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一起来京游学团急性胃肠炎事件进行调查,控制疫情蔓延。方法搜索2019年7月20-22日期间,某来京游学团中出现急性胃肠炎表现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共搜索到28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12. 9%(28/217),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25/28)、腹泻(17/28)。1件呕吐物检出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9件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核酸(其中3件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6件检出GⅠ型和GⅡ型核酸)。结论此次事件是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某幼儿园发生的一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开展调查,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和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传染途径和传染源。结果该事件共报告病例20例,罹患率9.52%(20/210),流行曲线提示为人传人模式。采集的27份标本经检测,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9份,阳性标本经序列测序分析为诺如病毒GⅡ.7型。疫情发展与未及时发现并隔离首例病例有关,接触病例、病例呕吐物及其污染物是导致此次暴发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Ⅱ.7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同时为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提供经验。方法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主动病例搜索,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寻找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采集病例粪便、肛拭子、呕吐物、环境样本等进行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该公司共发现病例18例,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露。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3月30日午餐是危险餐次(OR=6.13,OR 95%CI=1.248~30.44),其中香辣花蛤是危险食物(OR=30,OR 95%CI=5.67~158.80)。采样的16名病例中10人样品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病例的4人为肛拭子、4人为粪便、2人为呕吐物。现场卫生学调查发现,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或花蛤未煮熟煮透引起可能。结论该起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聚集性病例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是食用了受诺如病毒污染的花蛤,制作过程中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或未煮熟煮透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珠海市某中学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原因。方法开展病例搜索,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采集样本用多重RT-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该校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51例(学生49例、厨工2例),罹患率12.3%(51/416);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症状均较轻,呈自限性,病例无班级和宿舍聚集性,无重症病例;食堂就餐是危险因素(OR=8.46);39份标本(病例及厨工肛拭子、食堂食物留样、厨房自来水及学校直饮水)中,有31份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GⅡ.17基因型),证实疫情是由GⅡ.17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污染食物是主要原因。结论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是发生疫情的主要场所,污染食物是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加强食堂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体检,杜绝从业人员带病上岗;疫情暴发流行期要加强外环境消毒,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起中学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病例定义方法,查找病原和传播因素,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并开展病例对照调查了解发病状况和可疑的传播途径,采取病例肛拭子、饮水等进行PCR检测和常规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10-21/23该校出现急性胃肠炎学生病例42例,罹患率为2.1%,疫情历时3 d,分布在7个班级,男女比例1∶1.1,3例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GⅡ型阳性,20日晚餐为危险因素。结论该学校疫情为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的暴发疫情,20日晚餐为可疑暴发因素;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不适用感染性腹泻进行定义;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暴发诺如病毒胃肠炎,采取病人隔离、规范饮食饮水、消毒等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南昌市某小学出现的以呕吐、腹泻为主的感染性胃肠炎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理论依据,为类似疫情现场处置提供经验。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其三间分布特征,调查可疑因素。采集病例的呕吐物、肛试样本;运用RT-PCR法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累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34例,历时4天,总罹患率为3.24%,采集病例呕吐物及肛试样本共13份,4份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以查找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检测。选择部分确诊病例开展诺如病毒GⅡ型排毒期调查。结果在学校共发现269例病例,学生264例(罹患率17.38%),教师5例(罹患率4.39%);学生家长中共发现7例病例;病例班级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1号教学楼西面楼梯两侧班级罹患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χ2=195.00,P<0.01)。24名学生、3名家长、1名生活老师和1名清洁工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物体表面涂抹标本、桶装水均阴性。诺如病毒GⅡ型排毒期最短为发病后3d,最长14d,中位时间为7d。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首例病例呕吐物污染环境后造成一次局部范围的共同暴露,通过接触传播使疫情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槐荫区某学校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因及其流行因素,为制订并实施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的数据和暴发疫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集可疑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起疫情首发病例发病于2017年3月15日,末例病例发病于3月31日,持续17d,共搜索病例93例,罹患率为3.94%(93/2 355)。学生罹患率为4.03%(90/2235),教职工罹患率为2.50%(3/120)(P0.05)。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触病例发病的危险性增加(OR=5.13,95%CI:1.76~14.90)。检测36份样本,其中病例粪便标本检出9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0.90%(9/22),基因型均为GⅡ型;食物、环境和水中未检测到诺如病毒,感染来源尚不清楚。结论本次事件为1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内腹泻相关暴发疫情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治疗和疑似暴发疫情的判定》制定病例定义,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疑似病例、食品相关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疑似病例110例,罹患率为5.74%。发病以住宿学生为主,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病例集中于高二年级,其居住的宿舍无明显聚集性分布。现场采集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处置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学校基本情况和患儿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食堂工作人员和宿舍管理员的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从2017年5月9日起至20日结束,历时12 d,共报告疑似病例86例,罹患率7.22%,病例集中于一、二年级。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7件病例粪便标本中16件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阳性率94.12%。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传播途径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病例在班级内呕吐可能是导致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明一起胃肠炎疫情暴发原因,为预防控制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搜索病例、采集病人呕吐物、粪便标本及饮用水样进行病原检测,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现病例98例,罹患率8.70%。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使用涧水刷牙和使用涧水清洗水果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使用涧水清洗水果风险最高(OR=3.81,95%CI:1.29~11.54)。5份病人呕吐、排泻物标本和6份外环境标本检测结果显示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该疫情为一起由G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可能的感染途径为化粪池水外溢污染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3.
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某小学一起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运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该起事件共报告病例78例,罹患率为2.4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触病例、暴露过患者的呕吐物是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x2值分别为18.20,27.18,P值均<0.05);洗手时用洗手液或肥皂(x2=6.17,P=0.013)为保护因素.11例病例的肛拭子标本5份检测出诺如病毒GII.4型阳性.结论 该起事件为由诺如病毒GⅡ.4型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和暴露于患者的呕吐物可能是此次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一起涉及3家集体单位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因,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对疫情涉及的3家集体单位和F餐饮公司进行病例搜索、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共同就餐者、厨师和外环境标本检测诺如病毒及其他致病菌,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结果 3家疫情发生单位共有员工456人,搜索到疑似病例75例,罹患率为16.45%。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78.67%)、腹泻(72.00%)、恶心(58.67%)和腹痛(38.67%)等胃肠道症状。发病时间分布在3月22日13:00—3月24日7:00,高峰集中在3月22日18:00—24:00,45例占60.00%;平均潜伏期为35.5 h,推测3月21日午餐为可疑餐次。采集的69份标本中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27份,阳性率为39.13%,其中2份为F餐饮公司厨师肛拭子标本。3家疫情单位发病员工均食用F餐饮公司配送的午餐,可能3月21日提供的配送餐被诺如病毒污染。结论这是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可能是由餐饮公司配送餐污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某大学发生的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分析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三间分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暴发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学调查检查食堂工作环境,收集食堂涉疫档口的食物留样和环境样本,采集疑似病例和食堂工作人员的肛拭子进行常见致病菌和病毒检测。结果 该次疫情确诊32例学生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23/32,71.88%)和腹泻(14/32,43.75%);发现8名食堂工作人员隐性感染,食物留样和环境样本结果均为阴性。32名学生和8名食堂工作人员的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基因型均为GⅡ.17。病例对照研究表明,9月7日(OR=2.74,95%CI:1.09~6.92)和9月8日(OR=2.92,95%CI:1.06~8.07)在食堂自助餐窗口就餐是诺如病毒胃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由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可能源于食物储存不当导致食物污染,并继发通过人与人接触等多途径传播引起暴发;9月7日和9月8日在食堂自助餐窗口就餐是主要危险因素。未来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明某幼托机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危险因素,为制定幼托机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幼托机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肛拭样品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有病例29例,主要分布在小(3)班,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9份患者标本有8份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感染途径为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探讨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方法采取人员访谈的形式收集暴发疫情基本情况,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此次疫情流行历时4 d,共发现患儿24例,涉及5个班级,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罹患率为13.95%。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均数为6.63岁。患者以呕吐症状为主,未出现腹泻病例。8件患儿便标本中检出GⅡ组诺如病毒核酸6件,阳性率为75.00%。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1起企业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探讨发病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供病因线索;采集病例和厨师肛拭子以及可疑食品和外环境样本,进行RT-PCR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鉴定病毒基因型别.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20例,罹患率为40.8%(20/49),症状以腹泻、呕吐、恶心为主,多为轻型病例.男女罹患率分别为34.48%、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P=0.28).经RT-PCR检测,12份病例及10份厨工肛试子标本均检出GⅡ诺如病毒.回顾性分析显示,4月11日午餐为可疑暴露因素(RR =5.5,95%CI:1.37~22.05).结论 该起疫情是1起诺如病毒Ⅱ型隐性感染食品从业人员污染食品或食品容器引起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某小学(以下称F小学)一起GⅠ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控制学校内发生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F小学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例和餐饮人员样本和环境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结果 2018年10月19 - 22日,F小学共报告急性胃肠炎病例145例,罹患率为21.77%。采集呕吐物及粪便标本29份,采集环境涂抹标本10份, 经检测9份粪便标本和2份涂抹标本为GⅠ型诺如病毒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此次疫情为一起由GⅠ型诺如病毒引起的小学生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餐饮人员隐性感染可能与本次疫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原因,为类似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04对成都市某中学按照病例定义开展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病例搜索,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采集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不同组别罹患率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累计病例41例(20例疑似病例,16例临床确诊病例,5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1.62%(41/2 530),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和呕吐,疫情历时9.5 d,男性罹患率高于女性罹患率(χ~2=5.54,P0.05),初一年级罹患率高于其他年级(χ~2=55.89,P0.01),病例对照研究表明16日晚餐中的凉拌莴笋叶增加发病风险(OR=7.0,95%CI:1.1~58.1),该菜品由感染诺如病毒的厨师制作。可疑暴露餐次前有5名学生发病,其中1例为确诊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6份病例肛拭子中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4份,15份厨师肛拭子中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1份。结论这起诺如病毒GⅡ型暴发疫情是2起不同传播方式的疫情同时段发生形成的,传播方式分别是人传人传播方式和经食物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