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随诊中胸部CT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术后出现临床症状,行胸部CT扫描证实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85例,着重分析此类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常用CT征象及部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手术方式、TNM分期的可能关系。结果认为:CT对食管癌术后胸内肿大淋巴结的诊断有普通X线检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某些术后短期内CT表现为肿大的淋巴结可能是术前已经存在,而术中又不普发现的:对中晚期患者术后除常规行胸部X线片及食管造影检查外,应考虑行CT扫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特征。方法:分析了72例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上纵隔淋巴结肿大CT扫描资料,72例均行CT平扫,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胸中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右上纵隔气管旁沟56例(68.3%),左上气管旁沟9例(10.8%),隆突下6例(7.3%),胸部查体及X线胸片该区常为阴性;纵隔淋巴结肿大与病变大小不成正比。结论:CT是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较佳的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实用价值,可提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扫描检查对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将胸部螺旋CT扫描与X线片结果和病理回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胸部病变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性及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均明显优于普通CT扫描及胸部X线片。结论胸部螺旋CT扫描对肺癌术前评估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的判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CT扫描及超声内镜术前评价进展期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 (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中的价值。方法 :3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 :CT扫描能发现 84 .4 %的食管癌病灶 ,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 ,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 75 % ,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90 .9% ,特异性 81.8% ,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80 %。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 ,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 81.3% ,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 5 0 % ,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1.8% ,特异性 72 .7% ,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 :CT扫描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X线结合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食管癌患者先行X线造影检查,后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病变段食管黏膜增粗、扭曲或中断破坏,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管腔狭窄;CT检查表现为病变段管壁不规则肿厚,腔内外肿块,附近结构侵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等。结论 X线食管造影结合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较全面,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术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CT对食管癌的术前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经纤维内窥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及其临床资料,54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胸部及上腹部CT扫描。结果:54例患者术前CT表现为食管壁不同程度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腔内肿块、病变以上食管扩张或见积液。部分患者侵及周围器官,伴发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51例做了开胸手术,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42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9例,姑息治疗3例。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可了解食管癌向外侵犯的程度、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纵隔内及远处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脏器的转移,对判断其能否手术切除提供重要依据,CT扫描是食管癌术前评价较理想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X线及CT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经颈部淋巴结活检、手术病理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纵隔淋巴结肿大作了影像学分析,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和CT扫描,其中35例作了CT增强扫描;结果:63例中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2例(肺癌23例,乳腺癌9例),肺结核12例,恶性淋巴瘤12例,结节病5例,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胸部平片仅发现56例纵隔增宽和42例肺内病灶。CT则在63例中均能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形态,其中35例CT增强扫描,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强化不明显,而结核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略有强化,结节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明显强化;结论:CT扫描是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方法,CT增强扫描结合CT扫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因的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建光  励新健  周增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889-889,893
目的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N2转移的CT诊断对肺癌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纵隔淋巴结N2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术前胸部CT提示N2淋巴结肿大22例71枚,术后切除N2淋巴结108枚,其中10例33枚有肺癌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0.9%(9/22)、30.6%(33/108)。结论术前胸部CT示N2肿大时,淋巴结转移几率较大,术中应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胸部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共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X线胸片和胸部CT检查,并用单盲法重新读片记录结果,对胸部CT扫描片和X线胸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①下叶各段、上叶前段、下叶背段和上叶尖后段呈递增性的显示肺结核病变主要的分布位置;②CT胸部扫描比普通胸部X线片检查能更好地显示肺部隐蔽性较高的结核病变;③CT胸部扫描比普通胸部X线片检查对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病灶内的钙化情况和病变等有更好的诊断效果(P〈0.05)。结论CT胸部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应得到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简俊岭  徐先全  王起奎  章恒  朱小东  陈海 《安徽医学》2015,36(12):1501-1503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肿物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因纵隔占位或肺部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诊断纵隔疾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115例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1例行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在术中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22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为96.83%;恶性病变54例(42.86%),良性病变68例(53.97%);2例术前胸部 CT 考虑纵隔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不明,行食管镜及气管镜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术前胸部 CT 考虑淋巴结肿大,术中病理未获明确诊断。良、恶性病例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视野好,清晰度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纵隔疑难疾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切除术前CT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对判断食管壁的厚度、肿瘤的长度、食管外是否有侵犯、局部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至肝、肺、肾上腺或远处淋巴结方面可提供信息。我院1998年8月~2004年3月对68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进行了胸部CT扫描,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肿瘤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前CT检查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X线平片与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在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X线平片机行胸部正位片和(或)胸部正侧位片检查,CT扫描采用西门子Spirit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处,常规8 mm层厚无间隔扫描,17例对兴趣区追加3 mm薄层扫描.对X线、CT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例中X线平片显示61个空洞,空洞大小为0.8~5.0 cm,CT显示116个,空洞大小为0.4~5.6 cm;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54例,CT显示86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14例,CT显示29例;X线平片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7例,CT显示12例;X线平片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6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CT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空洞型肺结核的空洞数目、大小、形态、周围卫星灶及结核沿支气管播散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以判断肿瘤切除可能性,评估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手术入路选择。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术前螺旋CT对肿瘤外侵(主动脉、下肺静脉、心包、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记录手术入路及淋巴结清扫结果。结果术前螺旋CT诊断主动脉、下肺静脉、心包、气管/支气管受侵犯的敏感性分别为77.78%、75.00%、80.00%、75.00%,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9.39%;82例患者完成根治手术,其中左胸手术55例,右胸手术27例,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6~70枚,平均清扫淋巴结17.49枚,全组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652枚;术前螺旋CT提示,7例患者上纵隔淋巴结可疑转移改为经右胸入路,5例患者食管壁无明显增厚、无明显淋巴结肿大改为左胸手术,6例患者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分别选择对术野暴露充分的手术入路。结论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肿瘤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微探头超声内镜与CT扫描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微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与CT扫描诊断食管癌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5例食管癌术前行MPS检查和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食管癌病灶,包括1例黏膜层癌及2例黏膜下层癌,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82%,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5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9%,特异性78%,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CT扫描能发现83%的食管癌病灶,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75%,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92%,特异性80%,对纵隔内远处淋巴转移诊断准确率80%。结论 MPS检查结合活检是目前食管癌最有价值的腔内检查手段,CT扫描在评价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3月-2012年11月经病理学确诊结节病患者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35~56岁。2例有胸闷气促,另3例无临床症状。胸部X线、CT扫描检查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伴两肺病变。经气管镜或纵隔镜纵隔淋巴结活检是临床确诊主要方法。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有胸闷气短症状,临床易误诊,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可疑病例,应尽早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王建军  黄静  马玉超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5):563-564,579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小儿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影像学特点,对所有病例均做胸部X线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胸部X线检查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82.6%(19/23),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56.5%(13/23);CT扫描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82.6%(19/23)。结论:胸部X线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小儿纵隔肿瘤的主要依据,CT能反映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形态学特点,其定性、定位诊断明显优于胸部X线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在原发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X线平片机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处,常规8 mm层厚无间隔扫描,7例对兴趣区追加2 mm薄层扫描.总结患者的X线与CT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21例表现为肺叶、肺段或肿块样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形态特征:环形强化17例、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 X线平片能清楚地显示病灶,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CT诊断肺结核的分辨率及准确率高,临床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8.
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Zhao H  Wang J  Li JF  Liu J  Li Y  Liu YG  Chen Y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919-921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30例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但临床难以明确诊断,经纵隔镜检查术后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经纵隔镜活检,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诊断为恶性病变者17例,包括纵隔转移癌8例、肺癌6例、恶性淋巴瘤3例;良性病变者13例,包括结节病12例、纵隔淋巴结核1例。术后全部经病理证实为胸部结节病,其中Ⅰ期24例,Ⅱ期6例。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40%(12/30),有57%(17/30)的患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3例结节病患者因术前误诊肺癌或淋巴瘤,已在外院接受了化疗。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对于Ⅰ、Ⅱ期胸部结节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段食管癌术前CT检查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鹰  何志兵  陈首名  赵佰川 《吉林医学》2009,30(18):2059-2060
目的:分析总结胸段食管癌术前CT检查的必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证实的27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总结。结果:术前CT检查27例,其中有19例无明显周围组织浸润,8例有不同程度的周围毗邻结果的浸润表现,11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21例,有6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结论:术前CT检查能较准确、直观地反映食管癌累及长度,外浸情况及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豪二 《中外医疗》2012,31(3):1+3-1,3
目的探讨CT扫描和X线胸片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5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查显示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中,CT扫描检查确诊53例,准确率为91.38%,X线胸片检查确诊36例,准确率为62.07%,CT扫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在CT扫描的检出率分别为82.76%、84.48%和44.82%,明显高于X线胸片60.34%、62.07%和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准确率优于X线胸片检查,其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应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