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邵明杰  孙鸽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56-156,159
目的:观察探讨棓丙脂注射液对缓解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方法:将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棓丙脂注射液180mg+5%葡萄糖250ml(或生理盐水250m1),每日1次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的缓解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1.43%)。结论:棓丙脂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同时伴有高脂血症(HLP)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冠心病 SAP 合并 HLP 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调脂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在心绞痛、血脂、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上,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脂汤对冠心病 SAP 合并 HLP 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相关症状可得到更加显著的改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3.
阮霁诗  彭玲  郑斌  何进勇 《西部医学》2019,31(10):1601-1604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92和观察组10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支持治疗中实施美托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美托洛尔与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匂、甘油三酯 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匂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美托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胸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一种治疗胸痹的较理想、安全的药物。方法依据诊断标准,将入选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给予亚硝酸异山梨脂片。结果在心绞痛症状缓解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52,5%,有效率40%,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显效率30%,有效率45%,总有效率75%,经秩和检验,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20%,有效率40%,总有效率60%;对照组的显效率10%,有效率20%,总有效率30%。经秩和检验,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的改善率均优于亚硝酸异山梨脂片,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理想、安全的复方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扩血管药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及调脂药等常规治疗,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加用法舒地尔注射液30mg静脉输注,2次/日。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左心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8.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0.3%,均优于对照组的58.3%、56.7%(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m显著降低,Em、Em/Am均显著升高。结论:法舒地尔注射剂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  连慧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57-1257,131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1%,优于对照组(81.6%),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75.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反安全性.方法 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调脂药、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剂量相同;心绞痛发作时每次给予速效救心丸5-10粒舌下含化.治疗组给予左旋卡尼汀和参麦注射液静点,对照组给予极化液静点.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满亚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92+3002-2992,300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1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3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和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缓解率及血脂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为94.62%,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为72.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07,P〈0.01);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5.86,4.29;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可使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的常规治疗相同,通过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1.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磁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磁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及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90.0%与72.5%)、中医临床症状积分[(13.25±3.68)分与(15.18±4.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穴位磁疗对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硝酸酯类药、阿司匹林、美托洛尔、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即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丹红注射液20 ml,1次/d。两组均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24 h心肌缺血时间、心绞痛单次持续时间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变态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心丹参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心机营养药物,硝脂类药物和调脂药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注射液。20ml·d-1静脉滴注,疗程15d。结果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注射液。20ml·d-1静脉滴注,疗程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丹参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手段极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只给与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护理满意程度为97.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护理满意程度为85.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在传统护理基础之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30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接受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梧柄酯治疗。连续1周。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梧柄酯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每次75mg,每日1次,曲关他嗪每次20mg,每日3次,1:2服。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为69.0%;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1.4%。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其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胸闷气短、心悸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敬告读者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他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4.8%,对照组为84.6%;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87.9%,对照组为8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与丹参注射液均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肌缺血,但注射用丹参粉针质量标准比丹参注射液易控制,因此其质量稳定,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冠心舒胶囊”在心绞痛常规调脂、降压、降血糖、抗血小板集聚的同时观察其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54例)。在予以他汀、B受体阻滞剂,ACEI、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自拟“冠心舒胶囊”5粒,3次/日,口服,将两组观察结果予以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7%,对照组76.0%。结论:自拟“冠心舒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发作程度及频率,并能很好预防其发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