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猩红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2例猩红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中误诊为药疹5例,川崎病1例,麻疹1例,风疹3例。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学习提高对猩红热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5例川崎病误诊原固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减少误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9-2011年我科收治的5例患儿的误诊情况。结果误诊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病例不典型;对该病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不了解;4.缺乏对该病实验室检查的认识。结论医生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1例婴儿川崎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典型病例9例,不典型病例12例。符合发热+5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4项主要表现者5例(23.8%)。发热+3项主要表现者7例(33.3%),发热+2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1项主要表现者1例(4.8%)。20例白细胞增高,21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0例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高19例。结论婴儿川崎病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应早期收集有关川崎病临床资料,以期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非典型川崎病的诊疗经验。方法对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10例误诊为咽结合膜热,5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猩红热,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例拟诊为川崎病。25例患儿均有持续发热,误诊患儿中临床症状、体征可有多变性,体征非持续性。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均升高。心脏彩超2例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经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25例患儿预后良好,随诊1年无冠状动脉异常发现。结论对于持续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明显升高,结合多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是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逐渐增多,由于其表现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易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国内研究发现,19.4%的川崎病(KD)患儿的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1]。本文对35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完全IKD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42例和典型川崎病4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中确诊前发热时间、皮疹、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典型川崎病患儿心肌酶学值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出现改变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显著低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最终均完全康复,无明显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川崎病进行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及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尽可能的避免漏诊、误诊或延误诊断,尽早对患儿进行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疾病发展过程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多见于婴幼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应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及时做心脏超声检查协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1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临床资料,评价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17例临床治愈,3例明显好转,1例转至ICU后家长放弃治疗。结论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故对其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特点,而并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发热患儿,其表现特点与川崎病相似,但并没有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该类疾病被称为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等。但是,由于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完全,容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从而增加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率。因此,对于该种疾病应尽早诊断,尽快给予合理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川崎病患儿以男孩多见,典型川崎病23例,不完全型川崎病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发热时间≥10d、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2)30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0g/(kg.d)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1.0g/(kg.d)后有效。(3)23例追踪随访2年,1例冠状动脉瘤已随访3年。随访期心脏彩超检查异常3例,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较典型病例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以典型为主,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肛周脱皮可作为早期诊断线索之一。发热时间超过10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对川崎病随访很有必要,运动负荷心电图可作为随访期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5-01—2005-12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233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 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31例(占13.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17∶1,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1.43∶1(P<0.05)。两组川崎病 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有中度以上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者6例(6/31,19.4%),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 (5/202,2.4%)(P<0.05)。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 蛋白、乳酸脱氢酶等,分析结果提示血浆白蛋白降低及男性可能与IVIG不敏感川崎病有关,但仅此两项指标尚不能预测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发 生。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危险因素无阳性发现。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4例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仅8例在复用IVIG 后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加用激素治疗。 结论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不少见且较IVIG敏感川崎病更易发生较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及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 生的危险因素不肯定。复用IVIG及必要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对IVIG不敏感川崎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32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入院时32例患儿中2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畸病3条诊断指标,12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崎病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30例在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脱皮;其中11例有冠状动脉扩张,1例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以上,当出现口唇变化,四肢末端改变及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所致心脏扩大病例的误诊原因,总结诊断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9年1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2例小儿ALCAPA所致心脏扩大的误诊病例。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8例行心脏CT检查,14例行心导管检查及造影,2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 结果 ≤ 1岁患儿10例中,6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误诊为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 1岁患儿12例中,4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3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2例误诊为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1例误诊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误诊为川崎病,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 结论 小儿ALCAPA所致心脏增大病例容易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二尖瓣脱垂等疾病,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后方偏右的病例更易误诊。提高对ALCAPA的认识、超声或CT检查中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及其起源对避免误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冠状动脉Z值的变化情况对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为川崎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并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降钙素原水平,探讨其在川崎病患儿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5例。根据入院后超声心动图诊断,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28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37例。同期选取本科住院的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为呼吸道感染组。同期选取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正常组。川崎病患儿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1周后检测各组NT-proBNP以及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川崎病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呼吸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和呼吸道感染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和呼吸道感染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损害组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呼吸道感染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NT-proBNP水平用于鉴别川崎病与一般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作为预测川崎病冠脉损害的指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血降钙素原水平在川崎病中是明显增高,尤以急性期明显,而是否是发生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出血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防止后遗症。方法分析24例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1例,死亡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结论防治新生儿出血症关键在于医生对本病的全面深刻认识,及时应用维生素K1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发病的前驱表现、心血管系统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1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中4例治愈,1例住院1d自动出院,5例死亡。所有患儿均有心电图改变,均有CK-MB及肌钙蛋白I明显同步升高。结论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及时抢救、改善患儿预后。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对该病诊断均有非常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不完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儿科住院的36例典型川崎病(TKD)和20例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分别检测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BNP,并检测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浆NT-proBNP,进行相互比较。同时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TKD组和IKD组血浆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KD组和IKD组急性期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组和健康组); IKD组合并冠脉病变显著高于TKD组。结论 血浆NT-proBNP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川崎病患儿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对胃黏膜易造成损害。阿司匹林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又是两大最常见的胃黏膜损害因子,本研究采用Hp粪便抗原检测的方法,探讨川崎病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与Hp感染在胃黏膜损伤中的相互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川崎病患儿这一特殊人群(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少3个月)。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p粪便抗原检测结果划分为Hp阳性组27例和Hp阴性组74例。根除治疗前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Hp感染阳性者进行根除Hp,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洛赛克联合口服根除10d。停药1个月后再次给予评分并复查Hp粪便抗原。Hp感染阳性组在根除Hp成功后再次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根除治疗前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p感染阳性患儿给予根除治疗后22例粪便抗原阴性,考虑根除治疗成功,5例根除失败。Hp阳性患儿根除治疗成功后与Hp阴性患儿比较消化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中口服阿司匹林及Hp感染在胃黏膜损伤中有协同作用,建议需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患儿给予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44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川崎病诊断水平,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44例川崎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4例川崎病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1岁。均以发热来诊,最短起病时间为1天,最长起病时间为8天,平均为5.6天,主要临床表现为:球结膜充血32例(72.7%),口唇改变35例(79.5%),多形性皮疹20例(45.5%),颈淋巴结肿大37例(84.1%),手足硬性水肿15(34.1%),指趾端膜状脱皮36(81.8%)。冠状动脉有病变者9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者8例,1例仅表现为血管周围灰度增强。无冠状动脉瘤形成。随访2—6月,冠状动脉扩张者均恢复。结论:CRP(≥30mg/1)、ESR(≥40mm/h)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有提示意义,但不能提示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