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论是研究一切控制系统的结构共性和一般控制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控制论把黑箱方法、信息反馈法、功能模拟法等新方法运用于现代科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束缚,为方法论带来了革新,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对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和古代西方医学(希氏医学)进行了一些研究,我认为古代医学对人体的研究实际上已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广泛运用了符合现代控制论原理的某些科学方法,并用自己朴素,形象的语言进行了描述。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控制论是近30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已被人们广泛应用。用控制论的“黑箱方法”研究探讨中医理论已被人们熟知。本文试从控制论原理,探讨《伤寒论》中试探性诊治法的意义。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对象、控制器、反馈装置、执行机构。反馈闭环是各种控制系统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控制论中平衡原理是指“闭合控制系统在出现偏差时,通过调节机制使其保持稳态”。人体就象一个高级的“闭合控制系统”。当这个控制系统保持稳态时(阴阳相对平衡),就是健康的表现;出现偏差时,就会发生疾病。正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疾病发生后,如果人体通过自身调整,恢复其稳态,则不药而愈。若自身调整不能恢复稳态时,则需要通过药物或其它治疗手段来帮助调节。《伤寒论》辨证施治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调整机体使其  相似文献   

4.
五行学说与客观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庄建西 《河南中医》1995,15(4):202-203
历史性地纵向研究现代控制论和古代五行学说,发现现代控制论是一种主观控制系统,是人的大脑产生以后的产物。在此之前应存在一种客观控制系统,五行学说就是其基本模式。这种客观控制系统与人脑产生的主观控制系统相融合而产生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系统,这是更高层次的控制系统。生物机体是由客观控制逐渐进化为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电子计算机是从主观控制逐渐发展为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当它们发展至完善的境地之后,都可以在一定  相似文献   

5.
胡佳卉  谢晴宇  孟庆刚 《中医杂志》2012,53(24):2071-2074
通过分析中医学中人体的健康状态(阴平阳秘)、调节方法(因势利导、平调阴阳等)和模拟中医诊疗过程中对身体阴阳偏颇的调节过程来阐述生物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与中医诊疗过程的契合点,试图运用现代语言来诠释中医诊疗过程.列举《许慎微医案》一则和在疾病诊断、疾病鉴别及预防等几个方面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分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形成统一整体以实现其“功能”的例子,以期通过对古代医案的解读和应用数学建模方法模拟诊疗过程的实践的阐述,为提高中医临床诊断准确率及疗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整体能量平衡推拿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整体能量平衡推拿疗手法的定义、作用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认为根据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而产生的此法,其控制过程就是通过医者的手将各种信息交流反馈,从而进行保护人体的内在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气血运行、阳阴平衡,以整体探索局部信息,以局部治疗调整整体。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控制论”? 据英国N·维纳所著《控制论》一书中介绍说:“我们决定把这个关于既是机器中又是动物中的控制和通讯理论的整个领域叫作(控制论),这个字我们是从希腊字‘掌舵人’变来的。”有的书中通常称之驾船术,操舵术。简言之控制论是研究所有控制系统的结构通性和控制过程,它包括生物,特别是人与机器主要是各种  相似文献   

8.
讨论中医药学术原理,认为隶属信息学、控制论和系统科学。它的传统信息是字符,它的调控原理是数论中的“完整图”,它的调控工具是中药和针灸。它们共同组构了中医药应用系统,是一个成熟的编码认识人体生命和自然环境的设计模式,实用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五脏网络调节思想的孕育、形成过程的梳理。明确地提出五脏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中的网络调节作用,旨在阐明肝脾肾调节血液生成的过程正是这种网络调节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从《周易》与《内经》的比较中,归纳出三种脏象模式:八卦脏象、六节脏象和五行脏象。从中发现了朴素的网络思想。并指出其模糊性。进一步从现代五脏本质研究的多种学说(三胚层说、人体功能子系统说、人体自控大系统、人体生理调控模板、五脏调节说等)中得到启迪,五脏网络调节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极为相似。由此.提出五脏网络调节学说。这种调节体现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控制论(Cybernctics)是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新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用来研究自动机器与生物机体中控制与通讯的共同规律的理论。它从控制和信息的观点,把机器与生物联系起来。所谓“控制”(Control),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的意思。所谓信息(Information),指消息、情报、指令、密码等。例如人们读书、看报、听广播、交谈所得到的消息是信息;人或动物的感受器所感知的外来刺激、大脑通过传出神经对运动器官的动作指示(又称为指令)、人体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疾病症状也是信息;再如心电图纸、肝扫描机示波器上所显示的图象以及收报机收到的电码等也都是信息。所以信息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具有复杂的自动控制的结果,特别是人体中的自动控制和通讯是十分巧妙的。控制论在  相似文献   

11.
经络的完整性、联系性等包含了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而经络对人体的调整、控制作用则包含着控制论的内容。针灸的各种疗法都是根据患者正气之强弱,邪气之属性,给予一定的信息输入,激发经络的自身调控作用,达到纠偏治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田秋真  杨建平  路军良  焦瑞华 《河北中医》2011,33(9):1348-1348,1358
肺癌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2类,早期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以介入、放疗、化疗为主,介入为中晚期肺癌的首选。介入虽然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或消除肿瘤,但是也同时损伤了人体的正气,影响了正常的脏腑功能,而中药既能治疗肿瘤,又能辅助人体的正气,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2005-03—2010-12,我们运用扶正消瘤汤配合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50例,并与单纯介入治  相似文献   

13.
阴阳与调节     
有关调节控制理论的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调节控制理论正式应用于现代生理学研究是从1948年控制论发表后开始的。其特点是:坚持整体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的简单总和,认为生命是一种“系统”的特征,而“系统”是由相互起调节作用的功能部分所组成。并且认为,今天的生理学需要有一种超出实验具体项目和临床应用细节的抽象、概括性构思,提出制约和决定生命活动的最一般原理和定律,阐明机能与形态的辨证关系。对于现代系统生理学需要的“抽象、概括性构思”,祖国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系统地阐明了一套理论,并早已“提出制约和决定生命活动的最一般原理和定律”。其理论基础的核心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  相似文献   

14.
头针是针刺、艾灸等刺激在头部分布的经络腧穴,以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其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和全息生物学原理。笔者在临床上,或单用,或配合体针、灸法等,不仅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以及皮质一内脏功能失调的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列举了尿失禁、失明、口水过多3个病案,运用头针同时配合体针和各种针刺手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追求自然.回归自然是现代医学核心;平衡自然疗法是用边缘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做指南,依据最新医学--平衡医学的原理,认为人体是一个自动平衡系统,不仅在外表结构上左右对称平衡,而且功能上也应该左右平衡,功能左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不平衡则是身体不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介绍并简要地讨论了一门新学科——"体质食养学"。它以匡氏人体体质学理论为基础,以食为药,以食物性、味、功能调节、纠正病理体质,辅助治疗常见疾病。同时,对"体质食养学"的概念、原理、意义及其发展过程作了阐发,并探讨了它在临床诊疗中运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论中医学中的内稳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3年,有人明确提出活的机体存在“内环境”的概念,阐述了人体内环境总是保持在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非平衡状态,即“内稳态叶”[1]。内稳态包含着深刻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观点与方法。健康机体必须保持内环境稳定。笔者认为,当今一切医疗手段的目的也就在于保持和达到机体内环境稳定。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中医对“内稳态”的认识与运用。1阴阳五行学说与内稳态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表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如果失控便构成了病象。五行生克制化作用则是协调人体正常功能活动、保持内稳态的基本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五脏网络调节思想的孕育、形成过程的梳理,明确地提出五脏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中的网络调节作用,旨在阐明肝脾肾调节血液生成的过程正是这种网络调节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从<周易>与<内经>的比较中,归纳出三种脏象模式:八卦脏象、六节脏象和五行脏象.从中发现了朴素的网络思想,并指出其模糊性.进一步从现代五脏本质研究的多种学说(三胚层说、人体功能子系统说、人体自控大系统、人体生理调控模板、五脏调节说等)中得到启迪,五脏网络调节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极为相似.由此,提出五脏网络调节学说.这种调节体现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它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人们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就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医学阴阳原理,对人体非对称性解剖脏器的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是人体脏器分布及其功能发展方向上的一个几近严格的规律,人体内脏从整体上看是一幅自然天成的太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