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肝转移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1982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共收治156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原发灶切除 肝转移灶切除 化疗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案,肝动脉插管化疗优于全身化疗,行积极治疗的第二阶段患者生存时间比第一阶段有明显延长。结论:对大肠癌伴肝转移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影响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手术切除加化疗、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姑息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7年间63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Cox模型)分析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63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0~50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1~33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后至发生肝转移时间少于24 个月、术前CEA水平>15ng/ml、淋巴转移数、单纯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姑息化疗的患者预后不良,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治疗方法和术前CEA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手术切除加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伴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67例大肠癌伴肝转移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全肝多个转移灶病人行原发病灶切除加门静脉化疗泵植入术,余54例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本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0%(61/67)、71.6%(48/67)和40.3%(27/67)。生存时间最短为8个月,最长为5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0.2个月。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辅以局部及全身化疗,亦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995-2001年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103例的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以Cox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8%和43.7%,术后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g.6%和49.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术中切缘情况、肝门淋巴结转移、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数目及有无包膜影响患者的术后肝内复发和术后累积生存率,而术后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和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是影响肝内复发和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而肝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无包膜是影响肝内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肝转移灶的大小和包膜、肝门淋巴结转移等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伴肝转移大肠癌的原发灶与肝转移灶、无肝转移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肠管黏膜组织中CEA的表达,比较CEA在上述4种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表达强度的差异。 结果:伴肝转移大肠癌的原发灶、肝转移灶、无肝转移大肠癌组织中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22%、100%、91.67%,均高于正常肠管黏膜组织(19.44%)(均P<0.05)。4种组织之间的CEA表达强度依次为:肝转移灶>伴肝转移大肠癌原发灶>无肝转移大肠癌组织>正常肠管黏膜(均P<0.05)。 结论:大肠癌组织中CEA表达水平可能与其肝转移密切相关;CEA的高表达可能预示大肠癌的肝转移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收治的 117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例 ,进行血清AFP、CEA、HBsAg、肝脏B型超声及CT检查 ,分别施行大肠癌根治、大肠癌根治加肝转移灶切除或微波固化、大肠癌姑息切除 ,大部分病例加行门静脉和区域动脉插管化疗。结果 发现肝转移多见于原发病灶位于乙状结肠 (5 5 .6 % )、有周围淋巴结转移 (76 .1% )、肿瘤超过肠腔一半 (70 .1% ) ,且直径大于 3cm(72 .6 % )、没有明显的肝硬化 (86 % )者。大肠癌根治加肝转移灶切除加门静脉和区域动脉插管化疗 ,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 41.7%、2 7.8% ,对多发性肝转移灶行微波固化也能获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进展期乙状结肠癌 ,无肝硬化病例更易发生肝转移。大肠癌根治加肝转移灶切除加门静脉和区域动脉插管化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治疗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2004年收治的46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1例,为一期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者;B组15例,为单纯原发灶切除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者;C组10例,为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均未能切除而仅行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者。用KaplanMeier法对病人的生存时间作统计分析。结果:A、B、C3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20和13个月;各组之间术后生存时间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期手术切除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的疗效最好;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能将原发灶切除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未能切除而仅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的疗效相对较差。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影响所有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3.6%和0,平均生存时间为(11.3±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腹膜转移、转移灶数目、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及转移灶切除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与否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切除性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情况分别行手术治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行手术+术后辅助治疗.3例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可切除者,1例先行新辅助化疗,肝转移灶明显缩小后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术后6个月MRI检查发现肝内复发;1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术后9个月CT检查发现肺内多发转移灶;1例因原发灶穿孔腹腔感染,先切除原发灶,术后化疗+靶向治疗,二期切除肝内转移灶,术后12个月CT检查发现肺内单发转移灶.其余2例因肝内多发性转移灶无法手术切除,仅切除原发灶,1例术后13个月死于骨转移;另1例行辅助化疗+靶向治疗,CT检查示肝内转移灶曾一度进行性缩小,但术后11个月开始肝内转移灶渐增多、增大.5例患者术后均行k-ras基因检测,除病例2的Condon 12位点为野生型、Condon 13位点为突变型外,其余患者均为野生型.结论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的效果个体差异大,消灭体内微转移灶作用有限,首选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同时性肝转移灶有可能使患者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肝转移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4~2004年共21例大肠癌并肝转移癌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16例同时性转移癌中12例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同期切除。4例行分期切除。异时性转移癌5例行切除;其中肝转移癌局灶切除4例,左外叶切除7例,左半肝切除3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前、后叶切除共5例。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5%、52.4%、28.6%。结论对大肠癌并肝转移癌,行原发病灶加肝转移灶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报道无症状结肠癌肝转移11例,占同期结肠癌肝转移的12.4%。全组无肝硬化、AFP阴性,5例术前检查CEA阳性、大便隐血试验阳性,9例为多个肝转移灶。同期切除结肠癌和肝转移灶4例,切除结肠癌同时行肝动脉栓塞化疗4例,术后生存期分别为>2年和1~2年。误诊为原发性肝癌只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栓塞化疗3例,虽然后来也发现结肠癌并手术切除,但都在1年内死亡。提高对无症状结肠癌肝转移的认识,术前全面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尤其是结肠,可防止因遗漏原发癌灶而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生长抑素Ⅱ型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typleⅡ,sst2)在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该类患者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RT—PCR法及免疫组织学两种方法测定32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相应肝转移灶中sst2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生长方式、术前CEA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sst2在所有检测的原发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与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式、组织学类型不相关(P〉0.05);肝转移灶中表达的sst2量与原发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1);伴有CEA升高(〉5ng/mL)的患者,其肝转移灶及原发灶均较术前CEA较低(〈5ng/ml)患者sst2表达下调(原发灶,CEA升高VS CEA降低P=0.0027;肝转移灶,CEA升高vs CEA降低P〈0.0001)。结论:sst2在伴有肝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t2表达与患者术前CE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肝转移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出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89年10月至1997年10月48例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合并转移者B超和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8.2%和53.3%。对转移灶的治疗:行肝转移灶切除10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10例,门静脉插管化疗8例,放射介入治疗8例,放弃治疗12例。结论:大肠癌肝转移术前诊断困难,术中B超结合术中仔细探索是诊断大肠癌肝转移的最可靠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其次是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门静插管化疗、放射介入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伴肝转移行同期切除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 7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行同期切除的临床资料;选取11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门静脉化疗泵内局部化疗,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灶位置,大小,数目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影响。结论大肠癌伴肝转移行同期切除术中术后行门静脉化疗泵内局部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其生存期,并且后者是惟一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并分析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 我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11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83例获得随访,并对其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肠镜、B超、CT、MRI可明确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CEA、CA199、CA125同时检查是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重要标志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辅助化疗、超声介入治疗,肝动脉插管或门脉插管化疗。其中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术患者共38例,1、2、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1.1%、26.3%、21.1%、13.2%。平均生存时间30.9个月。单纯行原发灶切除患者共19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15.8%、0%、0%。平均生存时间13.3个月。非手术治疗患者共26例,1、2、3、5年生存率为7.69%、3.8%、0%、0% 结论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取积极的以原发结、直肠癌切除+肝转移灶手术为主导,辅助化疗,介入治疗等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1994年间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458例,其中肝转移55例,占12%。多发转移灶占81.3%。其中肝转移灶切除平均生存43个月,而肝动脉栓塞化疗十免疫治疗、肝动脉化疗、门静脉化疗和全身化疗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1.2个月、16.4个月、14个月及12.4个月,未经治疗的生存期为5.4个月。认为转移灶切除并辅以综合治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肠癌发生肝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79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特点、血清CEA水平、转移淋巴结、原发灶的病理类型和静脉侵犯。结果 以肝转移灶为首诊原因的有 1 6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远距离淋巴结转移及镜下静脉侵犯发生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要重视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或镜下静脉侵袭均预示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可能性增加。对可能发生肝转移的高危病人 ,有必要行术中门静脉插管预防性化疗  相似文献   

18.
对于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需要经过多学科刚队讨论,采用全身化疗、介入化疗和肝转移灶消融毁损术等多种方法改善患者预后.应结合患各和肿瘤的特征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刖,制定各自的治疗同标和治疗策略。其中部分患者,如果化疗后可能转化为潜在可切除,建议给予强化的三药联合方案,尽髓缩短疗程,从而获得肿瘤的最佳反应率.继而行手术切除。KRAS野乍型的患并推荐西妥子单抗联合FOLFOX或FOLFIRI方案,而且旦转移灶转化为可切除,就应该积极手术切除。埘十肝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尤症状的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似乎可以获得生存收益。关于非手术治疗的选择,目前临床上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外科切除的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影响其远期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同期手术切除的70例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短期及长期疗效,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7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情况及影响其远期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0 d无死亡,其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1年生存率为78.57%,2年生存率为55.71%,3年生存率为48.57%,5年生存率为42.86%;全部70例患者有66例的肝转移灶获得R0切除,包括52例楔形切除、13例半肝切除以及1例扩大切除;另4例为R1切除。并发症共发生9例,占12.86%。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肝转移病灶数、肝转移最大直径、癌胚抗原水平以及糖链抗原199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0.05),而年龄、性别、原发瘤位置、肿瘤类型、病理类型、肝转移灶分布对患者的生存率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肝转移病灶数、转移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肝转移病灶数、转移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伴肝转移同期切除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肠癌伴肝转移行同期切除影响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三科结肠癌伴肝转移行同期切除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性别、CEA水平、门静脉化疗泵内局部化疗及肝转移灶大小、数目和位置对病人生存时间具有影响。结论 肝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CEA水平虽对预后有影响,但均为不可控因素,而术中及术后门静脉化疗泵内局部化疗为可控因素。术中及术后门静脉化疗泵内局部化疗并配合全身化疗者预后明显好于未给予者(P=0.00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