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72h内)随机分成巴曲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巴曲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在入院后第1、3、5d予巴曲酶10BU、5BU、5BU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FIB水平下降非常显著(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距起病6~72h的巴曲酶早期使用仍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曲克芦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神经功能标志物水平[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眩晕、耳鸣及偏瘫等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T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FI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S100β以及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和血凝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的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联合测定有助于临床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测定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d、3d、7d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其中21例同时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 antithrombin Ⅲ complex,TAT)。并与正常健康对照19名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TAT升高(P〈0.05),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TAT明显增高(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TT、PT、APTT无明显动态变化(P〉0.05),FIB含量入院后7d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普通凝血指标不能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高凝状态。TAT明显增高对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曲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巴曲酶第1天10BU,第3、5天各5BU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巴曲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和6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 P〈0.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 P〈0.001),总有效率为93.9%;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巴曲酶静脉滴注可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等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人分别测定PA、ChE、PT、APTT、FIB、TT,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硬化患者组PA、ChE和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患者组PT、APTT、TT三项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阳性检出率为PA(90.0%)〉ChE(77.5%)〉PT(72.5%)〉TT(57.5%)〉APTT(52.5%)〉FIB(50.0%)。结论联合检测PA、ChE和PT、APTT、FIB、TT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375例妊娠晚期孕妇凝血4项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58-858,860
目的探讨检测妊娠晚期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5例晚期孕妇组(实验组)与133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4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期孕妇组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增多(P〈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及时监测凝血4项指标对预测、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样剂量巴曲酶降纤条件下,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巴曲酶用量相同:首剂10BU,第3d、第5d各5BU+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治疗组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睡前口服,降纤当日停服,7d后改为100mg/d维持。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睡前口服,降纤当日停服,剂量不变。3周后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6.0%,两组临床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相同的降纤条件下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300mg/d疗效优于100mg/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联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止血效果。方法将5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只输注FFP,观察组(24例)联合输注FFP和冷沉淀,检测输注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 2组患者输注后凝血功能都有所改善,PT、APTT、FIB、TT和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TT,尤其是FIB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FFP和冷沉淀联合输注效果优于单独输注FFP,能有效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氧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170例 ,随机分为两组 ,高氧液组 (H组 )和对照组 (C组 )各 85例 ,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基本一致。高氧液组则将常规液体 5 0 0ml制备成高氧液 ,再加入相应药物 ,每日 1次 ,14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高氧液组有效率94 12 % ,对照组有效率 72 94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 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高氧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联用血塞通注射液和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西医组 ( 3 1例 )给予降纤酶 (东菱克栓酶 ) 10 U加入生理盐水 10 0 m l静滴 ,每日 1次 ,3日后改为降纤酶5 U加生理盐水 10 0 m l静滴 ,每日 1次 ,治疗 2日。中西医结合组 ( 3 1例 )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 4 0 0 mg加生理盐水 2 5 0 m l静滴 ,每日 1次 ,共 10日。此外 ,2组均给予降压、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治疗前后均测定脑血流量、脑电图、血液流变性等。结果 :治疗 2周后 ,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和 67.7% ,2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2组脑血流量、脑电图和血液流变性虽均明显改善 ,但以中西医结合组为佳。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降纤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D 4个组各30例,均静脉滴注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注射液,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同时B组增加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及0.9%氯化钠混合液150 ml;C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配合康复治疗;D组则按以上方法联合治疗.结果:4组均观察180 d,欧洲卒中量表(ESS)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均逐步提高.D组治疗后各时点ESS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90及180 d后显著高于B、C组.结论:采用药物与早期康复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济良 《华西医学》2009,(11):2848-284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及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滴。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入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均每天2次联用14d;对照组(57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250mg加入250ml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联用14d。治疗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液流变学和CRP含量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CR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能改善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使CRP含量下降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刘慧华 《临床荟萃》2005,20(5):267-270
目的研究巴曲酶在不同时间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50例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A组各25例;62例发病12~18小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B组和对照B组各31例。以上各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20ml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巴曲酶10U、5U、5U均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分3天予以静脉注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定患者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经巴曲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电图、BAEP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且12小时内使用巴曲酶者较12~48小时使用者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巴曲酶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脑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尽早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48h以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2次/d,连续7~10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连续7~10d。两组在治疗前后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3例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37例 )、对照组 (36例 ) ;治疗组用速避凝0.4ML脐周皮下注射 ,1次/12h、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 ,1次/d ,两组治疗均为14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粘度。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9.46%、有效率86.49% ;对照组显效率36.11%、有效率63.8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且未发现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2次.d-1;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1。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1;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1。2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为76.7%;对照组治愈37例,治愈率为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疗效好、作用强、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己酮可可碱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F)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PTF注射液0.2g于NS500mL中静滴,对照组用丹参20mL于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均每日1次,两组均10d为1疗程,用2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1.8%(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