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加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自 1998年开始将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相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15 0例 (A组 ) ,并与以往采用单纯TURP者 80例 (B组 )作对照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A组 15 0例 ,年龄 5 7~ 90岁 ,平均 68.6岁。B组 80例 ,年龄 5 8~ 88岁 ,平均 67.6岁。均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前列腺指检、经腹B超检查和尿流率测定诊断为BPH(两组上述指标见表 1)。A组有心、脑、血管、肺等疾病以及糖尿病、膀胱结石等并发症者 12 …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疾病新进展”专题研讨会于2 0 0 1年 2月 17至 18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 ,我国 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a)的最新进展两部分 ,现分述如下。一、BPH新进展1.BPH是进展性疾病 :BPH是组织学的诊断 ,与下尿路症状 (LUTS)的存在或程度并不一定相关。大多数LUTS的患者为前列腺梗阻 (BPO) ,常可通过非侵入性临床检查来确定 ,包括IPSS、直肠指诊、经直肠超声、剩余尿量和血清PSA测定。目前症状性BPO的治疗选择为 :警惕性等待占 2 5 % ,手术占 5 %~ 10 …  相似文献   

3.
一、定义下尿路症状 (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 ,LUTS)为储尿期 (刺激性 )和 (或 )排尿期 (梗阻性 )症状的统称 ,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症状。LUTS可能与前列腺增大 (enlargedprostategland ,EPG)有关 ,EPG可能或经尿动力学证实造成膀胱出口梗阻 (bladderoutletobstruction ,BOO) ,而前列腺基质和(或 )腺体增生的特殊病理特征被定义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以上这些疾病的关系并非为因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自制半卧位尿动力测定床及Danec尿动力仪器,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尿道测压。结果明确诊断BOO161例,可疑50例,合并逼尿肌功能受损65例;膀胱顺应性降低70例,外括约肌功能失调114例;逼尿肌不稳定59例。最大尿流率受测压导管影响;功能尿道长度与经直肠B超测定的前列腺尿道长度相关联。结论:1、BPH的排尿症状的机械因素与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由BPH所致BOO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分析结果时应考虑干扰因素的影响。2、功能性尿道长度与前列腺部尿道长度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移行区指数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前列腺体积(TPV)及移行区体积 (TZV)进行测量 ,并计算移行区指数 (TZI) ,探讨其与BPH致下尿路症状 (LUTS)的关系。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86例。年龄51~ 84岁 ,平均 68岁。均以症状性BPH就诊。前列腺癌、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及有前列腺手术或药物治疗史的患者均不纳入本研究。患者均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并测定最大尿流率 (Qmax)和剩余尿量 (PVR) ,经直肠超声 (TRUS)测量前列腺三径及移行区三径 (前后、…  相似文献   

6.
尿动力学研究压力/流率分析方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是男性中老年的常见疾病 ,由其造成的膀胱出口梗阻 (Bladderoutletobstruction ,BOO)是BPH患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和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但是 ,文献报告 ,下尿路症状 (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 ,LUTS)及其它传统指标与客观BPO的关系不密切[1~ 4 ] ,约30 %因BPH手术的病人没有客观BPO的证据[5~ 7] 。压力 /流率研究 (Pressure/flowstudy ,PQS)能为BOO诊断提供客观证据 ,是目前国际尿控协会 (Internatio…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12月~1997年12月,对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术后随访1~12个月,患者在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剩余尿(RU)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TUVP兼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治疗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去除增生组织量大、出血少、并发症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尿道接触式激光前列腺术(TULP)、经尿道电极汽化前列腺术(TVP)和民汽化切割前列腺术(TUEVAP)对衣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58例BHP患者采用3种术式,其中行TULP者388例,行TVP进203例,行TUEVAP者167例。结果 患者于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剩余尿(PVR)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压力-流率测定在评估前列腺增生症手术适应证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12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了压力流率测定,以评估其在手术适应证中的作用。经Schfer列线图和直线被动尿道阻力关系(linPURR)定量分析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强度。结果表明:本组患者无BOO和轻度BOO者为29.1%,逼尿肌收缩强度很弱者为7.5%,不适合前列腺手术者为36.6%;BOOⅡ度者,IPSS<7可等待性观察;BOO>Ⅲ度者,部分患者病情可进一步发展而需手术处理,尿流率和IPSS是有效的观察手段。逼尿肌收缩强度弱者,术后逼尿肌收缩功能可能改善;逼尿肌收缩强度很弱者,术后其功能难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影响前列腺手术疗效的逼尿肌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逼尿肌功能受损对前列腺手术疗效的影响 ,我们对 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40例。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9岁。 5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3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40例均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肾功能正常 ,均行B超或CT检查并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手术前、后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压力流率、尿道压、膀胱等容收缩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 果 有逼尿肌功能受损 (A组 )的 19例BPH病人中 11例逼尿肌功能不…  相似文献   

11.
压力/流率常用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 /流率检查是膀胱出口梗阻诊断的金标准。然而 ,目前对压力 /流率关系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其结论也不完全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检查的应用和不同研究方法所获结果的可比性。我们对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 35 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采用三种压力 /流率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5 1例 ,平均年龄 6 6 .9岁。均为因下尿路症状 (LUTS)就诊 ,常规检查诊断为BPH的患者。应用DantecMenuet尿动力学检查仪行充盈期膀胱测压、压力 /流率检查并同步测量尿道外括约…  相似文献   

12.
尿动力学检查在处理前列腺增生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为评价尿动力学检查(UDS)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诊治中的意义,对94例BPH病人进行了详细尿动力学检查。发现94例均有膀胱出口梗阻(BOO);逼尿肌收缩正常或增强92例,乏力2例;逼尿肌不稳定(DI)40例;尿流率(UFR)低平86例,正常8例。手术治疗60例,术后症状消失58例,2例出现并发症经再次处理治愈;UFR形态恢复正常58例,2例低平为逼尿肌收缩乏力者。无DI者症状在术后2~6周消失,DI较轻和顺应性降低不明显者术后恢复与非DI者无区别,DI严重和顺应性严重降低者术后需6~12周,个别需6~12个月才能恢复。本研究表明UDS能明确BPH有无BOO、逼尿肌顺应性和收缩功能,以及尿道括约肌功能状态,对术前合理选择病例和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5年2~6月,对36例BPH患者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组织内消融治疗。经随访,29例患者在尿流率、前列腺症状(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为BPH患者提供了又一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AG、Schafer 和URA 图诊断前列腺增生症(BPH) 膀胱出口梗阻(BOO) 的价值。 方法 应用AG、Sch¨afer 和URA 图对160 例BPH 患者的压力流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G、Sch¨afer 和URA 图诊断BOO 者分别为73 .7 % 、73 .7 % 和76 .2 % 。 结论 AG、Sch¨afer和URA 图诊断BOO 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于AG 图中可疑梗阻和Sch¨afer 图中Ⅱ级或以下的患者,应进一步用URA 图和PQ 图分析,有助于得出准确结论。  相似文献   

15.
AG,Schaefer和URA图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AG,Schafer和URA图诊断前列腺增生症(BPH)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价值。方法 应用AG,Schaefer和URA图对160例,BPH患者的压力-流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GSchaefer和URA图诊断BOO者分别为73.7%,73.7%和76.2%,结果 AGSchaefer和URA图诊断BOO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于AG图中可疑梗阻和Schaefer图中Ⅱ级以下  相似文献   

16.
组织内消融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症远期随访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2月,我科对31例老年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症(SymptomaticBPH,SBPH)实施了经尿道前列腺组织内消融(TUNA)治疗,6~18个月后症状评分均获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为了观察TUNA长期效果,对其中17例患者连续随访观察了3年,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2.7岁。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2.46±1.47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为4.25±0.68分,最大尿流率(MFR)为10.20±1.04m…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等离子气化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院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术(TU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60例并与同期经尿道电切术 (TURP) 60例作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TUPVP组 60例 ,年龄 66~ 89岁 ,平均 75 .1 2岁。前列腺重 2 5~ 75 g,平均 48g。TURP组 60例 ,年龄 65~ 85岁 ,平均 74.3 2岁。前列腺重 2 8~ 68g,平均 45g。两组术前常规行直肠指检、B超及血PSA检查。术前和术后 1、3个月分别测定最大尿流率 ,B超测前列腺体积 ,并作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 .2 手术方法TUPVP组采用英国Gy…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BPH是病理组织学上的名称 ,6 0岁男性患病率为 5 0 % ,80岁则高达 88% [1] 。并不是BPH都会引起症状、需要治疗 ,而只有引起梗阻 (BPO)和下泌尿系症状(LUTS)者需要处理。BPO可由增大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增生症疗效不佳者尿流动力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不佳的原因,对58例曾接受经膀胱及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激光治疗、微波及射频热疗等不同方法治疗并诉疗效不满意的BPH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项目为充盈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EMG测定、静态及加压尿道压力测定。测定结果出口梗阻(BOO)占48.3%、副尿肌收缩无力(DDC)占17.2%、逼尿肌不稳定(DIS)占20.7%、压力性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重量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04,自引:2,他引:102  
目的探讨BPH患者尿动力学评估价值及膀胱出口梗阻与前列腺重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临床常规方法诊断的BPH患者。结果63例BPH患者中,13例膀胱出口无梗阻;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BPH的患者中,以前列腺重量30g为界,大于30g组前列腺重量与AG图分级成正相关(r=0.43,n=22,P=0.046),而小于30g组则无此相关性。结论BPH患者有必要行尿动力学检查以除外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前列腺大于30g时宜采用减小前列腺体积的治疗方法,而大于30g则应采用缓解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