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N2期鼻咽癌的远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N2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与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88例≥N2期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94例.A组于放疗前用DF方案(DDP、5-Fu)化疗2~3周期.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全部病例用6MeV光子线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剂量65~74Gu/6.5~8周,颈部剂量58-72 Gy/5.8~7.2周.结果 A组和B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93.5%和87.2%,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6%和90.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6.6%,A组高于B组(P<0.05).A、B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8%和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转移时间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急性毒副反应较B组重,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对≥N2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NACT)序贯调强放疗(IMRT)之后的辅助化疗(A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初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172例,其中NACT+ IMRT组94例、NACT+ IMRT+ AC组78例.应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NACT+ IMRT组与NACT+IMRT+AC组的3年总生存率(0S)、无进展生存率(PFS)、无复发生存率(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86.66% vs.84.47%,77.38% vs.75.31%,92.65% vs.86.00%,83.20% vs.88.64%,2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N3及ⅣA期患者,AC延长了无远处转移生存,但是增加了3~4级骨髓抑制及听力下降的发生率(P<0.05).N分期是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NACT+ IMRT治疗后的A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并没有增加生存获益,反而增加了毒副反应,但它可能有助于降低N3及ⅣA期患者的远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1]。新辅助化疗又称诱导化疗,指放疗或手术前使用的化疗。而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的可行性是得到证实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同期化疗能够明显提高鼻咽癌总的5年生存率和减少远处转移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放化疗副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护  相似文献   

4.
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研究组给予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颈淋巴结、鼻咽部肿瘤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高,经过后期处理,得到有效缓解,不会对临床疗效造成影响,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鼻咽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对鼻咽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0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单放组,对其生存期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46%、65.38%、51.92%及86.79%、45.28%、30.19%。综合组的3年及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配合放疗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可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联合诱导化疗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86例Ⅲ期、Ⅳa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39例进入单纯放射组(对照组),47例进入化疗加放射治疗组(综合组)。化疗方案:FAP方案化疗,5-Fu500mg/m^2/d,静滴,第1~5天;ADM40mg/m^2,第1天,静推;DDP 20mg/m^2/d,静点,第1~4天,每21天为一疗程,连用二疗程后休息10天开始放疗。放射治疗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鼻咽均采用面颈联合野为主野,照射到36—40(jY再分野。鼻咽原发灶剂量DT70-78GY/7-8W,颈部转移灶DT60-70GY/6-7W,颈部预防量DT50GY/5W。结果:两组结果显示在短期内颈淋巴结和原发灶肿瘤的消退综合组好于单纯放射组,但从生存率来看,时间越长生存率越没有差别。从统计上来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FAP联合诱导化疗方案配合放射治疗不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胡福军  陈晓钟  姜锋  李斌  冯星来  秦卫丰 《浙江医学》2010,32(6):836-839,851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同期调强放疗及辅助化疗的急性反应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65例、Ⅳ期61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全组患者均采用全靶区调强放射治疗,处方剂量:GTVnx 9.0~75.9Gy/30~33F、PGTVnx 9.0~69.9Gy/30~33F、PTV1 60.0Gy/30~33F、PTV2 50.9~54.0Gy/28~30F、GTVnd 67.5~69.9Gy/30~33F.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方案:Cisplatin(DDP)/Nedaplatin(NDP)+5FU,同步化疗方案:NDP或DDP.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急性反应评价标准参考CTCAE3.0评估标准.结果 104例患者完成新辅助化疗+同期调强化疗+辅助化疗,11患者例完成同期增敏化疗(化疗1次/周,共6~7次)+辅助化疗,余11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仅做1~4周期化疗.随访8~42个月,死亡4例,远处转移8例,放射性视神经损伤2例,鼻咽部溃疡3例;2年局部控制率100%,2年总生存率96.1%,2年无瘤生存率90.3%.全组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较轻微.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采取新辅助化疗+同期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是可行的,3~4级急性黏膜炎或/和3~4级血液学毒性是限制化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邓琳娜 《当代医学》2016,(10):62-63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6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增加新辅助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7%。观察组颈淋巴结和鼻咽部肿瘤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经处理得到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实施同步放化疗配合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常规放射;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实验组C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5.00%,2年生存率为85.00%,3年生存率为7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放疗期间配合不同化疗方案对肿瘤局部控制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12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例非随机分3组:单纯放疗组60例,DDP100mg组40例,DDP40mg组20例。放射治疗为每周6次、每次2Gy,总剂量鼻咽部DT68—72Gy,颈部预防照射DT50—56Gy、治疗DT68—70Gy。分组:A、单纯放疗组;B、辅助化疗:DDP100mgd1,5—FU750mgd1—5,21—28d为一周期;C、新辅助化疗:DDP40mgdl—5,5—FU750mgd1—5,21—28d为一周期。化疗共3—4周期。结果 5年生存率分别为53.2%,54.3%和54.9%。结论 放射治疗 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均无明显提高生存率。放射治疗配合化疗的适应证,化疗药物剂量及化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被广泛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但其疗效却受到争议。因此,本系统评价旨在评估NAC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3年4月1日之前的数据。只纳入以NACT为变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463名患者进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NACT能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风险比(hazard ratio,HR):0.7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4,0.86),P<0.001]及总生存期[HR:0.81,95%CI(0.68,0.96),P=0.013],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相对风险比(relative risk,RR):0.80,95%CI(0.67,0.97),P=0.022]及远处转移率[RR:0.70,95%CI(0.58,0.85),P<0.001]。但NACT不明显增加治疗相关的死亡率(P=0.806)。NACT过程中3~4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是脱发(46.4%)、恶心/呕吐(20.1%)、中性粒细胞减少(35.9%),但NACT并不明显增加放疗或同期放化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论:NACT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对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腮腺、脑干、脊髓等剂量分布的影响,进而明确新辅助化疗在自适应放疗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9月期间15例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治疗前和第2周期新辅助化疗结束2周后分别行定位CT扫描,分别进行靶区勾画。根据两次CT制定plan1和plan2,将plan1映射到化疗后CT上获得新的计划plan1'',分别对比plan1、plan1''、plan2,分析其解剖学及剂量学分布改变。结果 2周期新辅助化疗结束,GTVnx(P=0.000)及GTVnd(P=0.000)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将plan1和plan1''对比,颈部转移淋巴结最大层面最短径≥3cm(N≥3cm)的患者,其腮腺的Dmean、D50剂量明显升高(P<0.05)。将plan1''和plan2对比,脊髓的Dmax、D1cc剂量降低,腮腺(N≥3cm)组Dmean、D50剂量明显降低(P<0.05)。将6例原发肿瘤靠近脑干的患者进行剂量分析发现,plan1''和plan2对比,脑干Dmax(P=0.001)及D1cc(P=0.038)均降低。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鼻咽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减少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解剖学和剂量学分布改变,从而减少放疗过程中实际剂量分布与计划剂量分布的差异,有助于减少自适应放疗过程中修正治疗计划的次数。新辅助化疗有助于N≥3cm的鼻咽癌患者腮腺的保护,也可降低肿瘤靠近脑干患者的脑干损伤。  相似文献   

14.
张开芳 《中原医刊》2003,30(23):4-5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后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10 3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诱导化疗组 5 5例 ,放疗前化疗两疗程 ,放疗组 48例单纯放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三个月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7 1%和 62 5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诱导化疗组、放疗组 1、2、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83 6%、70 9%、63 6% ;5 8 3 %、41 7%、3 7 5 %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诱导化疗组 1、2、3生存率分别为 87 5 %、76 4%、69% ,放疗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2 5 %、45 8%、3 9 6% ,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诱导化疗加放疗能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近期肿瘤消退率及 1~ 3年局部肿瘤控制率、生存率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诱导化疗加辅助化疗配合常规放疗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 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 ,将单纯放疗的 3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 ,诱导加辅助化疗配合常规放射治疗的 3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综合治疗组 (综合组 )。两组放疗方法、时间 /剂量分割相一致。结果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 5a生存率分别为 5 0 % (15 / 30 ) ,2 6 .7% (8/ 30 ) ,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5 6 .7% (17/ 30 )和 33% (10 / 30 ) ,颈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 5 3.3% (16 / 30 )和 36 .7%(11/ 30 ) ,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9% (8/ 30 )和 5 0 % (15 / 3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综合组比单放组更多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结论 DDP加 5 -Fu联合化疗方案采用诱导和辅助化疗的方式配合常规放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评估及预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辅助化疗方案将其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platinum drugs,GEM)组(35例)和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platinum drugs,PTX)组(35例),测量患者治疗前、化疗第4天(D4)、化疗第1周期末(D21)和化疗第2周期末(D42)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比较两组间ADC及其变化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 D21和D42时,GEM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PTX组(P<0.05);治疗前,GEM组患者的ADC显著小于PTX组(P=0.02),D4时,GEM组患者ΔADC及%ADC均显著大于PTX组(均P<0.05),化疗第2周期结束,GEM组内有效组患者D4、D21时的ADC、ΔADC、%ADC均显著大于非有效组(均P<0.05),PTX组内有效组患者D4时的ΔADC、%ADC,D21时的ADC、ΔADC、%ADC均显著大于非有效组(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GEM组和PTX组中D4时的%AD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56,敏感度分别为80.0%、92.7%,特异性分别为75.0%、66.7%。结论 DWI对早期评估和预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的模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综合分析影响疗效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新辅助化疗鼻咽部病灶有效率为39.7%,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为50.8%。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远处转移、颅神经未受侵犯、血浆EBV阴性、Ki67高表达的患者对治疗更敏感。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颅神经受侵、血浆EBV情况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为:Logit=-0.470-2.863×远处转移+1.328×颅神经受侵+3.639×EBV,其预测的灵敏度为79.4%,特异性为82.8%,阳性预测值为84.4%,阴性预测值为77.4%。结论远处转移、颅神经受侵情况和EBV感染是影响晚期鼻咽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为鼻咽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科室共39例接受GEM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用药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第一天,第八天;奥沙利铂100 mg/m2静滴,第一天,21天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共完成78个周期化疗,每例均接受2个周期.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获完全缓解(CR)3例(7.7%),部分缓解(PR)30例(76.9%),稳定(SD)5例(12.8%),进展(PD)1例(2.6%),总有效率(RR)为84.6%,疾病控制率(DCR)为97.4%.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均以1~2级为主.结论 GEM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为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福菌素0.3 mg静滴,每天1次,5天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6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单纯放射治疗。照射剂量鼻咽肿瘤70~74GY/7~7.5 W,颈部治疗量68GY,预防量50GY。结果鼻咽肿瘤在50 GY和70 GY时的消失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0%、96.7%和40.0%、80.0%,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过程中发生白细胞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0%和5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福菌素与放射治疗联合具有协同和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 4 3例经病理确诊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2 3)和对照组 (n=2 0 )。研究组先按 FP方案 (5 - Fu+DDP)行 1周期新辅助化疗 ,然后行放疗。放疗又分两个阶段 ,首先设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 ,行常规分割放疗 ,照射 36 .0~ 4 0 .0 Gy后缩野 ,而后改用面颈分野 ,研究组行加速超分割放疗 ,每次 1.4~ 1.6 Gy、每日 2次 ,间隔时间≥ 6小时 ,鼻咽部总剂量照射至 6 8.0~ 70 .0 Gy;对照组仅行常规分割放疗 ,鼻咽部总剂量照射至6 8.0~ 70 .0 Gy。放疗结束后 1月 ,两组再行 3~ 4周期辅助化疗 ,方案同前。结果 研究组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较对照组重 (P<0 .0 5 ) ,而皮肤和血液学急性放射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放疗结束时 CT检查显示两组鼻咽部和颈部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78.2 6 %和 6 5 .0 0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但在放疗结束后 3个月和 6个月 ,两组鼻咽癌和颈部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95 .6 5 %比 70 .0 0 %及 95 .6 5 %比 75 %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放疗结束后 6个月 ,两组中、晚期 ( 期 + A+ B期 )病例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92 .31%和 5 0 .0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