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期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复查的251例Ⅰ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复发转移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25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47例,复发转移率187%;中位随访时间431(95~9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化疗、肿瘤最大径、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清扫淋巴结个数(≤15个和>15个)以及不同的术前血清CEA浓度(>5 ng/ml和≤5 ng/ml)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扫淋巴结≤15个及术前血清CEA 浓度>5 ng/ml为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因素。 结论术前血清CEA浓度>5 ng/ml及清扫淋巴结≤15个患者,术后应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2.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Ⅰ期患者尤其是Ib期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能否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备受争议.2009年第7版肺癌TNM分期发表.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新版TNM分期对Ⅰ期NSCLC患者的价值,以及评估术后辅助化疗是否能提高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研究纳入了上海市胸科医院1998年6月-2010年6月早期NSCLC完全切除术的433例患者,按照新的分期标准重新分期.把新分期的参数与其它已被证明与肺癌预后相关的因子结合起来,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纳入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吸炯史、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方式(叶切、双叶切、袖切和全切)、肿瘤大小(肿瘤最长径)、T分期、淋巴管血管癌栓和辅助化疗.结果 女性患者3年生存率优于男性(89.22%vs 77.53%,P=0.001,8).老年患者预后不佳,≥70岁的NSCLC患者3年生存率为70.64%,<70岁为85.85%,P=0.000,1).肿瘤最长径≤2 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优于>2 cm且 ≤3 cm患者(95.15%vs85.71%),肿瘤最长径>3 cm且≤5 cm及>5 cm且≤7 cm者3年生存率为74.80%vs 60.47%(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血管癌栓、病理类型、胸膜侵犯是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论 对Ⅰ期NSCLC患者而言,肿瘤最长径及病理类型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优于其它病理类型.女性和非吸烟患者结局较好.Ib期患者可能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基础水平和一线化疗2周期后血清CEA的反应性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6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血清CEA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基础CEA水平与年龄及TNM分期相关,CEA的反应性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血清基础CEA水平、CEA反应性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且两者均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发现:腺癌组血清CEA基础水平及CEA反应性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而鳞癌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于晚期NSCLC患者尤其是腺癌患者,血清CEA基础水平及化疗后血清CEA的反应性可以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检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分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肺良性组织和30例正常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应用Ki67标记检测细胞增殖指数(PI)。TUNEL法检测7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正常肺组织凋亡指数(AI)。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血管浸润、VEGF高表达、高PI、低AI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血管浸润(BVI)、VEGF及PI可以作为影响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据免疫组化综合评分(IRS)IRS=VEGF+PI+AI,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及高危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22%,23.33%,有显著性差异(P=0.0056)。综合评分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RR=4.878,95%CI:1.379~17.258,P=0.014)。结论联合检测肿瘤的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可能实现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层,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探讨抑癌基因p53,癌基因K-ras、HER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粘连因子CD44,金属蛋白酶MMP9等蛋白表达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中上述蛋白表达.结果 p53、K-ras、VEGF、EGFR、CD44、MMP9和HER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5%(20/32)、34.3%(11/32)、25.0%(8/32)、46.9%(15/32)、78.1% (25/32)、50%(16/32)和43.8%(14/32).K-ras,EGFR蛋白表达与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有关(P=0.030, P=0.008).多变量Cox回归分析,K-ras,HER2蛋白表达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 生存分析显示K-ras,HER2 阳性组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组(P=0.042,P=0.039).结论对于ⅢA期NSCLC,上述7种因子阳性表达率很高.K-ras,EGFR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远处转移, K-ras,HER2表达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129例小细胞肺癌作了系统血清CEA观察。疗前>5ng/ml者41.9%(54/129),其中>10ng/ml者以广泛期为多(P<0.05)。总有效率(CR PR)以疗前<5ng/ml为优(p<0.05)。疗前CEA增高者,达缓解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前后CEA均值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生存≥2年者均在疗前CEA<5ng/ml组。但从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析,尚无具体CEA值可作为分期或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VEGF的表达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Ⅰ期NSCLCVEGF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结果:(1)Ⅰ期NSCLC组织中VEGF高表达41例(58.6%),低表达29例(41.4%),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2)VEGF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MVD密切相关,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加,MVD呈升高趋势,VEGF高表达组MVD值为36.39±19.78,低表达组MVD值为21.67±14.76,两组MVD值差异显著(P=0.01)。(3)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VEGF高表达组为77.5%,低表达组为40.0%,两组差异显著(P=0.001)。(4)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组织VEGF表达情况为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RR=3.51,P=0.007)。结论:检测VEGF的表达,有助于预测Ⅰ期NSCLC患者的预后,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1,74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4日-2008年12月25日1,742例IV期NSCLC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型、临床T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re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别,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4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9.5个月-10.5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2%、13%、9%、6%。单器官发生转移与多器官转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7个月(P<0.001)。不同器官发生转移后生存期不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肺12个月(11.0个月-12.9个月),骨9个月(8.3个月-9.6个月),脑8个月(6.8个月-9.1个月),肝、肾上腺、远处淋巴结转移均为5个月(3.8个月-6.1个月),皮下3个月(1.7个月-4.3个月)。腺癌患者1,086例(62%),鳞癌305例(17.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vs8个月(P<0.001)。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6个月(P<0.001)。放疗与否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9个月(P=0.017)。结论性别、年龄、大体分型、病理类型、临床T分期、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吸烟史、治疗方法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4日-2008年12月25日1,742例IV期NSCLC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型、临床T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re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别,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4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9.5个月-10.5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2%、13%、9%、6%。单器官发生转移与多器官转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7个月(P<0.001)。不同器官发生转移后生存期不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肺12个月(11.0个月-12.9个月),骨9个月(8.3个月-9.6个月),脑8个月(6.8个月-9.1个月),肝、肾上腺、远处淋巴结转移均为5个月(3.8个月-6.1个月),皮下3个月(1.7个月-4.3个月)。腺癌患者1,086例(6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7例Ⅰ期和Ⅱ期NSCLC肺癌组织中GLUT1的表达 ,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肺癌组织中GLUT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利用随访资料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87例标本中 ,81例GLUT1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93 .1%。淋巴结转移组GLUT1平均光密度比淋巴结无转移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GLUT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GLUT1与Ⅰ期和Ⅱ期NSCL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中重要成员,研究发现MIC-1表达水平在多种上皮来源肿瘤患者血清中均有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MIC-1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诊断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与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检测152例早期肺癌、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05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分析MIC-1诊断肺癌中的作用,同时分析血清MIC-1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肺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设1,000 pg/mL为诊断肺癌的临界值,MIC-1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4%和99.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0.90;95%CI:0.87-0.94];MIC-1血清水平与年龄(P=0.001)、性别(P=0.03)有关,病理TNM分期T2的患者MIC-1血清水平高于T1患者(P=0.022);血清MIC-1>1,465 pg/mL组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7.6%,低于血清MIC-1<1,465 pg/mL组的患者94.8%(P=0.022),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1>1,465 pg/mL是I期、II期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HR=3.37,95%CI:1.09-10.42, P=0.035)。结论 MIC-1作为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提高肺癌早期诊断。MIC-1的检测对判断I期、II期NSCLC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可能为其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N1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思愚  吴一龙  黄植藩  区伟  杨学宁  余辉 《肿瘤》2001,21(2):117-11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N1的临床意义及与NO和N2的异同。方法 以1982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138例行根治性手术N1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将N1分为叶内N1与叶外N2两亚组,与同期NO期307例、N2期176例行根治性手术NSCLC患者作比较,分析术后五年生存率。结果 138例N1期NSCLC患者五年生存率为30.4%,叶内N1与叶外N2两亚组五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别(50.3%比26.5%,P=0.001),且叶内N1亚组与NO组五年生存率相似(51.4%比50.3%),而叶外N1亚组与单一区域N2期五年生存率相似(26.5%比23.5%)。结论 N1分为二亚组,叶内1亚组与NO期特性相似,叶外N1亚组与单一区域N2期特性相似。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同侧肺内转移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忻宇  韩宝惠 《肿瘤》2005,25(4):393-395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侧肺内转移外科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完全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同侧肺内转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与原发肿瘤灶同叶的肺内转移(pm1)22例和不同叶的肺内转移(pm2)24例二组.结果本组病例总的3年生存率为47.8%,中位生存期(MST)为34.3个月,pm1的3年生存率为63.6%,MST为48个月.pm2的3年生存率为33.3%,MST为24个月.pm1和pm2的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15).并分析了患者的生存率与一些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病理类型、肺转移结节数、淋巴结分期).其中N0的3年生存率为68.8%,与N1~33年生存率为36.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75).结论肺内转移灶与原发灶同叶和不同叶、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6例,根据术前血清CEA水平分为CEA正常组、CEA升高组和CEA显著升高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前血清CEA正常组38例(35.45%),CEA升高组47例(44.34%),CEA显著升高组21例(20.21%)。三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肿瘤术后远处转移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显著升高组、CEA升高组和CEA正常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53.19%与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Cox回归显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升高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和癌胚抗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寇仁业  孙桂武 《癌症》1995,14(2):137-138
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和癌胚抗原的临床观察寇仁业,孙桂武,王强修,刘桂兰,罗楠萍,邹志强,李浩,朱荣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铁蛋白(Ft)和癌胚抗原(CEA)均为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对肿瘤的诊断、发展及预后起一定标志作用。我们自19...  相似文献   

17.
Cheng Y  Zhang C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2):949-95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龄肺癌患者的比例在增大。近十几年来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一直是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标准术式。近年研究发现Ⅰ期高龄NSCLC亚肺叶切除术可以取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当的远期疗效而且可以保留更多的正常肺组织,有关Ⅰ期NSCLC的标准术式再次引起争议。Ⅰ期高龄NSCLC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常因机体功能减退或合并有基础疾病而无法耐受开胸手术,胸腔镜的问世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使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Ⅰ期高龄NSCLC的治疗在朝着个体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ng,ERCC)基因家族能对核苷酸进行切除和修复以减少DNA的损伤。如果损伤性的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受损,可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肿瘤发生更多的恶性表型行为。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肿瘤ERCC1的表达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手术切除后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在肿瘤中的表达,以评估ERCC1表达对118例接受过根治性切除的I期NSCLC患者生存率的意义。结果肿瘤ERCC1表达阳性与阴性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6.12%、65.4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变量分析表明,ERCC1高表达对较长生存期具有独立预测性。结论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中,ERCC1阳性表达者的生存率较阴性表达者高。可见,完整的DNA修复机制可减少导致肿瘤恶性潜能的基因畸变的积累,从而减少复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MTA1)蛋白阳性表达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 例Ⅰ期NSCLC患者癌组织及30 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情况,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TA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TA1蛋白在Ⅰ期NSCLC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5);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5)和肿瘤直径(P<0.05)具有相关性,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及吸烟情况无关; MTA1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在术后5 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分别为16 例(72.7%)与7 例(18.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MTA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为40.9%,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的84.1%(P=0.000 1); 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TA1蛋白阳性表达是Ⅰ期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HR=5.23, P=0.007).结论:MTA1蛋白的检测对判断Ⅰ期NSCLC患者复发/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作为其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放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分析手术+术后放疗(A组)和手术+术中放疗+术后放疗(B组)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7例。其中鳞癌134例,腺癌17例,混合癌3例。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17、76、61例。B组术中照射剂量15~25Gy,电子线能量9~20MeV。术后照射采用X线照射,剂量均为40~60Gv。结果 A和B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49%和62%(P〈0.05);3、5、7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44%、27%和29%、5%和7%(P〉0.05)。16例死于放射并发症,其中A组2例,B组14例。结论 术中放疗+术后放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但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