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超声评价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重要手术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超声评价40例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本组病例中,术前胆囊收缩功能良好(A组)21例术后胆囊收缩率均恢复正常;术前收缩功能尚可(B组)12例66%恢复正常;术前收缩功能欠佳和差(C组)7例71%收缩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3组患者术后3个月胆囊收缩率比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评价诊断胆囊结石疾病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为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功能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组病例提示,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基本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期间29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超声检查证实29例患者胆囊结石全部被清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至术后1个月复查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超声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技术难度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2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依据术前2天、术后2年超声下胆囊收缩功能分级变化情况分为2组,稳定不变为胆囊功能代偿良好组(64例),评级下降为胆囊功能代偿不良组(36例)。比较2组B型超声检查结果和复发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代偿良好组术后TC、TG、胆囊最大收缩率、胆囊壁厚度与代偿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6%v8.11.11%,χ~2=4.2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胆囊壁厚度、胆囊最大收缩率和血胆固醇为影响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6、0.974、1.059,P<0.05)。结论术前胆囊壁厚度、胆囊最大收缩率和血胆固醇是影响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危险因素,可导致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胆取石手术中胆囊结石直径及数量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30日-2019年12月21日期间门诊96例拟行保胆取石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胆囊结石数量、胆囊结石最大径,分别测量空腹胆囊体积,进食后30、60、90、120分钟胆囊体积,并计算得出胆囊收缩率。胆囊收缩率≥80%为功能对照组,胆囊收缩率<80%为研究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比较2组间胆囊结石直径和数量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另外根据胆囊结石单发与多发分别进行分组分析,分组探讨胆囊结石直径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中餐后120分钟胆囊体积大小有统计学意义,2组中胆囊结石平均直径≥(1.53±0.64)cm时,胆囊收缩功能下降;对照组多发结石病例占24.1%,单发结石病例占75.9%,研究组多发结石病例占71.4%,单发结石病例数占28.6%,单发结石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胆囊结石直径对收缩功能无影响;多发结石对照组及研究组比较显示结石直径≥(1.53±0.60)cm,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下降。结论 超声检查胆囊结石的直径、结石的数量是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国安  冯杰  胡森科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4):455-455,461
目的总结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和经验,探讨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息肉和结石均一次性取净,术后无并发症;27例获得定期随访者B超检查示病人胆囊功能得到完好保留,无息肉或结石复发。结论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法和小切口直视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法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而且保留了胆囊功能,对胆囊良性息肉且胆囊功能良好者是一种合理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术前超声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9月74例胆囊结石患者、61胆囊息肉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及手术资料。结果术前常规超声观察上述患者中有5例胆囊周围粘连,均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术中发现4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3例因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无法取出,改腹腔镜胆囊切除,余均一次性取石成功,结石直径2-30mm,结石取净率100%;2例胆囊息肉患者术中冰冻结果为腺瘤性息肉,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余均一次性摘除息肉成功,取出息肉93个,息肉直径7~14mm;术后无胆瘘等严重并发症,恢复快。结论术前超声对腹腔镜保胆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腹腔镜保胆治疗胆囊疾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行改良胆囊颈成形术对复发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7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行保胆取石术,观察组患者则在保胆取石术后行改良胆囊颈成形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1年半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2.7%,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为18.9%,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行改良胆囊颈成形术不仅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结石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L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有保胆适应证的胆囊结石患者共13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简称保胆组(61例),另一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非保胆组(73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结石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胆组比非保胆组术中出血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保胆组未见结石复发,胆囊功能良好。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对于胆囊结石应采取切、保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保胆条件的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手术创伤更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保留了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 手术(以下简称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用腹腔镜、硬性胆道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82例。结果 82例中成功按照预定术式进行保胆手术76例,保胆成功率92.7%,平均手术时间(80±10 )min,平均住院4.5 d;中转行LC的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0±15 )min,平均住院4.5 d。82例手术均顺利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发现1例胆囊内迷走胆囊管开口2条,发现并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6例。中转LC手术的6例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胆囊壁化脓、胆囊黏膜坏死,胆囊管水肿不通,另5例术后剖开胆囊管见胆囊管结石嵌顿并胆囊管黏膜包裹结石,胆囊管闭锁不通。结论 保胆手术,术前、术中双重筛选,严格把握指征,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保胆手术应该是处理的主要手段,切胆手术是保胆手术的重要补充,保胆、切胆同等重要,辩证统一,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0.
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EMIC)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 59例年龄为16~78岁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术前胆囊功能测定,术前超声判定胆囊内结石数目以及胆囊底部体表定位,术中胆道镜直视下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监测和中西医结合预防结石再生.结果 59例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无一例结石复发.结论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符合微创理念,符合生理功能,患者满意,安全性高,术后结石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手术前后胆囊功能的变化,为临床保胆手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微创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超声评估胆囊收缩功能,观察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早期胆囊收缩功能改善不明显,术后3个月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可恢复至正常,微创保胆手术可有效胆保留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实施B超引导下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术后1、3、6个月以及1、2年的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术前136例患者平均胆囊容积(24.16±5.25)m L、最小剩余容积(9.85±1.25)m L、最大收缩率(42.20±1.35)%,术后平均胆囊容积(26.10±5.18)m L、最小剩余容积(4.88±1.22)m L、最大收缩率(55.19±1.48)%,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以及第一年随访均无复发情况;第二年2例复发,复发率为2.4%,均为多发性结石患者。结论 B超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评价,可以指导腹腔镜+输尿管镜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斌  鲁蓓  石玉宝  郑卫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2505-2508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及胆囊结石复发率。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0例为试验组,同期选择未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围术期控制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9.0 mmol/L。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行Lundh试餐超声检查检测胆囊最大收缩率,术后3、12、24个月采用胆囊B型超声检查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围术期无手术切口感染、胆管感染、胆漏、胆管损伤及死亡;随访无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及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发生;2例复发胆囊结石患者夜间胆绞痛发作,最长持续2 h,未行特殊治疗,改变体位后逐渐缓解。随访24个月期间,6例退出试验,其中对照组2例,试验组4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与时间在胆囊最大收缩率上不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0.469,P交互=0.707),治疗方法在胆囊最大收缩率上主效应不显著(F组间=0.850,P组间=0.365),时间在胆囊最大收缩率上主效应显著(F时间=8.880,P时间=0.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胆囊最大收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胆囊最大收缩率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胆囊最大收缩率较术后3个月升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均无胆囊结石复发;术后12个月对照组有1例(1.7%,1/58)胆囊结石复发,试验组有1例(1.8%,1/56)胆囊结石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0);术后24个月对照组有2例(3.4%,2/58)胆囊结石复发,试验组有2例(3.6%,2/56)胆囊结石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2)。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能较好地保留和改善胆囊收缩功能,术后24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依然良好;术后24个月内胆囊结石复发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8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以下简称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用腹腔镜、硬性胆道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82例。结果82例中成功按照预定术式进行保胆手术76例,保胆成功率92.7%,平均手术时间(80±10)min,平均住院4.5 d;中转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0±15)min,平均住院4.5 d。82例手术均顺利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发现1例胆囊内迷走胆囊管开口2条,发现并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6例。中转LC手术的6例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胆囊壁化脓、胆囊黏膜坏死,胆囊管水肿不通,另5例术后剖开胆囊管见胆囊管结石嵌顿并胆囊管黏膜包裹结石,胆囊管闭锁不通。结论保胆手术,术前、术中双重筛选,严格把握指征,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保胆手术应该是处理的主要手段,切胆手术是保胆手术的重要补充,保胆、切胆同等重要,辩证统一,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胆宁片预防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术后患者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LRCL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安慰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胆宁片,持续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血浆胆囊收缩素(CKK)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降低,胆囊收缩率、血浆CKK水平及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评分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2个月胆囊壁厚度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血浆CKK水平及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78%vs 22.2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89%vs 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使用胆宁片可有效恢复胆囊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01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切除组,同时选取行保胆手术治疗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保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结果保胆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切除组(P<0.05)。结论与胆囊切除术比较,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治疗方面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间52例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B超检查胆囊壁厚均〈3mm,测定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术后2周B超复查胆囊壁厚度并测定胆囊收缩功能。结果完成微创保胆取石术52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5d出院。术后2周B超检查胆囊壁均光整无增厚,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门诊随访6月-3年,结石无复发。无胆囊癌发生。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并且保护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阚艳敏  马琳  轩兴铁 《海南医学》2014,(9):1368-1369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9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大小、壁厚度、胆囊内结石或息肉的情况,胆囊颈管有无结石嵌顿,胆囊周围有无粘连,胆囊窝有无积液等。结果本组病例109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约99.08%,其中超声提示胆囊周围粘连者3例,经手术证实,2例患者术中发现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解剖结构难以分辨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术前超声可以明确诊断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预测腹腔镜手术的难易程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诊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治疗上的相关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胆取石组(37例)和胆囊切除组(43例),对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术后结石复发、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留置引流管例数明显多于胆囊切除组,而保胆取石组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小于胆囊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术后6个月、术后1年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改善(P<0.05)。胆囊切除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管结石。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确,安全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另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胆囊和全身状况以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胆囊结石治疗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用淡馒头后用超声测定胆囊收缩功能的方法在微创保胆取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用150 g淡馒头后,通过超声测定进食60 min后和术后6个月胆囊排空率,评价胆囊收缩功能改变的情况,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与术前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术后空腹胆囊容积明显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后胆囊容积明显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囊排空率明显较术前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保胆取石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胆囊结石复发16例。结论:食用150 g淡馒头后用超声测定胆囊收缩功能的方法效果良好,既方便、经济,又无胆绞痛、胰腺炎发生,可以作为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前检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