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7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食行气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8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治疗组(n=90).两组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基本处理及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疗程结束后2周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8.89%,治疗组94.4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束治疗2周后,进行复发率统计,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治疗组为8.89%.结论: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能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方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8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经方组26例和成方组22例,经方组均用五苓散和理中丸水煎口服,成方组脾虚型用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型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平均治疗天数。结果经方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成方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平均显效天数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运用经方辨证施治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且能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汤剂治疗小儿腹泻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血管活性肽(VIP)、神经肽Y(NPY)及肠黏膜中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6例小儿腹泻脾胃虚弱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乳酸菌素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汤剂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VIP,NPY,5-H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为83.8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性状变稠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2.01±0.88)d,(2.09±0.84)d,(2.57±0.99)d,均短于对照组的(4.64±0.77)d,(3.18±0.75)d,(4.78±0.69)d,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IP和5-HT水平下降幅度及NPY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汤剂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VIP,NPY,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试验设计,由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后自愿加入研究,纳入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散、益生菌布拉氏酵母菌散.共治疗3日,应用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肛门红肿、脱水、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症状积分评估疗效.结果:基线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全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红肿、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症状积分全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脱水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儿恢复时间,有效改善患儿肛门红肿、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合消瘰丸治疗脾虚痰阻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消瘰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合消瘰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证候积分、A/N值及sIgE、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的证候积分、A/N、sIg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证候积分、A/N、sIgE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消瘰丸在治疗脾虚痰阻型小儿腺样体肥大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患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予以加减参苓白术散。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150 m L。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5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结果经治疗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有可比性,中药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8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把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52例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组46例用盐酸黄连素治疗,两组均10d为1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的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患儿食欲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1周及2周食欲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口服联合脐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襄阳市谷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109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苓白术散口服联合脐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口服联合脐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痤疮的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痤疮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参苓白术散煎剂,日1剂;对照组60例,维胺酯胶囊25mg,每日2次口服。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型痤疮有效,且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张艳国  吕晓红  张艳红 《中国药师》2013,16(9):1407-1408
目的:观察参苓健脾丸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5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健脾丸9 g,po,tid;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 g,po,tid.疗程均为4周,3个月后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变化和疗效,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苓健脾丸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38例脾虚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间歇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溃疡个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够有效减少脾虚型口腔溃疡患者的溃疡症状,延长间歇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友博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06-107
目的:总结和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100例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7例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磷酸铝凝胶(洁维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优于单纯应用洁维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海燕  崔新亮 《淮海医药》2011,29(3):260-260
目的 观察白术散加味与口服思密达冲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思密达冲剂口服,治疗组予白术散为基本方根据不同证型随机加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隔姜灸神阙穴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艾滋病脾虚证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腹泻且属脾虚证的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隔姜灸神阙穴与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黄连素与补液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临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T细胞、Th17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CD_8^+T细胞、Treg细胞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情绪功能、疼痛、精力、心理功能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隔姜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艾滋病脾虚证腹泻患者疗效较好,且对改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肝郁脾虚D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为主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痛泻要方颗粒,疗程为12w,停药后1w、4w对照分析两组症状总积分。结果:停药1w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w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仍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药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D-IBS的临床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七味白术散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捏脊疗法。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42.5±20.8)h,对照组止泻时间(57.6±29.7)h,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七味白术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泄泻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肠功能重症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实验组换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治疗疗效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肠功能重症患者时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患者的肠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