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汇区1岁内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岁内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儿童在智能发育上的差距,以便采取可行且具体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本所儿保门诊体检并在9月或12月龄做智力筛查测试的儿童,分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儿组。结果正常儿与低出生体重儿12月龄丹佛智能筛查测验(DDST)结果可疑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DDST结果为可疑异常的儿童再进行详细分析迟长项目的能区分布,正常儿动作能区迟长项目9月龄时占96.9%,12月龄时占86.1%;低出生体重儿9月龄时占82.7%,12月龄时占72.9%。结论1岁内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儿童之间在智能发育上存在一定差距,且最主要是在动作发育上,所以有必要加强对低出生体重儿童脑功能的早期开发训练,使其达到正常出生体重儿的智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情况及增长速率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并进行系统管理的43例低出生体重儿同以1:2配对的正常出生体重儿体重、身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截至24月龄时,低出生体重组婴儿的体重和身长低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0.05)。至12月龄时,体重的增速显示:低出生体重组较正常出生体重组快,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至24月龄时,身长的增速显示:低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出生体重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呈现阶段性。结论到研究结束月龄止,低出生体重组婴儿的体重和身长值均未赶上正常出生体重组的婴儿,低出生体重组的体重和身长增速呈现阶段性,在12月龄之前较正常出生体重组增速快,12~24月龄增速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5.
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96名孕妇进行调查,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低、社会经济状况差、无固定职业、丈夫吸烟、饮酒及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孕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面积小、孕期保健次数少、丈夫经常饮酒、未接受健康教育、丈夫情绪焦虑、首次孕期保健周数长等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丈夫经常在家看电视为保护因素.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经济状况及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可有效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产儿2岁以内体格追赶生长特征,为早产儿临床干预提供资料。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出生至24月龄定期预约随访管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Z评分法,对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进行评估,分组统计各月龄3项指标Z值和增长值、不同Z值水平构成比与追赶生长率,分析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早产儿体格追赶生长特点。结果 AGA早产儿出生时、1月、18月、24月体重Z值均数,1月、9月、18月、24月身长Z值均数均高于SGA早产儿,24月头围Z值均数高于SGA早产儿(t=1.998~6.383,P<0.05)。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Z值均数均随月龄增长而增大,追赶速度则随月龄递增而变小,1~6月龄追赶速度最快。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Z值<-2的百分比均随月龄增长而下降,追赶率则随月龄增长而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月龄是1~6月。SGA、AGA早产儿体重出现全部追赶生长的月龄分别是18月、12月,身长、头围出现全部追赶生长的月龄均为24月。Z值≥0百分比均随月龄增长呈上升趋势,SGA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24月龄时完成追赶生长百分比分别为36.1%、25.0%与22.2%,AGA早产儿24月龄时完成追赶生长百分比分别为57.7%、45.1%与43.7%。结论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岁内体格追赶生长具有先快后慢、体重追赶生长月龄提前等特征,追赶速度最快为1~6月龄。SGA早产儿生长水平落后于AGA早产儿。到24月龄时,除了AGA早产儿体重有超半数完成追赶生长外,其余指标完成追赶生长的个体均未超过半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母亲因素与低出生体重儿危险性的关系。方法作者对178例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亲作了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所选取的10个因素中,除母亲孕期偏食外,其余9个因素均表现出较高的危险度,依其危险度(OR值)大小排列为:母亲孕期接受放射线照射(12.0),母亲孕期有毒物接触史(9.0),人均居住面积≤4M^2(9.0).母亲孕期受病毒感染(8.0),人均收入低(5.5),母亲孕期吸烟(5.0),母亲孕期不进食早餐(5.0),母亲初中以下文化(4.8),母亲受孕年龄≤20岁(4.7),母亲受孕年龄≥35岁(4.0)。结论母亲在孕期的某些不良因素对低出生体重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为开展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出生、在上海闵行完成2岁内随访的280名LBWI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8~33+6周,EPT)、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LPT)和足月儿组(胎龄37~41+6周,T),采用全身运动(GMs)评估及Gesell量表随访至2岁。结果 6月龄内GMs异常检出率:在“早产/扭动”阶段,胎龄越小组越高(χ2=7.36,P<0.05); “不安运动”阶段组间无差异(χ2=4.36,P>0.05);9、18和24月龄[(生后(9±1)月、(18±2)月、(24±3)月]3次Gesell监测显示: 除EPT 组的9月龄5个能区与18月龄“言语能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均达正常水平(DQ≥86);除24月龄的“言语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DQ在胎龄越小组越低(P<0.05);“发育落后”(DQ<86)检出率仅在9月龄的5个能区和18月龄的“精细动作、应人能和应物能”表现为胎龄越小组越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儿童、父母以及家庭的多个混杂因素后,除24月龄的“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与胎龄均呈显著正相关(β:0.612~2.382,P<0.01)。结论 出生胎龄是影响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胎龄越小组发育越差;早产儿在2岁内呈发育追赶趋势,至2岁时平均可达到正常水平,但在粗大与精细动作及应物能的发育仍落后于足月儿;应重视LBWI尤其合并有早产者早期系统保健,以实现发育落后儿的早发现、个性化早干预,促进其早期合理追赶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2年内的生长模式及特点,以促进早产儿适宜的体格生长。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规律随访和管理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3例,分为小于胎龄(SGA)儿和适于胎龄(AGA)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等数据,采用WHO Anthro软件,计算生后3、6、12、24月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Z 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早产儿生长指标情况。结果 1)早产儿总体体重、身长及头围在生后12个月内Z评分呈上升趋势,但在12~24月龄间Z评分上升不明显。2)SGA与AGA比较,组内效应分析显示:两组体重、身长、头围Z评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以6月龄之前最快,后增速放缓,SGA组身长Z评分在12月龄后转为下降趋势。组间效应显示:在3~24月龄期间,SGA组生后各年龄组体重、身长及头围Z评分值均小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3、5.644、 7.163,P<0.05)。AGA组在12、24月龄时体重、身长、头围接的评分接近于WHO标准同龄儿童的均值水平。结论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生后24个月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均有追赶生长,追赶生长主要发生在生后12个月内,呈先快后慢的模式,SGA 早产儿各月龄体格生长情况均低于AGA 早产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生活习惯与早产低体重和足月低体重的关系。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编孕期健康调查问卷对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广东省江门市14家医院住院分娩的1 964名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应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早产低体重组、足月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分别为294、289和1 381名;3组被动吸烟率分别为36.39%、38.41%和33.09%,饮酒率分别为2.72%、3.11%和1.59%。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与母亲孕期基本不锻炼相比,孕期体育锻炼1~3次/周(AOR=0.58,95%CI=0.40~0.86)和≥4次/周(AOR=0.54,95%CI=0.37~0.78)均是早产低体重的保护因素;在足月低体重儿中,与母亲孕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时长<1 h相比,使用1~2 h(AOR=0.61,95%CI=0.40~0.93)、3~4 h(AOR=0.55,95%CI=0.35~0.86)和>4 h(AOR=0.57,95%CI=0.37~0.89)的母亲其新生儿发生低体重的危险均降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AOR=1.36,95%CI=1.02~1.81)是足月低体重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孕期生活习惯会影响低体重儿的发生,且在早产低体重儿和足月低体重儿中存在差异,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绍兴市妇保院出生的179例低体重儿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是早产(OR=87.37),母亲合并内科疾病(OR=10.02),合并畸形(OR=6.24),家族低出生体重儿史(OR=5.37),孕后营养差(OR=5.34),女婴(OR=3.70),母亲患妊高症(OR=3.27),低收入(OR=2.91),产检次数≤5次(OR=2.53)。结论;孕周不足、母亲合并内科疾病、合并畸形、有低出生体重儿家族史、孕后营养差、女婴、母亲患妊高症、低收入、产检次数少是绍兴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出生体重婴儿生长速率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7):640-642
了解生长速率有助于了解婴幼儿期体格发育增长的规律,科学地评价婴儿发育的速度,指导家长合理的喂养。不同出生体格状况的婴儿其生长速率亦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生长偏离婴幼儿的影响因素,能为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幼保健》2017,(11)
目的通过比较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0~3岁内的体格生长速率,了解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格生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市黄浦区2009-2010年出生并在黄浦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完成3岁内定期体检的低出生体质量儿(97例)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99例)体格检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情况下,早产低体质量女童9月龄内体质量、身长以及头围的增长大于正常足月儿,男童头围的生长趋势与之接近;足月小样儿未表现出上述趋势,其生长速率与正常足月儿相较基本无差异。与WHO标准比较,早产低体质量儿、足月小样儿以及正常足月儿6月龄之前的体质量生长速率较高;而3组儿童的身长及头围的生长速率除个别月龄外基本高于或接近WHO标准。结论早产低体质量儿在一定时间内生长速率高于正常足月儿,对于这一趋势,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以避免过度生长带来的成年期伤害。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配对调查方法,对1992~1994年澄江县农村236名低出生体重儿和 236名正常出生体重儿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对 31个因素同时采用单因素的卡方检验和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年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发生率为4.15%,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母亲文化程度、身高、体重、孕次、产次、第一次产检孕周、产检次数、分娩孕周、经济收入、高危因素、臀位、双胎、过期妊娠、怀孕期间情绪、怀孕期间饮食、早产史16个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分析选出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怀孕期间情绪、身高、体重、孕次、产次、双胎、臀位、分娩孕周、经济收入、第一次产检孕周、民族、年龄、地区、新生儿性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特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1998年7-10月,对我国11个省44个县市的999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我国低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多胎、孕周不足、孕期异常、孕期营养差、母亲疾病史及母亲程度低等,其OR值分别为106.9、18.79、3.42、1.93、2.61和1.43。各危险因素在沿海、内地及边远地区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农村低体重儿的原因主要为宫内发育迟缓(71.6%),城市低体得儿的原因还包括多胎和早产。早产及宫内发育不全的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结论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是降低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重庆市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全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重庆市6所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26名低出生体重儿和同期住院分娩的326名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所获资料。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可能与母亲一般情况(孕前BMI、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等)、孕期情况(单胎、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被动吸烟等)和膳食营养(服用多种维生素片、食用鱼禽肉类、食用海产植物类等)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平均月收入、单胎、孕期增重和产前检查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保护因素,妊娠期贫血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早产与很多疾病相关联,这些病的持续时间往往超过新生儿期或从新生儿看护中心出院后才明显表现出来。早产儿对各种抗原具有潜在的早期敏感倾向,未消化的蛋白质在生命的最初几周内很难被胃肠粘膜和呼吸系统粘膜所排斥,并且由于发育不成熟或通过侵袭性步骤,抗原性物质可能渗透过皮肤。尽管在特异反应性和早产之间相关关系的大多数研究尚未被证实,但现已有人推测,早产儿是哮喘和湿疹的高危人群。为了讨论这些被认为极易过早致敏的早产儿特异性湿疹的发病率,研究者调查了一组随访来院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VLBW)婴儿特异性湿疹在一年内的发病情… 相似文献
19.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16年内的生长追赶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在其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追赶起始点,最大生长追赶率及生长追赶持续的时间.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上海市1983年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及正常对照儿作为研究对象.出生1月通过问卷获得父母亲及小儿的基线资料;从出生到16岁进行17次随访,随访项目为体重、身高、头围及体质指数.生长追赶定义为Z分≥-2.体重、身高和头围的标准Z分以正常儿为标准计算.结果体重达到最大生长追赶的月龄在6~24月,最大追赶率为58.1%~82.4%;身高在9~18月,最大追赶率为54.9%~68.6%;BMI在9~12月,最大追赶率为74.0%~88.2%;头围在12~18月,最大率为70.7%~74.5%.早产组比足月小样组有更高的生长追赶率,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生长追赶速度.但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头围变化的最大特点是,5~6月后,足月小样组的Z分追赶始终低于早产组.在青春期组,所有的体格生长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和头围,正常儿的平均Z分仍然低于0,但大致维持在-1内.结论证实了早产组和足月小样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生长追赶,早产组头围的追赶明显大于足月小样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指导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NICU病室收治的19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对象,按照患儿出生后生长速率是否≥15 g·kg-1·d-1,将患儿分为正常生长组和缓慢生长组。其中:正常组患儿76例,缓慢生长组122例。统计患儿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氨基酸开始日龄、氨基酸总量、脂肪乳开始日龄、脂肪乳总量、开始喂养日龄、总热卡达120 kcal·kg-1·d-1日龄和奶量达150 mL·kg-1·d-1日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因子。结果患儿在出生第1周体重下降,从第2周开始体重一直增长。单因素结果表明:出生时体重、氨基酸总量、脂肪乳总量、开始喂养时间、奶量达标时间、总热卡达标时间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速率的显著性因素(P<0.05)。至于出生时胎龄、氨基酸开始日龄、脂肪乳开始日龄则不是显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