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补肾调经方对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超排卵周期所获卵和胚胎质量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育龄妇女常见内分泌紊乱综合征[1],临床以长期无排卵或持续高雄激素为主要特征,是月经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75%以上无排卵性不孕主要由PCOS引起[2]。其西医治疗主要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3],但本法具有对卵巢刺激性大、排卵多、受精率低等后果,导致妊娠率并不高。本研究采用温肾涤痰汤结合西药治疗PCOS不孕症38例,取得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促排卵中的治疗难点。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发育的卵泡数量少、血雌二醇(estradiol,E2)峰值低、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多,最终表现为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甚至不能获得卵子,卵子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补肾调经方对人卵泡壁颗粒细胞Smad1(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 1)、Smad5、 Smad8及 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 ET)不孕症患者按1∶2的比例分为中药加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组(简称治疗组, 23例)和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组(简称对照组, 43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测定取卵日成熟卵泡壁颗粒细胞Smad1、Smad5、Smad8、 Smad4 mRNA的表达;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两组颗粒细胞Smad1、Smad5、 Smad8和 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颗粒细胞Smad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Smad5、Smad8和 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调经方提高妊娠率、改善卵巢功能的机制可能与上调壁颗粒细胞Sma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郭燕京  马淑霞  赵芳 《河南中医》2022,42(4):615-619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采用高效孕激素下超促排卵(progestin primed ovarian s...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补肾调冲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血清、卵泡液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的影响及其与卵细胞质量的关系,探讨补肾调冲法对PCOS卵细胞质量影响的机制。方法 60例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二至天癸颗粒合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注射人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单个卵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及卵泡膜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两组取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的差异以及血清、卵泡液中AMH含量的差异。对血清、卵泡液中AMH水平与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的关系分别进行相关性检验,同时行血清、卵泡液中AMH两者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 (1)试验组单个卵E2水平、优质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卵泡膜血流RI、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血清、卵泡液AM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卵泡液中AMH两者含量呈依赖性正相关,卵泡液中AMH水平均与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补肾调冲法可提高PCOS患者卵细胞质量,其机制与调节血清、卵泡液AMH水平,调节高雄激素水平,改善PCOS病理生理变化,改善卵巢微环境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B超动态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变化,这是中医望诊的拓展,既有利于诊断又有利于辨证促排卵。B超监测卵泡直径的方法:在排卵前了解卵泡发育,当卵泡直径小于15毫米,提示卵泡发育久佳;在排卵期了解排卵情况,排卵日平均直径为21毫米,如不破裂为排卵障碍;在排卵后证实排卵否,当最大的卵泡缩小或消失,认为已发生排卵。  相似文献   

8.
<正>小卵泡排卵为卵泡发育不良的一种形式,表现为优势卵泡尚未发育至成熟(三径平均值18mm)就已排出,易致患者受孕率降低,或受孕后自然流产率增加[1]。随着B超监测排卵的普及,小卵泡排卵开始备受关注。有学者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行卵泡监测,发现其中小卵  相似文献   

9.
<正>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给成千上万的不孕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体外受精的孕育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在试管婴儿技术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丽霞  徐发彬 《中医杂志》2003,44(12):948-94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俗称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不育的一项新技术。目前,世界上IVF-ET的临床妊娠率只有21.5%~25%左右。由于费用昂贵,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在试管婴儿技术中与中医药联系较紧密的环节主要是有药物刺激超排卵技术和胚胎移植这两大环节。 1 药物刺激超排卵技术精子、卵子质量是决定优质胚胎获得的前提条件。目前所广泛采用的超控促排卵方法在卵泡发育不足时,会导致卵子质  相似文献   

11.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技术为众多不孕夫妇带来了希望,而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是IVF-ET中的关键,在接受COH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卵巢低反应者发生率为9%~24%[1]。这部分患者获得的卵子数目不足,使得可移植胚胎减  相似文献   

12.
李赛  李东 《北京中医药》2014,(9):708-712
今年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尤其是人工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不断发展,体外受精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超促排卵获得数量适中的优质卵子,但部分患者尤其大龄不孕者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差,无成熟卵泡发育或获得成熟卵泡数减少,或获得卵子的质量较差,严重影响ART的临床妊娠率。因此,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女性的生育潜能,是治疗不孕症特别是ART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答: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指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基础体温(BBT)双相,实际月经中期卵泡未破裂,为无排卵型月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长期引起不孕的原因之一。由于与一般诊断排卵标准(BBT、孕酮、子宫内膜病检等)很相似,给人以排卵假象,因此常易漏诊。自运用腹腔镜、B超阴道探头连续监视配合测定BBT,本病诊断率有所提高,超声波可提示小卵泡(16mm)黄素化型、卵泡滞留型、卵泡持续长大(30~  相似文献   

14.
初文杰  张建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183-184,190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指卵泡发育未成熟,或成熟后卵泡未破裂,卵泡颗粒细胞即发生黄素化,临床上多种监测排卵方法显示的结果均为有排卵,而通过连续B超监测及腹腔镜检查看不到排卵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排卵障碍疾病[1].现将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腔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示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左归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将70例LUFS患者随机分为左归丸组(I组)和枸橼酸氯米芬胶囊组(II组),用B超、宫颈黏液细胞检查及基础体温(BBT)测定等监测卵巢发育、排卵情况,观察治疗期间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成熟卵泡数及卵泡早期生长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卵泡末期生长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II组高于I组;I组正常排卵率和成熟卵泡不破裂黄素化低于II组(P<0.01),小卵泡黄素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治疗LUFS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对药物诱导卵泡发育与排卵的监测意义。方法:超声检测60例不孕患者,动态观察药物诱导卵泡发育与排卵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经诱导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39例,占65%(39/60);小卵泡排卵或闭锁12例,占20%(12/60);未破裂卵泡黄素化6例,占10%(6/6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例占5%(3/60)。结论:B超能准确判断卵泡生长数目、大小、形态变化,为卵巢功能异常与排卵障碍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不孕症是影响育龄夫妇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自从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诞生以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已成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方法。1992年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 injection,ICSI)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月经干净第3天予中药促排卵汤口服,待卵泡直径18cm,用HCG6000U肌注诱发排卵。对照组在B超监测卵泡直径18cm,单用HCG6000U肌注诱发排卵。结果:治疗组排卵率达86.96%,妊娠率达30.43%;对照组排卵率为60.87%,妊娠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汤配合HCG促排卵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能显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月经不规律育龄妇女中常见的疾病,也是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原发性卵巢功能异常、下丘脑功能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对于耐枸橼酸氯米芬(克罗米芬,CC)的患者,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还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均有棘手之处,体外受精(IVF )可部分解决患者的生育问题,但费用较高.因此,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和措施,在生殖医学领域日趋受到关注.我们采用补肾活血祛痰中药配合B超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技术治疗PCOS 合并不孕症,并观察其对患者内分泌和基础窦卵泡计数的影响,旨在提高卵巢排卵率,增加妊娠率,同时降低其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