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内脏脂肪面积的变化,探讨内脏脂肪面积预测NAFLD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98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判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其中轻度60例、中度52例、重度36例。选自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Sperman相关分析评价肝功能、血脂、NAFLD纤维化评分(NFS)与内脏脂肪面积的关系,创建内脏脂肪面积和NFS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内脏脂肪面积预测NAFLD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效能。结果 NAFLD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高于对照组(F=43.413,P <0.05),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FLD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NFS(r=0.293,P <0.05)、肝脂肪变程度(r=0.697,P <0.05)等呈正相关,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面积预测轻、中、重度NAFL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67和0.835,对应的最佳截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IEMENS3.0TMR多回波Dixon技术与单体素Histo技术对于肝脏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经临床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均进行3.0T MR多回波水脂分离Dixon技术和Histo技术检查,Dixon技术所测得序列通过设备自带软件分析得到脂肪分数图,将其和Histo技术所得脂肪分数波谱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上腹部CT扫描测量肝脾CT值并计算比值。结果: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活检脂肪肝分级与基于MRS的Histo技术获得氢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值及基于Dixon技术的氢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值,两两比较呈正相关性(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脾CT值比值与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活检脂肪肝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在肝脂肪变性及轻度脂肪肝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及重度脂肪肝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多回波Dixon技术与单体素Histo技术定量评估肝脏的脂肪含量是可行的,经3.0T MR多回波Dixon技术和Histo技术检查直接测得肝脏脂肪定量值肝脾CT值比值之间存在一致性,对脂肪肝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  相似文献   

3.
鲍丽静  向晓星 《医学综述》2009,15(16):2420-24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脂肪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内脏脂肪素等,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炎症改变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仍不甚明确,其相互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指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甚至肝硬化等一系列病变的综合征。肥胖和静态生活方式可诱发基因重组导致NAFLD的发生;肝脏与肠道和脂肪组织间的相互关联、基因和环境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故上述因素在儿童NAFL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儿童NAFLD的自然史认识不多,正逐步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组织学改变不仅可为早期诊断和非侵入性诊断手段的应用提供依据,还可为儿童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蔡泓  陈赟  张治芬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4):10-12, 16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可能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严重后果。临床研究表明绝经是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绝经不仅增加女性胰岛素抵抗和中心性肥胖的风险,还可在血脂成分、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肝细胞脂质抗氧化作用等多方面对NAFLD的发生起促进作用。本文从7个方面就绝经与女性NAFLD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本文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回顾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丽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07,36(8):715-7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发展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1].近年来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是目前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最常见的原因,且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因素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NAFLD的治疗不仅是医生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政府十分重视的社区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内脏脂肪素(visfatin)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visfatin在NAFLD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C组)及脂肪肝组(F组)大鼠第4、8、12周visfatin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养脂肪肝组犬鼠肝组织中visfat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第4周开始增加,第12周时升高最显著(P<0.01),与脂肪肝发展进程一致.结论 visfatin表达变化与NAFLD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12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2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BMI、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比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两组水平相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IMT及斑块呈显著相关(OR 8.3,95% CI 1.2~7.7,P=0.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机制可能与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状态下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及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全球带来了极大的医疗负担。NAFLD包括了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但目前仍没有针对NAFLD/NASH的有效治疗措施,生活饮食干预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有大量针对NAFLD的药物治疗研究正在进行,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奥贝胆酸等药物均能使NAFLD病人获益,表现出组织学上的改善,有望成为治疗NAFLD的新选择。本文就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及代谢手术治疗NAFLD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因素、人体成分分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NAFLD患者82例( NAFLD组),正常对照者82例(对照组),对被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人体成分分析及肝脏超声检查。收集其体检报告,利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个人一般状况进行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其膳食种类和摄入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总能量、脂肪的摄入量、体质指数( BMI)、内脏脂肪面积( VFA)、体脂百分比( PBF)、腰臀百分比( WHR)均明显升高,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三酰甘油( TG)、丙氨酸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 AST)、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及血尿酸( UA)均较
  对照组明显上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总胆固醇( TC)、尿素氮( BUN)、肌酐( C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NAFLD患者体脂成分测定及其膳食营养素摄入调查,NAFLD组人群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人体成分分析与饮食因素相关性很大,高能量、高脂肪是NAFLD的膳食危险因素,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内脏脂肪面积高是NAFLD的患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105例,痛风患者104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6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5组,测量身高、体质量、空腹静脉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肝功能、血尿酸(SUA),进行腹部B超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的NAFLD患病率及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及痛风组NAFLD患病率升高,合并糖尿病组NAFLD患病率升高更为明显;正常组SUA、BMI、FINS、HOMA-IR、甘油三酯(TG)显著低于其他4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其他4组;痛风组及痛风合并糖尿病组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正常组;痛风合并糖尿病组谷草转氨酶(AST)显著高于其他4组,谷氨酰转移酶(GGT)显著高于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OMA-IR、TG、SUA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06、1.338、1.453和1.007。结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NAFLD患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SUA、BMI、HOMA-IR、TG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20例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相匹配的对照者12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 TBil、DBil、间接胆红素、ALT、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等。结果患者 TBil、DBil、间接胆红素水平都低于对照组;血清 TBil 水平与 BMI、TG 呈负相关(r =-0.234、0.268,P 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 r =0.225,P ﹤0.05),DBil 和间接胆红素与上述指标也有类似的相关性( r =0.293、0.262、0.168和0.159、0.193、0.069,P 均﹤0.05);逐步选择法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TBil 与 NAFLD 患病有关(P ﹤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患者 NAFLD 患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干预效果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札=10)和造模组(n=30),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给予高脂肪饲料(77.5%基础饲料、10%蛋黄粉、10%猪油、2%胆固醇、0、5%胆酸钠1。喂饲12周,成功复制NAFLD大鼠模型。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9)、多烯磷脂酰胆碱组(n=9)和盐酸小檗碱组(n=9)。药物干预4周后,称量大鼠肝脏湿重和附睾脂肪、肾周脂肪及内脏脂肪的重量;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各项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酸小檗碱组大鼠的附睾脂肪及。肾周脂肪重量显著降低,AST、ALT、FPG、LDL—C下降,FINS、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结论盐酸小檗碱通过改善高脂肪饲料诱导NAFLD大鼠的胰岛素抵抗而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ll-MRS)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in the quantitative diagno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nd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22 patients with NAFLD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s (CMA) standard of the NAFLD in comparison with 20 healthy volunteers (as control group). Blood samples for biochemistry were collected. The severity of hepatosteatosis was evaluated by ^1H-MRS scan and CT scan of liver. The intrahepatic content of lipid (IHCL) and CT value ratio of liver to spleen were calculated. The patients in NAFL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anzhixiao Capsule for 8 weeks. The changes in IHCL and CT value ratio of liver to splee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NAFLD group serum ALT, TG, IHCL calculated by ^1HMRS were increased and CT value ratio of liver to splee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8 weeks serum ALT, TG, IHCL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CT value ratio of liver to sple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AFLD group. It was suggested that IHCL could be measured precisely by ^1HMRS. NAFLD was treated effectively by Ganzhixiao capsul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共振波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脂峰下面积/(脂峰下面积+水峰下面积)大于5.5%认为具有脂肪肝。将T2DM合并NAFLD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24例)和无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24例),分析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NAFL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经二甲双胍治疗后,与B组相比,A组肝脏脂肪的含量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WC、BMI、FPG、HbA1c、TG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不仅能改善T2DM合并NAFLD的糖代谢,还可以减少肝脏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肝脂)及血脂等指标的异同。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FL组和NAFL组,10周造模成功,制备病理切片,测定各组血脂、酶学等指标,制备肝匀浆测定肝脏脂质含量。结果:NAFL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AFL组出现大泡状脂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L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BIL)及肝脏TG、TC显著升高(P<0.01);NAFL组血清TG、TC、LDL、BIL、ALT及肝脏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组与NAFL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L组血清TG、AST及肝脏TG、TC显著高于NAFL组(P<0.01)。结论:相同的实验周期内,AFL模型大鼠血清TG及肝脏脂质升高比NAFL模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吴汉维 《右江医学》2008,36(3):257-25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以及IL-6等脂源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I、L-6、空腹胰岛素以及空腹血糖,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分析ISI与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以及IL-6相关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以及LDL-C水平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NF-α、IL-6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脂联素I、SI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ISI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801;与TNF-αI、L-6以及hsCR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68,0.770与0.681,且相关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以及IL-6等脂源性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sNAFLD)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内源性配体fapelinl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sNAFLD患者和25例正常健康人空腹血浆apelin水平,分析其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的关系。结果sNAFLD组的血浆apel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apelin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空腹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294-0.80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总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是影响血浆apel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apel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有关,并可能与sNAFLD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