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元生  唐莹  邓圣明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50-2251
目的:探讨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方法:40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免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舒冠滴丸预适应组,观察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容收缩期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舒冠滴丸预适应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时左心室功能,减少心肌LDH、CK—MB的漏出,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能有效地减轻AS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效果。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后处理组,每组8只。预处理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前10 min、后处理组在再灌注前10 min经耳缘静脉给予丹红注射液2 mL/kg,均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 h。记录缺血前、结扎30 min、再灌注1 h、再灌注2 h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测定再灌注结束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ax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结扎30 min、再灌注1 h、再灌注2 h,缺血再灌注组LVSP、+dp/dtmax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LVEDP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LVSP和+dp/dtmax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LVEDP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且预处理组LVSP和+dp/dtmax均明显高于后处理组而LVEDP明显低于后处理组(P均0.05)。再灌注结束时,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K、LDH、cTnI、MDA和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血清SO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血清CK、LDH、cTnI、MDA和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血清SOD和心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且预处理组血清CK、LDH、cTnI、MDA和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后处理组而SOD、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后处理组(P均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且预处理组明显低于后处理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预处理效果优于后处理,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抗大鼠心肌缺血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抗大鼠心肌缺血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4 mg/kg,日1次×2 d,皮下注射,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组,检测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情况、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酶谱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活性与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含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的组别J点未发生明显偏移(P<0.05),LVSP、±dp/dtmax向正常水平恢复(P<0.05),抑制损伤大鼠血清中CK、LDH活性及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SOD的活性(P<0.05),组织切片进一步说明生物碱和黄酮成分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P<0.05)。结论:益母草中的生物碱、黄酮成分能有效抑制ISO所致心肌组织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亳州丹皮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的含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 亳州丹皮水提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MDA、CK、LDH的含量,提高SOD、GSH、NO的含量;减小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结论 亳州丹皮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竹节人参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竹节人参皂甙对家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行手术结扎家犬冠状动脉左心室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状态下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细胞能源Na^+,K^+-ATP及Ca^2+-ATP酶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舒缩功能减退,MDA含量增高,SOD、GSH-PX、Na^+,K^+-ATP及Ca^2+-ATP活性降低,LDH、CK酶大量释放。竹节人参皂甙能不同程度的恢复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抑制MDA、LDH、CK升高,增强SOD、GSH-PX、Na^+,K^+-ATP及Ca^2+-ATP活力。结论:竹节人参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心痛灵滴丸预适应与缺血预适应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OC)组、缺血再灌注(I/R)组、心痛灵滴丸预适应(XTL)组和缺血预适应(IPC)组,观察心痛灵滴丸预适应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容收缩期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磷酸腺苷(AT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心痛灵滴丸预适应与缺血预适应均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时左心室功能,减少心肌LDH、CK-MB的漏出,提高心肌ATP含量和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心痛灵滴丸预适应能诱导心肌缺血预适应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益心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大鼠离体工作的心脏,观察不同浓度益心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益心汤1组、益心汤2组、益心汤3组、维拉帕米组。以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期的压力(LVEDP)、心率(HR)、心肌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SOD)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实验显示,益心汤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力学(dp/dtmax)和血液动力学(LVSP)指标,并可降低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抑制SOD活性的减低,使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益心汤3组、维拉帕米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4)
目的:探讨木豆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被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90 min,在不同时间点记录大鼠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测定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XH-Px)、一氧化氮(NO)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果:缺血后模型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开始逐渐下降,除HR外,MAP、LVDP及±dp/dt_(max)较T_0时显著降低(P0.05);应用木豆叶后,各指标在某些时间点虽仍低于T0时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血清MDA含量和LDH、CK活性显著升高,SOD、NO、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应用木豆叶能显著对抗这种变化。结论:木豆叶能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功能紊乱,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方法:40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舒冠滴丸预适应组,观察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容收缩期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舒冠滴丸预适应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时左心室功能,减少心肌LDH、CK-MB的漏出,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舒冠滴丸预适应样作用能有效地减轻AS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淡竹叶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机制作用。方法:将30只SD级大鼠随机分为竹叶黄酮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各10只;竹叶黄酮组小鼠注射淡竹叶黄酮,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小鼠注射等分量生理盐水,连续1周,末次冠脉结扎手术前2h给予SD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作为SD大鼠结扎部位,结扎手术完成后1h剪开结扎线,用止血钳将大鼠胸腔夹闭,再灌注2h。检测所有小鼠CK水平和血清LDH,采用TTC染色法对心肌梗死面积进行测定,检测心肌组织中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淡竹叶黄酮组小鼠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强,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SD大鼠丙二醛及血清LDH和CK含量明显下降。结论:淡竹叶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及稳定心肌细胞定位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宣痹通瘀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宣痹通瘀胶囊组、宣痹通瘀+LY294002组以及阳性对照药通心络胶囊组。各组动物每日给药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实施肋间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下降支,缺血30 min后松解结扎线进行再灌注2 h,建立NAFLD大鼠动物MIRI模型。检测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EDP、±dp/dtmax;血清酶学指标CK-MB、LDH、SOD、c Tn活性以及MDA含量;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宣痹通瘀胶囊3.2 g/kg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DH、c Tn I、CK-MB含量显著降低;可明显升高LVSP、+dp/dtmax;可以明显减小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有明显改善;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分别与MIRI模型组比较,P <0.01或P <0.05。结论 宣痹通瘀胶囊预防性给药后,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心脑滴丸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地奥心血康(DAXXK,0.07 g.kg-1)组、益心脑滴丸高(YXNH,3 g.kg-1)、中(YXNM,1.5 g.kg-1)、低剂量(YXNL,0.75 g.kg-1)组,连续预防口服给药7 d。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各检测指标,心电图(ECG)变化,同时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梗死区/缺血危险区(An/AAR)显著增大(P<0.05)。与I/R组相比,YXNH能明显升高HR,LVSP,±dp/dtmax,降低LVEDP,(P<0.01或P<0.05),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明显减小An/AAR(P<0.01),其作用强度与DAXXK相似;YXNM和YXNL对I/R有保护作用,但没有DAXXK明显。结论:益心脑滴丸对I/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功能和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工后亳州丹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药前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加工后亳州丹皮组能明显降低血清中MDA,CK,LDH的含量,提高SOD,GSH,NO的含量;并能有效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结论加工后亳州丹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增加NO的含量,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酶的漏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黄连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黄连素预处理组(I/R后+0.1mg·kg-1·d-1)、辛伐他汀预处理组(I/R+0.1mg·kg-1·d-1),连续腹腔注射7d,末次于冠状动脉结扎前2h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1h后剪开结扎线,用止血钳夹闭胸腔,再灌注2h,测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最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黄连素预处理组、辛伐他汀预处理组LVSP均显著增加,LVEDF均显著减少,±dp/dtmax绝对值均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减少;其中黄连素预处理组较辛伐他汀预处理组+dp/dtmax增加更明显.结论 黄连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黄连素可能较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袁杰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411-412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心功能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炙甘草汤处理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炙甘草汤灌胃4 d后,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10,20min后左心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10 min时,炙甘草汤处理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VSP及±dp/dtmax明显升高(P<0 01,P<0 05),LVEDP明显降低(P<0 01);再灌注20min后,炙甘草汤处理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VSP明显升高(P<0.01)、±dp/dtmax变化不显著,LVEDP降低(P<0 05);炙甘草汤能明显提高再灌注10 min时血中SOD活性(P<0.01),降低MDA和ROS的含量(P<0.01).结论 炙甘草汤能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左心功能,可提高血中SOD活性,降低MDA和ROS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M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MI/R+Res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穿针后不结扎,MI/R组于缺血前15min以及再灌注前1 min舌下静脉注入10 mg/kg生理盐水,MI/R+Res组静脉注入等量白藜芦醇,对比三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压力变化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 max),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冠状动脉炎症标志物髓过氧化酶(MPO),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Western blot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蛋白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I/R组LVEDP、心肌梗死面积、CK、LDH、MPO、MDA显著升高,而LVEF、+dp/dt max、-dp/dt max、SOD、GSH-PX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Res组LVEDP、心肌梗死面积、CK、LDH、MPO、MDA均显著低于MI/R组,LVEF、+dp/dt max、-dp/dt max、SOD、GSH-PX均显著高于M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Sham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较少,MI/R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MI/R组比较,MI/R+Res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悸宁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步长稳心颗粒组(9.0 g·kg-1),心悸宁高、中、低剂量组(6.0,3.0,1.5 g·kg-1),分别记录各组注射Pit前、后各时间点心电图,比较T波的变化率及心率,测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LAD)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稳心颗粒组(9.0 g·kg-1)和心悸宁组(3.0 g·kg-1),分别给药4 d后进行LAD造模,造模成功者继续给药3 d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动脉血压(SBP,DBP)、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测定血清中MDA,SOD,CK和LDH,以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心悸宁(6.0,3.0 g·kg-1)能明显缓解15 s,2,5 min时Pit所致大鼠心电图T波的改变(P<0.01或P<0.05),各剂量组均显著改善15 s(P<0.05),30 s(P<0.01)时的心率。心悸宁(6.0,3.0 g·kg-1)能显著增加Pit所致缺血大鼠的SOD活性和降低血清中LDH,CK,MDA的含量(P<0.01或P<0.05);心悸宁(3.0 g·kg-1)能明显降低LAD造模大鼠的MDA,LDH和CK(P<0.01或P<0.05)。心悸宁(3.0 g·kg-1)能明显升高LAD造模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DP,+dp/dtmax(P<0.01或P<0.05)和降低LVEDP(P<0.01);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结论:心悸宁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的最大收缩速率(+dp/dtmax)、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dp/dtmax)的影响,探讨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防给药组;预防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实验,连续观察2h各组大鼠心电图及心功能LVSP、LVEDP、+dp/dtmax、-dp/dtmax的水平,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去血清-80℃储存备用,取300mg心脏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80℃储存,取部分心脏组织放于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在缺血期、再灌注期能升高LVSP、+dp/dtmax水平-dp/dtmax,对LVEDP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预防给药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提取物组,每组各2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术前、结扎30 min、再灌注30 min时取血,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丹参提取物能明显减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CTnI、CK和CK-MB的含量,能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同时降低MDA水平。结论:丹参提取物具有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白藜芦醇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兵  刘永刚  王晓东 《中药材》2007,30(7):839-84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其心电图、心肌梗死范围以及缺血再灌注部位心肌组织、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以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幅度,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血清和缺血再灌注部位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