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以血管壁斑块形成为特征.易损斑块定义为易于导致血栓形成或能迅速发展为罪犯病变的所有斑块,其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具有薄纤维帽(厚度<65μm)、大脂核(脂质池体积>40%)、大量巨噬细胞浸润(显微镜下>25个/0.3mm直径)以及血管正性重构等特点.研究表明,65%~70%的血栓南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引起[1],它的破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基础.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发病机制均与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紧密关系.在易损斑块中,这两种细胞成分明显有别于稳定斑块以及正常血管,主要表现为:(1)较多巨噬细胞浸润;(2)纤维帽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等)均明显减少[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与这两种细胞密切相关,故深入研究有助于认识易损斑块的发生机制并积极进行预防干预.我们就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脂质浸润是粥样斑块形成的中心环节。斑块由脂质核心及纤维帽二部分构成,核心中含有胆固醇、胆固醇脂及泡沫细胞;纤维帽则由增殖的平滑肌细胞、胶原,也有部分泡沫细胞组成。斑块核心脂质的进一步积聚可使斑块增大,使冠状动脉阻塞程度加重,并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在斑块病变形成过程中,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可从动脉中层向内膜下层移行,同时伴胶原增生。而增生移行的平滑肌细胞以及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在病变局部可吞噬大量脂质,形成7粥样斑块的重要组成成分——泡沫细胞。降脂药物种类很多,通过不同机制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3.
王树芳(柘城县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河南柘城476200)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顾名思义是由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壁内血肿)、外周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疾病。ASCVD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首先看一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6个阶段:(1)首先是泡沫细胞沉积于内膜下形成脂质点,此阶段是动脉粥样硬化开始的标志;(2)第二阶段泡沫细胞不断堆积致脂质点不断扩大,在内膜下形成脂质条纹;(3)第三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脂核形成,即进入斑块前期;(4)第四阶段,脂质池形成,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对脂质池进行包裹,即形成粥样斑块;(5)第五阶段,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迁移覆盖于脂质池外层形成纤维帽,发展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在此阶段斑块突出于血管腔形成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4.
炎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占凌辉  陈群 《高血压杂志》2003,11(6):527-531
冠状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破裂、表面破损或裂隙 ,随后继发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引起冠状动脉急性完全或不完全堵塞 ,是导致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塞 (AMI)和心源性猝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的主要病理机制。不稳定粥样斑块的标志是斑块内脂质丰富、炎症反应活跃、胶原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少 ,且纤维帽薄 ,容易破裂[1 ] 。目前认为 ,炎症反应在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认识炎症与ACS的关系 ,对预防、诊断和治疗ACS非常重要。1 炎症反应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5.
程卫方 《内科》2007,2(4):614-6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hary syndrome,ACS)的发生是炎症细胞介导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出血及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斑块有两种:(1)稳定性斑块,特点是:纤维帽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多、胶原含量高,脂质核心,小炎症细胞少,不易破裂,也称硬斑块;(2)不稳定性斑块,特点是脂质含量多,纤维帽薄,胶原与平滑肌细胞少,炎症细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技术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门诊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进行CCTA检查且显示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的患者517例,其中男性327例,女性190例。根据C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钙化斑块组(222例)和混合斑块组(295例),应用128排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图像的重建与分析。通过电话、查阅病历以及联系主管医师等方式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原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急性心力衰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斑块易损性的相关危险因素,计算OR和95%CI;采用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对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影响,计算HR和95%CI。结果:本研究51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9±8.4)岁,男性占63.2%。混合斑块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钙化斑块组(P0.05)。混合斑块组的脂质成分负荷和纤维成分负荷显著高于钙化斑块组(P=0.01),造成的血管狭窄率显著大于钙化斑块组(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脂质成分高负荷的斑块发生斑块易损性的风险增加(OR=2.30,95%CI:1.45~3.64;P0.001),而纤维成分高负荷的斑块与斑块易损性风险呈负相关(OR=0.73,95%CI:0.38~0.91;P0.001)。平均随访15个月(范围3~29个月),所有患者随访结束时,有42例(8.1%)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发现纤维成分高负荷的斑块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HR=3.33,95%CI:1.24~8.98;P=0.02),钙化高负荷的斑块也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HR=4.29,95%CI:1.47~12.46;P=0.01)。结论:通过CCTA技术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总体积、脂质成分负荷、纤维成分负荷、钙化成分负荷等指标在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价中具有应用价值,尚需多临床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的去稳定化,MMP-2和MMP-9降解斑块部位的纤维帽,促进平滑肌细胞从中层迁移到内膜,加重了血管的结构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使斑块易于破裂。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MMP-2和MMP-9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斑块分布位置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斑块位置分为血管近段组、血管中段组、血管远段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偏心指数、血管重构指数、斑块脂质含量及斑块所处的血管段直径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靠近冠状动脉的近端,则斑块的偏心程度越明显,斑块处血管的正性重构越显著,斑块自身的脂质含量越高;相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靠近远端,则斑块形态越趋于向心性,血管趋于负性重构,斑块脂质含量越低。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随着斑块靠近冠状动脉近端的分布趋势而升高。即粥样硬化斑块越靠近冠状动脉近端,则其易损性越高,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的去稳定化,MMP-2和MMP-9降解斑块部位的纤维帽,促进平滑肌细胞从中层迁移到内膜,加重了血管的结构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使斑块易于破裂.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MMP-2和MMP-9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分布以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类型、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选用53例尸检病例的312块冠状动脉组织标本,光镜下诊断弥漫性内膜增厚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计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CD68-阳性巨噬细胞,用Scion图像软件系统检测和计算冠状动脉标本中管腔狭窄程度、脂质坏死核心和钙化基质面积.结果 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中, 40% (124/312)为弥漫性内膜增厚, 5% (16/312)为Ⅰ型, 10% (31/312)为Ⅱ型, 21% (66/312)为Ⅲ型, 4% (14/312)为Ⅳ型, 18% (55/312)为Ⅴ型和2% (6/312)为Ⅵ型.脂质坏死核心面积在高胆固醇组明显大于正常胆固醇组(P<0.05),而钙化基质面积在早期病变(Ⅰ~Ⅲ型)和进展期病变(Ⅳ~Ⅵ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CD68-阳性巨噬细胞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分别呈正相关(P<0.01),且不同病变类型、管腔狭窄程度之间以及正常胆固醇组与高胆固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68-阳性巨噬细胞随着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表明巨噬细胞浸润始终始发和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大量巨噬细胞主要在斑块肩部区浸润和脂质坏死核心的增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炎症反应在易损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调控血管局部病变及全身炎症状态。一些促炎性细胞和炎症因子使斑块纤维帽的抗张强度降低,坏死脂质内核增大,血管机械稳定性丧失和斑块破裂;另一方面,炎症反应的激活和代谢紊乱也会引起内皮功能不全、斑块侵蚀进而导致血栓形成。该过程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并受到多种因素调控,包括胆固醇结晶和脂质递质、血管剪切力、血管新生及斑块内出血等。此外,机体还存在一些抑炎性分子,能避免易损斑块向破裂或侵蚀进展。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影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因此,以炎症反应为靶点,筛选出有易损斑块的患者并干预,或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23例UAP和24例SAP患者,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冠心病后进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 回顾性比较分析UAP和SAP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包括富含脂质斑块(≥2个象限的脂质斑块)、斑块纤维帽厚度、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斑块破裂、钙化和血栓等.结果 47例患者中有44例成功进行OCT检查,包括22例UAP和22例SAP患者.UAP患者冠状动脉富含脂质斑块为91%(20/22),多于SAP患者的73%(16/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UAP患者冠状动脉脂质斑块表面纤维帽厚度明显小于SAP患者[(69.5±34.7)μm比(141.1±68.5)μm,P=0.000],纤维帽侵蚀比例为59%(13/22),明显多于SAP患者的9%(2/22,P=0.000);TCFA[73%(16/22)比14%(3/22),P=0.000]和斑块破裂[50%(11/22)比9%(2/22),P=0.003]多于SAP患者.UAP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表而可见血栓形成多于SAP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22)比9%(2/22),P=0.761].在斑块钙化方面,UAP与SAP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CT技术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特征.与SAP患者比较,UAP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纤维帽更薄、更多的纤维帽侵蚀、更多的破裂斑块和TCF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医院住院并确诊的患者,根据病情分为4组:正常血压无冠心病的对照组(117例)、单纯冠心病组(120例)、单纯高血压组(123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15例)。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sCRP、Lp-PLA2水平,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罪犯血管斑块性质,并分析血清hsCRP、Lp-PLA2水平与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单纯冠心病组、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sCRP、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sCRP、Lp-PLA2水平较单纯冠心病组、单纯高血压组也明显升高(均P0.05)。②罪犯血管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57.12±11.46)μm]比单纯冠心病组[(115.61±21.57)μm]、单纯高血压组[(129.61±19.37)μm]薄(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薄纤维帽粥样斑块及Ⅱ型粥样斑块率较单纯冠心病、单纯高血压显著增高(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与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16、-0.28,均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B=-0.496)、Lp-PLA2(B=-0.344)与薄纤维帽粥样斑块独立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与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心脑血管病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导致人类死亡的所有疾病之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急性血栓栓塞。病理学上,AS易损斑块的主要特征包括:(1)大脂质核薄纤维帽;(2)斑块内出血(IPH);(3)纤维帽破裂或溃疡形成;(4)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或)新生血管化。近年来,作为易损斑块特征之一的IPH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与64层双源螺旋CT(64-sCT)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判定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64-sCT与IVUS检查,分别测定同一病变同一位置的血管横截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负荷;采用IVUS判定斑块性质,64-sCT测定其CT值。结果 45支血管(左前降支23支;左回旋支15支;右冠状动脉7支)的72个不同截面行IVUS与64-sCT检查,在可用于评估的68个截面中,64-sCT对51个存在斑块的截面,正确显示49个存在斑块(敏感性96%),对提示17个无斑块的截面,正确显示16个无斑块存在(特异性94%)。脂质斑块(25±14)HU、纤维斑块(90±20)HU、钙化斑块(530±185)HU;混合斑块中,钙化-脂质斑块(540±175)HU、钙化-纤维斑块(540±195)HU、纤维-脂质斑块(91±22)HU。纤维-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脂质斑块、钙化-纤维斑块与钙化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血管外弹力膜截面积、管腔截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IVUS与64-sCT检查能够定性及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其精确度仍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累及大动脉及中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和主动脉,其他常见的AS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和动脉中层硬化.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其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性纤维灶、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继发性病变,特别是发生在心和脑等器官,可引起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罪犯血管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周内未接受过调脂治疗的ACS的患者共55例,根据血管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有无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TCFA),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斑块组分及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TCFA(+)组罪犯病变斑块的纤维脂质、坏死核心、钙化成分较TCFA(-)组显著增高,[分别为18.55(12.20,46.77)vs.12.60(4.31,16.39)mm~3,P=0.002;44.88(35.06,68.82)vs.25.97(15.23,28.98)mm~3,P=0.000;3.20(1.03,4.70)vs.1.30(0.80,2.50)mm~3,P=0.015]。谷固醇与罪犯病变斑块的坏死体积、钙化体积成正相关。结论:胆固醇吸收标志物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罪犯血管内斑块特点的关系,并分析脂蛋白(a)水平对脂质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OCT检查的患者共95例,根据术前脂蛋白(a)水平分为高脂蛋白(a)血症组(≥30 mg/dl)34例及正常对照组(30 mg/dl)61例,对其临床资料及OCT检查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对111支罪犯血管进行分析,其中高脂蛋白(a)血症组40支,每支罪犯血管上的总斑块数(2.60±1.06 vs. 2.10±1.06)、纤维斑块个数(1.48±0.72 vs. 1.08±0.75)和钙化斑块(62.50%vs. 40.85%)的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0.05);共对108个罪犯血管内的脂质斑块进行分析,其中高脂蛋白(a)血症组共42个,其脂质斑块的最大脂质核心角(182.21±66.29 vs. 136.67±45.6)、平均脂质核心角度(139.18±46.89 vs. 108.00±31.41,P0.001)、脂质指数(787.88±67.6 vs. 510.92±387.72)高于正常组(P0.05),而最薄纤维帽厚度(84.05±32.91 vs. 99.85±36.18)低于正常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罪犯血管纤维斑块数、脂质斑块的最大脂质核心角度、平均脂质核心角度和钙化斑块检出率的增加呈独立相关。结论高脂蛋白(a)血症罪犯血管的脂质斑块更加不稳定,脂蛋白(a)是冠心病患者罪犯血管的纤维斑块数、脂质斑块的最大脂质核心角度和平均脂质核心角度的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继发性改变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对于斑块稳定性研究不断进展,从斑块结构成分来分析斑块性质、排查易损斑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易损斑块组织学主要特点是大脂质核心、薄纤维帽、斑块裂隙及管腔严重狭窄等[1]。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发明使斑块立体结构直观地表现出来,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在平面结构上的局限性。在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有大约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血管壁大量脂质沉积有关.然而,虽然人们积极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心血管病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机制除了单纯的脂质浸润以外.我们还必须从更广泛和深层次的角度加以理解。目前研究提示极似慢性炎性过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可能包括感染日。一些学者认为,冠状粥样斑块形成是一种自身免疫过程。本文就微生物感染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