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路短节段内固定+伤椎置钉术与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前路短节段内固定+伤椎置钉术治疗,试验组术式选择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伤椎Cobb角矫正率),对比其术后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水平、疗效、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总有效率和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缩小Cobb角,优于单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并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5年1—12月在该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抽签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分布有25例患者.对照组施行侧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施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以及Cobb角分别为(93.65±2.13)%、(95.39±2.53)%、(7.48±0.5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31±1.87)%、(89.17±1.42)%、(9.26±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47±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9±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入融合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椎体高度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椎弓根钉棒不同入路方式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予以对照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影像学[伤椎夹角(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疼痛(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不同入路方式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影像学指标,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且患者疼痛感较低。  相似文献   

5.
高甫 《黑龙江医学》2019,43(3):231-232
目的对比研究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组行经伤椎固定术,对照组行跨伤椎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小于手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的Cobb角以及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前两组的JOA评分均较低;手术后研究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伤椎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患者脊柱骨折恢复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比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78例,根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即刻矫正度和半年后 Cobb 角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即刻矫正度和术后半年 Cobb 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较好,能够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且对于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矫正角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学仪  高鹏 《吉林医学》2021,(2):436-437
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与Wiltse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编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经后正中入路伤椎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 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 术前骨折椎体高度(57.6±16.5)%,节段后凸角度(20.8±9.4)°;术后骨折椎体高度(93.8±11.9)%,节段后凸角度(5.9±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有条件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尹永涛  沈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95-179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可提升骨折复位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矫正度、手术前后Cobb角、术后6个月矫正丢失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Cobb角[(2.00±1.05)°]小于对照组[(4.33±1.60)°],术后即刻矫正度[(13.13±4.60)°]大于对照组[(8.37±3.25)°],术后6个月矫正丢失度[(1.20±0.31)°]小于对照组[(1.92±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能恢复椎体生理曲度和高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9%(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给予伤椎置钉GSS系统内固定治疗,可很好地纠正脊柱骨折脱位,进而较好复位,同时加强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Cobb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末次随访时比较,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及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7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接受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中,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性不突出,P>0.05.治疗后1周、4周、8周、24周VAS评分比较,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效果较好,不但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而且可减少患者实际住院时间,及早恢复患者胸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76.7%),手术时间(160±42)min、住院时间(10±2)d短于对照组(220±55)min(、17±5)d,,术中出血量(740±170)mL少于对照组(1180±1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矫治脊柱胸腰段骨折,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于孟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44例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进行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促进其康复和预后改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67例患者的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选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及传统的切口手术,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其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可减少疼痛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17.
赵选尚 《吉林医学》2011,(5):962-963
目的:探讨和总结胸腰段椎体骨折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手法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并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伤椎平均复位率在95%以上,脊柱损伤局部稳定性得以重建。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符合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是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非常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椎高度比值、脊柱后凸成角(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JOA评分。结果:试验组伤椎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应用在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椎体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路内固定融合组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结果后路内固定融合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后路内固定融合组术中出血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相近,P0.05;出院时后路内固定融合组疼痛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促使伤椎高度和COBB角恢复,减少出血,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治疗前及1 a后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55%(29/31)]比高于对照组[70.97%(22/3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患者ODI和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1/31)]低于对照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