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     
母亲去世已五年了,我时时想起她,怀着不尽的思念和终身的遗憾。今天是我的生日,很自然地又想到了生命之源——母亲。 母亲是典型的从旧中国过来的家庭妇女,一生俭朴,勤劳善良。她十八岁结婚,一生生了九个儿女,我是那最后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鼓励     
母亲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妇女中一员,她那坚强的性格,善良的心灵,以及她那充满自信的笑容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她教给我的两句话就像她给予我的伟大的母爱一样,让我永远难以忘怀。“你能行”是母亲给予我的第一次鼓励。小时候,我是一个见了谁都害羞,性格内向的女孩,干什么事都畏畏怯怯怕这怕那,每当这时,母亲就会面带她那自信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和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劳动妇女一样,平凡而又普通。可是,在她一米五才多一点的瘦小的躯体里却有着不同常人的灵魂,她善良,她勤劳,她坚强,她勇敢。这些,都是她与生俱来的。母亲不仅赋予了我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她用她那最朴实的方式,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成长、成材。母亲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当往事一幕幕再现眼前时,我的眼睛又不觉地湿润了。  相似文献   

4.
悠悠婆媳情     
孙红 《当代护士》2005,(11):49-50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她的家,走进了一个善良女人的生活世界.我不仅被她家中那充满爱的生活所感动,更让我心灵震撼的是她十七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精心伺候瘫痪在床的婆婆,比亲生女儿还亲!  相似文献   

5.
病房母子     
记得那年,我医院住院病房中住有一位年轻的妇女,身边带着一个小男孩,是母子俩。 那母亲约莫二十七八岁,住院10多天就没见过她丈夫露面。从她口中了解到,她是外地来光泽打工的人,在医院检查发现患的是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与母亲牵手     
小的时候,总是年青的母亲牵着年幼的我,走过一段又一段生活的旅程。长大以后,梦里年青的我无数次牵着年老母亲的手,抚平那双手多少年留下的伤疤和老茧……  相似文献   

7.
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也是我那精力充沛、风趣热情的母亲在与脑瘤作斗争最后失败的时候,那一段时间真是最美妙与最糟糕同在。母亲具有强烈的独立个性,同时也十分勇敢。10年来,她一直在与病魔做艰苦的斗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6日,我们几个街邻去医院看望朱贵兵的女儿朱玉梅,当朱玉梅的母亲陈香娥陪着我们走进病房时,朱玉梅没有任何反应。她一直低着头,眼睛始终凝视着水泥地上灰色的印痕,即使门被重重关上的响声、我们和她母亲说话的声音也没有能够把她的眼光从对地面的凝视中吸引过来。我跟她打招呼,陈香娥对她说话,朱玉梅也完全没有反应。“从9月底住进医院,她就一直是这样,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看着女儿呆滞的神情,陈香娥又忍不住哭起来。刚进初一的14岁的朱玉梅,就读于县育才中学。2003年8月21日清晨,因为当天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一…  相似文献   

9.
有母亲陪伴的夜晚不怕黑 2003年10月28日夜,武汉市第四医院外科病房,35岁的母亲王丽握着女儿杨雪的手,和她说话,给她讲故事,向她传递所有的温暖和爱。因为第二天,母女俩将一同上手术台,王丽要将自己体内的骨头移植到女儿的身上。  相似文献   

10.
又闻鞭炮声响,又是一个新年。现在的新年对我来说充满了伤感和怀念。因我那亲爱而一生多舛的母亲那年没有等到新年,在2003年的新年前夕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她生命66年的历程。从此,我的人生开始了没有母亲的新年。  相似文献   

11.
陶晔 《当代护士》2006,(11):18-19
母亲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母亲并不是我的亲娘,她是我的姨妈。在我两岁那年,一场车祸夺走了我的双亲。在我懵懂无依时,我的姨妈将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并意志非常坚定地要带走我,她说服了我多病的爷爷奶奶和亲戚们。当时,姨妈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小哥哥仅比我大两岁,姨妈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姨妈以她的精明和能干,在村里任妇女主任,姨父正在一个建筑工地里当一个小老板。  相似文献   

12.
唐洁 《当代护士》2007,(6):42-42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很久,但每当我翻开工作日记就清晰如昨。 那是一位有六年病龄的母亲,63岁,之前由于化疗的原因头发几乎掉光了。于去年十月八日住进我们病区。我是她的床位护士,在护士站我热情接待了她,还有一起陪伴她的女儿。交谈中我对她的病情有了大致的了解:患者六年前因为宫颈癌在南京某医院手术治疗,三年前因癌组织复发又做了二次手术。目前癌组织已多处转移,但患者本人并不知情,我们和家属一并继续隐瞒着她。  相似文献   

13.
母亲是大前年去世,去世时才66岁。她一生照像很少,在我记忆里只有七张。母亲1937年出生在江苏淮安农村,苏北过去是有名的穷地方。童年时她就饱受人生的苦难。一岁没有父亲,八岁没有母亲,兄弟姐妹八人,她最小,人称她“八子”。父母亲去世后她和哥哥姐姐相依为命,互相拉扯长大。常常饭吃不饱,衣服都是拣哥哥姐姐退下来的穿。那样的日子,温饱都不能保证,更不要说是照像。所以,母亲一直到18岁都还没有照过像。  相似文献   

14.
紧锁的日记     
那年的深秋,似乎来得特别早,在浓浓的秋意中,我认识了那个女孩子,那个写日记的女孩子.   从住院那时开始,女孩学会了写日记学会了沉默.虽然没有一个人告诉她患的是什么病,但她从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脸上的忧郁,已找到答案.女孩的母亲日日夜夜地守着她,带来许多女孩喜欢吃的东西.有一天,女孩对她母亲说很想要一本日记本.她的母亲立即给她买来一本很精美且配有锁的日记.从此,女孩变得更加沉默了,陪伴她的好像只有那一本日记.   ……  相似文献   

15.
推着治疗车经过50床房间,无意识地轻叩房间的门,在无人应的同时我的手也止住了,我怎么忘了,这个房间的病人昨夜已经去世了, 推开门,房间里拖鞋、病号服、卫生纸零散地扬着,足以看出昨夜她去时的忙乱,她去了,她那慈祥和蔼的面容,她那轻轻的谢语:护士,辛苦你了……都不会再有了。无官的悲哀涌上心头,我呆立着,  相似文献   

16.
母亲与剪纸     
我常记得童年时候,每当我和弟弟哭闹时,母亲就拿起剪刀信手剪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和花卉来哄慰我们。她不仅极其擅长剪纸,而且刺绣和绘画均是她的拿手好戏。然而,母亲最大的遗憾就是目不识丁,五十多岁的人了,能认识的字不会超过十几个,她认得最准确的汉字就是她和父亲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元月的一天,北京暴雪刚刚过去,气温骤然降至40年新低,我走到阜外医院的大门前,手已经冻得冰冷,心想:这么冷的天气,80多岁高龄的刘玉清院士会来上班吗?当我走进刘院士的办公室,接待我的张老师告诉我,先生(对刘院士的尊称)每天都在工作,他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的紧张有序,经常参加医院里的会诊。九点刚到,先生端着他那不知用了几年的旧茶杯准时走进办公室,看到精神矍铄、德高望重的放射学老前辈,  相似文献   

18.
方云  侏良俊  刘京海 《康复》2014,(3):44-45
2月10日,美国原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离世。享年85岁。秀兰·邓波儿缔造了童星神话,7岁时即获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媒体赞誉她“那天真无邪的美好,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息影后的秀兰·邓波儿投身政界。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她的一生可称完满。而她的母亲格特鲁德·阿米莉亚·邓波儿将这个美丽迷人的天使带来人间,她的育女经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牵手     
小时候,大概所有人都是在母亲的牵手中蹒跚着学会走路的。这种感觉一定十分美好。可惜等到我有能力想牵母亲的手,感谢她给我生命,给我智慧,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时,她却没能给我这个做女儿的机会,便无限留恋地走完了属于她的人生之路,而留给我的是永远的无法补偿的遗憾。 和恋人相识,是在六月樱桃熟了的季节。那时他从单位给我带来了一些熟透的樱桃。我虽没什么表示,内心却有一种感觉:“晦,这小子还挺细心呢!”接着,便是半年的相识相知到相恋。那年的12月9日,一个寒冷的夜晚,为了不打扰同室女友,我和恋人沿着天寒地冻的马  相似文献   

20.
守望生命     
她,只有五十岁,却意外的得了脑溢血。虽及时被送往了医院,经医生奋力抢救、手术,但生命依然危在旦夕,手术后生命体征一直不平稳,高烧、心率紊乱、应激性溃疡。看着护士从母亲的口中吸出那些混杂着咖啡样血液的痰,她的孩子们在揪心的疼痛。他们见了医生就要跪下磕头,永远是那不变的一句:“求求您啊,救救我妈!”与她相伴了几十载的爱人此刻更是痛不欲生,见人就说:“孩子啊,一定要救救她,等你大姨好了,我就给你们买水果吃,不!我请你们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