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可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多种与造血有关的调控因子(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发挥调控造血的作用。近年来发现MSCs具有干细胞的特征,可自我复制,高度增殖,而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属于多能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MSCs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成肌细胞等间充质细胞,因此人们又称之为间克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相似文献   

2.
曹军  金岩  郑崇勋  何大为 《医学争鸣》2003,24(4):342-344
目的 :原代培养猴骨髓基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比较两种原代培养细胞形态、生长状况的差异性 .方法 :以骨髓悬液直接贴壁培养的方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 ,以Per coll细胞分离介质 (质量浓度 10 73g·L-1)分离出骨髓悬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用含 10 0mL·L-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分别进行培养 ,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 .结果 :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迅速 ,扩增细胞基本都呈形态均一成纤维样细胞 ,接种 1wk后细胞已长满 ,3wk后可形成钙化结节 .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缓慢 ,细胞增殖情况和增殖细胞形态不均一 ;有一些细胞在 4wk的培养时间内未见明显增殖 ,这些增殖不明显的细胞有的未见明显的伸张 ,呈圆形 ,有的伸展充分 ,成片状 ,偶见有神经元样的细胞出现 ;在培养 2wk后也可见一些出现明显增殖的细胞 ,分别形成克隆团状或条带状的细胞群 .结论 :非诱导条件下原代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 ,前者种类均一 ,可自发向成骨方向发展 ;后者则表现出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成骨能力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狗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初步鉴定其成骨潜能和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毕格犬髂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获得BMSCs,DMEM、新生牛血清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部分传代细胞以含10mmol/L地塞米松、50μg/ml抗坏血酸和10mmol/L β-甘油磷酸钠的矿化培养液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生长增殖观察,VonKossa法染色检测体外矿化结节形成,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s经条件培养基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成骨活性,体外矿化(骨样)结节的Von Kossa染色阳性;传代BMSCs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s中含有骨源性前体细胞.传代细胞具有较强的成骨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按每千克的休重经尾静脉注射MTX0mg(对照组)、10mg(小剂量组)、40mg(大剂量组),化疗后取骨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BMSC生长,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BMSC层粘附率和造血细胞混合集落的变化。结果:小剂量组化疗后不同时间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大剂量组化疗后第7天开始出现BMSC层粘附率显著下降,第14天后出现生长减慢,CFU-F形成能力和造血支持功能降低,第35天仍低于正常,结论:大剂量化疗可导致BMSC损伤,且损伤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探讨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的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谷氮唑盐(MTT)实验来研究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果: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论:本实验方法取材方便,能较容易地获得大量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曹罡  毛天球  席庆  陈富林 《医学争鸣》2002,23(3):207-209
目的 探讨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作为种子细胞来源之一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获取人胎儿骨髓于含 10 0 m L· L- 1 胎牛血清的 DMEM培养液中培养 ;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进行诱导 ,2~ 3wk后行钙化结节 Vonkossa和碱性磷酸酶 (AL P)钙钴染色 ;同时绘制诱导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内 AL P含量变化 ,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增殖速度变慢 ,但合成 AL P的能力明显增强 (P<0 .0 5 ) ;Vonkos-sa和 AL P染色呈阳性 .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取材方便 ,易于诱导为成骨细胞 ,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应用前景良好 .  相似文献   

7.
培养状态下兔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万明  胡蕴玉 《医学争鸣》1998,19(2):159-160,163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MSC)的体外生长特性,为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的功能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于胫骨近端提取骨髓,分离MSC,原代培养,形成CFU-F,以1×10^4个细胞/cm^2传代培养5代,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测定分裂指数和贴壁率。结果:第1 ̄5代转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同,第3代细胞倍增时间为24h,分裂指数最高达19%,12h内95%细胞贴壁。结论:在本实验培养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新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特性及扩增能力,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基本理论基础。方法 分离新生7天Wistar大鼠股骨及胫骨,冲洗骨髓腔并培养,用成骨细胞诱导液培养诱导9~12天,分别用HE染色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染色,通过对阳性BALP活性分析确定BMSC的成骨特性。结果 经过9~12天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为成骨细胞样BALP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新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能力强,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为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形成神经元及分化机制和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4周龄Wistar大鼠,全骨髓法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不同传代细胞生长形态特点,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原代及不同传代细胞表型.结果: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第3代,细胞增殖能力已趋于稳定,骨髓基质细胞表面标志CD54、CD44阳性的细胞已占到95.18%、94.36%.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14阳性的细胞已从原代的23.19%降低到2.37%.结论:传3代的细胞已适合于细胞诱导分化,可作为理想细胞移植治疗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 取成年大鼠胫骨干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保留附壁细胞传代,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诱导剂5-氮胞苷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 在形态上,大鼠骨基质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在诱导后4周转化率接近30%。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自体心肌细胞一种良好的供体来源。  相似文献   

11.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用全骨髓法和离心法培养兔原代骨髓基质细胞 (BMSC)的差异 ,同时观察BMSC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 ,分别用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原代培养 ,比较第 12d收获细胞的数量。传代后观察 1~ 6代细胞的生长特征 ,绘制生长曲线 ,测定分裂指数和贴壁率 ;同时将部分第 3代细胞进行诱导培养 ,第 16d计算碱性磷酸酶 (ALP)阳性细胞率。结果 :全骨髓法较离心法收获细胞数量少 (P <0 .0 5 ) ,1~ 6代细胞的生长特征相似 ,增殖能力强。第 3代细胞被成功地诱导为成骨细胞 ,第 16dALP阳性细胞率为 80 %。结论 :离心法较全骨髓法培养BMSC可得到较多的细胞 ,两种方法得到的细胞前 6代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并可以诱导为成骨细胞 ,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间接共培养犬颌骨骨髓基质细胞(canine maxillary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cM-BMSCs)对犬牙周膜细胞(canine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cPDL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犬颌骨骨髓基质细胞和犬牙周膜细胞。MTT法检测犬牙周膜细胞增殖速率;利用Transwell结构建立犬颌骨骨髓基质细胞与犬牙周膜细胞共培养体系;qPCR法检测犬牙周膜细胞矿化相关基因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Runx2和OCN蛋白的表达变化。构建牙片/细胞膜片复合体植入裸鼠皮下。结果 两种细胞体外均贴壁生长,呈纺锤状外形;颌骨骨髓基质细胞间接共培养下对牙周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共培养组牙周膜细胞ALP活性高于对照组;qPCR和Western印迹法均能检测到牙周膜细胞Runx2、OCN的表达,共培养组牙周膜细胞的Runx2和OCN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经过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后的牙周膜细胞与牙本质片复合形成了排列更加有序的牙周膜/牙骨质样结构,单纯的牙周膜细胞膜片不能新生类似的牙周组织复合结构。结论犬颌骨骨髓基质细胞间接共培养情况下可能会限制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促进牙周膜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体外的成骨特性。方法 利用静置贴壁原理进行BMSC的体外培养,汇合后传代,部分细胞改用条件培养液继续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学检测,并观察条件培养液对BMSC的功能影响。结果 条件培养液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阳性,细胞重叠生长形成多层结构,伴有散在的矿化结节形成。条件培养液组细胞ALP染色率及活性较完全培养液组高,但增殖率相对降低。结论 培养的BMSC经诱导具有体外成骨能力。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可促使BMSC转化为成骨细胞,但抑制BMSC的增殖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常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Jurk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与正常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共培养10d的Jurkat细胞,观测Jurka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分化及DNR摄药量的改变。结果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Jurkat细胞黏附、趋化及降低摄药量的作用强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抑制增殖及促分化作用弱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抑制Jurkat细胞凋亡,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促进其凋亡。结论正常骨髓源基质细胞微环境较白血病源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Jurkat细胞具有更强的促进凋亡、分化及抑制增殖的作用,增加Jurkat细胞对DNR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进兔角膜基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先同时消化角膜上皮及内皮层,然后刮去上皮,内皮,前弹力和后弹力层,接着将剩余的基质层剪碎消化,接种,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比有,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角膜基质细胞10d后形成细胞单层,增殖旺盛,有血清培养基培养到第8天左右达到生长高峰,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生长较慢,第9天左右达到生长高峰,结论 改进的角膜细胞培养技术简便,成功率高,培养出的角膜基质细胞生长良好,血清对角膜基质细胞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由5-氮胞苷诱导,使其定向分化,以获取心肌样细胞。方法:抽取兔骨髓后,体外培养、传代得到骨髓基质细胞,用5-氮胞苷(5-azacytidine)诱导24h,继续培养10天后,行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鉴定。结果:诱导后部分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心肌特异性肌钙蛋T(cardiac isoform of Tropnin T,cTnT)、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RT-PCR表明诱导后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讨论: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5-氮胞苷诱导下部分可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但分化的阳性率还不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骨髓基质细胞(BMSCs)具有多分化潜能,近年来,组织工程中选择种子细胞的研究方兴未艾,由于BMSCs取材方便容易,扩增方法可靠,应用范围广泛及成骨确定且避免了免疫排斥问题,已成为最有前途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体外培养、传代得到骨髓基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诱导剂5-氮胞苷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和诱导作用,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在诱导后2周转化率为29%。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MSCs在体外条件下经5-氮胞苷诱导可分化成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9.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体外诱导研究骨髓基质细胞 (MSC)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和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方法 抽取雄性SD大鼠骨髓 ,进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 ,获得较纯的MSC。采用第 8代的MSC ,以去甲基化药物 5 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细胞形态比例 ,以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心肌特征性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T(cTnT)表达 ,并通过RT PCR鉴定心肌特异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 诱导前MSC多呈扁平多突起形态 ,诱导后形态发生变化 ,10d细胞呈长梭形 ,2 0d后细胞之间形成连接 ,排列方向渐趋一致 ,1月时出现肌管样结构。FACS检测发现诱导后MSC形态构成发生变化 ,以形态较小细胞为主。免疫组化检测Desmin阳性比例近 35 % ,有cTnT免疫荧光阳性细胞出现 ,约占 10 %。RT PCR显示诱导后MSC后有GATA 4、ANP和a MHC基因表达。结论 成体中的MSC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表现心肌样特征 ,是临床心肌细胞成形术理想的移植细胞  相似文献   

20.
细胞外基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对MSCs贴壁、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期为MSCs建立一种更为理想的培养体系。方法用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所用培养皿预先用细胞外基质(明胶)处理过夜,以普通培养皿做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的生物学形态,计数细胞贴壁数目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外基质对MCSs生长的影响。结果用细胞外基质处理过的培养皿MSCs,细胞的贴壁、增殖和分化速度都较普通组快,且细胞形态、活力和长势较普通组活跃。结论细胞外基质能明显促进MSCs的分离纯化,使体外扩增培养Mscs更为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