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坤娟  王四宝王彦 《护理研究》2007,21(11):3088-3089
根据卫生部2010年我国各层次护理教育招生规模,我国将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适当控制和调整中专层次的招生规模,同时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高职护生是护理专业紧缺人才的主要人群,是我国未来护理实践的主力军。然而,在对新高职护生培养及调查过程中发现,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护生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这对其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帮助新高职护生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保持身心健康,顺利地完成学业,已成为护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将有关高职护生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因素及教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以236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对护生的人格特征和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1.实习护生SAS、SDS总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提示实习护生在实习前期心理压力较大;2.实习护生SAS总分与主观社会支持因子分呈负相关,即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越高,焦虑情绪就越少;3.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均与SSRS总分及利用度因子分呈正相关,提示实习护生在分界值以内的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越多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育干预对高职护生焦虑、抑郁的影响,为护理教育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护理学院三年制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采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职护生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女护生的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综合干预可缓解高职护生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井坤娟  赵青兰  王四宝 《护理研究》2008,22(28):2614-2616
[目的]探计教育干预对高职护生焦虑、抑郁的影响,为护理教育者有针时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提供依据.[方法]时菜高校护理学院三年制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采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综舍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职护生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女护生的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综合干预可缓解高职护生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5.
何见平 《全科护理》2016,(36):3861-3862
通过对90后高职护生实习中末期心理状况的调查,旨在分析此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跟踪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影响,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为即将踏入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不同医院实习的90后高职护生80名进行测评。90后高职护生实习中末期心理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除偏执一项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颜丽芳  金晓燕 《全科护理》2021,19(16):2259-2262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分析影响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引导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高职1131名大一、大二、大三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职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3.75±0.76)分;②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信任(3.96±0.85)分、照顾提供(3.81±0.79)分、责任自由安全(3.75±0.77)分、行动主义(3.62±0.75)分;③不同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信任、照顾提供、责任自由安全、行动主义4个维度的评分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呈正相关系.结论:高职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正向性,但是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护生的职业取向,创新职业教育引导模式,通过多渠道的方法提高职业价值感,对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正面教育疏导,及时纠正不良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见平 《全科护理》2016,(8):849-850
[目的]分析90后高职护生实习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对实习初期的16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90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常模,且实习医院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实习所在城市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结论]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心理健康状况比大学生常模差,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作为护理教育者此期更应多关注护生的实习生活,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8.
向国平  彭文涛 《护理研究》2012,26(3):212-214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同理心的特点,为开设同理心训练课程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选取某护士学校护生31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吴静吉修订的人际反应性指针(IRI-C)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护生在"同情关怀""身心忧急"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在校护生"同情关怀"评分高于实习护生(P<0.05);非独生女与家住农村的护生"身心忧急"评分高于独生女和家住城镇的护生(P<0.05).[结论]应根据护生同理心的不同特点进行形式多样的同理心培训,加强对实习护生、独生女和家住城镇护生的同理心培训.  相似文献   

9.
秦淑英 《护理研究》2014,(6):2069-2070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护生择业焦虑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编高职护生择业焦虑原因问卷对116名临近毕业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高职护生择业焦虑总体标准分为(49.27±9.07)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择业焦虑主要与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担心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近毕业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择业焦虑,管理者应重视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高职护生的择业焦虑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秦淑英 《护理研究》2014,(17):2069-2070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护生择业焦虑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编高职护生择业焦虑原因问卷对116名临近毕业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高职护生择业焦虑总体标准分为(49.27±9.07)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择业焦虑主要与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担心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近毕业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择业焦虑,管理者应重视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高职护生的择业焦虑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护生护理法律知识知情状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妙兰 《护理研究》2004,18(3):445-445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患者就医时享有生命健康权、安全权、求偿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选择权、监督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之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由此可见,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和满足病人的上述权利。护生应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依法行医,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2.
林悦风  郭淑明 《护理研究》2004,18(6):1124-1125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一词自问世以来,备受各界人士重视。有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百分之二十取决于智商(IQ),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护理界学者则认为,对护理人员而言,人们的智商与情商的构成比以4:6岁宜。因此,与智商相比,情商对护理职业角色的成功扮演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对老龄化知识和老年护理职业的认识,分析影响其对老年人态度的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卫生类学校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443人,采用老年护理工作和学习意愿问卷、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和老年知识问卷(FAQ1)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大多认可老年护理发展前景良好,认为有必要开设老年护理方向课程,但对老年护理的学习和工作意愿不高。护生KAOP总分为(136.15±16.54)分,一年级、四年级护生KAOP总分高于二年级护生。护生FAQ1得分为(11.12±3.11)分,不同年级护生FAQ1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知识回答正确率30%的条目有8项,主要涉及老年人心理和社会方面知识。性别、学过老年人相关知识、经常接触有关老年人问题的媒体宣传、对老年护理方向课程开设的意向、对老年护理发展前景的认识以及对老年护理工作收入预期是影响高职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因素。[结论]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趋于中性,对老年知识认识不足,提示应通过学校教育改善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认知,通过政府政策改善老年护理工作待遇,提高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发放护理专业承诺度调查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成都学院医护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护生共150名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为学校提升护生护理专业承诺度的护理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的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的影响。[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2011级3年制护生分成两组,即新实践教学法教学A组和常规实践教学B组进行教学。[结果]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学习投入测评总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活力""奉献"维度上优于B组;A组整体的学习投入总分高于B组学生(P0.05)。[结论]小组制评估式实践教学方法相对于常规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方法而言,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对于提升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效果及推动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实习本科护生的抑郁状况,比较实习本科男、女护生抑郁状况的差异.方法 采用Beck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调查在某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43名本科护生,了解实习本科护生的抑郁状况,并比较不同性别护生抑郁状况的差异.结果 (1)43名本科实习护生中有抑郁者16人占37.2%;男女生抑郁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本科实习护生的抑郁状况主要为轻、中度,无重度抑郁状况;其中轻度7人占16.3%,中度9人占20.9%.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抑郁发生率较高,而且男生比女生严重,实习医院和学校应加强对本科实习护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高职护生与继续教育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向我国护理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将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护理人员必备能力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共识,为了加速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也为培养出更多高水准的护理人才,笔者通过对比高职护生与继续教育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借以找到有效提高在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临床实习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对培养未来医护工作者所需的伦理道德、职业习惯、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实习阶段也是护理专业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强化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对培养未来医护工作者所需的伦理道德、职业习惯、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实习阶段也是护理专业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强化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影响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路丽娜  伍东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563-1565
从20世纪末至今,我国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专家开始认识到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资料,仅2006年,河南省已有14所护理院校招收大专层次学生,人数达4949人,且有继续增长趋势。高职护生多就职于临床一线,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省护理事业的发展质量。为促进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