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和影像学测量探讨锥形束CT在下颌阻生智齿与下牙槽神经位置关系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4年12月间因下颌阻生智齿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全麻手术拔除的临床患者101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所具有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将所纳入本研究的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仅有曲面体层片组(A组)和同时具有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组(B组)。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2-3名熟练的高年资医生完成,术前均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左右的随访。结合随访资料和术前影像学资料,评估下颌阻生智齿牙根和下颌管的关系以及与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术后随访发现A和B组患者中分别有9和15侧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两组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B组患者术前锥形束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拔牙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病例中13(86.67%)侧出现牙根与下颌管直接接触(P<0.05);12(80%)侧出现下颌管皮质骨不完整(P<0.05)。 结论:锥形束CT能准确评估下颌阻生智齿与下颌管之间的三维位置关系。CT图像上出现的牙根与下颌管接触、下颌管皮质骨不完整征象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9,(2):233-236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在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因需要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进行微创拔牙术的患者350例,并分为CBCT组和X线组。CBCT组进行CBCT检查,X线组拍摄曲面体层X线片,两组均采用微创拔牙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下颌神经损伤发病率、面部肿胀、VAS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邻牙松动、牙根撕裂、断根、张口受限程度以及舌侧骨板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CBCT组在术前手术难度高级、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重叠中下颌神经损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X线组(P<0.05)。CBCT组面部肿胀发生率和VAS评分显著低于X线组(P<0.05),CBCT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X线组(P<0.05)。CBCT组和X线组邻牙松动、牙根撕裂、断根、张口受限程度及舌侧骨板骨折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BCT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做出术前风险评估,同时联合微创拔牙术,能够减少下颌神经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正畸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对32例全景片和CT证实的下颌阻生智齿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采用正畸牵引技术经2~11周的牵引,当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经正畸牵引拔牙的32例患者未发生下唇麻木.结论:应用正畸牵引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避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锥形束CT与曲面体层片在诊断上颌阻生尖牙邻近切牙根吸收的差异.方法 对46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拍摄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片,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阻生尖牙邻近切牙根吸收程度的诊断率.结果 曲面体层片对上颌阻生尖牙邻近切牙根吸收诊断的灵敏度为37.5%,特异度为94.1%,误诊率为5.9%,漏诊率为62.5%,正确度为76.0%.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片在诊断切牙根吸收上的一致性差(Kappa值=0.364).结论 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上颌阻生尖牙邻近切牙的根吸收程度,曲面体层片对上颌阻生尖牙邻近切牙根吸收的诊断存在漏诊,对存在上颌阻生尖牙的病例,建议应用锥形束CT来辅助诊断,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锥形束 CT 分析减少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并发症。方法:选取曲面断层片示患牙根尖与下颌神经管接触或重叠患牙102例,行锥形束 CT 扫描后确定手术方案,术后对损伤下牙槽神经病例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下颌第三磨牙根尖部位于下颌神经管的上方42例;下颌第三磨牙根尖部位于下颌神经管的颊部28例;下颌第三磨牙根尖部位于下颌神经管的舌侧40例;类下颌第三磨牙牙根横跨下颌神经管2例。所有患牙顺利拔除,有2例出现术后下唇麻木症状,积极治疗后于术后1个月恢复。结论:曲面断层片加以锥形束 CT 能有效的提高患牙拔除术的成功率,减少损伤下颌神经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正畸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对32例全景片和CT证实的下颌阻生智齿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采用正畸牵引技术经2~11周的牵引,当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经正畸牵引拔牙的32例患者未发生下唇麻木.结论:应用正畸牵引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避免术后下唇麻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数字成像曲面体层摄影观察全景片下颌神经管的显现率及其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合理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预防下牙槽神经损伤等拔牙术后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需要拔出下颌第三阻生磨牙全景片522颗(464例),图像数字化后处理,直接在电脑显示屏上观察全景片,分析下颌管的显现及其与阻生牙的类型及垂直向关系。结果:大部分下颌管可经曲面体层摄影显现,显现率从后向前逐步降低,下颌管的可见性与阻生牙的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阻生牙的垂直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线曲面体层摄影全景片下颌管的显现率较高,下颌管的显现率与阻生牙的类型没有关系,但与垂直向关系有差异,说明下颌管的可见性较高。对少部分下颌管显现不清,应拍摄CBCT或螺旋CT以明确下颌管的确切部位和走行,以减少拔牙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上,下牙槽神经损伤多见于低位阻生智齿的拔除,选择40例低位阻生智齿患者,术前经X线检查,阻生智齿的牙根影像与下牙槽神经管重叠,经CT证实根尖突入下颌神经管,选择其中20例患者,微创拔牙术后采用胶原蛋白海绵及脱钙人牙基质(Decalcification Tooth Matrices,DTM)材料填充拔牙窝深面,创造骨组织优势生长环境,使下唇麻木程度减轻,麻木恢复时间缩短。方法:将40例低位阻生智齿的患者分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取微创拔牙,避免使用外力损伤下牙槽神经,直接拉拢缝合拔牙创口。B组采取微创拔牙,术中对拔牙窝深面及下牙槽神经管壁显露处覆盖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再应用DTM材料松散填充植骨区,其上覆盖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拔牙窝。结果:A组患者术后肿胀反应明显,随访1~3年18例患者下唇麻木症状基本消失,其中2例患者下前牙至颏区仍有轻微刺痛,烧灼的感觉。B组患者术后出血少,肿胀反应轻,随访1~6个月,20例下唇麻木完全消失,达到治愈的目地。结论:采用胶原蛋白海绵及DTM材料填塞拔牙窝深面的方法,使拔牙窝快速成骨对减轻神经损伤,减少组织渗出及组织水肿,缩短下牙槽神经损伤恢复的时间,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位阻生智齿(根尖连结下颌管)被截冠留根后能否产生断根上移而消除压迫下齿槽神经的风险。方法:选择22例低位阻生智齿患者,其中10例为垂直阻生,12例前倾阻生。全景片及CT片确认22例智齿根尖连结下颌管。排除系统性疾病、智齿龋性牙髓炎、智齿邻牙远中有明显骨质吸收(牙周炎)的病例。手术方法:局部麻醉下切开、翻瓣、去骨、显露牙冠、截冠,断根面修整至牙槽脊下4 mm,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缝合瓣膜,术后1周拆线。术后每4个月全景片复查一次。结果:22例患者无下牙槽神经、舌神经损伤,无感染情况出现。术后1年追踪观察,7例垂直阻生患者的牙根往牙槽脊移动3 mm,但之后逐渐停止,3例垂直阻生患者的牙根暴露于口腔,随后再次施行手术拔除。6例前倾阻生患者的牙根往牙槽脊移动2 mm,6例移动3~4 mm暴露于口腔而拔除。结论:根尖连结下颌管的低位阻生智齿,经截冠留根,术后断根可上移,根尖离开下颌管拔除断根,可明显消除压迫下齿槽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老年阻生智齿拔除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减少中老年智齿拔除后出现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8年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70例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49例顺利拔除,21例根尖折断遗留牙槽窝内2次拔除.术后发生干槽症11例,下牙槽神经损伤2例,舌神经损伤1例.结论 对于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应在其萌出早期拔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全景片(panoramic radiography,PR)中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牙损伤下牙槽神经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64例患者(522侧牙)在PR上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和下颌管的影像关系,在数字卡尺上测量下颌阻生牙与下颌管上缘最短垂直距离,分析其与阻生牙类型及拔牙风险的关系。对所得数据进行确切概率法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522侧牙中,下颌第三磨牙到下颌管最短距离大小与阻生牙类型、拔牙损伤神经风险有差异,近中阻生牙距离最小,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拔牙致下颌神经管暴露、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牙与下颌管交叉、重叠距离有关,但阻生牙的类型与拔牙致下颌神经管暴露、下牙槽神经损伤无关。近中阻生类型距离最小,其次是水平阻生类型,而垂直阻生、远中阻生类型距离最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呈现交叉、重叠全景片影像关系时,拔牙对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加大。结论拔牙手术者应全面分析影像资料、临床资料,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不断地积累拔牙经验,才能避免或降低拔牙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陆钰  储岚岚  王鑫  汪学华 《安徽医学》2021,42(12):1404-1406
目的 评价下颌第三磨牙部分牙根保留在近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口腔科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31例,术前锥形束CT(CBCT)提示牙根近下颌管的下颌第三磨牙采用保留部分牙根于牙槽窝内,完全去除牙釉质且牙根断面位于骨面下不小于3 mm,剩余牙体组织保留在牙槽窝内.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1周拆线观察拔牙创的愈合情况,术后1年所保留牙根被骨质包绕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未出现下唇麻木;拔牙创口一期愈合率87.1%;所有保留的断根均留存于牙槽骨内被骨质包绕.结论 牙根尖紧贴下颌管的第三磨牙拔除时,保留部分牙根临床应用具有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种植牙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3例接受种植牙手术患者的口腔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颌面锥形束CT和曲面断层检查。两种方式影像学分析,比较两种方式检测患者颏孔解剖检出情况,下颌区垂直距离测量以及种植术术后检查情况。结果锥形束CT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颌骨解剖结构和术后骨结合。锥形束CT在颏孔、颏棘上孔、切牙管、副颏孔以及颏神经环等解剖结构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曲面断层(P<0.05)。锥形束CT前牙区下颌骨根尖处根尖骨宽度显著长于曲面断层(P<0.05),磨牙区下颌骨根尖处根尖骨宽度显著短于曲面断层(P<0.05);锥形束CT前牙区和磨牙区可用骨高度,前牙区骨类牙根长度和前磨牙区下颌骨牙槽嵴顶跟间骨宽度均显著低于曲面断层(P<0.05)。锥形束CT对种植牙术后未发生骨结合的检出率(3.85%)显著低于曲面断层的检出率(11.54%)(P<0.05);而锥形束CT对种植牙术后骨量不足的检出率(25.00%)显著高于曲面断层的检出率(12.50%)。结论锥形束CT对种植牙术前颌骨解剖结构显示及诊断、术后种植体情况检测均要优于曲面断层,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的评估在正畸学的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疗检测设备的发展,准确性较高的牙根吸收度的测量技术相继问世和推广,牙根吸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现有临床采用的根尖周片、曲面体层片、头颅侧位片、多层螺旋CT、锥形束CT等主要影像学技术检测牙根吸收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4月间下颌阻生智齿拔除1 256颗,发生并发症198例。结果 198例并发症中术中并发症89例。术后并发症109例,其中59例术中术后均发生并发症。结论阻生齿拔除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对阻生齿详细检查,了解牙根阻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曲面体层摄影应列为术前常规检查项目,术中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与常规曲面断层片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135颗下颌阻生智齿行常规曲面断层片检查,其中41例共52颗进一步行CBCT检查并纳入本项研究,根据曲面断层片和CBCT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分别做出术前设计,判断能否根据影像资料决定术中去骨的部位,是否劈/截冠、分根以及确定脱位方向。采用SAS 9.3.1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资料χ2检验。结果:相对于曲面断层片,CBCT能在术前更准确、量化的判断去骨部位、数量,是否需要分根,决定脱位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前决定是否需要劈/截冠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在阻生智齿拔除术前设计中,能够为术者提供充分的三维影像信息,便于术者选择合适便利的进路、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减少邻近组织结构的损伤,顺利完成手术,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微创拔牙术患者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下颌阻生智齿行微创拔牙手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予以曲面体层X线+微创拔牙术、CBCT+微创拔牙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肿胀程度更轻(P<0.05);2组术前、治疗后3 d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微创拔牙术前借助CBCT技术拍摄牙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用时,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程度,并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阻生智齿可能导致食物嵌塞、龋病、冠周炎、邻牙牙根外吸收、囊肿及非典型面痛等。若其牙根侵及下颌神经管,在拔除时因外科手术器械直接接触损伤或者牙根压迫,可造成下牙槽神经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导致下份面部感觉异常,甚至神经源性的疼痛。有研究认为,采用只截去牙冠而保留断根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损伤[1]。为此,本院将其应用于牙根侵及下颌神经管的阻生智齿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种植机钻磨法与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330例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60例选用种植机钻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观察?比较两种拔除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感受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应用种植机钻磨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的发生?舌侧骨板折裂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P < 0.01)?结论:和齿骨劈冠法相比,种植机钻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有较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582例,按半随机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297 例,拔牙后清理干净牙槽窝,植入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咬无菌棉球30 min,常规口服头孢类药物3 d;对照组285例,拔牙后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填充物,其余同对照组?拔牙后嘱患者半小时?第3天?第7天复诊,按本研究评判标准判断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者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