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邢台山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调查问卷对邢台山区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40~65岁妇女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共调查了67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其失眠率为52.98%;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情的加重,失眠率逐渐增加(χ2=32.9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失眠与年龄、年收入、亲友支持情况及与邻居的关系有关。结论邢台山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失眠情况不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徽省围绝经期教职人员更年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3个市共876名围绝经期教职人员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KI)、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老年人抑郁调查量表(GDS-15)进行调查和相关分析。结果围绝经期教职人员平均年龄(45.75±4.77)岁,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为60.9%。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史、月经状态、怀孕次数、流产史、每天牛奶饮用情况、豆制品食用情况、慢性病患病、焦虑状况、抑郁状况与围绝经期教职人员更年期综合征患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教职人员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有月经状态、流产史、每天牛奶饮用情况、豆制品食用情况、慢性病患病、焦虑状况及抑郁状况(P0.05)。结论围绝经期教职人员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生活和工作的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地区不同职业的310例40~65岁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妇女从事职业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另外孕产次、孕产年龄、月经情况、婚姻状况、药物避孕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相关。大部分妇女对围绝经期的保健意识暨知识缺乏。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使用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结论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服务、专科咨询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等干预措施,可作为探索最佳干预模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中老年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第二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范围内32~70岁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794人,平均年龄(53.54±7.13)岁,有症状者2 165人(77.49%)。所有症状中,发生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肌肉或关节酸痛"(41.3%)、"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35.5%)、"失眠"(34.6%)。学历、躯体疾病、更年期药物、体质量指数、月经情况等因素对更年期症状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及绝经者更容易出现更年期症状,应着重注意更年期女性躯体及心理健康,必要时进行药物、心理、社会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潍坊市44~56岁围绝经期妇女250名进行现场问卷及网络调查,以Kupper-man评分量表对围绝经期发生情况进行评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者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达56.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了解广元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状与保健需求。方法选取广元地区980例40~60岁体检妇女行问卷调查,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现状,探讨妇女保健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情况。结果 980例受试者出现围绝经期症状632(64.5%),各年龄段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女性的发生率、平均改良Kupperman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1~55岁年龄段与56~60岁年龄段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症状调查中以心悸(55.5%)、潮热出汗(54.0%)、疲乏(45.2%)较为常见;980例受试者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有了解需求723例(73.8%),要求定期体检562例(57.3%)。结论妇女保健在围绝经期需求不容乐观,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农村地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心理保健需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PHQ-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于2017年7月在金寨县农村地区对110名参加普查的45~55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农村接受调查的妇女平均年龄(49.8±3.33)岁。110名被调查妇女中无抑郁症状者71名,占64.5%,有抑郁症状者39例,占35.5%,其中轻度抑郁30例,占76.9%,中度抑郁5例,占12.8%,中重度抑郁4例,占10.3%。职业、痛经有无、夫妻感情、子女升学或就业、家庭成员情况、自身情况、住房情况、对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家庭经济等对发生抑郁症状影响较大(P0.05);更年期症状及更年期综合征均对抑郁有影响;抑郁症状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客观支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利用度显著低于无症状组,说明社会支持能够使围绝经期女性减少负性心理状态;与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痛经、子女升学或就业失败、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利用度等。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保健现状:26.4%的围绝经期妇女不关心心理卫生保健;61.8%的妇女表示如觉抑郁会自我调整,不需专业人士帮助。结论农村地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与更年期症状呈现率较高,与自身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有关,地方医生应结合本地特点,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服务,进行社区诊断。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3个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社区妇女自然绝经平均年龄49.9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44.1%。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年龄、文化程度、丈夫关系、孕产次数、亲友支持、经济收入、围绝经期知识、慢性病等有相关性。结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和群体性的流行特点。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以妇幼保健进社区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服务,是防治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北省各地区城乡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抑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河北省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共抽取700名45~5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Kupperman评分.有效问卷627份.结果 627名调查对象中,围绝经期综合征总发生率为95.22%,轻度症状占22.65%,中度症状占61.08%,重度症状占11.48%;抑郁总发生率为31.26%,可疑抑郁者占9.89%,肯定抑郁者占21.37%;城市、无工作、伴侣患病离异丧偶、婚姻质量差、居住环境欠佳、与子女及邻里同事关系差、月经紊乱、无社会或家庭支持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频率或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程度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北省城乡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部分城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其健康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12月自愿参加居民妇科普查的1 000例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89份,接受调查妇女的自然绝经平均年龄为48. 47岁,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为63. 3%,其中中重度以上者占26. 5%;常见症状包括疲乏无力(53. 5%)、骨关节肌肉痛(50. 9%)、情绪激动(48. 4%)、眩晕(47. 9%)、失眠(46. 9%)。另有39. 5%的妇女患慢性疾病,62. 8%的妇女患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患病率为63. 2%。结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退休及有吸烟不良生活习惯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的不利因素,而经常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质量,养成饮奶或及时补充钙片的良好习惯可以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慢性疾病、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也受绝经影响,而饮酒与围绝经期综合征无相关性。应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提倡个性化的治疗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重视心理保健,充分发挥社区"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切实有效做好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预防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症提供依据,使其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病人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流量抑郁自评量表(CES-D)整群选取唐山市三甲医院45~55岁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72.9%;抑郁21.50%;生活满意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满意度是影响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徐州市云龙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云龙区45~55岁妇女600名,采用自编调查表和改良Kupperman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徐州市云龙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为38.83%,其中轻、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依次为21.33%、14.33%、3.17%。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疲乏(76.33%)、易激动(70.50%)、失眠(68.17%)、头痛(63.83%)、骨关节痛(59.67%)。多因素分析结明,年龄大、无定期锻炼、很少吃豆制品、月经紊乱、停经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65,95%CI为1.108~2.186;OR=2.029,95%CI为1.334~3.138;OR=2.732,95%CI为1.595~4.695;OR=1.953,95%CI为1.268~3.062;OR=2.614,95%CI为1.561~4.389);而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月收入为1 500~3 000元、3 000元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45,95%CI为0.735~0.933;OR=0.723,95%CI为0.589~0.871;OR=0.871,95%CI为0.783~0.963;OR=0.639,95%CI为0.472~0.856)。结论徐州市云龙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较高,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女性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汕头市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探索综合防治的新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评分。结果:自然绝经平均年龄为50.8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是48.4%,40~65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高发年龄,健康教育、贫困、保健服务、家庭与社会关怀、妇女自身健康意识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社会、家庭的关怀度,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医疗保健机构改变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全方位保健服务,从而达到实现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提高妇女心身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现况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台州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的围绝经期妇女中随机抽取413例围绝经期社区妇女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围绝经期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Kupperman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疲乏(19.85%)、眩晕(17.19%)、骨关节痛(15.74%)为主要症状;51~60岁年龄段平均Kupperman评分高于40~50岁年龄段(P<0.05)。51~60岁年龄段以中度、重度多见,40~50岁年龄段以正常、轻度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87.1%,高于40~50岁年龄段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月经情况及运动与Kupperman评分值有关,高年龄、高文化程度为Kupperman高评分的危险因素,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正常及有运动习惯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早期预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的延缓及防治作用,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焦虑症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新疆医科大学6所附属医院围绝经期女性在编员工600例为研究主体。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探究,参照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SAS),及自行编制的《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结果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9.67%,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2.07%、10.37%。家庭收入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精神病家族史、性欲、运动情况、患病情况、月经史、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为抑郁/焦虑评分的影响因素。家庭收入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夫妻关系、子女关系、性欲、运动情况、月经史、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为抑郁/焦虑症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高,生理、性格、经济、社会、家庭均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今后应加强对围绝经期医务人员的保健及健康宣传工作,防止其焦虑症、抑郁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中老年妇女综合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520例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和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HRT的认知现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HRT认知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HRT认知率为13.2%,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社区、职业、年收入、是否具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已有6.7%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HRT,对HRT的接受意愿为16.2%,获取HRT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媒体(7.5%),咨询医生(78.6%),医学书籍(8.7%)其他途径(5.2%)。结论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对HRT的认知率及接受程度低,迫切需要加强HRT知识健康宣教,提高围绝经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南通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绝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01月~2015年06月,问卷调查2000例南通市围绝经期妇女,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及绝经综合征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0例围绝经期妇女有围绝经期症状的有1479例,占73.95%。绝经前期绝经综合征发生率较低,P=0.000。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绝经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围绝经期妇女发生绝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高、患有慢性疾病、职业压力。结论南通地区绝经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受体质指数、慢性疾病、职业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9个地区的4 489例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在4 489例被调查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3 057例,发生率为68.1%,其中以心理症状、躯体症状为主,分别为85.9%、86.0%,最为痛苦的是失眠,肌肉、骨关节疼痛,烦躁,头晕.性欲下降情况农村高于城市,而心理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城市高于农村.躯体症状、性欲下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相应增加,51~60岁为患病高峰.心理症状、躯体症状、性欲下降情况、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随着月经的改变而逐渐升高.未怀孕者的心理症状、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性欲下降均高于曾怀孕者,泌尿生殖道症状在足月妊娠、人工流产、早产者的患病机率高.患病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口、经济收入、孕产次、月经、是否服用激素等密切相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后就医者仅占28.8%,农村高于城市,分别为31.5%,26.6%.结论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尤其是心理保健,以减少躯体疾病的发生,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2010年1~3月选取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河南5省45 ~55岁妇女,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CES - D)进行调查. [结果]884名调查对象中,抑郁总发生率为41.18%,可疑抑郁者15.05%,肯定抑郁者26.13%;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79.30%;婚姻质量差、伴侣患病、离异、全家经济收入低、子女负担重者等发生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频率或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围绝经期综合征程度超重,抑郁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抑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牛进 《中国妇幼保健》2023,(18):3537-3540
目的了解宝鸡市围绝经期女性患病情况,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参加社区妇科普查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随机抽取4个街道纳入符合条件的600例女性。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经济情况等一般情况,以及失眠、心悸、头晕、关节疼痛、疲乏等围绝经期症状;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评价采用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Kupperman改良评分量表(KI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回收有效率为97.83%。本次调查显示,平均年龄(50.28±3.78)岁,具体分布40~45岁占9.88%、46~50岁占29.81%、51~55岁占34.41%、56~60岁占25.90%;89.95%的女性已婚配偶健在,64.39%的女性已退休,55.37%的女性学历为高中、大专;82.96%的女性收入在1000~5000元;44.46%的女性周期缩短或延长,43.95%的女性育有1孩、40.72%的女性育有2孩;46.17%的女性身体状况良好、46.85%的女性身体状况一般。调查中采用KI量表对被调查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评分,超过6分的有454例,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8分,平均得分11.57±6.89分,围绝经期症状患病率为77.34%。应用MENQOL量表、KI量表及WHOQOL-BRIEF量表对宝鸡市454例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妇女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显示MENQOL量表、KI量表及WHOQOL-BRIEF量表评分均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法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并采用SPSS 23.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MENQOL量表与KI量表相关性较差(r=0.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NQOL量表总分与WHOQOL-BRIEF量表呈负相关(r=-0.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入的自变量中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育情况、月经情况、身体情况对因变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围绝经期症状呈负相关,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生育情况、月经情况、身体情况与围绝经期症状呈正相关。结论宝鸡市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身体情况等影响其发生及严重程度,可通过实施干预手段来提高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