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疏欣杨  韩春生 《光明中医》2011,26(5):1042-1042
现在三甲综合医院病房的中医师临床应用经方机会较少,多以时方或自组拟方为主。特别是年轻医师,由于识证不准,对经典亦不甚熟悉,选用经方治病更少。我科韩春生主任医师熟读伤寒经典,善用经方,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在门诊亦曾遇到几例患者,由于中医脉证与仲景《伤寒论》条文基本相似,韩春生主任医师遂抓脉证放胆用之,效果颇显。他认为这几例患者虽不是经方治疗奇证奇效,但对年轻中医师可能仍有一定启发。现报道如下,以飨后学。  相似文献   

2.
<正> 1 阴阳易 王某,男,31岁,农民。1986年 4月10日初诊。主诉:四肢厥冷,腹痛月余。追其病史是于1月前因同房后自觉身体沉重,少气无力,时有寒热。自用药(不详)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显著。刻诊:面色萎黄无华,头重眼花,腹痛以下腹部为重,痛时牵引阴部,二便正常,手足厥冷,四肢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细欲绝。辨证:追问病史是因同房后出现上述症状。加之素体血虚,复犯房劳,寒邪乘虚而入,凝滞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经脉不利所致之阴易证。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当归10g,桂枝、白芍各9g,通草、炙甘草各6g,细辛3g,大枣5枚。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后症状大减,继服上方5剂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后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李峰 《西部中医药》2004,17(11):12-12
经方立法严谨,组方精专,化裁灵活。若临床辨证得当,使方证相合,则每获良效。兹举验案数则,以彰其义。  相似文献   

4.
仲景之方,人称经方.因其组方严谨,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临床如能准确熟练应用经方,每每可收桴鼓之效.本文仅就个人应用经方的点滴体会录之于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正>1五更泻——四逆散男,56岁,每天清晨大便迫急10余年,近期加重。患者平素每日清晨即解大便,不成形。近期每天凌晨4~5时遂腹痛而泻,大便稀溏,早饭后再次大便成形。平时腹部微胀,有雷鸣现象,伴有两胁微胀不舒,四肢不温,面色微红润。查:舌质淡白,苔微黄  相似文献   

6.
1大承气汤治疗感冒高烧不退 本方源于《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组成,先煎厚朴、枳实二味,大黄后下微煎,取汁,芒硝溶服。功效: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戢然汗出,舌苔黄粗起刺或发黑燥裂,脉沉实。  相似文献   

7.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西部中医药》1997,10(5):31-31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黄坚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主题词眩晕/中医药疗法喘证/中医药疗法瘾疹/中医药疗法吴茱萸汤/治疗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应用四逆散/治疗应用多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吴茱萸汤治眩晕张某,女,34岁...  相似文献   

8.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 ,组方精练 ,功专效宏 ,历代称之为经方。余临床每遵其旨 ,灵活运用其方 ,辨治诸证常获桴鼓之效 ,兹举验 3则如下。1 冠心病心绞痛 李某 ,女 ,49岁 ,农民 ,1 998年 7月 2 1日就诊。患者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 1 0余年 ,曾不断服中西药治疗。近半月因家务琐事生气而致心前区疼痛频剧 ,轻时每日发作 3次~ 5次 ,重时 (轻微地活动 )达 7次~ 8次之多 ,再服西药罔效。现症 :胸闷痛 ,咳嗽痰喘 ,心悸短气 ,痛甚头额汗出 ,头晕目眩 ,周身倦怠乏力。舌质淡灰暗 ,苔白厚腻 ,脉沉滑。心电图提示 :心肌缺血。实验…  相似文献   

9.
侯兵  马新童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2-123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十六卷,其文辞古朴,义理深邃,立法详明,病证相应,遣方精当,用药简要,验之临床,效如桴鼓。兹结合临床浅谈对经方运用之管见。  相似文献   

10.
医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逾经千年,临床疗效颇多效验.经方体现中医辨证治疗之灵魂,药味少,组方精,辨证准确,效如桴鼓.因此,临床医生应细加揣摩,发掘中医文化瑰宝,造福苍生.  相似文献   

11.
贾宝岗 《新中医》2014,46(5):227-228
<正>《伤寒论》是方书之祖,其所立方剂称为经方,为古今医家推崇备至。在临床中,笔者应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乌梅丸案刘某,男,76岁。主因"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10年,加重半月",于2012年8月2日就诊。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腹泻,每天4~5次,呈黏液脓血便,泻后腹痛减轻。查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曾予口服中药汤剂、灌肠及对症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半月前患者自感左下腹  相似文献   

12.
魏文先 《河南中医》2006,26(9):9-10
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物简炼、效专力宏,疗效显著等特点,历来为医家所推崇。现举验案数例,以飧同道。1小柴胡汤治疗功能性低热患者,女,37岁。发热1年余,以下午为甚,体温在37.2℃~37.8℃之间,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恶风,恶心欲吐,纳差,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曾去多家医院查血常规、尿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仲景之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验之临床,疗效卓然,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只要辨证合理,方证合拍,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兹举几例,以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具体病例探讨经方乌梅丸、酸枣仁汤、柴胡桂枝汤、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的临床运用.认为经方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其配伍的科学性、疗效的可靠性都可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1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桂术甘汤治嗜睡案李某,男,34岁,2005年6月2日初诊。嗜睡,精神萎糜,乏力近半年。半年来感到精神疲惫,嗜睡,身重困倦无力逐渐加重,夜间睡眠时很难被吵醒,时长达8~10h仍觉未睡够,白天精神困顿,萎靡不振,只要坐下即可入睡甚至做梦,伴心悸易惊,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兴趣淡漠,性欲减退,食欲尚可,时感腹中鸣响,大便稀溏。平素极易感冒,前数日又不慎感冒后诸症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为少阴心肾阳虚,正不抗邪,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细辛3g,制附片15g(先煎),炙甘草10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10g,大枣10g,藿香5g(后…  相似文献   

16.
化饮诸法,《伤寒论》中论述颇详,临床若能辨证准确,灵活运用,常能取得桴鼓之效。本文仅就个人临证所得,试举数例如下: 一、温肺化饮止咳嗽林××,女,40岁,1988年3月12日初诊。患者素有咳嗽史,半月来因受寒引起咳嗽,并逐渐加剧,虽累进感冒清、止咳糖浆、抗生素等药,均未见效。现咳嗽不止,夜间尤甚,咳痰清稀夹白色泡沫,量多,咽喉部有阻塞感,不发热但背部尤为恶寒,口不渴,大便正常。面部有轻微浮肿,舌质暗红,苔白根部稍厚滑,脉弦紧。此乃风寒侵袭,寒饮射肺所致。治拟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味、麻黄、桂枝各9克,法夏10克,五味子6克,干姜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白术10克,甘草6克,云苓15克,  相似文献   

17.
田彦 《吉林中医药》1999,19(4):50-50
当归四逆汤柴胡桂枝汤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腹型癫痫经方的临床应用以其药味少、配伍精、疗效捷而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病种的变异,经方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早期《伤寒杂病论》的范围,已逐渐渗透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之中。笔者应用经方时力求借鉴古...  相似文献   

18.
历代诸贤称经方为群方之祖,组方严谨,疗效确切。笔者临床习用经方,现介绍数例治验,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的杂病诊治专著,也是仲景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其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笔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其方辨证治疗内科杂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方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方在临床的运用中 ,历代医家的实践证明 ,无论是经方自身的完善 ,还是临床疗效都有长足的发展 ,充分体现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兹介绍一些个人的肤浅体会 ,以期抛砖引玉。1 桂枝汤的运用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 ,有群方之冠的美誉。柯韵伯称之为“滋阴和阳 ,调和营卫 ,解肌发汗之总方”。然其方中主药桂枝入血通阳 ,芍药入血滋阴 ,甘草、姜、枣为脾胃药 ,又如何发挥其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功效而成为解表的良方 ?这就应从桂枝汤的整体结构和表虚证的生理、病理来理解。因为汗血同源 ,表虚自汗不固 ,说明营卫之气不和 ,其汗为风邪劫迫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