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天津胸科医院吕增城,耿庆国我们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7例(男1、女6)二尖瓣狭窄患者球囊扩张术(PBMV)获得成功。在实施PBMV时与x线互相配合,用剑下四腔、心尖四腔图监测导管进入右房并引导导管进入房间隔卵...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岁。发现心脏杂音5年来诊。查体:患儿发育较差,可见心前区隆起,听诊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级收缩期杂音,同时于二、三肋间可触及震颤。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二尖瓣病变。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美国HP-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5MHz探头行经胸探查。胸骨旁四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剑下四腔心切面均显示房间隔下部近心脏十字交叉处回声中断约14mm;三尖瓣隔叶上方与二尖瓣前叶下方的十字交叉处回声中断约3mm;三尖瓣隔叶下方的室间隔上段局部向右室膨出呈“风袋”状,范围7mm×6…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越来越多的应用,使某些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图象质量欠佳或鉴别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获得清晰图象和明确诊断,有的甚至免除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现报告4例。 仪器使用HP77020AK彩色超声显象仪,TTE探头频率2.5MHz,取心尖、剑下四腔及大动脉短轴显露下腔静脉切面。TEE探头频率5MHz,取双房及四腔切面。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DOMV)畸形的价值。方法采用HP 5500及HP Image Point彩超仪,探头频率2.5—4.0MHz。发现二尖瓣为双孔后重点取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胸骨旁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观察二尖瓣瓣口形态、回声强度、启闭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6例中完全桥型2例,不完全桥型3例,孔洞型l例。全部病例均有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其他心脏病。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DOMV的最好手段,可提供瓣膜的详细情况,对明确诊断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孕妇,26岁.孕40周,平素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自述孕期无感冒发热等病史.外院超声诊为胎儿左心室发育不良,来我院检查,超声显示:双顶径9.2cm,股骨7.0cm,羊水指数17.6cm,胎心搏动规律,心尖四腔观发现右心腔明显增大,左心室腔小,左心房比右心房略小.房间隔中上段回声中断约10mm.探头稍作旋转,发现二尖瓣上方有一隔膜样回声,隔膜与二尖瓣距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4岁。因运动后气急来院。查体 :心界增大 ,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第一心音亢进 ,偶可闻及开放拍击音。心电图 :左房增大。X-线 :心脏中度增大、以左房为主 ,肺门及肺野血管呈轻度淤血表现。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 ATL - 35 0 0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 2~ 5 MHz。二维超声显示 :于左室长轴断面、四腔心断面及左室二腔断面均可见位于二尖瓣环附近连于前叶和后叶根部的膜样回声 (图 1) ,二尖显示二尖瓣瓣上膜样回声 (小箭头所指 )图 1 心尖四腔切面图 瓣开放受限 ,瓣尖无增厚粘连 ,左房明显增大 (2 8m m)。 M-型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DOMV)的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7例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进行常规心脏检查,重点观察二尖瓣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及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瓣口形态、瓣膜回声、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与手术比较.结果7例患者完全型2例,不完全型5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2例,轻-中度反流3例,轻度狭窄伴轻度反流1例,无狭窄及反流1例.伴乳头肌发育异常1例,伴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1例.3例经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并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3年以来经超声诊断先心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共 16例 ,其中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5~ 2 1岁 ,平均年龄15 .9岁 ,全部病例均经我院心外科手术和病理学证实。资料与方法应用HP -1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5MHz ,常规行左室长轴切面 ,心尖四腔 ,剑下四腔切面及心底短轴切面扫查 ,确定先心的类型 ,观察心瓣膜启闭情况及有无异常回声附着并作记录。结 果本文 16例患者中 ,室间隔缺损 6例 ,其中合并三尖瓣赘生物 3例 ,合并右室流出道赘生物 2例 ,合并肺动瓣赘生物 1例 ,房缺合并三尖瓣赘生物 2例 ;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9.
正患儿女,9岁。3年前在外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1二尖瓣狭窄(中度);2左房增大。现因感冒后气紧来院。体格检查: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杂音范围较局限,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偶尔可闻及开放拍击音。胸部X线检查:心脏阴影增大,以左房扩大为主,肺动脉圆锥突出,肺门及肺野血管影纹增粗。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增大,于左室长轴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均可见位于二尖瓣环上方连于前叶和后叶根部的膜样回声,中央可见10 mm孔隙(图1)。二尖瓣瓣叶回声纤细,左  相似文献   

10.
切面超声下起搏器植入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应用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1 例有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中, 选用VDD 1 例, VVI6 例, VVIR 2 例, 自动夺获型VVI2 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插入永久电极, 分别取剑下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剑下四腔切面、左侧位心尖四腔、胸骨旁四腔切面和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反复确认导管尖端经上腔静脉、右房、三尖瓣口抵达右室心尖部而非抵达室间隔中段或右室流出道并确保导管心房段留有足够弧度。测试验证永久电极的阈值、阻抗、感知性能等参数满意后结扎固定导管, 将起搏器与导管牢固连接、埋入胸前皮下囊袋。结果: 11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电极定位指标均满意。经最短3 月、最长15 月随访, 起搏系统工作正常, 除 1 例电极脱位外, 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实施心脏起搏, 是一项高效、安全、简便、实用和经济的超声介入新技术, 似可作为X 线透视下永久起搏术的替代和补充, 采用多切面、动态观察电极尖端走向是定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心脏瓣膜粘液变性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发现37例粘液变性的二尖瓣中,21例(56.8%)被二维超声显像正确诊断为原发性二尖瓣脱垂。19例二尖瓣可在胸骨旁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观察到脱垂,2例二尖瓣仅在四腔心切面观察到脱垂。超声显像示瓣时不增厚,瓣际交界不粘连。另16例(43.2%)粘液变性的二尖瓣效超声误认为风湿性。二维超声显像示二尖瓣尖均有不同程度增厚,但均无钙化。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在胸骨旁长轴切面可呈现圆隆状。13例二尖瓣收缩期能够超过瓣环水平向左房脱垂。5例瓣膜仅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发现脱垂。另外3例瓣膜无论在胸骨旁长轴切面还是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均不能发现脱垂迹象。病理检查示二尖瓣心房面的关闭线附近有不规则的纤维化。9例粘液变性的主动脉瓣中,二维超声显像发现8例(88.9%)脱垂。另外1例(11.1%)粘液变性的主动脉瓣无任何脱垂迹象,主动脉瓣返流的原因不能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双孔二尖瓣(DOMV)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方法 对20例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进行常规心脏检查,重点观察二尖瓣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及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瓣口形态、瓣膜回声、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与手术比较.结果 成人患者13例,均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行二尖瓣置换术.学龄患儿1例,合并肌部室间隔缺损,因明显血流异常行二尖瓣置换术.2岁以下患儿6例,其中2例合并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行矫治手术;无显著血流异常2例,分别合并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膜部室间隔缺损;重度狭窄1例且合并乳头肌发育异常,因无适用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17例经手术探查证实超声诊断.结论 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准确地诊断DOMV,并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 ,2d。生后第 2d即出现皮肤发绀 ,呼吸急促且逐渐加重前来我院检查。查体 :发育及营养差 ,重度发绀 ,呼吸困难 ,心率 15 6次 /min ,心音低钝 ,胸骨右缘第 3、4肋间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 ;肺部闻及干湿音 ,肝于左、右肋下左右均为 3cm处可触及。X线诊断 :右位心。使用ATL 3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5~ 9MHz。探头置于胸骨右缘按常规方位作镜面检查示 :心尖指向右下 ,房间隔下部近心脏十字交叉处回声中断 ,断口约 11mm ,心房水平舒张期见左向右分流 ,心尖及剑下四腔心显示室间隔未发育 ,呈单一心室腔 (图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尖右心两腔观诊断小儿三尖瓣后瓣下移的方法.方法 超声在心尖四腔观以隔瓣为中心,探头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心尖右心两腔观,在旋转中动态显示三尖瓣隔瓣和后瓣的下移程度,观察三尖瓣后瓣的形态、活动和位置.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三尖瓣反流口位置.结果 15例三尖瓣后瓣和隔瓣下移患儿,超声在心尖右心两腔观均可清晰显示三尖瓣后瓣下移的特征.除1例超声诊断三尖瓣隔瓣和后瓣下移而手术发现前瓣也有轻度下移外,超声与手术结果均相一致.15例患儿彩色多普勒均可显示三尖瓣反流口位置明显下移.结论 心尖右心两腔观是诊断三尖瓣后瓣下移的理想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三尖瓣反流口位置下移是超声诊断三尖瓣下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542例60岁以上患者进行心脏检查,观察老年人心脏瓣膜的退行性病变。并结合临床,探讨其诊断问题。超声心动图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等,同时相应的显示M型图象。根据老年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特点,认为超声心动图诊断可分五种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4岁,自幼即紫绀、心悸、气短。来我院就诊观其发育不好,双下肢轻度浮肿,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室劳损,P波异常。X线检查示:心脏大小正常,主动脉弓位置较低。应用LOGIQ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为33MHz。分别从左室长轴、短轴、心尖四腔、五腔、剑下四腔等切面观察显示:心腔十字交叉结构存在,左房与右室之间无直接通道呈肌性闭锁,显示较粗宽的强回声光带,房室环甚小,无瓣叶启闭运动。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扩大、右心室发育不良而较小。室间隔上部近房、室环处…  相似文献   

17.
小儿冠状动脉超声显示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小儿冠状动脉超声的操作技巧并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学改变,为早期诊断川崎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60名正常儿童和4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冠状动脉的走行,结合心脏解剖断面,取左心室长轴、主动脉短轴、左心室短轴、心尖四腔心切面及非标准切面分段扫查.结果(1)正常左右冠状动脉主干长轴为2条平行直线,管壁纤细、回声均匀、腔内回声清晰;(2)胸骨左缘心底短轴、非标准左心室长轴、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短轴、心尖两腔心和五腔心切面分别可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的长轴或短轴图像;(3)胸骨左缘心底短轴、非标准左心室长轴、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两腔心)、心尖四腔心移行切面等可分别显示右冠状动脉主干及起始部、中段、远端(后降支).尤其是当冠状动脉有扩张时,冠状动脉各段都能很好显示.结论追踪冠状动脉走行,并结合心脏解剖断面,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冠状动脉能进行较完整的全程显示,从而可以准确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有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散性主动脉瓣下狭窄(DSAS)彩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82例DSAS患者,寻找DSAS图像特征及规律性,26例经心血管造影对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图像特征对78例DSAS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5.1%,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1)M型超声显示没有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或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以室间隔,左室后壁对称增厚和升主动脉扩张为主,合并PDA或VSD者以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为主。(2)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下长短不一、距离不等的附加隔膜状回声,隔膜状回声越长狭窄越严重,附加隔膜状回声以室间隔单侧多见,于二尖瓣瓣前叶上方双侧少见。(3)没有合并畸形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只显示收缩期过去主动脉瓣下五彩镶嵌射流束血流信号,合并PDA或VSD患者CDFI同时显示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或二尖瓣关闭不全(MI)患者CDFI还显示过瓣膜反流束血流信号。(4)DSAS合并AI和PDA多见,合并VSD和MI次之,还有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右室双腔心和二尖瓣狭窄等少见合并畸形,孤立性DSAS少见。结论:DSAS的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CDE对DSAS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胎HLHS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18胎HLHS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①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室小、心室发育不良。8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闭锁,且左心室重度发育不良;5胎二尖瓣闭锁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缩窄;3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弓缩窄;2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闭锁及主动脉弓缩窄。②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内径明显小于肺动脉,主动脉与肺动脉内径比值为0.25~0.40,平均0.38±0.18,主动脉横弓与动脉导管、肺动脉血流方向相反。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6胎房间隔增厚,未显示房间隔穿隔血流。12胎胎儿卵圆孔径偏小、显示房间隔左向右分流。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早期诊断胎儿HLHS,结合染色体检查对围生期的监测和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我科先天性心脏病(CHD)863例术前术后进行了对照检查,发现误、漏诊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02例,女461例,年龄1.5月龄~67岁,平均6.5岁。因心脏听诊有杂音、X线胸片示心脏增大,临床诊断为先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右心衰竭等来检查。1.2误诊情况漏诊房间隔缺损(A SD)6例,低度估A SD缺损大小4例;室间隔缺损(V SD)低度估、漏诊和定位不准6例;漏诊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A SD并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肺动脉狭窄(PS)3例,上腔静脉畸形3例;2例双腔右心室和2例右心室双出口误诊为V SD。1.3检查方法应用美国HP-8500GP、GE-V iv id 7 D im ens i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探头为相控阵探头2.0C、5.0C、3S和矩阵探头3V,探头频率为2.0~5.0 MH z。无法配合的婴幼儿需睡眠,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取常规或非常规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五腔心、剑下四腔心、主动脉短轴等切面扫查。先以二维图像(2DE)和三维图像(RT-3DE)观察心内结构,并以M型超声(M E)测量各心腔内径大小,然后在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