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炳南教授在中医外科方面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作者对赵老在临床上惯用的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全虫方、秦艽丸等方进行整理总结,以便读者了解,达“借鉴”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秦艽丸加味治疗狼疮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骏 《中医杂志》1999,40(1):31-32
狼疮性肝炎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不多见,报道较少。笔者学习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赵炳南先生运用秦艽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以秦艽丸加味并适时配合强的松治疗狼疮性肝炎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自似“骨质增生丸”治疗骨质增生症25例,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方药配制:熟地、巴戟天、仙灵脾各150克,乳香、没药各50克,川断、鸡血藤各120克,桃仁、茜草各90克,川牛膝60克,秦艽20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秦艽丸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经方秦艽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取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秦艽丸低、中、高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生理盐水组6组。秦艽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浓度秦艽丸灌胃,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青黛丸悬浊液、甲氨蝶呤悬浊液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情况,以及血清IL-2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与中药对照组和秦艽丸低、中剂量组比较,秦艽丸高剂量组颗粒层细胞增多更为明显(P0.05,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IL-2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中药对照组和秦艽丸低、中剂量组比较,秦艽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2降低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秦艽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与改善银屑病表皮细胞角化不全及降低血清IL-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集清代中医外科之大成,所载方剂甚多,如二味拔毒散、金黄散、枇杷清肺饮、除湿胃苓汤等,临床应用颇为广泛.部分方剂如秦艽丸、地黄饮、犀角升麻丸、祛风换肌丸等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报道较少.秦艽丸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红斑狼疮的治疗;地黄饮用于神经性皮炎、湿疮、消退期银屑病的治疗;犀角升麻丸用于面部皮炎、湿疹类证属风热血热的疾患;祛风换肌丸用于白屑风、阴伤型湿疹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秦艽丸加味治疗狼疮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骏 《新中医》1999,31(2):40-41
狼疮性肝炎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不多见,报道较少。笔者学习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赵炳南先生运用秦艽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以秦艽丸加味并适时配合强的松治疗狼疮性肝炎,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1湿热伤脾累及肝胆程某,女,34岁,1994年10月20...  相似文献   

7.
<正>高益民,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50余年,擅长内、外、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高益民教授临床上传承了北京著名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的学术经验,高老临床上善于运用秦艽丸加减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多获良效,认为秦艽丸具有祛风、清热、解毒、燥湿、化瘀等功效,适用于具有"风""湿""热""毒""瘀"等病机特点的皮肤病的治疗。对于临床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瘙  相似文献   

8.
我自似“骨质增生丸”治疗骨质增生症25例,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方药配制:熟地、巴戟天、仙灵脾各150克,乳香、没药各50克,川断、鸡血藤各120克,桃仁、茜草各90克,川牛膝69克,秦艽20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备用。用法:一日三次,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可连用1~2个疗程。病案举例:一、邓×,女,32岁。教师。1981年7月3日诊。腰部疼痛9年,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9.
处方:防风7.5克白术4.5克茯苓9克天麻6克薄荷7.5克甘草9克菊花9克当归15克秦艽7.5克桂枝6克羌活9克枣仁15克黄芪6克马料豆6克荆芥6克钩藤9克生姜3片 豨莶草15克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张成思老中医的指导下,用通栓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者32例,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2例,属脉络空虚型6例,肝肾阴虚型10例,风痰上扰型1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等症状。治疗方法基本方:通栓汤.功能养血通脉、育阴潜阳、化痰息风。药用:秦艽15克白芷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天麻10克天冬15克僵蚕10克芒硝10克天南星15克大黄10克瓜蒌15克。  相似文献   

11.
董子亮 《北京中医药》2010,29(4):262-264
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赵荣莱研究员治疗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赵老临床中擅长治疗脾胃病,认为脾虚是慢性胃肠病的病理基础。其不仅重视脾胃之阴阳,也重视脾胃的纳运升降,同时也强调脾胃与其它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以理气畅中、顺气通下、调理情志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医辨证经验创立调肝运脾汤、健脾温肾丸为治疗慢性腹泻之经验方,且疗效显著。赵老的学术经验对于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用药和学术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赵荣莱研究员治疗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赵老临床中擅长治疗脾胃病,认为脾虚是慢性胃肠病的病理基础。其不仅重视脾胃之阴阳,也重视脾胃的纳运升降,同时也强调脾胃与其它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以理气畅中、顺气通下、调理情志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医辨证经验创立调肝运脾汤、健脾温肾丸为治疗慢性腹泻之经验方,且疗效显著。赵老的学术经验对于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用药和学术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5,(9)
目的:比较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的6种药用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和管花秦艽G.siphonantha Maxim.ex Kusnez.)的药用形态及显微鉴别特征,为中药秦艽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主根的上、中、下3个部位分别做横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粉末经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后显微观察。结果:粗茎秦艽根上、中、下部都没有中柱裂分。秦艽、小秦艽、黄管秦艽的根只有上部有中柱裂分;麻花秦艽和管花秦艽的根上、中、下都是完全分离的小根纠聚在一起。粉末鉴别中,小秦艽、麻花秦艽和管花秦艽都有大量的厚壁细胞,但形状不同。其他3个种没有发现厚壁细胞。结论:秦艽组6种药用植物根的形态组织显微结构有较大差异,可为中药秦艽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验方《活活血化瘀》与《活络药水》系笔者家传六世未出门的秘方,临床上常把二主并用,故一一分说。 活血化瘀散 药物组成 当归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西红花9克,制桃仁9克,炒苏木6克,赤芍6克,紫草9克,真血力花15克,金石斛9克,猴姜12克,秦艽6克,乌药9  相似文献   

15.
牙宣治验     
笔者用三因安肾丸内服,牢牙散外用治愈牙宣2例,介绍如下: 一、方药及用法三因安肾丸:补骨脂(炒)、胡芦巴(炒)、小茴香(炒)、川楝子(炒)、续断(炒)各90克,山药、白茯苓、杏仁(炒)、桃仁(炒)各6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一丸,淡盐汤下。  相似文献   

16.
丁济南老中医治硬皮病的基本方是:制川草乌(各)9克,桂枝9克、羌独活(各)4.5克、秦艽6克、炒防风6克、汉防己9克、伸筋草12克、连翘12克、白芥子1.5克、生黄芪12克、全当归9克、桑寄生9克、川牛膝9克、玄参9克。  相似文献   

17.
<正> 治疗方法:1、内服方:当归尾15克牛滕12克秦艽桃仁红花羌活五灵脂香附地龙各9克川芎没药各6克甘草3克,若有热加苍术、黄柏各10克,久病虚弱加黄芪30—60克;寒重者加附子3—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2,爬墙法:患者站立,  相似文献   

18.
痛经效方     
处方:甘草20克,炒乳没药(各)20克,赤芍30克,川芎30克,白竭30克,当归50克,五灵脂50克,砂炒马钱子100克,醋制生川乌250克。制法:以上10味,计重600克,共研细末,用凉开水(或醋、水各半)调拌为丸。另以益元散90克,加糖精2克研匀细挂衣。每20丸约重3克。本痛经效方主治经行腹痛或因气血虚寒致经期后错、经量减少、色淡等症。服法:每次2~3丸,体壮而痛甚者可增至4~6丸,每日1~2次,饭前白水送下。如痛甚病重者,也可日服3次,但每次须相隔6小时以上。有痛经史者,于痛前即服可止。禁忌:忌食生冷之物。  相似文献   

19.
(一) 卜皂丸组成、制备及服法:炒萝卜子330克,酥牙皂粉33克,曼陀罗花7克。分别碾研细末,混合拌匀,重过罗筛,炼蜜为丸。以每粒重6克,含生药3克为准。咳、痰、喘、哮四症俱全者,每晚服1丸,温开水送下。症状控制后,改服半丸。咳、痰、微喘者,每晚服半丸,症状控制后可再酌减。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个疗程。如有口干、头晕等副作用者,可稍减量服用,一般停药后即消失。适应症:本病见咳逆上气,痰多清稀或白色泡沫痰,喘息不得卧,喉中痰鸣如水鸡声。禁忌症:合并有心脏病、吐血、衄血、高热,以  相似文献   

20.
近四年多来,我们选用身痛逐瘀汤为主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7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大腿前外方下2/3处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在活动或站立时疼痛增剧,相应部分痛觉及温觉减退。压觉及触觉存在。处方:牛膝15克、地龙9克、秦艽9克、羌活6克、川芎9克、当归15克、制香附12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