿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据衡阳市实验中学卫生科提供的2004年的体检结果,从中随机抽取53名有龋齿和49名无龋齿学生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并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所得数据经统计分析龋患学生具有睡前吃零食者高于不吃零食者、刷牙时间短高于刷牙时间长的特点。结论由于中学生口腔防病知识、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睡前喜吃甜食、使用不正确的刷牙方法等是造成龋齿患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口腔卫生与儿童龋齿的相关性,探讨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7月间于该院体检的3~6岁学龄儿童340例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儿童家长发放口腔卫生问卷调查,统计儿童基本资料、甜食食用习惯、口腔卫生保健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体检的340例儿童中,有140患有儿童龋齿,患病率高达41.2%。通过问卷及统计学分析显示,甜食食用频率越少、食用甜食后漱口或刷牙、每日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开始刷牙年龄≤3岁、每季度定期口腔检查、睡前不食用零食的儿童,其口腔龋齿发生率较低。结论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危险性因素有显著联系。保持口腔卫生、坚持餐后漱口、经常刷牙、降低甜食食用频率是防治龋齿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德阳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选取德阳市区7所幼儿园共347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并对儿童家属行问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347例学龄前儿童中患有龋齿共179例,患龋率51.59%,其中共检出648颗龋齿,龋均为3.62颗;患龋牙主要分布在上下颌乳中切牙、第一、第二乳磨牙,有明显左右对称趋势;断奶年龄、甜食食用频率、夜间进食频率、刷牙开始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查看刷牙效果、家属口腔卫生知识得分与患龋有关(P0.05),其中甜食食用频率≥3次/d、夜间进食频率≥4次/周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2次/d、使用含氟牙膏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德阳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儿童饮食、刷牙等健康知识宣传,预防龋齿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大连地区6所幼儿园共1 782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口腔检查并统计其龋齿发生率。根据有无龋齿分为患龋组与未患龋组,对两组儿童一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情况、口腔卫生行为及饮食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筛查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782例学龄前儿童中,发生龋齿908例,发生率为50.9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关注牙齿保健知识、儿童开始刷牙时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进食甜食、饮用碳酸饮料及使用含氟牙膏与儿童发生龋齿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有开始刷牙时间晚、经常进食甜食及经常饮用碳酸饮料,保护因素有家长关注牙齿保健知识、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及使用含氟牙膏。结论大连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率较高,故应做好此年龄段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尽量规避危险因素,以减低学龄前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龋齿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口腔卫生行为,分析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5岁儿童和家长,应用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奁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标准、方法、问卷及调查表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调查.结果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东乡族为76.47%和3.89.裕固族为66.89%和3.16,保安族为56.36%和2.42;3个民族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较高,睡前有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的也占一定比例;保安族从不刷牙儿童占79.79%,东乡族占50.00%,裕固族占1.72%.结论 喜甜食、有效刷牙率低是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的主要口腔卫生问题.应加大口腔保健知识宣传,进行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探索相关的预防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1 1岁患有龋齿的儿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患儿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并探究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对200例龋齿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的患儿龋齿的发病率,较不喜欢吃甜食、睡前刷牙、饭后漱口的患儿发病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与儿童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增加口腔卫生基础知识、龋齿危害及预防方式的宣教,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