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继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的继发性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 恶变发生在骨盆3例,股骨1例。X线平片表现为软骨帽不规则增厚、破坏或消失,钙化成堆,密度不均;基底部及骨干骨皮质溶骨性破坏,骨膜出现放射状骨针及Codman三角;软组织明显肿胀。CT表现为软骨帽钙化增多,骨质破坏;基底部及骨干皮质虫蚀样破坏;瘤内广泛的不规则钙化或环状化及骨化影,密度不均;放射状骨针及骨膜三角;软组织明显肿胀。结论 继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常规X线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可早期发现恶变征象。  相似文献   

2.
唐浩  邹丹凤  陈卫国 《重庆医学》2011,40(19):1904-1906,1909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对其中3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1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同时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14例软骨肉瘤中,发生在骨盆6例,管状骨7例,椎体1例;11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显示骨性分隔及液-液平面,12例可见钙化或骨化,1例可见针状骨膜反应,8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 X线平片及CT能清晰显示钙化、骨化,磁共振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完善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骨盆部软骨肉瘤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部软骨肉瘤的CR/DR、CT、MRI及DSA图像,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盆软骨肉瘤的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4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软骨肉瘤患者均行X平片及CT检查,9例行MRI检查,6例行术前DSA造影及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栓塞后2~3 d内手术.结果:14例均为单发病灶,骶骨3例,髂骨4例,同时累及骶骨及髂骨6例,坐骨1例.X线平片显示14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其中11例伴软组织肿块,9例软组织肿块内见多发斑点状、小片状不规则钙化.CT显示14例均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12例见多发不定型钙化,另2例见少许钙化.9例行MRI检查者显示肿瘤组织信号不均,多有分隔,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MRI显示骨质侵犯范围明显大于CT.6例行DSA病例显示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肿瘤染色明显,至少有2支以上供血动脉,行明胶海绵栓塞后2~3 d内手术,术中瘤体肿胀明显,肿瘤部位出血显著减少.结论:骨盆软骨肉瘤多数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软骨样钙化,各种影像学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综合各种方法对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对透析患者相关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肩、髋、手腕关节及腰椎进行X线、CT检查。结果:32例X线检查见骨质疏松28例,骨吸收11例,囊性骨质破坏6例骨质硬化11例,关节肿胀1例,软组织内钙化19例;32例CT见骨质疏松32例,骨吸收9例,囊性骨质破坏12例,骨质硬化11例,关节肿胀3例。软组织内钙化19例。结论:X线平片是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骨改变的首选手段;在患者相关骨关节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CT是X线平片重要的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X线、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1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CT检查,分析比较X线和CT对骨质改变及病灶钙化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1例和16例可见骨质破坏;清楚显示灶内钙化分别有9例及16例;恰当的CT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显示病灶全貌。结论 X线空间分辨力高,是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首选检查方法,CT作为X线的补充。四肢长骨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内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是内生软骨瘤的重要征象,CT对这些征象敏感性较平片高,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病变,CT检查有较高的价值,可为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盆软骨肉瘤的X线、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探讨3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7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15例骨盆软骨肉瘤患者的X、CT、MRI表现,其中髂骨翼4例,髋臼4例,耻骨5例,坐骨1例,骶骨1例。15例患者均行骨盆X线及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X线表现:13例可见低密度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病灶呈膨胀性改变。7例瘤内含斑点状、环状及半环状钙化灶。10例形成软组织肿块,其中9例肿块内含有钙化灶,1例表现为含钙化的骨盆软组织肿块。CT表现:13例显示不同程度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4例瘤内可见斑点状、环状及半环状钙化。15例形成软组织肿块,其中14例含有钙化灶,12例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1例由骨软骨瘤继发的软骨肉瘤,伴有明显增大软骨帽。增强扫描后12例显示病灶边缘及软骨小叶分隔明显强化,3例高级别软骨肉瘤呈结节状及弥漫性明显强化。MRI表现:T2加权成像及压脂像呈高信号影,其内伴有少许低信号钙化灶和纤维间隔。T1加权成像呈低或等混杂信号影。增强扫描后8例出现特征性的弧形或环形强化。3例边缘可见"树芽征"样由周边向中央强化。结论正确认识和理解骨盆软骨肉瘤不同影像表现及其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对临床处理包括诊断、活检、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田野  陈利军 《吉林医学》2011,(21):4393-4394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骨母细胞瘤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X线表现: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偏心性生长,边界清晰,可见硬化边,可见病灶内有点状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界锐利、硬化,病灶内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MR检查显示:T1WI病灶信号近似于肌肉信号,T2WI上病灶呈等高混杂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示病灶周边见大片状骨髓水肿区;病变临近出现骨膜反应、临近软组织及关节囊肿胀。结论: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和MRI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张晓萍  王孔林  哈小吾 《中外医疗》2010,29(33):178-178,180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MSCT)结合MPR重建技术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及MSCT资料。结果 X线平片表现: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并骨质增生硬化38例,骨质破坏累计附件9例,伴高密度死骨形成6例,椎旁脓肿及腰大肌脓肿34例。MSCT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40例,其中骨质破坏累计附件14例,伴多发沙砾样死骨8例,椎旁脓肿40例(伴钙化8例),椎管及硬膜囊受累11例。40例中,X线平片及MSCT均显示椎体间隙变窄或消失37例,椎体压缩变形22例,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24例。结论 X线平片检查为诊断脊柱结核的基本方法,MSCT结合MPR后处理技术可显示早期微小的骨质破坏、死骨、脓肿、钙化,显示脓肿对椎管及脊髓的压迫明显优于X线。  相似文献   

9.
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10例均作X线平片检查,6例作CT检查。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发生于长骨8例,其中局限于骨骺5例,累及千骺端3例,另2例发生于不规则骨髌骨、跟骨各1例。10例中病灶最大径5.9cm,最小径2cm,病变多呈圆形或椭圆形,6例病灶边缘可见明显的硬化边。X平片3例可见病灶内分隔,CT观察未见明显骨性分隔;X平片2例可见病灶内小钙化。CT可见3例病灶内钙化灶;1例合并病理骨折。提示软骨母细胞瘤X线平片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绝大多数能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软组织血管瘤;MRI检查15例,11例增强;CT扫描13例,增强扫描8例;X线平片11例。其中10例同时行X线、CT、MRI检查。结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颈、四肢和躯干,单发多见。MRI发现19个病灶,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4例含脂肪成分,6例出血,2例钙化,1例骨质破坏。CT检出15个病灶,为不均低密度影,8例钙化,2例出血,5例骨质破坏。X线平片检出2个软组织病灶,5例钙化,4例骨质破坏。“按扣”样钙化为其特征。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本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RI显示病变细节范围及定性方面优于CT、X线,在检出钙化和骨质变化方面不如CT、X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发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12例,分为三种表现:2例仅表现为钙化,1例仅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破坏伴钙化9例。CT检查8例,所有病例均显示骨质破坏伴瘤内不同程度的钙化,CT显示小的骨质破坏及细微钙化更有价值。MRI检查7例,所有病灶境界清楚,平扫T1WI呈低信号为主,1例病灶内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均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增强后4例病灶呈环形不均匀强化,3例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X线平片、CT及MRI图像所有病例均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多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综合X线平片、CT和(或) MRI对本病大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CT扫描对糖尿病性夏科氏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糖尿病夏科氏足21个关节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表现.结果 右足7例共11个关节,左足4例共6个关节,双足发病2例4个关节,其中趾间关节5个、趾跖关节3个、跖跗关节5个、中跗关节6个、踝距关节2个;X线平片与CT检查表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其内钙化斑;关节囊钙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及半脱位;骨质疏松与骨质溶解破坏;骨质硬化、骨刺形成及骨刺断裂.结论 X线平片与CT扫描能对糖尿病性夏科氏足的轻重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X线表现及恶变征象。方法:8例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例做CT扫描,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母细胞瘤,1例局部恶变为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为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结果: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四肢长骨好发,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有轻度硬化,内见小点片状,斑点状钙化,骨化影,部分有软组织肿块,一般无骨反应。结论:X线平片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扫描更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当破坏边缘模糊,病灶内钙化,骨化影模糊或减少,软组织肿块有钙化及术后复发,多提示有恶变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平片18例、CT20例、MRI 10例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正确诊断X线15例,CT18例,MRI 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关节内的软骨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对钙化的软骨游离体显示清楚,游离体钙化呈松散、环形或壳状;MRI还能显示早期的软骨游离体;游离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CT和MRI检查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以CT检出率最高,MRI为本病早期最佳诊断方法.将三种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软骨肉瘤的发病率较高,但发展缓慢,转移晚。如能早期诊断及治疗,愈后较好。就22例软骨肉瘤X线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多见于21~50岁之间的青壮年,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发病部位,骨外者1例,骨盆11例,长骨10例.其中股骨6例,已知术后复发者5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肿块及疼痛。2X钱表现:中央型Ic例,周围型11例,骨外型1例。骨质破坏者12冽,典型表现为梭形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骨皮质明显增厚,病灶了缘处可见托架状表现。如病变生L活跃,破坏区边缘模糊,与周围骨质分界不清。瘤骨钙化者22例,典型者为环形钙化,肿瘤边缘部分出现不完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足的X线、CT和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26例患糖尿病足的患者,先采用X线DR平片、双能X线骨密度仪器进行检查,再对其中20例行螺旋CT检查,6例患者未见X线异常现象行低场MRI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T对骨质疏松、神经性骨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胀、骨端骨质破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螺旋CT对大、小动脉血管钙化和狭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糖尿病足患者,可清晰地显示出晚期骨质、血管改变,CT可对细微骨质变化、血管壁钙化进行有效诊断,其诊断效果比X线更为显著,而MRI对早期骨髓炎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对感染部位及范围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2月4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分为骨性骨盆来源与骨盆软组织来源两种,按其发生构成比例排列顺位依次为骨髓瘤27例(27/45),占60.0%,尤文氏肉瘤6例(6/45),占13.33%,软骨肉瘤5例(5/45),占11.11%,原发性骨淋巴瘤4例(4/45),占8.89%,骨肉瘤3例(3/45),占6.67%。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阳性34例,检出率75.56%,CT检查40例,其中平扫2例,增强扫描38例,阳性39例,检出率97.5%;MRI检查6例,均显示阳性,检出率100%。主要影像表现为混合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或肿块、病灶边界模糊、瘤骨出现或骨、钙化及骨膜反应。结论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且种类繁多,影像检查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骨盆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18例骨盆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均经病理穿刺或手术证实,术前均行X线检查、CT和/或MRI检查,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 骨盆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以恶性多见(13例),其中以骨髓组织来源最多见(7例):淋巴瘤(4例)、尤文氏肉瘤(3例),其次高分化软骨肉瘤(2例),骨肉瘤(1例),横纹肌样瘤(1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侵袭性纤维瘤(1例);临床病程短(10余天-6个月)或急性加重(1年余-3 年,急性加重10余天-5个月);影像学表现包括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瘤内钙化灶、骨针等.良性病变(5例),以肿瘤样病变多见:孤立性骨囊肿(3 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例);临床病程长(8月余- 28年),加重时间长(4月余-3年);X线平片上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边界较清、退行性变或未见异常,较少行CT或MRI检查.结论 骨盆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类型理复杂,恶性多见,结合临床病程及影像学表现能较准确定良恶性.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27-1028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120例,都进行了CT与X线平片分析。结果:CT诊断图像的评分为1.92±0.44分,X线诊断图像的评分为1.69±0.2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于骨质硬化、骨质坏死、腕关节积液、关节间隙改变、软骨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腕关节隐匿性骨折118例,检出率为98.3%;X线平片检出腕关节隐匿性骨折102例,检出率为85.0%。经过对比,CT对于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有更好的影像学征象与图像质量,提高检出率,可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CT及MRI表现,探讨以上3种影像检查手段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1例经关节镜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13例,CT检查可明确诊断18例,X线平片、CT均能显示钙化或骨化的游离体与悬垂体。而MRI可对4个CT不能明确诊断的膝关节作出诊断。MRI可观察到X线、CT不能观察的软骨游离体、悬垂体及滑膜表面结节,并可测定滑膜厚度及关节囊腔扩张程度。结论:X线平片、CT可对本病出现钙化或骨化征象的游离体、悬垂体作出明确诊断,CT对微小钙化、骨化及其形态、部位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而MRI对未出现钙化或骨化游离体、悬垂体征象的早期病变即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