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乳腺X线片直方图分析鉴别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BI-RADS 3~5类乳腺肿块患者,包括61例良性病变(良性组,68个肿块)和53例恶性病变(恶性组,55个肿块)。分析2组图像的直方图,比较组间直方图参数差异,包括平均值、方差、偏斜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分别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鉴别诊断BI-RADS 3~5类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2组平均值、方差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3.14、-3.01、-3.97、-5.49、-5.84、-6.45,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第99百分位数诊断效能最佳,其AUC为0.81,最佳阈值为0.50时,特异度为88.20%,敏感度为61.80%。结论 乳腺X线片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鉴别诊断乳腺BI-RADS 3~5类良恶性肿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肿块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数字乳腺X线检查发现的肿块且行手术活检的患者170例175灶,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30±8.53)岁.应用ACR BI-RADS标准评价分类,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阳性预测值(PPV).结果:175个肿块术后病理诊断:良性103灶,恶性72灶.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128灶,其中恶性病灶占32.03%(41/128).肿块伴钙化47灶,其中恶性占65.96%(31/47).良性肿块病灶形态、边缘、密度分别以卵圆形40.6% (71/175)、遮蔽状26.3%(46/175)、等密度53.1% (93/175)居多,恶性病变以不规则29.8%(52/175)、模糊20.6% (36/175)、高密度24.6%(43/175)为主.X线诊断BI-RADS 2、3类29灶,BI-RADS 4(a、b、c)、5类共计146灶.良性诊断符合率为100%(29/29),PPV 49.32%.结论:应用BI-RADS对乳腺X线影像发现的肿块进行评估可有效地预测肿块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ABVS)与乳腺X线摄片(MG)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癌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比较ABVS与MG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对65例均进行ABVS检查,冠状面上乳腺癌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强回声“汇聚”征,术前ABVS初步诊断55例(55/65,84.62%)为乳腺癌;对42例同期进行MG检查,术前MG初步诊断27例(27/42,64.29%)为乳腺癌.术前ABVS与MG对乳腺癌的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VS(26/65,40.00%)对小病灶的检出率高于MG(9/42,21.43%,P<0.05).结论 ABVS冠状切面显示“汇聚”征对诊断乳腺癌具有高度价值.ABVS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MG,且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亦高于MG.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 结果 高级别DCIS 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 18例;单纯DCIS 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 结论 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 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 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CEUS和钼钯X线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接受乳腺肿物切除的患者164例共176个病灶,患者于术前接受乳腺CEUS和钼钯X线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这两种方法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176个肿物中,良性63个,恶性113个。CEUS和钼钯X线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1(Z=4.69,P<0.05)。CEUS和钼钯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64%(156/176)、92.04%(104/113)、82.54%(52/63)和69.32%(122/176)、75.22%(85/113)、58.73%(37/63)。结论 CEUS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常规乳腺X线摄影(MG)及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乳腺BI-RADS 3~5类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2月同时完成超声、MG和MRI的82例患者共85个含钙化原发初治病灶,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三者之间的诊断效能;并根据超声和MG BI-RADS评估将病灶分为一致组和不一致组,计算3种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析总体组和不一致组的诊断效能。结果MG、超声和DCE-MRI在诊断乳腺BI-RADS 3~5类钙化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 vs 82.2% vs 93.3%、75.0% vs 77.5% vs 87.5%、77.6% vs 80.0% vs 90.6%、78.3% vs 80.4% vs 89.4%、77.0% vs 79.5% vs 92.1%,诊断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19)。MG和超声的曲线下面积在总体组和不一致组分别为0.821、0.565和0.872、0.649,而DCE-MRI对应值分别为0.956和0.948,明显优于MG和超声(P < 0.05)。结论DCE-MRI在鉴别诊断乳腺BI-RDAS 3~5类钙化性病变方面优于MG和超声,尤其是当二者出现不同诊断意见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DWI对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显示为BI-RADS 3~5类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患者101例(104个病变)。对患者均行乳腺FFDM和MR检查。计算病灶ADC值与正常腺体ADC值的比值(nADC值)。对病变进行BI-RADS分类。采用ROC曲线计算ADC和n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分别计算FFDM、DCE-MRI和DCE-MRI联合nADC值3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恶性病变40个,良性病变64个。ADC值及nADC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和0.89。FFDM归为BI-RADS 3类病变,FFDM、DCE-MRI、DCE-MRI联合n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BI-RADS 4类病变3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E-MRI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FFDM ,DCE-MRI联合nADC值诊断的特异度高于DCE-MRI。3种方法均正确诊断BI-RADS 5类病变。结论 对于FFDM检出的微小钙化病变,DCE-MRI联合nADC值有助于检出BI-RADS 4类的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76例乳腺病变患者,均为致密型乳腺,分别采用FFDM、DBT、FFDM联合DBT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FFDM、FFDM联合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FFDM与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结构扭曲、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检出率及对病灶边缘特征的显示情况。结果 176例中,良性病变83例,恶性病变93例。单纯采用FFDM及以FFDM联合DBT鉴别致密型乳腺内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分别为77.42%(72/93)、90.32%(84/93),特异度分别为55.42%(46/83)、71.08%(59/83),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85。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内恶性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1.43%(57/70)、92.86%(65/70),特异度分别为56.52%(26/46)、76.09%(35/46),AUC分别为0.787、0.895。恶性肿块中,FFDM、DBT对毛刺征的检出率分别为31.43%(22/70)、54.29%(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06)。DBT检出结构扭曲22例,FFDM仅检出其中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04,P<0.001)。FFDM及DBT对原位癌的检出率均为84.62%(11/13);对浸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7.22%(61/79)、92.41%(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5,P=0.008)。结论 对于致密型乳腺,DBT可提高病变检出率,FFDM联合DBT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评价乳腺结构扭曲(AD)病变的优势,探讨DBT与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A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DBT检出AD病变患者的DBT、FFDM及超声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DBT与FFDM评价乳腺A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DBT与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AD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绘制DBT与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AD的ROC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41例接受超声检查。对于DBT检出的58例乳腺AD,FFDM仅发现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3,P<0.05)。DBT评估致密型乳腺内AD的敏感度[80.65%(25/31)]及准确率[78.00%(39/50)]高于FFDM[35.48%(11/31)、48.00%(24/50),χ2=12.98、9.65,P均<0.05),而特异度[73.68%(14/19)]与FFDM[68.42%(1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DBT及超声鉴别乳腺AD良恶性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5、0.71,P均<0.05)。DBT及超声鉴别良恶性AD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30%(21/23)、72.22%(13/18)及82.61%(19/23)、88.89%(16/18),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5,P>0.05)。结论 DBT评估乳腺AD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FFDM;DBT鉴别乳腺AD良恶性的效能与超声相当。DBT检出AD的恶性程度较高,建议及时行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乳腺X线摄影(MMG)及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乳腺肿块患者(104个病灶)的ABVS、MMG及MRI资料,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评估肿块并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ABVS、MMG、MRI的BI-RADS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成像在乳腺x线摄影BI-RADS 4类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7例乳腺x线摄影评估为BI-RADS 4类的乳腺疾病入选本研究,分为MRI和活检两组,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并以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管理方案间的差异。结果 48例MRI组中,31例乳腺病变BI-RADS评级维持4类或评级上升(≥4类),手术病理示乳腺癌29例,良性2例;17例病变评级下降(≤3类),其中3例选择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乳腺纤维腺瘤1例和乳腺腺病伴钙盐沉积2例,余14例随访1年以上病灶未见明显变化,MRI准确率为95.83%。59例活检组中,真阳性18例,假阴性7例,真阴性34例,准确性为88.14%,MRI组和活检组两者对乳腺癌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36;P=0.154)。结论乳腺MR成像对X线摄影评估为BI-RADS 4类的病变具有细分和参考价值,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及活检,并对良性病变提供更多的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钼钯X线微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的乳腺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临床检查阴性且乳腺X线摄片发现微小钙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或手术.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 ,对各影像学和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6例微小钙化患者中96例(90.57%)表现为成簇状钙化,10例(9.43%)表现为散在钙化.乳腺癌发生率分别为32.29%(31/96)和 20.00%(2/10).2例表现为散在钙化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双侧乳腺出现的散在钙化,且形状不规则.结论 乳腺内成簇钙化的数目、钙化颗粒的总数、密度均匀性及分布形态等钼靶X线特征,有助于诊断临床检查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散在钙化通常出现在良性乳腺疾病中,但当双侧乳腺内均出现散在钙化,且形状不规则时应警惕乳腺癌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鉴别诊断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超声诊断(BI-RADS-US)4类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乳腺疾病患者,对152个乳腺BI-RADS-US 4类病灶进行ARFI检查,利用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TI)判断肿块的性质、范围,并计算病灶在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以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测量病灶与同层次周围乳腺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比值。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灶在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分别为1.13±0.19和1.95±0.62(P<0.001),良、恶性病灶与同层次周围乳腺组织的SWV比值分别为2.38±1.29 m/s和5.82±1.76 m/s(P<0.001);面积比和SWV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和0.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可信区间面积比为86.80%~96.50%,SWV比为89.60%~97.90%。以面积比值1.43和SWV比值3.69作为最佳诊断界值,则ARF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136/152)%、76.19%(48/63)、98.88%(88/89)、97.96%(48/49)和90.13%(137/152)、80.95%(51/63)、96.63%(86/89)和94.44%(51/54)。结论 ARFI技术可有效提高鉴别诊断良恶性BI-RADS-US 4类乳腺病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乳腺成像(MRM)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动态增强(DCE)MR征象、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个初诊为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磁共振征象,对病变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结果:DCE-MRI征象中,形状不规则或分叶、边缘不规则或毛刺征、环状强化、早期强化率>100%及廓清型曲线提示恶性病变征象;ROC曲线分析ADC最佳诊断阈值为1.25×10-3 mm2/s,且具有高诊断效能(>0.900);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准确性分别为90.4%、91.4%、96.2%、80%及90.7%。结论:DCE-MRI与DWI联合应用对提高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CEUS在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乳腺病变患者(5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8个,恶性29个。对所有病灶术前行常规超声、SWE和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采用SWE、CEUS及SWE联合CEUS对BI-RADS分类进行校正。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SWE、CEUS及SWE联合CE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SWE参数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界值为87.2 kPa,CEUS的临界值为8.5分,SWE联合CEU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Y(P)=-18.785+0.161X1+11.822X2,X1为Emax,X2为增强后病灶大小改变。SWE联合CEUS将11个病灶正确降为3级,4个病灶误诊;SWE联合CE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29/29)、85.71%(24/28)和92.98%(53/57)。结论 SWE联合CEUS对BI-RADS 3~5类乳腺病灶具有良好的校正作用,可提高超声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EUS对不同大小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灶恶性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获病理结果的直径≤ 2 cm(n=120)与直径>2 cm(n=63)的BI-RADS 4类乳腺良恶性病灶的CEUS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能够预测恶性病灶的CEUS特征参数。结果 直径≤ 2 cm良恶性病灶的CEUS增强形态、增强程度、增强均匀性、灌注模式、滋养血管、增强范围扩大及初始增强速度、消退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筛选出增强范围扩大、有滋养血管与BI-RADS 4类乳腺恶性病灶独立相关(P均<0.05);直径>2 cm良恶性病灶的增强形态、灌注模式、滋养血管、增强范围扩大及初始增强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筛出有滋养血管、灌注模式呈向心性、增强范围扩大与BI-RADS 4类乳腺恶性病灶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 CEUS能够用于评估BI-RADS 4类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恶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相对造影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获取造影定量参数及计算相对造影参数评价其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4例经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病灶(良性31例,恶性23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ACQ软件对病灶及病灶旁组织增强感兴趣区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测定超声造影参数,并计算相对造影参数。结果以病灶周围腺体为对照,良性组时间-强度曲线多数(80.65%,25/31)为与腺体曲线接近型,或呈缓升速降型,峰值后移。恶性组时间-强度曲线多数(91.30%,21/23)呈速升缓降型,峰值前移。病灶相对开始增强时间、相对达峰时间及相对峰值强度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基准强度良恶性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乳腺病灶的造影参数应充分重视病灶周围腺体的增强情况,计算病灶与周围腺体造影参数的差值并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进行良恶性对比分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