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30例)及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CT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皮下气肿,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操作导管气囊破损情况.结果操作时间:PDT组(6.3±1.6)min,SCT组(16.4±4.1)min,(P< 0.05);术中出血量:PDT 组(4.1±2.7)ml,SCT组(14.6±3.8)ml,(P<0.05).与SCT组相比,PDT组患者伤口长度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皮下气肿及意外脱管率均明显低SCT组(P<0.05).PDT组术后无意外脱管,SCT组4例意外脱管;PDT组无继发感染,SCT组有继发感染2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0±1.5)d,明显早于SCT组(4.0±2.0)d,(P<0.05)SCT组手术过程中有3 例导管气囊破裂.均由气管软骨划破,而PDT组无气囊破裂现象发生.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皮下气肿,伤口愈合快和疤痕小等优点,利于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对应用PDT的15例患者,对适应证的选择、手术的时间、操作难易、优缺点、器械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分钟,有1例损伤气管后壁,术后剧烈咳嗽,痰中带血。结论:PDT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过程安全可控、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目前仍然是解决喉源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1959—1979二十年间,为手术目的而行气管切开者265例,术后发生拔管困难者7例(占2.46%):其中发生成人者1例;发生于小儿6例。在发生拔管困难的患者中,除1例未坚持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者为26个月,一般为1—3个月,拔管后出院。讨论(一)拔管困难的原因:据本组病例,常见以下几种原因。1、年令因素:本组7例中有6例小儿,其中3岁以内者5例,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幼儿喉、气管解剖学上的特点,具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目前仍然是解决喉源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另一方面每种手术也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我院自1959~1979二十年间,因喉梗阻、昏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以及为手术目的而行气管切开者265例,术后发生拔管难者7例(占2.46%):其中成人气管切开212例、发生拔管困难1例(0.47%);小儿气管切开53例、发生6例(11.3%)。在发生拔管困难的患者中,除1例未坚持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者为2年零2个月,但绝大部分为1~3个月,拔管后出院。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综合ICU内的危重患者病例18例,均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及重症肺炎2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3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3±19)岁;体重40-85kg,平均体重(66±11)kg。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气管切开损伤大、操作复杂等不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自1985年Ciaglia等[1]应用于临床后, 经过多年的改进,已经日趋成熟.由于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我科2008年2月~2009年3月先后为15例患者实施了PDT,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及常规手术之一,其功能已从单纯解除气道阻塞的急诊手术发展成为辅助脑外科、胸外科、神经内科及用于机械通气支持等的预防性手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气管切开困难或失败,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困难气管切开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63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估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与治疗策略。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8.4%。术中出血心脏骤停、呼吸骤停者3例,经气管切开、积极抢救治疗后痊愈;1例颈粗短胖者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经松解术、加长套管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对于存在明显喉部痉挛、水肿发生征象者,行早期预防性手术;对于已经出现喉部痉挛、水肿者,则以正确选取手术时机、熟练技巧、严密配合以提升手术成功率。若患者病情允许,则先予以气管插管术,以便明确气管位置,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1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国外已广泛采用。2004年4月以来,我院外科ICU对36例病人应用这一新技术,效呆好、实用性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 T )在紧急气管插管失败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需机械通气或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在行气管插管失败后紧急行 PD T 术。收集患者电子病历记录、人口学资料和手术过程。同时同期选择非气管插管失败的择期行PD T的病例218例作为对照。结果共8例患者行紧急 PD T术,男6例,女2例。手术时间5~10 min ,平均(6.63±1.41)min ,出血量(3.50±1.51)mL。所有操作均一次性成功,无中转外科开放术式及任何早期并发症。结论 PD T术是紧急气管插管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危重症患者,采用PDT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气道及气囊管理,防范意外拨管.结果 56例患者中55例PDT成功,其中1例因术中明显出血,及时改行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ST).除术后发生1例气囊疝外,其余均未发生明显出血、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意外拨管等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PDT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56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在较短时间(5~20min)内顺利完成,出血5~15ml,平均1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无严重感染。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加强气道管理和切口部位护理对于缩短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2d内气管切开为研究组60例和2天后气管切开为对照组48例,分析气管切开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机脱机时间、肺部感染情况、气管切开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tensive Care Unit,NICU)治疗时间。结果 气管切开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血氧饱和度(98.57±1.13)%比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6.25±1.23)%改善程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应用呼吸机患者,研究组脱离呼吸机时间比对照组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肺部感染研究组21例(35.00%),对照组26例(54.17%),肺部感染率研究组更低,且感染控制时间研究组(8.75±1.60)d也少于对照组(13.50±2.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通过治疗困难气管切开术,研究手术方法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间收治困难气管切开68例手术治疗的经过.结果 68例患者根据发病紧急情况选择不同的地方手术,成功率100.0%,术中出现呼吸、心脏骤停患者8例,经积极气管切开,配合积极抢救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患者2例,为颈粗短胖患者,后经松解术切口和加长套管后全部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于困难气管切开患者,有明显征象要发生喉部痉挛或水肿的患者,早期预防性手术治疗,已经发生喉部痉挛或水肿的患者,熟练的技巧、严密的配合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患者病情许可情况下建议先行气管插管术,便于术中辨别气管位置,降低手术风险.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陈爽  黄正强  黄岳  黄超英 《华夏医学》2008,21(2):272-273
目的:分析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55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55例困难气管切开病例均成功进行气管切开术,成功率100%,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恰当选择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及技巧,相关学科密切配合是困难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 ilative Tracheostomy PDT)和传统式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rationalTracheostomy OT)的实用性及特点。方法将32例需机械通气ICU(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气管切开,其中PDT组12例(传统式PDT5例,改良式PDT7例),OT组20例,观察二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结果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0.05)。PDT组较OT组手术费用明显增加(p<0.05),而改良后的PDT与OT手术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DT在手术的创伤性、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上明显优于OT,尤其是改良后的PDT明显降低了手术费用,在患者急救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经皮气管切开(PDT)实施困难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采用床旁超声为42例PDT实施困难患者行PDT,术前采用超声检查,明确气管位置及其周围器官、组织、血管情况,测定颈前皮肤到气管前壁的距离,确定最佳穿刺点及深度;用超声确定将气管插管尖端退至声门下;术中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PDT;术后超声复查气管切开套管位置,除外气胸等PDT相关并发症。观察操作时间(从皮肤穿刺到成功置入气管套管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操作均成功,操作时间7~18 min,平均10 min;一针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为100%,无气管插管意外脱管情况发生;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低氧血症、血管/甲状腺损伤、气管后壁损伤、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对重症PDT实施困难患者行PDT可准确定位穿刺部位及深度、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从而缩短操作时间,减少低氧血症、出血、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DT成功率及安全性,对于重症患者尤其是PDT实施困难患者人...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羽翔  叶寰 《北京医学》2006,28(7):446-446
传统气管切开术(surgica tracheostomy,ST)在床旁实施有诸多不便(如手术照明、器械准备、电烧使用、其他手术人员配合不一等),而近年来一种简单、快捷的气管切开技术,即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CT)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自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对27例患者行PCT,现就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困难气管切开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困难气管切开原因,探讨治疗方法及策略。方法对44例困难气管切开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成功实施手术,死亡3例,1例植物状态;10例术前行气管插管,8例进行经皮气管穿刺气管置管术(PT技术)。结论造成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以颈部的解剖异常如肿瘤等多见;近年超肥胖颈粗短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准确掌握手术时机,术前尽可能行气管插管,借用PT技术,超常规大切口等是基本技术策略,最终策略须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