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中药+针刺组、百忧解组(每组各22例),分别予疏肝健脾中药、针刺、疏肝健脾中药结合针刺及西药百忧解治疗,各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4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值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药+针刺组与其他3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针刺组和百忧解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中药结合针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药合用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0):1267-1269
目的:观察针药并合用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每日1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学辉  张良芝 《新中医》2011,(2):111-112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针药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及电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袁(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针药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针药合用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敏 《光明中医》2011,26(1):110-11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头针、体针治疗,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2%和7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5.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表(SDS)积分法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两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智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72-73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天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研究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显著强化降呃止逆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呃逆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针刺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而对照组只采取针刺治疗,针刺穴位、操作手法及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剂是从整体调整脏腑入手,针刺是从局部疏通经络入手,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白艳杰 《新中医》2012,(9):89-90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和中药内服治疗,2组患者均以治疗3天为1疗程,3疗程后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71.7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是从局部疏通经络入手,中药调节机体内部气机,2种方法配合使用相得益彰、优势互补,以强化降呃止逆之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量表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量表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后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发生。临床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忧郁焦虑,悲观失望、哭笑无常,甚至拒绝治疗等精神症状。自1994年来我们在临床中运用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病人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11.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26例单纯使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30例加针刺百会、神庭、印堂等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见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药物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本方法治疗本病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并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中风后腹泻在临床较为多见,且多发于中风之急、重症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日达十余次,呈粘液状,形如白冻。便常规检查为粘液便,个别病人见到3~4个白细胞,其病程长,迁延难愈。这些特点,严重影响了中风病患者的康复进程,本科通过对68例患者采用针药合用治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腹泻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子慧 《天津中医》2002,19(2):26-26
  相似文献   

14.
中风已成为我国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中风患者在卧床治疗期间,常因角色及体位的改变,引起排尿时心理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致排尿障碍[1],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疗法帮助其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语言蹇涩、流涎是中风后遗症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近2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本病2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运用针刺配合口服步长脑心通、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及脑蛋白水解物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均为本院中医康复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按随机表法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12±12.H)岁;病程6~12个月,  相似文献   

17.
头皮针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寻找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最佳方法。方法 治疗组采用头皮针配“督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百忧解治疗 ,共取 6 0例 ,两组均经 3d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 ,平均起效时间 5 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 ,平均起效时间 15 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平均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头皮针配督脉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 ,与药物治疗疗效相仿 ,且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8.
中风偏瘫是临床上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103例中风偏瘫的病人采用针药合用这种疗法进行了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03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8例;40岁以内者7例,41~70岁88例,71岁以上者8例;病程在30天以内者48例,31~60天者39例,61天者16例;中经络型86例,中脏腑型17例;发于左侧者49例,发于右侧者5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自拟解郁安神通络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自拟解郁安神通络汤随证加减联合针刺加以帕罗西丁治疗。对照组以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5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配合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优于单纯西药帕罗西汀片,可以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腕踝针、夹脊穴及活血通络洗剂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恢复期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缺血性中风后恢复期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腕踝针、夹脊穴以及自拟活血通络洗剂方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所有患者均以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