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体表阳性反应点的诊断属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切诊方法,易为临床医生忽略。通过古今文献梳理,理清阳性反应点的概念、类别,从生物全息和经络腧穴两个方面总结不同病、证阳性反应点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提出中医诊断中切诊阳性反应点有重要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价值,临床医生应重视中医阳性反应点切诊这一诊断方法,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穴位敏化是穴位状态的相应改变,痛敏是穴位敏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痛敏穴与激痛点在临床上均与疼痛有关,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皆为疼痛或疾病的反应点,多用于治疗疼痛类疾病。从理论来源上讲,阿是穴可将痛敏穴与激痛点联系起来,并在疼痛敏感度和解剖位置方面为两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参考。在辅助诊治技术上,可应用各种成像技术的辅助进行痛敏穴、激痛点的可视化、标准化定位,并预测其疗效。从临床应用来看,针刺穴位以酸胀重麻感为准,针刺激痛点以扎跳为准,常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应用痛敏穴,激痛点的分布也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两者可治疗的疼痛类疾病既包含躯体痛也包括非感染或外伤性的内脏痛。现代研究方面,两者都以发生炎性反应为特征,进而产生周围微环境的改变。文章从痛敏穴与激痛点在理论、位置分布、针感、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6个方面的异同探讨二者的关系,并进行分析总结,阐明了穴位痛敏化现象与激痛点理论的相关性。通过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痛敏穴的范围更加广泛,激痛点应包含在痛敏穴之中。痛敏穴与激痛点是传统经络腧穴理论的现代科学研究,仍纳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体系;同时将两者贯通于现代针灸学的研究中,以期为两者在疼...  相似文献   

3.
激痛点(TrP)针灸是一种使用毫针刺激激痛点的针灸疗法,它的形成是基于现代医学对激痛点的理解结合传统针灸而演变而成。在过去的20年中,激痛点针灸相关的概念和针灸技术不断地发展;采用刺激激痛点治疗疾病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激痛点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以外其他疾病的趋势也日渐显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了激痛点针灸和传统针灸的异同:针刺穴位,针具使用和针刺方法,以及治疗适应症。在临床上,传统针灸包括多种治疗方式和操作手法,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病症。在科研方面,传统针灸的疗效也在各种实验中得到验证。激痛点针灸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经络的概念和阿是穴的衍生。激痛点的位置,分布规律和疼痛模式类似于那些传统的穴位;针具的选择,针刺的深度,以及操作手法是传统针灸的一部分。因此激痛点针灸是传统针灸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侯江红教授关于小儿四诊之切诊经验,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思路。方法:跟师学习,结合相关理论,梳理侯师临床切诊思路。结果:侯师认为,小儿切诊可分为按诊、切脉和切手心三个方面,按诊者,包括触摸皮肤、按体表、敲(叩)腹部、划皮肤等,切之外表,推之内应。结论:侯师关于小儿切诊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阿是穴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是穴是针灸学科中一类特殊的腧穴。早在《内经》时代即记载有该类穴位的性质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痛点。《灵枢·经筋》:“以痛为腧”。临床以痛点为穴进行治疗。2)舒适感。《灵枢·癫狂》:“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俞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临床以可以减缓症状的点为穴进行治疗。3)热感。《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临床以出现特殊热感的点为穴进行治疗。4)一些特殊感觉或现象。《素问·骨空论》:“切之”。但对其解剖定位、分布规律却是语焉不详。至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云:“有…  相似文献   

6.
中医有云,痛则不通。痛点和阳性物的出现,都是疾病的征兆。使用以按压身体表面为手段的切诊法,找到身体里的压痛点和阳性物,就找到了疾病。现在有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部位的切诊方法,但不同专家提出的切诊方法多而散,不太方便大家学习。于是我经过几年的努力,从中选出手、脚、耳朵、夹脊穴、背俞穴等为自诊部位,组成五联切诊法。这个方法既准确、又简单,甚至一学就会,而且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用五联切诊法自检身体,能够做到有病早知道、早就医。  相似文献   

7.
阿是穴是针灸学科中一类特殊的腧穴.早在<内经>时代即记载有该类穴位的性质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痛点.<灵枢·经筋>:"以痛为腧".临床以痛点为穴进行治疗.2)舒适感.<灵枢·癫狂>:"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俞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临床以可以减缓症状的点为穴进行治疗.3)热感.<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临床以出现特殊热感的点为穴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简述阿是穴、压痛点和激痛点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三者皆为疼痛或内脏疾病的反应点,但从理论来源上讲,阿是穴源于经筋理论,压痛点源于软组织肌肉理论,激痛点源于肌筋膜理论;从解剖特点上讲,阿是穴是在经筋、分肉之间,压痛点是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起止点),激痛点是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从反映病症上讲,阿是穴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和内脏病变,压痛点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激痛点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和少数内脏病变。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针灸的靶向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的方法之一,也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生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动脉脉搏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熟练地掌握运用脉诊,对诊断疾病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这一诊断方法。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0.
比较肌痛触发点(激痛点)与针灸穴位的异同点。肌痛触发点可明确看到B超下挛缩结节,而针灸穴位目前没有;肌痛触发点在临床症状上出现的牵涉痛路径与针灸经络路径近似,所以定位肌痛触发点要以牵涉痛为路径与定位针灸穴位要以经络为导向类似;针刺肌痛触发点以扎跳为准,而针刺针灸穴位主要以酸胀麻痛为准。从临床观察到基础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肌痛触发点用针的病理生理学证据。认为肌痛触发点可能就是现代科学研究下的中医精准穴位,经络是神经、血管和筋膜力学思路的综合。针灸与干针尽管理论不同,但中西医的科学基础是贯通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全息理论和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运用推拿手法寻找病理反应点,病因,痛位以及运用推拿切诊中的触诊来检查,诊断疾病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阿是穴探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贵 《四川中医》2007,25(1):102-104
通过对阿是穴概念的系统的文献复习,从临床实际角度,对阿是穴的源流、概念、与压痛点的关系、阿是穴的其他临床表现等进行探释,认为阿是穴的概念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其现代概念应概括为:阿是穴是用“阿是之法”所取的一类腧穴,是机体在疾病状况下出现的特定反应点,它只是一种临时性病理反应点,随病消长,其取穴标准以“按痛”或“按之快然”或其他阳性敏感反应点为标准,位置不定,常因病邪深浅、禀赋体质、正邪消长、病情进退而异。“阿是之法”不仅是一种取穴方法,也是针灸临床腧穴切诊的常用诊法。  相似文献   

13.
腧穴诊察即通过望诊、问诊、切诊观察腧穴的阳性反应,诊疗或协助诊疗疾病的一种经典针灸诊断方法,可用来确定穴位、用于诊病、指导临床、分析预后。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是穴位压痛法。主要操作方法则是根据所诊察的穴位采取特定的体位并暴露穴位,通过望诊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常,如皮色、皮损、皮形等变化;通过切诊感受穴位处的肌张力是否有异样,穴位是否有压痛,有酸、胀、麻、放射感以及阳性反应物如条索、硬结等,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做记录。对腧穴诊察法的深入研究及探索有助于加深对经络理论及穴位本质的认识,有助于科学地构建针灸临床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建 《四川中医》1998,16(5):11-12
日本汉方医学实源于中国的传统医学,其理论框架与中医学属同一体系。但在近二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本土文化及西方医学影响,在思维方式和临床诊病用药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而今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本文欲对其珍病手段、用药方式及用量等方面所具独到之处加以介绍,期望能给当代中医师在诊病手段方面以借鉴或启迪。1.诊病手段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时仍以四诊作为主要手段。日本织方医学除也运用望、闻、问、切外,更注重对胸腹部的诊家,此乃切诊(或触诊)范畴,汉方医学将其统为腹诊,在诊病和认识方面颇具特色。当…  相似文献   

15.
耳穴诊断法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耳穴诊断是通过观察耳廓形态变化以诊断疾病,按压耳部穴位以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用双目视诊,用压力棒触诊,用探测仪在耳廓穴位上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主症及耳廓的阳性反应,辨其病属何脏何经,析其症属寒热虚实,以四诊八纲为指导,拟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定向.最按手法治疗颈源性颅外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痛点点按手法治疗颈源性颅外头痛98例。结果: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92例,占94%;好转4例,占4%;未愈2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激痛点定向点按手法有效作用于病变区域,可缓解或消除症状。  相似文献   

17.
以肩周炎为切入点,探析上肢经筋与肌筋膜链的相关性。通过对比二者在肩关节的循行路线、解剖功能,探究二者在肩周炎发病特点与诊疗思路等方面的相关性;并比较阿是穴与激痛点的相关分布特征与致病特点,综合阐述二者在中西医不同理论指导下诊治肩周炎的差异互补。旨在从筋膜力学角度认识与丰富传统经筋理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增添综合视诊、触诊和功能评估的诊疗维度,扩展经筋近治、远治疾病范围,为临床治疗筋骨疾病寻找更优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切诊是中医传统四诊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在针灸临床中,切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切诊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出发,阐述切诊在针灸中的具体应用,以明确其临床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手穴切诊诊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诊属于“四诊”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范畴,是祖国医学独特的诊法内容之一,对许多疾病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笔者通过对200例临床患者手穴的按压,根据患者痛觉的反应,对一些常见疾病进行辅助诊断。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中,男性为88例,占44%;女性为112例,占56%,年令在18-72岁之间,最多年令组为27-50岁之间,涉及中医病症10种。点压诊断方法 1.点压方法:以医生拇指指腹或用探棒均匀的触压病人手掌,先纵后横,严格按穴位分部情况自上而下的探压。 2.压痛敏感程度的分级标准:( )压痛病人呼痛,但能忍受;( )病人呼痛,同时出现皱眉、眨眼等轻微的痛觉反应;( )不能忍受的剧痛,  相似文献   

20.
论阿是穴与穴位特异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喻晓春  高俊虹  付卫星 《针刺研究》2005,30(3):183-186,190
中医理论认为,阿是穴是体表具有按之快然或疼痛等特点的位点。从理论上来说,阿是穴包含有具有特异性的经穴和其它常用穴;从功能上来讲,阿是穴实际上与现代医学的牵涉痛的体表部位类似。因此,阿是穴乃是在反映病邪和治疗疾病等两大穴位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特异性的穴位,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