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枣属可供药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枣、酸枣及滇刺枣。枣属药用植物所含资源化学成分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类及神经酰胺类等。各类成分在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不同栽培品种及产地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期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枣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枣属可供药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枣、酸枣及滇刺枣。枣属药用植物所含资源化学成分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类及神经酰胺类等。各类成分在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不同栽培品种及产地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期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吴雪松  许浚  张铁军  陈常青 《中草药》2015,46(3):443-452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在我国资源分布广泛,有良好的药用前景。目前研究发现野菊中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以及萜类等主要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相关分子生物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野菊的质量评价研究。针对野菊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野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非药用部位的产量远远高于花序,仅菊茎叶产量就为药用部位的3.5倍;长期以来,菊非药用部位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菊非药用部位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惊厥和改善肠道失调等功效。通过对药用菊在栽培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茎、叶、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资源价值发现与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菊资源丰富,花序为其主要药用部位,其种植、采收过程的茎叶及根等非药用部位常被废弃。菊非药用部位同样含有丰富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Patsnap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对菊资源国内外专利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从发展趋势、全球分布、申请人构成、技术领域、技术生命曲线、技术生长率及专利质量等多个角度阐述菊资源当前专利的活动特征,揭示菊资源产业发展态势及资源化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菊花及菊非药用部位资源性化学成分特点及其潜在资源价值,并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提出精细高值化、转化增效、粗放低值化及文旅融合特色化的菊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策略与途径,为提升菊资源利用效率,延伸菊资源经济产业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psbA-trnH,mat K,trn L序列分析,建立一种快速鉴定野菊和药用菊的方法。提取21份样品的基因组DNA,对psbA-trnH,mat K,trn L片段进行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其psbA-trnH,mat K,trn L序列信息;运用MEGA 7. 0对所有样品的psbA-trnH,mat K,trn L序列共63条进行比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psbA-trnH+mat K+trn L组合序列SNPs分布,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野菊,野菊(菊花脑)和药用菊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重合; psbA-trnH+mat K+trn L组合序列的SNPs分析显示其组合序列共有19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野菊较野菊(菊花脑)、药用菊呈现更为明显的序列多态性,psbA-trnH序列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长度变异; NJ树显示药用菊与野菊、野菊(菊花脑)区别开来,其中编号为C2~C5的药用菊单独聚为一亚支,置信度为62%,编号为Z9,Z10的野菊均采自甘肃省,单独聚为一支,置信度为77%;同时也发现来自西北地域的野菊样品,其psbA-trnH和trn L序列信息变化与地域和环境之间有明显的相关,野菊与野菊(菊花脑)具有明显的分化,同时还是药用菊的进化来源。因此,将psbA-trnH+mat K+trn L组合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准确、快速的鉴别野菊和药用菊,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物种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ITS2序列分析,建立一种快速鉴定野菊及其易混品的方法。提取22份样品的基因组DNA,对ITS2片段进行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其ITS2序列信息;并从Gen Bank上下载同科或同属序列14条;运用MEGA7. 0对所有36条ITS2序列进行比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 Joining(NJ)系统进化树,并比较样本ITS2序列间的二级结构差异。结果显示,野菊、条叶旋覆花、蒲儿根、千里光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具有明显的条形码间距(barcoding gap),而野菊与药用菊的遗传距离重合; NJ树显示野菊、条叶旋覆花、蒲儿根、千里光单独聚为一支,且多数药用菊与部分野菊聚为一亚支;二级结构显示野菊、条叶旋覆花、蒲儿根、千里光之间的二级结构差异显著,且野菊与药用菊共用A和B 2个二级结构;同时也发现野菊是药用菊进化来源之一。因此,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准确、快速的鉴别野菊及其易混品,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FTIR红外光谱法对忍冬科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药用忍冬进行鉴别分析。方法:对14种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药用忍冬进行红外光谱鉴别,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其红外光谱图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不同品种药用忍冬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图具有一定差异;相似度结果表明相同品种的药用忍冬其化学成分相似,且与产地无关,同类别的药用忍冬主要化学成分相似;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的药用忍冬之间主要成分差异较大,可以将不同品种药用忍冬较好地鉴别和区分开来。结论:利用FTIR红外光谱法、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定和识别忍冬科不同品种药用忍冬,同时为此类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菊花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市场上流通的不同产地、规格的杭菊、亳菊、滁菊、怀菊进行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检测,根据含量的差异探讨品种、栽培地区等因素对菊花含量的影响,为菊花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测定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综合分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规格药用菊花中安徽滁州产区的滁菊质量较佳。结论: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因栽培品种、栽培地区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枇杷作为蔷薇科枇杷属的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享有“全身是宝”的美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性成分、三萜酸、黄酮和多糖4大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止咳平喘、降脂降糖等作用。然在其栽培和采收过程中,大量的非药用部位未得到合理利用,不仅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增加了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基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对枇杷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旨在为枇杷的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资源价值发现与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中药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提升及通过生态功能助力经济功能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