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258例,随机分为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56例。术前查血清肌酐水平,并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术后检测所有患者第二天、第三天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程度不同,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程度、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4.9%,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二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等资料,表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水化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将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尼可地尔联合水化组(63例)和单纯水化组(66例)。比较两组术后48 h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48 h血肌酐、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结果尼可地尔联合水化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9.50%)低于单纯水化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联合水化组术后48 h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低于单纯水化组,eGFR水平高于单纯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水化可降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水化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2013年1~12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介入诊疗的≥65岁冠心病患者60例均纳入研究对象,以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在水化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水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60例患者,在应用造影剂后48 h,患者肾功能明显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5 d肾功能较48 h明显恢复(P<0.05),但仍未达到造影前水平。全部患者按要求完成水化治疗,患者的依从性为100%。结论 按临床路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落实水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水化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防治造影剂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渗及低渗造影剂对高危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影响结果。方法:2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研究组给予等渗造影剂;对照组给予低渗造影剂。记录2组造影剂注射前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不同造影剂注射后,研究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34.38%,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患者实施造影术时采用等渗造影剂可显著降低其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提高造影术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水化治疗对预防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造影剂肾病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冠脉造影的12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联合治疗组、单纯水化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联合治疗组接受金水宝胶囊口服治疗+水化治疗+常规治疗;单纯水化组接受水化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3、7 d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对照组和单纯水化组术后1 d Scr水平显著升高,术后3 d达高峰,术后7 d回落至术前水平(P〈0.05)。联合治疗组Scr水平未出现术后先增加后回落的趋势,术后水平与术前相当(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和单纯水化组BUN水平持续走高(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各时相点BUN水平与术前相当(P〉0.05)。联合治疗组、单纯水化组、对照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2.5%、5.0%、2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脉造影时,同时给予金水宝胶囊联合水化治疗较单纯水化治疗更能预防造影剂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种水化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围手术期给予碳酸氢钠加生理盐水水化疗法,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普通生理盐水水化疗法,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72 h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对照组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BUN升高不显著(P>0.05),仅Scr有轻度升高(P<0.05);术后72 h各组BUN、Scr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治疗组CIN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加生理盐水水化疗法对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影响小,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坤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9):1102-1103
目的:探讨充分水化治疗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326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充分水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检测所有患者PCI术前,术后第2、5 d的血肌酐水平。结果:充分水化治疗组CI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静脉补液充分水化治疗安全、易行、经济有效、可显著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对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100例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术后随机分为单纯水化组(5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组(49例),测定造影前后48h血肌酐水平。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5/41)比24%(12/49)(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可预防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水化方式对预防老年冠脉血管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行冠脉血管造影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术前10 h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速度为1 ml/(kg·h),术后2 h内口服1 000 ml水,同时术后10 h继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速度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常规补液,术后给予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6 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8 h及72 h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结果:冠脉造影术水化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8 h及72 h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水化方式能更好地保护肾功能,从而减少老年冠脉血管CIN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降低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N)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老年PCI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水化组(n=64)和对照纽(n=62),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d抽血检查血肌酐(Scr),观察PCI前后sc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Scr水平、肌酐清除率以及术中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水化组c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化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人PCI后的C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水化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院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的24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20例患者接受水化干预,B组120例患者不接受水化干预。将A组未发生CIN的1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B组30例发生CIN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CIN发生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发生CIN,发生率16.67%。两组患者造影剂剂量、血肌酐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cystatin 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基线cystatin C、基线血肌酐是CIN发生独立危因素(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10例未发生CIN,比例为91.67%。观察组患者中有90例未发生CIN,比例为75.00%。结论患者在充分水化后使用造影剂可有效预防CIN;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基线cystatin C、基线血肌酐;血清cystatin C与血肌酐比较,预测CIN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联合碳酸氢钠水化疗法对预防老年冠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造影剂肾损害(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5月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行碳酸氢钠水化疗法患者119例,分为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并比较造影前后肌酐变化。结果 11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强化护理组1例、常规护理组5例出现肾功能异常;强化护理组PCI术后24h血肌酐与术前比较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PCI术后24h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CI术后24h常规护理组血肌酐水平较强化组升高(P〈0.01)。结论强化护理联合碳酸氢钠水化疗法可明显减少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不同时间点尿微量白蛋白(ALB)及相关肾功能指标[24 h蛋白尿、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时间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 h蛋白尿、BUN及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同时还能有效降低ALB水平,改善受损的肾功能,进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陈云 《安徽医学》2010,31(5):528-529
目的通过发生造影剂肾病(CIN)患者的临床观察,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护理,起到降低CIN的发生率。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980例,其中肾功能正常者969例,CIN患者24例,将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CIN的危险因素及进行预防治疗和护理的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术前肾功能正常患者969例,实行预防护理后,CIN患者发生率2.5%。结论造影剂可引起一过性肾功能改变,与相关危险因素有关,但是通过预防护理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化联合碳酸氢盐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59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或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G+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水化联合碳酸氢盐研究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第3天的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78例发生3例(3.85%)造影刺肾病(CIN),对照组81例发生17例(21.0%)造影荆肾病(CIN),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化联合碳酸氢盐组较常规治疗组可更显著地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且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春斌  李凯 《海南医学》2014,(7):962-963
目的观察水化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例,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肾灌注造影,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3天分别测定患者的血葡萄糖、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各项指标,评价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T2DM患者灌注造影后均未发生CIN。造影灌注后第1、3天24h微量白蛋白、24h蛋翕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加强水化能减轻肾功能伤害,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柯媛媛  岑锦明  杨希立  许兆延 《重庆医学》2012,41(16):1593-1594,1597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对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测定血尿酸、肌酐水平,根据患者血肌酐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异常组。共入选348例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组295例,肾功能轻度异常组53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肾功能轻度异常组术前12h及术后24h行水化治疗,水化后复查血尿酸、肌酐水平。结果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轻度异常组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功能轻度异常组术后血尿酸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功能轻度异常患者围术期行水化治疗,可安全耐受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水化治疗可能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的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改变的影响。方法 246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他汀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 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所有患者采用水化治疗。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36~48 h血清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hsCRP、Scr,尿αl-MG/Ucr及mALB/Ucr较术前均升高(均P〈0.05),而血Cc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血hsCRP、尿αl-MG/Ucr较他汀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8.13%)高于他汀组(0.81%,P〈0.05)。结论造影剂可造成轻微的肾功能损害;术前3 d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行冠脉介入诊疗、使用造影剂为碘海醇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6例,根据服用厄贝沙坦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冠脉介入组,观察组为冠脉介入加厄贝沙坦组;冠脉介入前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术后72h复查血清肌酐,比较手术前后血清肌酐的水平差异,并观察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水化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的差异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照组CIN发生率为1.47%,观察组CIN发生率为1.4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1.000)。结论接受冠脉介入诊疗时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厄贝沙坦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琳 《大家健康》2016,(10):137-137
目的:探讨ACEI类药物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血肌酐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造影前、造影后72 h内抽血查血清肌酐。结果:ACEI组肌酐在造影术后未见增加,甚至有下降。无一例造影剂肾病发生。结论:ACEI类药物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