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杭州市≤ 5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杭州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2年1月-2019年12月,从杭州市哨点医院门诊处收集1 350份≤ 5岁就诊腹泻患儿的便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查便样中的诺如病毒(Norovirus,NV)、轮状病毒(Rotavirus,RV)、札如病毒(Sapovirus,SA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ASV)核酸。  结果  1 350份标本中,5种病毒核酸检出率依次为NV 23.41%、RV 19.11%、SAV 4.22%、EADV 2.96%、ASV 1.63%。分型结果显示NV GⅡ型占比98.73%,RV A组占100%。病毒核酸检出率以12~23月龄组最高为82.41%(267/324), < 6月龄组最低为24.00%(102/425)。NV在秋季检出率最高,而RV在冬季检出率最高。  结论  杭州地区≤ 5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以GⅡ型NV和A组RV为主,秋冬两季高峰明显,病例主要分布在12~35月龄,应在秋冬季加强对12~35月龄婴幼儿的病原体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海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60份,对病毒的VP1区等易于分型的特征序列扩增后进行测序比对,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诺如病毒(NV)、札如病毒(SAV)、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V)、腺病毒(ADV)以及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V)、柯萨奇病毒(COX)和埃可病毒(ECHO)在内的肠道病毒(EV)。结果 160份腹泻标本中共检出含有上述病毒的样本45份,检出率为28.13%。除ADV外,其他7种病毒均有检出,其中检出NV 23例、SAV 5例、RV A 11例、ASV 3例、COX 2例、PV和ECHO 30各1例,其中1例为NV和ECHO 30混合感染。检出的NV均为GⅡ型,其中78.3%为GⅡ.4型,21.7%为GⅡ.3型;11例RV A中,G3P[8]6例,G2P[4]4例,G1P[8]1例;3例ASV阳性样本中,2例为ASV 1,1例是ASV 5。PVⅡ、ECHO 30、COX A4和COX A9各1例。结论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腹泻的感染致病病毒以NV GⅡ和RV A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台州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毒分型。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台州市578例病毒性腹泻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儿的粪便标本,对病毒分型、分布与患儿年龄和季节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578例患儿中检出4种病毒,共604株,诺如病毒(NV)占38.74%,轮状病毒(RV)占31.29%,星状病毒(ASV)占17.05%,肠道腺病毒(EADV)占12.91%。NV分型以GⅡ型为主,RV分型以G3型、P[8]型、P[8]G3型和P[4]G2型为主。12~<24个月患儿的病毒总检出率最高。各季节病毒总检出率整体比较,秋季、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春季和夏季,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RV是台州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类型,以GⅡ型NV和G3型、P[8]型RV为主,12~<24个月患儿为高发群体,秋冬季为病毒性腹泻高发期,临床上应根据以上特点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泻病患儿诺如病毒(NV)和轮状病毒(RV)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铜川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135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分析NV和RV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388例患儿的总阳性检出率为65.01%(1388/2135),RV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34.52%(651/2135),高于NV病毒的30.49%(737/2135)(χ^2=7.895,P<0.05);NV病毒在不同性别患儿中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RV阳性检出率为61.74%,高于女性的38.26%(χ^2=25.318,P<0.001);NV和RV病毒感染患儿的年龄阶段均为2岁以内,累积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21%(418/651)和60.92%(449/737),高于其他年龄阶段(χ^2=35.791,P<0.001);NV病毒的高发季节主要为冬季,10月至12月的累积阳性检出率为81.26%(529/651),高于其他季节(χ^2=173.426,P<0.001),RV病毒的高发季节主要为春季和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的累积阳性检出率为87.11%(642/737),高于其他季节(χ^2=252.628,P<0.001)。结论春季和冬季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应加强对2岁以下儿童的密切监测,做好病毒性腹泻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RV)、诺如病毒(NV)、肠道腺病毒(EadV)和星状病毒(AstV)流行现况,为病毒性腹泻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RV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NV、EadV和AstV采用RT.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标本总的病毒检出率为38.33%。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5.83%、16.67%、0.83%和5.00%。结论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呈高发态势,其中RV和NV是主要的病原之一,并且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成人。RV和N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RV秋冬季为发病高峰,NV则冬季相对高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浙江省新昌县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新昌县某医院2010-2012年5~12月份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546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546份粪便样本中,263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48.17%(263/546),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2.71%(124/546)、13.74%(75/546)和20.51%(112/546),混合感染占8.24%(45/546),病毒检出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监测结果表明病毒为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均为最主要的病原体,其次为诺如病毒。对混合感染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儿科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的好发季节、年龄分布及性别差异,为预防和控制婴幼儿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共收集14 03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常规及RV抗原检测。结果腹泻患儿粪便A种RV阳性率为21.1%,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月龄~12月龄、13月龄~25月龄、24月龄~36月龄腹泻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年12月-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P0.01)。A种RV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性状以黄色糊状为主,占58.5%,黄色水样便占12.7%,黄色稀便占11.6%。粪便常规以潜血为主,占48.0%,WBC占26.3%,脂肪球占24.0%。结论 A种轮状病毒是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体,6月龄~36月龄婴幼儿是其易感人群,以冬季好发;粪便性状以糊状为主;粪便常规以潜血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婴幼儿病毒感染与腹泻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血液和粪便进行常规检测,采用免疫金层析技术检测粪便标本的轮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的表达水平,对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腹泻患儿中免疫金层析技术和RT-PCR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7.9%和46.0%;RT-PCR检测星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感染率分别为41.10%、19.40%和15.32%;重叠感染91例,其中轮状病毒与星状病毒重叠感染28例最为常见;急性胃肠炎患儿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功能紊乱患儿(P<0.05);病毒感染在1岁以下腹泻患儿更常见(P<0.05),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粪便性状常见水样;胃肠功能紊乱患儿血液C-反应蛋白(CRP)>10、白细胞(WBC)>10×109/L和粪便WBC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急性胃肠炎患儿(P<0.05)。结论 RT-PCR可以提高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轮状病毒为腹泻患儿特别是<1岁患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毒性因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以水样便更常见,胃肠功能紊乱患儿血像变化比急性胃肠炎患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泻住院患儿肠道腺病毒的核酸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武威地区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900例临床确诊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腺病毒。结果 900例患儿中,腺病毒感染140例(15.56%),2012年-2014年每年度腺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33%、19.00%、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P0.05)。男性患儿腺病毒检出率较女性患儿高,腺病毒检出率与患儿年龄和发病时间有关。腺病毒检出患儿和腺病毒非检出患儿的日均腹泻和呕吐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如发热程度、脱水等症状均相似。结论肠道腺病毒是感染武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建立完善的腺病毒流行监测系统是当前预防与控制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北省卢龙县轮状病毒(rotavious,RV)和诺如病毒(norovirus,NV)肠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发生肠道外损害的状况,为临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RV,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V。对430例RV和NV感染患儿的进行临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轮状病毒分型中G3为流行株,其次是G1型、G2型、G4型、G9型。诺如病毒遗传组,流行株为NLVGⅡ-4、NLVGⅡ-3和NLVGⅡ-7;两种病毒引发肠道感染临床表现对比:发热85%和64%(P0.05),轻度脱水67%和84%(P0.05),中度脱水26%和1.7%(P0.05),重度脱水8.4%和1.6%(P0.05),休克2.3%和0.8%(P0.05)。两病毒肠道外损害结果对比:呼吸道28.8%和19.0%,心脏63.8%和57.0%,神经系统8.4%和6.6%,肝脏9.7%和3.3%,肾脏0.65%和0%,P值均0.05。【结论】RV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脱水表现较NV感染重,而RV和NV感染致肠道外各器官系统的损害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扬州市2013年急性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N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3家哨点医院急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513份,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NV病毒核酸。结果 513份急性腹泻标本中,55份为NV核酸阳性,阳性率10.7%,性别、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以儿童为主(占78.2%),0~10岁共38例,占69.1%;2、3季度为发病高峰期(共53例,占96.4%)。结论诺如病毒是扬州市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防止发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秋冬季腹泻患儿的星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于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1 127例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样品中的星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将部分阳性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推断其毒株型别,同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 127份腹泻粪便样品中,星状病毒RT-PCR阳性99份,检出率为8.78%。感染星状病毒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00月龄,且1月检出率最高。99例阳性星状病毒患儿中,有52例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4.61%,其中以诺如病毒合并星状病毒最常见。26份PCR阳性产物送往测序,经Genbank Blast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星状病毒均为人类星状病毒1型。结论星状病毒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本次调查期间星状病毒以人类星状病毒1型毒株流行为主,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抗原,并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季度患儿粪便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某院2016年收治的198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28例,阳性率为14.14%;检出肠道腺病毒检出阳性13例,阳性率为6.57%,无合并感染患儿,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常见病毒,临床上应及时进行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杭州市2014年0~6岁腹泻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腹泻儿童粪便中的肠道病毒四项(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抗原,并对RV阳性标本进行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结果 2 488例腹泻患儿中,RV阳性921例,RV阳性率37.02%。男女童R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不同年龄组R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1岁~组阳性率(44.50%)高于1岁组的28.18%和3~6岁组的19.39%(P=0.000)。1月、11月和12月RV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6.08%、53.05%和57.94%。对RV阳性标本进行粪便常规镜检和粪便隐血试验,其中隐血199例(21.61%),少量白细胞77例(8.36%),白细胞并隐血阳性57例(6.19%)。结论本次调查的杭州市0~6岁的腹泻儿童,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11月、12月和1月份为轮状病毒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2008年10-12月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310例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粪便中诺如病毒核酸,并将部分阳性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 ,推断其毒株型别。结果 310份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RT-PCR阳性37份(GII型37份,GI型0例),检出率为11.94%;23份PCR产物送往测序,经Genebank Blast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诺如病毒均为诺如病毒基因组Ⅱ型,其中GII-4/2006b占95.65%(22/23),GII-3占4.35%(1/23);感染诺如病毒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且11月份检出率最高。结论诺如病毒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2008年诺如病毒以GII-4/2006b型毒株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2-2016年天津地区住院腹泻儿童的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规律。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星状病毒(AstV)抗原检测。结果 11 746份粪便标本中,阳性例数为1 430份,总阳性检出率为12.17%,三种病毒中RV阳性检出率最高(9.46%),其次为AdV(1.83%)、AstV(0.97%);男女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8);各月龄组均能检测到腹泻病毒,其中12~23月龄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20.02%);RV在12月份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11月份,8月份最低;AstV在1月份阳性检出率最高,全年低流行散发;AdV在6月份阳性检出率最高,5~8月呈现一个小高峰。结论 RV是2012-2016年天津地区住院腹泻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AstV和AdV的感染在婴幼儿腹泻中不容忽视。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沧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4种病毒性病原学。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腹泻病的5岁以下患儿450例为研究对象,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基于胶体金免疫分析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人星状病毒(HAst V)和人杯状病毒(Hu CV)抗原均采用RT-PCR法进行检测,肠道腺病毒(EAd V)抗原采用常规PCR法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的RV感染分布情况、4项病毒检出率、4项病毒在季节和性别方面的发生率。结果 450例患儿中225例患儿RV抗原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50.00%;其中2个月的幼儿阳性检出率最高,60个月的幼儿阳性检出率最低。Hu CV患儿89例,检出率为19.78%;HAst V患儿81例,检出率为18.00%,EAd V患儿55例,检出率为12.22%。RV多发于春季,HAst V多发于夏秋季节,Hu CV和EAd V均多发于秋季。男性患儿各项病毒的检出率均要高于女性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沧州地区5岁以下儿腹泻中RV病毒抗原检出率最高,且病发季节集中在春季,男性患儿病发多于女性患儿,临床早期病毒检测过程中利用胶体金免疫分析检测病原,并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RT-PCR等方法进行检测,可在患儿腹泻早期查明病毒性感染病原学因素,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017年烟台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的分布特征,为感染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市二级以上医院2017年1月-12月的病毒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得到的阳性标本进行RV-A病毒的检测,用RT-PCR法进一步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V)利用qRT-PCR法检测并分型。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753份标本,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6.33%(123例),qRT-PCR法检测阳性率轮状病毒A组为13.94%(105例),诺如病毒为10.36%(78例)。轮状病毒腹泻主要在冬春季流行,3月和12月份阳性率较高。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病,主要在6月份流行。2种病毒各年龄段均可感染,轮状病毒婴幼儿感染居多。2种病毒感染无性别差异。轮状病毒A组基因型以G9型和P[8]型为主,诺如病毒基因型以GⅡ型为主。结论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各年龄组男女均可感染。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为烟台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11年7—12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12家监测医院的1327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327份粪便样本中,179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3.49%。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8.29%、2.79%、1.36%、1.21%和0.53%。各年龄组均有病毒检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为87岁,分别感染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性腹泻感染没有差异。10月份开始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各病毒的检出率均有明显升高。不同区域间腹泻病毒的感染没有差异。结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浦东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尤其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