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世敬  张晓南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07-2509
根据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易出现免疫系统缺陷和机会性感染,病机概括为虚气(元气亏虚)留滞(气滞痰阻血瘀毒聚),提出培元通滞的治疗原则.从气血阴阳脏腑亏损之别,气滞血瘀痰阻毒聚之异,分别阐述了培元以补气为先、固本以脾肾为要,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通络、解毒疗损的临床应用思路和方法.强调治疗本病,培元不忘理气活血、化痰解毒;解毒通滞不忘培补气血、调理阴阳,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2.
结合血管性抑郁症发病特点和中医临床,对培元开郁法治疗血管性抑郁证用药规律进行文献整理和理论探讨.通过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等数据库,检索血管性抑郁症相关文献,对病机、治法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其主要病机为元气亏虚、气血郁滞.基本治法为培元开郁,培元重在培补阴阳气血,开郁强调顺气为先、化痰杜渐、活血化瘀为治、通络解毒疗损;用药不忘气血并治、通补兼施、刚柔相济.因此正确运用培元与开郁,体现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优势,有益于解决目前抗抑郁西药对本病敏感性低、耐受性差且易发生毒副作用等临床难题.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VCI的发病基础,痰瘀内生、瘀痹脑窍、毒损脑络是病机所在;辨证多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等7个证型;中医治疗多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法则出发,进行临床干预。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VCI的发病基础,痰瘀内生、瘀痹脑窍、毒损脑络是病机所在;辨证多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等7个证型;中医治疗多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法则出发,进行临床干预。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5.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生机理等出发探讨毒滞、血瘀、痰阻、阴阳亏虚与RA的关系,提出了以毒攻毒、温阳滋阴、活血破瘀、化痰软坚是治疗RA的有效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罗家祺 《吉林中医药》2012,32(8):791-793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属中医神志疾病范畴,其病位在脑,其本在肾,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痰瘀内生,痹阻脑窍,毒损脑络而发为本病.髓海空虚,清窍阻闭是其基本病机.病理特点表现为本虚标实,虚以肾精气虚为主,兼以心、肝、脾失调;实指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因此,VCI的治疗应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治则出发,把握其病机,明辨其伴症,方可奏效.目前,中医治疗仅为临床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任绪东主任医师认为中风痴呆因情志不遂、五志内伤或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失调,致脑髓空虚,痰瘀内生,上闭清窍所致,该病与痰、瘀、虚有关,且三者互相影响,共同致病。提出"凡呆者必因正虚邪气(痰瘀)闭窍所致",认为该病根本病机为肾虚痰瘀闭窍,主张以补肾活血化痰开窍为基本治法,以此理论创立经验方"开窍益智方"治疗本病,所附临床医案1例,以"开窍益智方"加减治疗中风痴呆辨证为肾虚痰瘀阻窍者。在临证时体现病初以通滞为主,兼顾补虚;病久者以补虚为主,兼通其滞,遣方用药重视醒脑开窍药物及破血逐瘀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回顾古今对急性阑尾炎(肠痈)病因病机的论述,归纳其始发病机为气滞痰阻血瘀,提出对本病中医辨证属瘀滞证的治疗应用理气化痰活血法,蕴热证应在理气化痰活血基础上合用清热法;并从西医发病机理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方面进一步论证应用理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合理性.作者还从急性阑尾炎中医病机、对通则不痛理论之"通"字正确理解以及泻下法功用主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否定治疗本病一味使用通下法.  相似文献   

9.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生机理等出发探讨毒滞、血瘀、痰阻、阴阳亏虚与RA的关系,提出了以毒攻毒、温阳滋阴、活血破瘀、化痰软坚是治疗RA的有效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症状繁多且病因复杂,常合并他症,因此辨证需抓主要病机。周德生教授从荣气虚滞病机阐释,认为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主要病机特征为位责络脉,玄府失司;正虚邪滞,痰瘀交阻;形神俱病,神机失用。并提出治法:行气活血、通络畅府;滋阴填精、益髓增智;祛瘀化痰、醒脑开窍。强调形神兼顾、杂合以治是治疗该病之核心。并以此为基础创制活血荣络汤,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1.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病因多为疫毒或湿毒痰邪,病机多为疫毒炽盛,直中肝脏,化火生风;或热邪入里,伤及营血阴液,虚风内动;或痰湿毒邪伤脾,脾虚湿盛,浊毒不化,痰蒙清窍,脉络瘀阻。病理因素多为毒、热、虚、风、痰、湿、瘀,病机特点是疫毒炽盛,湿热瘀阻或脾肾阳虚,痰毒阻络。疫毒炽盛,热入营血,耗血动血,则给予"凉血散血",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疗;脾肾阳虚、痰毒阻络则给予健脾温肾,化痰泻浊,活血通络,宣畅气机治疗。而对于毒邪耗伤气阴,脉络瘀阻者,则应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治疗。  相似文献   

12.
1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寒凝痰滞、毒陷阴分,日久痰凝血瘀毒聚而成,早期以邪实为主,晚期以正虚为主.周维顺[1]等将本病分为①寒痰凝滞型,治宜温化寒痰,化痰软坚;②气郁痰结型,治以舒肝解郁,化痰散结;③血燥风热型,治宜养血润燥,疏风解毒;④肝肾阴虚,气血两亏型,治宜补气养血,滋养肝肾.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之一,属中医"文痴"、"呆病"、"善忘"、"郁证"等范畴。运用络病理论探讨脑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络气虚滞、络脉瘀阻、络熄成积、浊毒滞络。采用补肾益脑、活血通络,健运脾胃、豁痰通络,温补脾肾、健脑活络,清化痰热、逐瘀通络,益气活血、宣窍通络,育阴潜阳、熄风通络,益肾宁心、滋阴养络,疏肝理气、宁心畅络法治疗本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死因之一。王明福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痰浊"范畴,临床以痰浊阻遏型为多见。病情存在邪实和正虚两方面,邪实主要是痰、瘀、毒,正虚主要是脾、肝、肾虚损,基本病理痰浊瘀血为标,脾肝肾虚为本。痰浊阻遏、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故运用化痰降浊活血、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医在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缺血性脑白质病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治疗原则及中医具体的治疗方法。总结出本病主要以肾虚髓窍失养和痰瘀阻于脑络为主要病机,以补肾填精益髓和化痰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通过中药和针灸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明显优势和较为广阔的前景。根据血管性痴呆主要病机为肾虚髓海失充为本,痰瘀上蒙清窍为标,确立基本治法补肾活血、化痰醒脑。临床论治血管性痴呆辨证分型主为:肝阳上亢、肾精亏虚,痰瘀阻窍、心脾两虚3型,临床实践证明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张闻东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与髓减脑消、神机失养密切相关,辨证以肝肾亏虚、脾胃虚弱为主,可兼夹痰、瘀蒙蔽心神,其病位在脑。在治疗方面善用井穴醒脑益智,针药结合固本培元、化痰开窍、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的"肺胀""、咳嗽""、喘证""、痰饮""、哮病"等病范畴。沈其霖教授认为本病为久病肺虚,复感外邪为病因,痰瘀互阻、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痰浊与瘀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临床上运用李孔定经验方金水交泰汤温阳益气、化痰活血治疗本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经研究用复聪饮治疗老年期痴呆,认为本病的发生主因肾虚脑海失聪、痰凝气滞、血瘀脉阻及浊毒损害等.其治疗当以补肾健脾、化痰、活血通脉和清化浊毒为法.  相似文献   

20.
邱志楠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临床研究50余年,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邱教授认为COPD以虚为本,以风、痰、瘀为标,通补肺络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通法是运用祛风、清热、化痰、活血等方法祛除肺络之滞,补法是运用补肺、健脾、温肾、填补奇经等方法以补肺脏之虚,临证时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病情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