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紧密结合多媒体课件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方法使课件与方剂学学科相结合,充分体现本学科特点。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思维方式。结论通过制作集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于一体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展示方剂学相关知识与信息,改变中医课程课件以文字展示为主的表现方式;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教学的互动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增强临床应用方剂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淑敏 《北京中医药》2006,25(6):367-368
根据方剂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PowerPoint在《方剂学》教学中除可保留传统课堂授课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科学性、高效性及艺术性等优势.PowerPoint在方剂教学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古代医方的组成及药物间的配伍规律,特别是让他们学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自己组方的能力与技巧,不断提高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剂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淑敏 《北京中医》2006,25(6):367-368
根据方剂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PowerPoint在《方剂学》教学中除可保留传统课堂授课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科学性、高效性及艺术性等优势。PowerPoint在方剂教学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古代医方的组成及药物间的配伍规律,特别是让他们学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自己组方的能力与技巧,不断提高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剂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Authorware 7.0制作方剂学CAI课件的实践,阐述了课件设计的原则,课件设计的硬件软件条件,并详尽介绍了课件的内容设计与功能.使用Authorware 7.0制作的方剂学CAI课件则具有操作简单、交互性好、综合性强的特点,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方剂学现代教学形式,进行分析思考,认为方剂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各方的组成、功效、主治、病因、病机、配伍意义、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讲授,更应当重视在方剂学教学中对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本文不仅讲述了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在方剂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将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融入到方剂学的教学中进行探讨,不仅可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云雪林  冯泳 《中医教育》2010,29(1):51-53
对方剂教学中换位思考在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探索了方剂学教学实践中换位思考对方剂教学效果的影响,印证了换位思考对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为提高方剂学教学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层次的中医教育有学制短、课程紧、课时少等特点,因此在开展中医方剂学教学活动中,提高方剂学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是方剂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对方剂学病案教学环节的六种设计,分析各种病案环节设计的优势与缺陷,从而加强病案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方剂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留学生方剂学教学的语言障碍和思维方式差异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形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抽象教学法和强化教学法这四种适用于留学生的教学方法。希望对于中医留学生的教学,特别是方剂学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是达到"课程思政化"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这一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入点是方剂学课程思政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将思政元素分阶段、分主题的渗透到方剂教学中还没有相关的报道。本文以方剂学理论中的思想观切入,从整体到具体,从面到线到点,层层深入地挖掘方剂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点,旨在促进《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探索方剂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提高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方剂学讲授内容、中医临证思维的特点及后期教学反馈的信息,认为方剂学教学应重视组方和临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郭炜 《西部中医药》2012,25(2):56-58
从本校实验方剂学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总结出计算机虚拟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指出方剂学虚拟实验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对该课程的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药物配伍及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方剂学研究内容之一的药物配伍既是<方剂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学生对配伍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方剂学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到学生下一阶段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因此,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深入浅出地讲好方剂的配伍,对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精研各家学术思想 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黎 《中医教育》2010,29(2):63-65
方剂学是中医临床专业基础学科之一。笔者在教学中,从关注各医学流派发展、把握制方医家学术主张、着眼各制方医家处方用药特点、重视制方医家脏腑学说探讨、紧扣制方医家临床证治规律等维度,试图将方剂学与各家学术思想深层次地联系起来,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方剂学作为一门主干课程,课程的建设对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精神指导下,依据方剂学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对象,设定方剂学金课建设的目标,即基础目标、高阶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提升,又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感、医德医风、家国情怀的培养。同时围绕三维目标的设计标准,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评价的课程构建,开展方剂学金课建设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网络平台,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引入方剂学的教学考核中,可发挥其灵活性、开放性与多层次性的特点,以规范方剂学教学评价方法。另外,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方剂学模块化考核中的运用,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与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医方剂学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性质更趋近于临床,但因课时限制等原因,教师在中医本科教学中更加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从方剂学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出发,探讨双师型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具体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方剂学的理解,在中医学本科教学阶段培养更多临床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临床病案讲座是临床基础学科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对建立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加强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学等基础知识的联系,并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有重要作用。若能将当今教育界广泛应用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引入到中医案例教学中,将有助于提高教  相似文献   

18.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将知识链理论引入《方剂学》教学中,便于学生对前期中医基础知识及同期或后期中医经典、临床知识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本文从教学目标、绘制思路、绘制要求、取得成效等4个方面探讨知识链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余年来方剂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方剂学教材的数次修订,在理论教学中增加实验内容,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等等。但是在改革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利于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培养。对此笔者略陈浅见,以期匡正。  相似文献   

20.
正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基础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一门桥梁课程。当前,该课程在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药学、护理学、运动医学等不同专业中均有开设,然而针对不同的专业,其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不同,方剂学教学也应存在差异,而非"大一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