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西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的配置县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2007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95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尚可;继续教育比例仅占调查总数的65.61%,但整体培训质量尚可。结论:增加县级卫生监督所的人员配置,科学配置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安徽、广西卫生监督机构学校卫生监督人力资源、装备及监督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其差异及存在问题,为加强学校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监督效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一的调查表格对三地所有地市级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239家卫生监督机构设有独立学校卫生监督科室36个,占15.1%;地市级设有独立学校卫生监督科室比率为26.9%;独立科室学校卫生监督员平均每科3.1人;含有学校卫生监督职能科室(含内设和派出机构)中从事学校卫生监督人员1 078人,其中专职占10.8%,兼职占89.2%。各地学校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设备配置及监督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北京优于安徽和广西。结论学校卫生监督人力资源不足,中西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有待加强,需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学校卫生监督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 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以下为主,占98.18%;性别比例男性占45.14%,女性占54.86%;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9岁之间,比例为75.00%;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161人)和大学专科(203人)为主,占84.26%。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小,待遇较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高学历人才短缺,全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监督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人员配置,提高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作者认为,增加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配置地州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新疆15所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15所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426人,在岗人员数406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分别占43.10%和34.98%,中专为21.43%,硕士研究生仅占0.49%,没有博士研究生;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7.29%;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6~45岁之间,比例为42.36%。结论新疆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各地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增加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六安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测能力现状,为水质监督检测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原省卫生厅统一制定的调查表,从人力资源状况、水质指标检测能力等方面,对六安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水质监督检测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六安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从事饮用水卫生监督人员3~4人,平均开展4类水质快速检测项目;市级疾控机构检测人员10人,县(区)级平均4人。市、县级监督和疾控机构监督及检验人员均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占全部人员一半以上,高级职称全市仅4人;市级机构以本科为主、县级以中专和大专为主。市级疾控机构水质指标检测率和认证指标通过率分别为83.02%和41.51%,县级分别为28.30%和2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检测=125.039,P0.015,χ2认证=13.830,P0.01)。结论六安市饮用水监督检测能力不高,不能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急需提高卫生监督及水质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全国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设置情况以及人员结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机构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监督岗位和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人员基本资料,分东中西部和省市县级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西部和县级设置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的机构比例最低;西部县级机构从事职业放射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均数均不足2人;学历以专科和本科为主,分别占37.44%和35.92%;学位以无学位为主,占61.29%;专业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分别占39.53%和18.38%。结论:全国已有部分机构设置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但部分机构的人数还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学历学位水平较低,而无专业的人员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7.
9省77县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况,探索县级卫生监督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应用SPSS13.0软件对县级样本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样本机构平均配置监督人员32人,其中东、中、西部平均分别为39、43和14人;(2)卫生监督人员平均年龄为38.09岁;(3)高级、中级、初级和无职称的比例约为1∶6∶7∶4;(4)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存在地区差异,西部较低为5.33.结论 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特别是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5家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构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6年湖北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总数2 448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0.418/万人,人力资源配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人员构成以46岁~55岁为主(37.6%);43.6%的人员学历在本科以下,教育水平偏低,法学(10.5%)和临床医学专业(28.4%)人员偏少,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结论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数量较为缺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应增加人员数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专业性;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素质;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定位,确定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杭州市卫生监督体系现状,包括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状况。方法使用调查表对杭州市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杭州市共有卫生监督机构16个,全市共设置分所33个。全市编制共495人,实际在编363人。持有监督执法证件的卫生监督员311人。结论杭州市卫生监督员结构总体较为合理,区、县、市各级之间人员结构存在差异。全市监督员配置低于卫生部有关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洛阳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2月对洛阳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市级监督与县级监督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学历专业构成、年龄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者在市、县两级监督机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1.8%和62.7%,与《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规定的标准比分别低23.2个百分点和17.3个百分点。监督员队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偏低,占21.2%,法律专业人员缺乏,占13.1%。结论卫生监督员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加强卫生监督员职业能力建设,优化卫生监督队伍人才结构。建立卫生监督员的准入制度和评聘制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和级别卫生监督机构行政后勤岗位人员数量和结构现状及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机构行政后勤岗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行政后勤岗位人员基本资料,分东中西部和省市县级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全国平均每卫生监督机构行政后勤岗位6.19人;行政后勤岗位人员年龄集中在30~49岁;专科和无学位人数最多,分别占35.49%和64.2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数最多,占18.87%。结论:行政后勤岗位卫生监督人员年龄梯度不合理,中、西部地区和县级学历和学位水平低,不同地区和级别专业结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东中西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量和结构现状及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及其人员基本资料,分东中西部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全国平均每县级卫生监督机构25.64人;(2)年龄集中在30~39岁和40~49岁,分别占36.10%和33.93%;(3)专科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40.75%;(4)无学位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69.56%;(5)医学类其他专业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36.65%.结论 县级卫生监督人员年龄梯度不合理、学历和学位水平低、专业机构不合理,中西部地区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滨州市县级医院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县级医院卫生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2014年滨州市27家县级医院卫生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县级医院的卫生人力的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县级医院在职人员总数为7 708人,卫生技术人员与床位之比为0.89∶1,平均医护比为1∶0.91,床护比为1∶0.37;卫生人员主要以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为主;卫生人员的学历以本科和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2.04%;卫生人员的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仅占7.31%。结论滨州市县级医院卫生人员学历层次偏低,高级职称人才短缺,医护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全面、客观和科学地了解福建省县级综合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的配置县级综合医院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2013年福建省8个设区市的76家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家医院在岗职工总数4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4.94%,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占11.54%;学历方面,本科、大、中专学历职工分别占29.48%、29.62%和33.5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1.09%;职称方面,初级及以下人数占62.25%,正高职称占2.31%;卫生人员配备情况,平均每张床位配备的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33人,注册护士数为0.49人。结论福建省县级综合医院人力资源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员情况分布,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副科级机构及副科级以下机构为主,占比94.55%;性别比例,男性占比42.65%,女性占比57.3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岁—49岁之间,比例为65.20%;学历以大学本科学历(239人)和大学专科学历(184人)人员为主,占比90.77%;专业技术职称以中初级人员分布为主,占监督员人员总数的31.37%,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23%。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窄,人员待遇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增加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机构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中食品安全监督岗位的设置情况及人员数量、学历、学位、专业等基本信息,分析其差异及存在的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督岗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从普查获得的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资料中,选取食品安全监督岗位人员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全国仍设有食品安全监督岗位的卫生监督机构已不到调查机构总数的一半,设岗比例以中部和省级最高,东部和县级最低;人员均数为7.08人,以西部最少,省级最多;学历在专科以上的比例为69.64%;无学位比例超过七成;专业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最多,占31.36%。结论:中部地区和市级机构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移出相对较慢,应加快调整步伐。在既有模式下,人员配备在西部地区明显不足,应予以有效补充;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中部和县级;所学专业差异较大,以东部和省级的构成相对较合理,中部和县级无专业人员较多。  相似文献   

17.
作者提出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配置标准。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工作效率提高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力配置的调整获得人力配置标准。按100%落实卫生监督公共职能计,直辖市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配置标准为177人,直辖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为81人;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为129人,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为86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为37人;全国需要配置142915人,与全国现有人力的缺口为52.3%。总结出要想切实落实卫生监督职能,配备适宜的人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009—2013年甘肃省14个市、州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进一步推动本省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科学性建议。方法收集2009—2013年全省及14个市、州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有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年末,甘肃省14家市、州卫生监督机构在岗人员较2009年减少了34.28%,5年年均增长率为-9.96%,人员编制总数561人,较2009年减少了31.50%,5年年均增长率为-9.03%,卫生监督员总数414人,较2009年减少了38.39%,5年年均增长率为-11.41%。平均每个卫生监督机构拥有监督执法人员38.21人。每万平方公里及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各市、州相差较大。结论甘肃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监督人员编制数和实际在岗人数方面不能满足全省卫生监督的各项实际工作任务。按照服务人口计算,卫生监督人员的配置率较低,未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监督人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要加强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卫生监督机构中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的最重要素质之一,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管理社会卫生事务、保障人民健康的最基层组织,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对于政策的基层落实、工作的基础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浙江省放射卫生监督员培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放射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和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事先设计的《浙江省放射卫生监督员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表》,对省内91名从事放射卫生监督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事放射卫生监督的男性占61.54%,女性占38.46%,男性多于女性;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占78.02%;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占71.43%;未独立设置放射卫生科的监督机构占95.65%;兼职从事放射卫生监督的人员占85.71%;97.80%的人员未进修过放射卫生专业知识;98.90%的人员有意愿参加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有72.53%的人员选择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放射卫生基础和放射卫生执法知识为主;84.06%人员认为有必要对参加的培训班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按照卫生部《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落实放射卫生监督员培训学时数,提高培训率;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人员进修学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核技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尽可能固定放射卫生监督人员,以确保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开展培训效果评价,能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