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研究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相比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改良Stoppa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更小,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共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3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共36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共37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骨折复位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9.7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优势显著,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改良Rives-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2013年我科收治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54例,采用回顾性比较研究方法。2002~2010年采用髂腹股沟入路33例,2008~2013年采用改良Rives-Stoppa入路2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早期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结果改良Rives-Stoppa入路较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在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方面均获得满意结果。改良Rives-Stoppa入路获得了更好的解剖复位率(P<0.05)。结论改良Rives-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显露更清楚,复位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改良Stoppa入路最大优点是术者能够站在对侧从髋臼后柱及四边体骨折的顶部直接复位并应用支撑钢板固定,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越来越常见,骨折粉碎程度越来越复杂,对手术治疗也越来越有挑战性,对手术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如果手术入路选择恰当,大多数髋臼骨折可以通过单纯的前方或后方入路获得满意治疗[1].但对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单一切口往往达不到手术目的,此时就需要考虑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在以往的手术中,应用最多的就是传统髂腹股沟入路[2]和Kocher-Langenbeck入路(简称K-L入路)[3].随着时代的发展,改良的Stoppa入路[4]逐渐得到推广,并且应用逐渐增多.我科于2015年5月收治复杂骨盆髋臼骨折1例,成功完成了承德地区第1例多切口联合入路(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K-L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未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髂腹股沟入路)与观察组(n=40,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9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24-1226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手术治疗的骨盆与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B组20例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B两组在骨折的复位效果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的浅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1/20)。B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1例腹股沟疝,1例股外侧神经麻痹,并发症发生率为30%(6/20)。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确切,相比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方式,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化抽样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86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腹直肌外侧入路组(43例)和髂腹股沟入路组(43例)。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接受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髂腹股沟入路组接受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骨折复位优良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满意度。结果 腹直肌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较髂腹股沟入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髂腹股沟入路组少,手术时间较髂腹股沟入路组短(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3.02%(40/43)较髂腹股沟入路组76.74%(33/43)高(P<0.05)。术后6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较髂腹股沟入路组高(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较髂腹股沟入路组[18.60%(8/43)]低(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骨折复位满意度[95.35%(41/43)]较髂腹股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对于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选用标准前入路(15例)和改良前入路(12例)髂腹股沟切口手术处理,观察比较2组手术切口暴露时间、失血量、切口关闭时间等,根据Matta影像学分析标准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改良前入路患者的切口暴露时间、失血量及切口关闭时间明显短于或少于标准前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前入路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高于改良前入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入路与标准前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医师应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患者未来存活意义等多方面考虑,制订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沈文晖  林伟明 《中外医疗》2014,(33):108-109
目的:研究采用改良的Stoppa入路来治疗骨盆以及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来治疗的骨盆和髋臼骨折的患者,共选择24例。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的Stoppa入路来治疗骨折。手术结束后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恢复情况和时间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的不良症状等情况,来了解入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可了解到,术后一年患者恢复的优秀率可达到95.8%。结论改良的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Stoppa与经髂腹股沟入路用于髋臼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8年9月江苏省苏州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骨折复位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行骨折复位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本科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Matta评分、骨盆功能Majeed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满意率(95.00%)和骨盆功能优良率(92.50%)高于对照组(87.50%、82.50%),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骨盆骨折的复位满意率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相当,但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暴露充分、创伤小、解剖清晰,对血管神经组织损伤小,能有效缩小患者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何立锋  贾力  韦文军 《海南医学》2023,(19):2780-2784
目的 探究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 56例和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 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Poste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5±0.11) h、(9.39±3.47) cm、(560.36±57.18) m L、(18.39±1.47)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0.53) h、(14.42±4.36) cm、(597.57±78.21) mL、(20.42±1.36)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2.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2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根据Matta等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从X线片复位质量、疼痛、行走和活动等方面来评价,放射学结果:优12例;临床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Ⅰ组29例,采用标准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Ⅱ组21例,采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关闭时间等术中指标及Majeed功能评分、骨盆骨折的复位效果。结果Ⅱ组切口暴露时间、切口关闭时间与Ⅰ组比较更短,术中出血量与Ⅰ组比较更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Majeed功能评分总分与Ⅱ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Matta评定优良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无论采用标准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还是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均可收到显著疗效,但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操作更简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更小,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应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前侧入路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2例髋臼骨折病例经前侧入路(髂腹股入路或Stoppa入路)应用重建钢板一期骨折复位和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0.2月(12~45月)。按Matta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2例复位差,复位优良率90.91%。采用改良的D'Aubigne功能评分,优13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达86.36%。结论:对于具有适应证的髋臼骨折,通过前侧入路,能得到满意的显露及复位固定,相对于髂腹股沟入路,前侧的Stoppa入路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在治疗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骼腹股沟入路治疗。结果本研究随访15个月,平均(10.7±2.1)个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较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排除多因素相互影响下,对于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使用改良的Stoppa入路治疗血管神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临床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广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采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组(Stoppa组)32例和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组(对照组)31例,评价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opp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减少(P<0.05),骨折复位质量优者所占比例高(P<0.05),临床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具有手术视野显露充分、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解剖复位率高和临床功能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的患者5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实验组27例,予Stoppa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种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加以处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两种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toppa入路相对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对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髂腹组和Stoppa组,各50例。髂腹组患者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Stoppa组患者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功能恢复(Harris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toppa组和髂腹组的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toppa组的切口长度短于髂腹组[(9. 4±2. 4) cm比(12. 4±2. 7) cm],术中出血量少于髂腹组[(277±32) m L比(416±43) m L](P <0. 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髂腹组[(146±20) min比(198±26) min,(15. 8±2. 6) d比(18. 8±2. 8) d,(25±3) d比(31±5) d,(5. 1±0. 6) d比(5. 9±0. 7) d](P <0. 01)。术后3个月、6个月Stoppa组和髂腹组患者的Harris得分呈升高趋势,且Stopp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得分明显高于髂腹组(P <0. 05),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toppa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髂腹组[10. 0%(5/50)比30. 0%(15/50)](P <0. 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可有效减少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术中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及功能锻炼,从而提高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13例,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型2例,C1-1型1例,C1-2型2例,C1-3型1例,C2型3例,合并耻骨联合分离2例,双侧耻骨支骨折3例,骶髂关节脱位1例,骶骨骨折1例;8例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前柱2例,前柱加后半横形2例,横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3例,合并髋关节脱位2例。结果: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3~5.5个月,平均3.9个月。1例双柱骨折屈髋轻度受限,1例骶髂关节脱位轻度跛行,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无复位丢失;发生切口感染1例,换药后愈合。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放射学结果:优10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1.25%。结论:改良Stoppa入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完全显露髂翼、前柱、前壁及耻骨上支,尤其是对髋臼前柱或前壁的移位骨折、横形骨折、T形骨折、双柱骨折或伴有后半横形骨折的前柱骨折,前壁骨折或并发耻骨联合损伤的骨盆骨折及伴有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四边体内侧移位的髋臼骨折具有优越性,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很好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