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承  蒋红 《当代医学》2010,16(32):68-69
目的探讨婴幼儿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原因。方法对在儿科住院的51例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患儿相关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因素依次为电介质紊乱(32/51,62.7%)、酸中毒(31/51,60.8%)、高热(25/51,49.1%)、中枢感染(12/51,23.5),且大多呈良性经过。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原因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热惊厥,以及中枢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不能用单一因素解释。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在儿童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的粪便标本中检出率较高.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发现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a+离子通道、NSP4介导钙离子稳态失衡、一氧化氮和轮状病毒基因型有关.抗惊厥治疗推荐用于急性期的止惊,持续抗惊厥治疗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RV)性肠炎秋冬季多发;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都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微生物。2003年秋冬季,我科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208例,其中29例合并惊厥发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多数医院仍缺乏临床开展病毒分离的实验室条件,因此,在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上脑脊液检查起着重要作用。脑脊液细胞学(CSF-C)较传统的CSF常规检查方法提供更为详尽可靠的信息,尤其对那些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或不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或隐球菌性脑膜炎相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IL-2R、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25例为惊厥组,同期单纯肠炎患儿25例为单纯肠炎组,因外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抽取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标本,检测SIL-2R、IL-6、IL-8.结果 惊厥组、单纯肠炎组及对照组患儿入院24 h内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与对照组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和单纯肠炎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及中度脱水组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存在免疫失衡并同时导致神经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动态跟踪白介素的水平变化,为判断预后及病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病毒性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12例发病年龄6~30个月,秋冬季发病10例,均为全身性发作,一次病程中平均发作1.6次,发作期间脑电图(EEG)背景正常,血生化、脑影像学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治疗,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例无癫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特点:①6个月-2岁高发,秋冬季多发,无家族史;②无热惊厥于病程的1-3d发生,全身性发作,无脱水及酸中毒,无血电解质紊乱;③脑影像学正常,EEG正常;④全部病例无复发,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邵宪辉 《当代医学》2014,(28):34-35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50例婴幼儿轮状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中热惊厥18例(36%),脑炎9例(18%),低血糖2例(4%),低血钙6例(12%),低血钠及低血镁各1例(2%)。所有患儿经治愈出院,且随访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主要有热惊厥、脑炎、低血钙、低血钠、低血镁等,其中以热惊厥、低血钙为重。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时血清胃泌素的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和30名健康儿童血清胃泌素进行测定。结果 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的浓度为(107.33±46.29)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6.61±12.46)ng/L。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时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共计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临床中电解质紊乱是导致患儿出现疾病的主要因素,参与研究患儿最后均痊愈出院,随访调查显示患儿无疾病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在临床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导致疾病出现的因素较多,在临床中需要对患儿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然后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以保证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玻片离主法对98例急性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病第一周脑脊液中常见激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亦可见多种淋巴异常形态如有丝分裂、双核细胞、 核分叶、偶见Russell小体及桑椹体,上述改变主要存在于急性病毒性脑炎;它可用以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和探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符合病毒性脑炎70例的临床资料和脑脊液细胞标本(玻片 ).结果: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67例(95.7%)(其中单纯小淋巴细胞比例增高40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出现激活淋巴细胞25例,呈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2例),完全正常者3例(4.3%).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一项简便、快速、实用而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玻片离心法对98例急性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病第一周脑脊液中常见激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亦可见多种淋巴细胞异常形态如有丝分裂、双核细胞、异常的核分叶,偶见Russel小体及桑椹体。上述改变主要存在于急性病毒性脑炎;它可用以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21例患儿,临床表现、常规化验及检查。结果:21例患儿均发病于9~12月,年龄9~28个月,惊厥发作时不伴发热或仅有低热.无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发作前后精神反应良好,生化、脑电图、头颅CT及部分脑脊液化验正常,无家族癫痫病史,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发作。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发病机制不清,但预后良好,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同时及时告知患儿家长,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该院的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经临床检查后,有38例患儿被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其比例为58.46%;有63例患儿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存在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6.92%,其中,有38例患儿最终被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为60.32%;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51例患儿检查结果异常,其中38例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意义,特异性为74.5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几率较高,临床应结合患儿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心肌酶检查结果对患儿实施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不论临床前期还是临床期资料都将谷氨酸盐与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联系起来。已报道偏头痛患者的血浆、血小板、脑脊液的谷氨酸盐水平均有改变。慢性偏头痛常与几种疾病状态伴发。最近研究显示,慢性偏头痛与纤维肌痛伴发。本研究旨在研究伴和不伴纤维肌痛的慢性偏头痛患者脑脊液的谷氨酸盐水平。对20例慢性偏头痛伴和不伴纤维肌痛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进行比较。以HPLC法测定脑脊液的谷氨酸盐水平。伴纤维肌痛的患者脑脊液的谷氨酸盐水平比不伴纤维肌痛的患者显著增高。全部患者的脑脊液谷氨酸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疼痛…  相似文献   

16.
蒲玟静  杨增伟  李姣  张宸  孙晓滨  袁德强   《四川医学》2023,44(12):1330-1332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反复腹泻11年,手脚及嘴唇麻木1个月”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腹泻,每日5~6次,为黄色水样便,每次量大,伴泡沫,腹泻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脓血、畏寒、发热、盗汗等。既往有反复发生唇周疱疹及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013年3月12日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A型胸腺瘤。术后患者腹泻症状未得以改善。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身高156 cm, 体质量45 kg, BMI 18.5 kg/m2,意识清,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肠炎常见的病原为:人类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人类轮状病毒是主要病原。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小儿时期急性腹泻的病原中轮状病毒占45%左右,在冬季发病率可占感染性腹泻的80%。根据肠炎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腹泻。 1 一般症状 ①轻型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余次,量不多,大便稀薄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可混有少量粘液。患儿一般情况好,体温多正常,体重不增或稍低,无脱水症状。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多在数日内痊愈。 ②中型腹泻:急性起病,胃肠道症状重,日解大便10次以上,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伴呕吐。患儿一般情况较差,伴发热、食欲差,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8.
朱薇薇  安丽  刘玉  田乃虎 《医学综述》2002,8(12):691-692
胃动素 (motilin ,MTL)是由消化系统分泌的兴奋胃肠运动的激素 ,是最重要的消化道激素 ,其含量的变化对全身各系统疾病具有极重要意义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cocarditis,VMC)是儿科常见病 ,急性VMC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较大 ,尤其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儿误诊率最高 ,是心肌炎的主要误诊因素 ,也是造成患儿死亡和影响愈后的主要因素。经实验证实血MTL浓度升高与VMC患儿胃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1 胃动素的生理作用及代谢方式MTL是胃肠运动兴奋性调节因素之一 ,是调节胃、十二指肠运动 ,分泌 ,…  相似文献   

19.
陈坤  吉征喜 《现代医学》2013,(10):764-765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16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为一良性过程,患儿预后好,无须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通过对该疾病认识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为2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惊厥发作次数≤2次),对照组Ⅰ为25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惊厥患儿(惊厥发作次数≤2次),对照组Ⅱ为14例脊膜膨出无惊厥患儿。检测三组患儿脑脊液中NO水平,并对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患儿脑脊液中NO水平分别为(24.05±6.11)、(10.27±4.54)和(7.17±3.8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脑脊液NO水平均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P<0.01),而2个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