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的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的执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执行缺陷的关键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优化护理流程,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从改进前的46.71%降低到改进后的17.49%.结论 基于问题现状,找出关键因素,从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静脉化疗给药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优化静脉化疗给药流程,对关键点进行细节改进。结果静脉化疗给药错误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静脉化疗给药进行流程优化和细节管理,有效降低了静脉化疗给药错误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住院部领药差错率。[方法]应用六西格玛方法对住院部领药差错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比较改进前后领药差错率。[方法]改进前每周差错率为1.58%,改进后每周差错率为0.45%,改进前后差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3,P0.001)。[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有效控制了领药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差错发生率,提高了领药护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临床护士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护士更换液体查对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更换液体查对缺陷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措施,逐步落实。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更换液体查对规范显著高于活动前,缺陷率由71.9%下降至30.3%,目标达成率为103.0%,进步率为57.9%,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半年护士更换液体所致的护理差错及纠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圈员挖掘与解决问题、沟通、责任心、品管手法等7个方面能力提高69.0%~118.2%。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护士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率,促进了圈员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缩短接送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创新接送病人流程,对流程再造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流程再造后接送病人缺陷率降低、时间缩短,手术病人,外科医生对接送病人的满意度提高(P〈0.01),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降低了工作缺陷率,提高了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手术器械包配制的缺陷率。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通过对基础数据的调查、分析,查找手术器械包配制在质量关键点及流程中的缺陷,分析影响手术器械包配制质量的关键因素,制订解决方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比较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前后手术器械包的缺陷率。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后手术器械包的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器械包配制过程易出问题的环节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包配制的缺陷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六西格玛管理在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的定义-分析-测量-改进-控制管理模式对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进行管理,比较应用前后的效果及缺陷管理率。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办法对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进行管理后,缺陷率由应用前的12.28%降低至2.16%(P0.05);六西格玛Z值由应用前的0.33提高至0.55;护士取用抢救药品及仪器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于抢救室急救药品与仪器的管理中的效果良好,规范了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的管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士满意率,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上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方法组成品管圈,确立"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为活动主题,设计调查表收集口服给药缺陷的原因,进行现状分析,目标设定,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及标准化。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口服给药缺陷率从5.20%降至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了设定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中  杨庆菊  王莉 《护理学报》2008,15(10):24-25
目的 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缩短接送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满意度.方法 2006年10月起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优化接送病人流程,对比分析接送病人流程优化前后缺陷情况、单次接送时间、手术病人和手术医生对接送工作的满意度,以评价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的效果.结果 流程优化后接送病人缺陷率从4.86%降至0.74%(P<0.01);单次接送病人时间由原来的(26.60±4.90)min缩短至(17.50±2.80)min(P<0.01);手术病人、外科医生对接送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法进行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优化,降低了工作缺陷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了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提高自体输血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项目组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采用头脑风暴、鱼骨图、Pareto图、关联矩阵、潜在失效模式分析等质量工具,对现有自体输血流程能力及影响质量关键点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控制计划,持续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自体输血率进行分析。结果改进后本院自体输血率从5.95%提高至13.57%,流程能力Z值从-2.15提高到1.74(P0.05),改进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基于问题现状,找出关键因素,从而改善自体输血流程,提高了全院自体输血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减少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漏收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避免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不必要的来回付费,降低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抢救费的漏收率.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急诊科漏收费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漏收费的关键原因,改进收费流程,推出急诊一卡通,规范急诊科抢救收费流程,明确收费负责人,方便病人缴费.结果 优化急诊科收费流程,漏收费比率从改进前的18.4%下降到改进后的4.5%.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医院的应用,真正体现了以病人(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提高病人(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过程的革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神经内科出院病人2周专科门诊复诊率.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神经内科病人出院至复诊的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病人复诊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增加出院常规宣教项目、发放复诊联系卡、与病人或家属协商确定回访时间及方式等,以提高出院病人的复诊率.结果 神经内科病人复诊率从29.21%提高到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8,P=0.001).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实施流程改进,是提高出院病人复诊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对护士用药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回顾分析62例护士给药错误事件资料,对其类型、原因、特点等进行分析。给药错误类型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药品名称错误,达30.65%;给药错误时间主要集中发生在低年资护士中;所有事件中无损伤46例,占74.19%;给药错误排名前3位的原因分别为核对流程不规范、患者身份确认不规范和业务知识不全面。针对护士给药错误事件,采取相关对策,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用药安全性,最终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在提高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值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原因,改进健康教育宣教流程,制定各类标准和制度,对环节进行监控.结果 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值从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前的54.6分提高到80.8分,六西格玛管理流程能力Z值从改进前的-0.94提升到0.79.结论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对导致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值低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改善了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了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值,提高了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日间化疗病房身份识别新方法,降低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优化工作流程。方法通过RCA分析,找出日间化疗病房患者身份识别现状中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护机患核对,并比较其与传统方法在降低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护机患核对,将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率从改进前的17.9%降低到2.5%(P0.05),患者满意度从改进前的78%提高到98%(P0.05)。结论在日间化疗病房采用护机患核对身份识别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眼科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眼科护士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用药错误率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措施,逐步落实。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用药规范显著高于活动前,缺陷率由9.89%下降至2.75%,目标达成率为150.32%,进步率为72.2%,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用药错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积极性、沟通协调、团队凝聚力、幸福感、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8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提高54.82%。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护士临床用药中,加强了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保障了护理安全。改进了给药的流程,完善了用药管理制度,逐渐培养了"问题隐患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规范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从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步骤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并与实施前器械术前准备缺陷发生情况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后腔镜器械术前准备缺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后手术医生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来规范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流程,保证了手术质量,提高了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SBAR沟通模式在降低ICU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以重症监护病房2015年9-12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4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方法找出对照组交接班缺陷的原因,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患者运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交接班缺陷情况。结果交接班缺陷的原因包括:标准化交接流程知识缺乏,缺乏标准化交接班表格,交接班时间长,影响病人治疗,对病人十知道(床号、姓名、诊断、职业、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家庭)情况掌握不全。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的交接班缺陷率由原来的17.4%下降至8.33%,交接时间由原来的(10.51±1.25)min/人下降至(4.52±0.58)min/人;提问护士对病人十知道回答正确率从原来的65%上升为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降低ICU护士交接班缺陷率效果显著,且规范了交接班流程,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潘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24-8924
目的通过制定合理的电脑录入医嘱查对流程,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升护士工作质量。方法应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对医嘱查对流程进行再造。结果医嘱查对发现错误率由流程再造前的2.15%提高到4.03%,医嘱纠错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嘱查对流程再造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血液病房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建立药品监管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给药流程中涉及的医嘱处理、药物储存、药物配制、床边给药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结果 2016年全科实施安全用药质量管理后,医嘱处理、药物储存、药物配制、床边给药环节缺陷发生率分别由第一季度1.57%、2.83%、3.46%、8.18%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4%、0、0.8%、2.81%,给药接近差错发生率和差错发生率分别由第一季度的0.31%和0.63%下降到第四季度的0和0.4%。护士药理知识合格率从第一季度的53.33%上升到第四季度的93.33%。结论病房成立药品监管小组运用PDCA用于安全给药质量管理,能够逐渐降低安全给药环节缺陷率、接近差错率和差错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