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2007年湖州市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湖州市熟肉制品的污染情况。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湖州市宾馆、饭店、农贸市场采集的熟肉制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检测938份样品,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7.19%,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0.34%,致病菌合格率为99.57%。样品的总合格率为60.98%。结论:湖州市熟肉制品合格率偏低,不合格主要由大肠菌群污染所致,同时存在菌落总数超标。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熟肉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安市熟肉制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为食源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食品安全执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分别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亚硝酸盐6个项目进行检测。结果 2013年西安市熟肉制品风险监测共检测样品150份,总合格率为85.89%,定型包装的50份样品的合格率高达99.67%,明显高于散装肉类的平均合格率(79.17%),各类场所不同包装肉类中大肠菌群项目的检测合格率均为最低,其次为细菌总数项目,志贺菌项目的检测合格率最高。结论本市熟肉制品的卫生问题主要是由于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所致。应加强熟肉制品在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规范熟肉制品加工制作卫生行为,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保障本市人民的饮食卫生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掌握汉中市汉台区熟肉制品卫生质量,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方法采集汉中市汉台区酒店、大型超市、卤味店共计27家的熟肉制品样品100份,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按《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2726-2005进行评价。结果在检测的100份熟肉制品中酱卤类合格率为54.00%,烧烤类合格率79.16%,其它肉制品合格率33.18%,总合格率为54.00%。经χ~2检验,χ~2=11.9,P<0.05,3类熟肉制品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汉台区熟肉制品总体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熟肉制品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泸州市熟肉制品卫生状况,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不同销售场所销售的熟肉制品,分别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及卫生标准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食源性致病菌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9年共抽检60份样品,合格24份,合格率为40.00%。其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0.00%(24/60),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0.00%(42/60),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为95.00%(57/60),其余致病菌指标及食品添加剂指标合格率均为100%(60/60)。不同销售场所抽检的熟肉制品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 7,P>0.05),合格率最高的为酒店(43.33%,13/30),其余依次为熟肉专卖店(40.00%,6/15)、超市(37.50%,3/8)、农贸市场摊档(28.57%,2/7)。结论泸州市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熟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市售熟肉及其制品的卫生状况,加强市场监督.方法:每月不定期对市场上熟肉制品随机抽样,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以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2006年熟肉制品合格率为73.4%,其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硝酸盐含量合格率分别为84.7%、97.5%、76.6%.结论:如皋市市售熟肉制品的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市售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抽取2006~2009年广州市越秀区辖内各类餐饮单位售卖的熟肉制品,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析越秀区市售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特点。[结果]2006~2009年熟肉制品合格率88.78%~90.24%;大中型餐厅合格率为93.92%,集体食堂合格率为93.19%,超市合格率为93.05,小型餐厅合格率为84.92%,熟食档口合格率为80.54%;酱卤肉类合格率为90.20%,烧烤肉类合格率87.71%;冬春季合格率为92.00%,夏秋季合格率为87.88%;菌落总数不合格417份,大肠菌群不合格764份;量化分级的A、B、C级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3.53%、91.24%、88.00%。[结论]越秀区市售熟肉制品卫生质量年度之间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类型餐饮单位、不同量化分级等级单位、不同类型熟肉制品间存在差异。熟肉制品主要不合格项目是大肠菌群。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熟肉制品卫生质量的提高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蚌埠市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 ,为加强熟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定型包装熟食品、市售熟食品、饭店凉菜等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4 789.1~ 4 789.31- 94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结果 蚌埠市 2 0 0 0~ 2 0 0 2年市售熟肉制品 80 0份样品中合格率仅为 70 .2 5 % ,检出的不合格熟肉制品主要以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为主 ,致病菌未检出。菌落总数超标高于大肠菌群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合格率季节性差异较大 ,每年 2、3季度微生物污染相对严重。在不同来源的熟肉制品中 ,以定型包装熟食品的卫生状况较好 ,其次为市售熟食品 ,饭店凉菜类合格率最低。平均合格率依次为 91.82 %、81.0 3%、6 1.2 1%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3年间菌落总数超标率虽逐年递减 ,卫生状况有所改善 ,但仍较高 ,应引起重视。尤其在 2、3季度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熟食加工场所 ,包括饭店凉菜间 ,及专用运输容器等加强卫生监督。同时与各有关部门配合 ,提高厂家与销售部门的卫生意识 ,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 ,尽量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8.
台州市2006年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台州熟肉制品卫生质量状况,掌握微生物种类和特点.方法:2006年4个季节在台州市各酒店抽样采集192份熟肉制品,使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对其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微生物检测和评价.结果:春夏秋冬4个季节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83.33%、75.00%、79.17%、91.67%;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75.00%、58.33%、64.58%、81.25%;夏秋季节共在8份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2%;沙门菌和志贺菌均未检出.在微生物单项检测中,以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9.79%和82.29%,其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最低.从季节来看,春冬两季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高,夏秋两季合格率显著低于春冬季节(χ2=10.776,P<0.01).结论:不同季节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所不同,熟肉制品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夏季安全性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9.
淮北市2002~2006年市售熟肉制品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淮北市市售熟肉制品卫生质量,分析影响卫生安全状况的因素,探求监管方法,完善监管机制。方法:收集全市2002~2006年市售熟肉制品检验报告等资料按照国家标准评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02~2006年熟肉制品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66.02%、61.44%、55.83%、71.46%、63.38%。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超标数分别占不合格件次总数36.04%、90.51%、1.49%。冬春与夏秋的熟肉制品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规模的餐饮场所熟肉制品合格率分别为:酒店63.21%、快餐店75.76%、职工食堂62.39%、流动摊点39.41%,流动摊点的合格率显著小于其他。结论:淮北市市售熟肉制品合格率偏低,不合格主要由大肠菌群污染所致,同时存在菌落总数超标。夏秋季节温度高、销售时间长是微生物学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流动摊点的市场监管存在很大问题,只有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控制采样、检验程序,才能保证卫生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龙岩市即食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间对辖区范围内的酒店、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市售即食散装熟肉制品进行连续监测,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3年间共检测即食散装熟肉制品198份,总合格率为86.6%。合格率最低的指标是大肠菌群,其次为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为9.1%,未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冬春与夏秋的熟肉制品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龙岩市熟肉制品的卫生问题主要原因为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也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夏秋季节温度高、销售时间长是微生物学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农贸市场监管存在很大问题,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消除卫生安全隐患,确保广大群众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温岭市市售熟肉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为加强各类市场的卫生监管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T4789.17-2003进行检测,按《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2726-2005)进行判定。结果共检测熟肉制品样品152份,总合格率为53.3%,2010-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28.6%、31.4%、68.3%、75.0%和79.3%,呈逐年增加趋势(χ2=29.26,P0.05)。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结论温岭市市售熟肉制品卫生质量仍存在隐患,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应予以重视。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及卫生宣教是预防熟肉制品等食源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梅州市地产熟肉制品卫生质量,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抽检熟肉制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食品添加剂检验,依照GB2726-1996、GB2727-1994、GB2760-1996进行评价。结果2001~2004年该市熟肉制品卫生质量合格率72.96%,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烧烤类、盐火局类合格率高于酱卤类(χ2=24.50,P<0·00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结论应加强熟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杜绝不合格熟肉制品流入市场,同时消费者购买时应尽量购买当天生产的产品,即买即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市售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抽取2006~2009年广州市越秀区辖内各类餐饮单位售卖的熟肉制品,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析越秀区市售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特点。[结果]2006-2009年熟肉制品合格率88.78%~90.240;大中型餐厅合格率为93.92%,集体食堂合格率为93.19‰,超市合格率为93.05,小型餐厅合格率为84.92%,熟食档口合格率为80.54%;酱卤肉类合格率为90.20%,烧烤肉类合格率87.71%;冬春季合格率为92.00%,夏秋季合格率为87.88%;菌落总数不合格417份,大肠菌群不合格764份;量化分级的A、B、C级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3.53%、91.24%、88.00%。[结论]越秀区市售熟肉制品卫生质量年度之间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类型餐饮单位、不同量化分级等级单位、不同类型熟肉制品间存在差异。熟肉制品主要不合格项目是大肠菌群。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熟肉制品卫生质量的提高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周口市住宿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周口市住宿场所的物理及室内空气、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湿度、噪声、苯、甲苯、二甲苯、甲醛、CO、CO_2、PM_(10)、PM_(2.5)、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果该监测中物理因素湿度合格率75.37%、噪声合格率2.24%;室内空气指标中PM_(2.5)合格率(13.43%)最低,其次依次为菌落总数(66.92%)、甲醛(77.61%)、PM_(10)(85.82%)、CO_2(94.03%);公共用品用具漱口杯菌落总数合格数133(74.72%),茶具合格数141(79.21%),毛巾合格数334(93.3%),床单合格数315(87.99%);另漱口杯中检测出大肠菌群阳性。结论住宿场所的空气质量和公共用品用具均有不合格现象,应加强对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培训、卫生监管和卫生监测,确保卫生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15.
滁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滁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现状,分析影响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技术规范》要求,对滁洲市97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结果:滁州市不同行业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客房公共用品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1.8%,大肠菌群合格率98.6%。美容美发工具菌落总数合格率84.4%,大肠菌群合格率100%。文化娱乐场所用品菌落总数合格率51.5%,大肠菌群合格率89.4%。洗浴场所公共用品菌落总数合格率75.8%,大肠菌群合格率88.3%。商场(店)、宾馆(旅社)空气质量明显优于美容美发和文化娱乐场所。结论:滁洲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卫生部门要加强监督监测的力度和现场卫生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龙州县各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1—201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样品317份,总合格率为76.97%。在41份米粉米线盒饭、学生营养餐中检出致病菌12株,检出率为29.27%;在61份熟肉制品中检出致病菌6株,检出率为9.84%。桶装纯净水矿泉水、熟肉制品、学校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和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米粉米线盒饭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低。2011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分别为76.67%(46/60)、70.24%(59/84)、91.67%(22/24)、90.63%(87/96);2012年致病菌检出率为5.56%;2013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分别为63.83%(60/94)、82.98%(78/94)、9.47%(124/131)。结论 龙州县抽检的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海县2007年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通海县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方法]2007年8月~9月采集通海县摊点、饭店、卤味店及超市共计27家的熟肉制品33件,按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33件检样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1.82%(27/33),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2.12%(4/33),致病菌的合格率为100%(33/33)。样品的总合格率为12.12%(4/33)。[结论]通海县市售熟肉制品总体合格率低,熟肉制品加工制作的不同程度存在污染,应加强对熟食制作业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餐饮单位自制散装熟肉制品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改善熟肉制品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规定每季采集餐饮单位熟肉制品,检测其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检测样本1168份,总合格率为82.62%,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1.87%,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8.53%,未检出致病菌。各年度总合格率无明显差异,夏秋季合格率明显低于冬春季。结论:江山市餐饮单位自制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较高,卫生质量较稳定。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仍要加强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本县市场上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探索影响其卫生质量的因素,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台县2004~2007年熟肉制品卫生微生物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县共监测熟肉制品526份,合格405份,总合格率为77.0%,各年度的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超标数分别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97.5%、43.0%、6.6%;冬春与夏秋的监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来源熟肉制品的监测合格率:宾馆和酒店为81.8%,熟食店为72.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卫生监督,进一步提高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龙岩市市售熟肉制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市售的熟肉制品进行监测,在市区的酒店、超市和农贸市场共采集219份样品。结果该市2006—2007年熟肉制品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39.2%、60.7%。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超标数分别占不合格份数的46.8%、87.2%、7.3%。冬春与夏秋的熟肉制品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店、超市、农贸市场熟肉制品合格率分别为:65.0%、36.0%、39.1%。结论龙岩市市售熟肉制品合格率偏低,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由大肠菌群污染所致,同时存在菌落总数超标。夏秋季节温度高、销售时间长是微生物学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超市和农贸市场监管存在很大问题,只有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控制采样、检验程序,才能保证卫生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